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公司新車型在裡程碑提前兩周的情況下,又提前5天實現首臺白車身的順利下線!這是ZP5生產啟動團隊打響的階段性勝利第一槍。
佛山MEB項目是德國大眾集團電動車戰略在中國市場推廣的重要布局,多項革命性技術,如抓手存放塔、多柔性中轉臺、高速七軸和6款柔性康採恩框架等的首次亮相,使得MEB車型的技術難度遠超德國Ziwickau工廠和上汽大眾MEB項目,其攻堅難度在大眾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
新車型作為MEB項目的第二款車,融入改造工作最大的挑戰除了自身的技術難點外,還由於基礎車型正處於PVS階段初期,正是設備調試、能力提升及質量優化攻堅的關鍵時刻。規劃人既要保證項目階段生產及質量優化順利按計劃實施,又要兼顧項目的設備安裝調試及進度。
焊裝規劃佛山產地主管李森,統籌部署項目交叉運行計劃,首款車型質量優化與第二款車設備安裝平行開展,總成質量優化與衝壓件優化頻次保持一致,車型切換後確保能夠迅速開展首款車預批量生產和質量優化驗證,確保總成優化符合項目認可計劃要求,並充分利用夜班和周末開展改造。
▲李森與PPK現場經理身穿防護服,準備去機場接國外復工供應商同事
疫情突如其來,為保證項目運行,焊裝規劃佛山產地主管李森與德國大眾PPK公司現場經理共同到機場接復工的德國供應商同事們到指定酒店隔離,確保MEB項目的施工人員身體條件符合復工要求。截至目前,佛山產地施工方人員450人左右,含100餘名國外施工人員,均符合復工條件,為項目順利推進把好「防疫關」!
下部一區域(國內供應商)作為整車零件拼接的最前序,為了保證首車,要提前一個多月就要開始生產下部,也就是春節過後開始生產。由於沒有單獨的停產時間,只能頂著項目PVS質量優化的壓力下進行穿插融入。為了保證兩款車同步推進,焊裝規劃員王志與VSC部門共同制定夾具優化計劃,9條生產線按照每條線一周改造時間安排,如後縱梁本輪經過VSC優化後立刻斷電停線,開始第二款車安裝設備,鋪設線槽電纜等改造工作。規劃員與供應商不分晝夜,連續奮戰一個月,為首個下部誕生提供了關鍵保障。
主焊線體是國外供應商,由於歐洲疫情原因,康採恩框架改造專家無法按計劃入境。佛山產地總負責人李森與MEB項目負責人吳正洋第一時間聯繫佛山政府、廣東省政府、外交部及德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其以特殊技術人才繼續辦理入境。經過多次面對面、電話溝通,最終德國專家於04月10啟程入境,促成了5月2日順利實現首個車身框架下線。
▲四門規劃員王宇揚現場組織抓手調試工作
四門線體由於首款車型承擔巨大的降分壓力,此刻正是最緊要的階段,考驗規劃員的不僅僅是精確到每個工作組的施工計劃部署,更是衝焊形成合力,協調各部門明確職責消除質量問題。焊裝規劃員王宇揚作為四門線負責人,在人手極缺的情況下,將現場施工人員分出壓合組專攻首車質量;其餘全部參加設備安裝和第二款車的首件製造,僅用三周時間,就實現了提前一周複線,黑車降分300餘,車型首臺份白車門提前兩周出件的雙線勝利!
▲郭景亮在廣州屹豐現場確定著色提升方案
衝壓單件是車身保障的第一步,疫情對VFF衝壓首件是巨大的考驗。在疫情剛剛解封,衝壓人就奔向全國各地的模具廠,到達一線進行首件保障措施的制定,加速方案的跟蹤。以佛山產地主管郭景亮為例, 2月20號就從長春飛往廣州,前往屹豐現場指導發罩內外板的調試優化,消除了發罩內板的持續開裂問題,OP20著色率從50%提升到75%,順利完成了發罩內外板的首輪供件。
衝壓首件驗收
2020年3月,衝壓模具迎來了首件驗收的關鍵節點,而此時也是衝壓規劃項目負責人聶雙喜孩子誕生的關鍵時刻。面對6個分布在南到廣州北至長春的衝壓廠家,作為熟知此項目模具狀態和驗收標準的聶雙喜當仁不讓,只能為了保住項目進度不拖期而奔波各地,直到今天,他也沒有休過一天陪產假,項目提前成為了他最大的慰藉。
衝壓自製件的順利供應同樣離不開衝壓項目團隊所有人員的付出。離不開前期圖紙會籤有效安排,衝壓規劃同以高級技師戴長徵為首的衝壓車間團隊,通過遠程Skype聯線模具廠,對設計圖紙會籤採用遠程會籤的方式縮短會籤、溝通時間約4周;離不開衝壓規劃工藝規劃組的同事,如畢麗娟、沈明浩、張延等一次一次奔赴模具廠現場,將模具的實際出件狀態和理論狀態進行結合分析,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從而加速指導零件的首次供件。
▲首個白車身下線儀式項目團隊合影
喜迎首臺白車身提前下線之際,MEB第三款和第四款車的前期規劃也悄然啟動……
每個規劃人將繼續奮進拼搏,為公司項目順利實施,公司戰略布局實現,綿綿發力,久久為功,善始善終,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