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1月7日最新消息顯示,中企歐冶鏈金確認與日本三井物產籤訂合同,該中企將採購3000噸日本產重型再生鋼鐵原料。這是再生鋼鐵原料放開進口限制後,中企購買的首筆訂單,同時可能也是澳洲鐵礦石在華市場遭取代的第一步。
據澳大利亞資源部長皮特透露,2019-2020財年,該國鐵礦石行業再次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包攬了其62%的鐵礦石訂單。澳洲還定下了一個目標,繼續加大鐵礦石對外出口,將其鐵礦石出口收入增至1230億美元(約合7948億元人民幣)。
不過,澳洲鐵礦石行業的目標很可能要落空了。2020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工信部等多個國家部門聯合發布公告稱,自1月1日起,符合《再生鋼鐵原料》標準的再生鋼鐵原料,均可自由進口。而再生鋼鐵原料正是鐵礦石的有效替代品。
也就是說,在再生鋼鐵原料放開進口限制後,有了替代品的中國買家恐怕不會再對價格虛高的澳洲鐵礦石買單。
據普氏62%鐵礦石價格指數,2021年1月4日當天,鐵礦石價格一度達到164.5美元/噸,較2020年79.8美元/噸的最低點上漲超過100%。業內人士指出,鐵礦石價格虛高不下,資本炒作跡象明顯。
事實上,中國買家已經在逐步降低對澳洲鐵礦石的購買量了。相關數據顯示,去年10-11月份,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連續兩個出現下降,11月份更是環比下降了8.1%,僅為9815萬噸。可以預見,隨著再生鋼鐵原料進口規模增加,澳洲鐵礦石將逐步丟失在華市場。
文 | 呂佳敏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