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2020年底,價格持續上漲的鐵礦石儼然已成為「瘋狂的石頭」。中國經濟網1月6日梳理,2012年12月,62%鐵礦石普氏指數連續大幅上漲,單月上漲近30%;截至2021年1月4日,鐵礦石普氏指數164.5美元,環比上漲3.33%,較2020年內最低點79.8美元/噸,上漲超過100%。
鐵礦石價格飆漲,最大的得利者無疑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出口國——澳大利亞。據外媒1月5日報導,澳大利亞最新公布的資源和能源季度報告顯示,20/21年度,澳洲鐵礦石收入料將增加至12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38億元);21/22年度,澳洲鐵礦石出口將增加至9.06億噸。
澳洲3440萬噸鐵礦石來華,為何不能停止進口?具體來看,20/21年度,中國依舊是澳大利亞鐵礦石的「最大買家」。2020年12月8日的市場消息顯示,11月,澳大利亞最大的鐵礦石輸出港——黑德蘭港當月出口的4160萬噸鐵礦石中,有3440萬噸運往了中國,佔比為83%。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020年前11個月,中國共計進口鐵礦石10.73億噸,同比增加1.06億噸;累計進口金額1072.02億美元,同比增長16.16%。按照往年我國約有60%的進口鐵礦石都來自澳大利亞來計算,今年前11個月,我國自澳進口的鐵礦石約6.43億噸,進口金額約為643.21億美元。
可以說,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復甦、鐵礦石需求的迅速反彈,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才得以逆勢增長。而除了中國的強勁需求,巴西鐵礦石供應的下降也為澳大利亞創造了「絕好的機會」,市場2020年10月預測,2020年,巴西鐵礦石出口量將為3.1億噸,低於2019年的3.4億噸。
也許有人會疑問,在澳洲多種產品都幾乎徹底失去中國市場的情況下,為何鐵礦石對華出口依舊「堅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澳洲鐵礦石質量好、純度高;二是澳洲鐵礦石的可替代性較低——目前,澳大利亞的力拓、必和必拓、福蒂斯丘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已佔據全球鐵礦石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呈壟斷之勢。
但需要強調的是,貿易從來都是雙方的,我國暫時無法完全停止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進口,澳大利亞也無法承受徹底失去中國鐵礦石市場的後果。
中企拿下全球最大鐵礦開發權!中國不再為澳鐵礦石買單?既然20/21年度,中國依舊是澳鐵礦石的「最大買家」,那21/22年度,中國還會繼續為澳鐵礦石買單嗎?不一定。
首先,面對價格被瘋狂「炒高」的鐵礦石,我國的購買量已在不斷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我國鐵礦石進口已環比下降8.1%至9815萬噸,為第二個月環比下降。
其次,隨著巴西鐵礦產量的回升,中國買家的選擇也增加了。2020年10月的市場消息,巴西淡水河谷宣布,該公司2020年三季度鐵礦石產量已增加,在多座礦山投產加速生產的前提下,預計四季度產量將進一步增加。
最後,中國謀求鐵礦石供應鏈多樣化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歇。2020年6月,我國還與幾內亞礦業地質部代表與贏聯盟(SMB-Winning Consortium)正式籤署《西芒杜鐵礦1、2號礦塊基礎公約》——西芒杜鐵礦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優質露天赤鐵礦資源。
分析指出,隨著我國在西芒杜鐵礦的加速布局,澳大利亞鐵礦石在華市場份額將大幅下降。
若中國不再為澳洲鐵礦石「買單」,澳大利亞還能找誰來當「接盤俠」?分析指出,鐵礦石進口量僅次於中國的日本、歐洲,都可能成為澳大利亞的目標。
文 | 李銀蘇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 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