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層林盡染,多姿多彩;山下,空氣清新,流水潺潺,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仕陽鎮深秋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
近年來,仕陽鎮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促使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商品,一躍成為泰順「綠富美」的典型鄉鎮,當地的群眾也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泰順縣仕陽鎮「萬畝茶園」。泰順縣仕陽鎮供圖
產業融合 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泰順縣現有茶葉種植面積8.7萬畝,而仕陽鎮的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佔了整個泰順縣的三分之一。現有茶葉種植面積2.8萬畝,全鎮有一萬多人從事茶葉生產相關工作。近年來,仕陽鎮豐富的茶產業帶動茶農增收致富。
仕陽鎮萬排村是泰順「三杯香」的主產地,海拔800多米,四周群山環抱、雲霧縹緲。這裡豐富的黃壤、紅壤和疏鬆的土壤,造就了得天獨厚的產茶自然條件。
「在萬排,幾乎挨家挨戶種茶,每到農忙季節,村裡很少看到人,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在茶園採茶。」上排村委會主任許立雄表示,萬排區塊現有茶園面積一萬多畝,當地稱之為「萬畝茶園」。人均茶葉種植面積兩畝多,最多的茶農茶葉種植面積達60多畝,年收入達40多萬元。
茶葉產業的強勁發展勢頭,也吸引泰商回鄉創業。與茶葉打了30多年交道的謝細和早年在杭州開店賣茶葉,2003年回家鄉承包了1200畝茶園。還成立了「萬眾」等多家專業合作社,實施「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統一生產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葉品質等方式,帶領當地茶農增收致富。如今,他創辦的浙江泰龍制茶有限公司已經成了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
這種「公司+」的產業融合模式在仕陽鎮嚴山村也得到體現。嚴山豆腐柴是泰順在外鄉賢董海青回鄉投資創辦的一個集豆腐柴規模種植、產品深加工一體化的新型農業產業。
為了讓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仕陽鎮動員在外鄉賢董海青回鄉投資興業,成立浙江仙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進豆腐柴加工生產線,建設示範基地、育苗基地、體驗觀光園基礎廠房。並以「公司+農場+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開發豆腐柴保健茶、豆腐柴麵條、粉條、各種糕點、藥品注射液、膠囊等系列產品,做成泰順原生態綠色食品,並建設豆腐柴種植科普示範基地、豆腐柴體驗觀光園,打造農業旅遊品牌,為項目區低收入農戶、老人、婦女等提供穩定的就業門路,帶動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實現共贏。
浙江章氏•泰順礦坑冰城旅遊區礦坑景區效果圖。泰順縣仕陽鎮供圖
資源整合 萌發鄉村經濟新業態
很多時候,農村的山地資源被稱為「沉睡」的資源。如果對這些資源加以改造利用,開發形成特色民宿、特色產業園、觀光園等,不僅能變「廢」為寶,讓這些「沉睡」資源換發生機,還能推動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回流,帶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浙江章氏•泰順礦坑冰城項目所在地原先是一處輝綠巖礦坑遺址。近段時間,這裡熱火朝天,現場近30輛大型機械設備同時進場施工,一波接一波的建設項目,湧動在這塊充滿希望的熱土上。這是仕陽鎮以「旅遊社區」概念打造的鄉村振興項目。
「我們通過資源整合、生態修復等方式,挖掘仕陽獨特的輝綠巖礦坑遺址和仕水流域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把這裡打造成全國知名華東首家礦坑遊樂研學旅遊目的地。」項目投資人章雲樹表示,在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他情系故裡,響應家鄉號召,投資14億元建設這個項目,為家鄉經濟發展注入了綠色活力。
據介紹,礦坑項目以創建國家 5A 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為目標,將景區與周邊村落進行統一規劃、功能互補。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將於2021年5月1日前對外開放。
「項目建成後,將為三個村莊的村民發展旅遊業帶來收入。」浙江章氏旅遊度假區開發有限公司張工表示,為了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他們拿出中心地段,打造農家樂、民宿主題村,讓周邊村民去發展。
把茶園變公園、把茶山變金山……仕陽日趨成熟的茶產業,催生出的茶旅產業也漸露崢嶸。
「我們準備走茶旅融合路子,打造遊客休閒旅遊體驗基地,讓遊客白天採茶、晚上品茶,享受鄉村生活。」茶葉生意越做越大的謝細和又動起了腦筋。他表示,要將萬排茶園打造成仕陽鎮的後花園,推出「一日遊」精品線,促進當地經濟再增長。
仕陽鎮鎮長洪海敏也表示,接下來,仕陽鎮將結合觀光採摘遊、中藥材養生基地、扶貧示範基地等發展創建,叫響鄉愁產業品牌。
泰順縣仕陽鎮碇步龍公園效果圖。泰順縣仕陽鎮供圖
文旅結合 開啟鄉村旅遊新徵程
近年來,仕陽鎮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文化遺產進行有機的結合。始建於明朝的全國文保單位——仕水碇步,橫跨仕水溪,猶如凌波之巨琴,奏演流水之清音,它由一高一低的方形石塊排列而成,被稱為「琴橋」,每天遊客絡繹不絕,成了仕水溪上一道靚麗的風景。仕陽鎮鎮長洪海敏表示,接下來仕陽鎮將把仕水溪打造成「溼地公園」,讓仕陽的「門臉」越來越美麗,吸引更多遊客。
如今,仕陽鎮不僅有全國文保單位仕水碇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碇步龍」等「國寶」,還有獨具地方特色的「萬排萬畝茶園」、嚴山豆腐柴基地等優質農業基地,自然美和人文美融為一體,讓人美不勝收。
好馬還需好鞍配。在不斷推進文旅融合的同時,仕陽鎮還著力優化文旅消費環境,築實智慧旅遊基礎。如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和省級園林城鎮的建設,全面「美化、綠化、亮化」城鎮,文福線過境段實現通車,建成一公裡的濱水非遺長廊、碇步龍公園、影劇院文化中心、夏沙港生態搬遷小區等一批項目,打造出了「白天看風景,晚上看夜景」的魅力新仕陽。真正讓仕陽文旅「活」起來,「動」起來,「紅」起來。(朱建波)
編輯:戴益節 一審:馬 江
二審:吳佳蔚 三審:徐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