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提前5天交付首臺白車身

2020-12-04 視生活記

5月13日,公司新車型在裡程碑提前兩周的情況下,又提前5天實現首臺白車身的順利下線!這是ZP5生產啟動團隊打響的階段性勝利第一槍。

佛山MEB項目是德國大眾集團電動車戰略在中國市場推廣的重要布局,多項革命性技術,如抓手存放塔、多柔性中轉臺、高速七軸和6款柔性康採恩框架等的首次亮相,使得MEB車型的技術難度遠超德國Ziwickau工廠和上汽大眾MEB項目,其攻堅難度在大眾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

新車型作為MEB項目的第二款車,融入改造工作最大的挑戰除了自身的技術難點外,還由於基礎車型正處於PVS階段初期,正是設備調試、能力提升及質量優化攻堅的關鍵時刻。規劃人既要保證項目階段生產及質量優化順利按計劃實施,又要兼顧項目的設備安裝調試及進度。

焊裝規劃佛山產地主管李森,統籌部署項目交叉運行計劃,首款車型質量優化與第二款車設備安裝平行開展,總成質量優化與衝壓件優化頻次保持一致,車型切換後確保能夠迅速開展首款車預批量生產和質量優化驗證,確保總成優化符合項目認可計劃要求,並充分利用夜班和周末開展改造。

▲李森與PPK現場經理身穿防護服,準備去機場接國外復工供應商同事

疫情突如其來,為保證項目運行,焊裝規劃佛山產地主管李森與德國大眾PPK公司現場經理共同到機場接復工的德國供應商同事們到指定酒店隔離,確保MEB項目的施工人員身體條件符合復工要求。截至目前,佛山產地施工方人員450人左右,含100餘名國外施工人員,均符合復工條件,為項目順利推進把好「防疫關」!

下部一區域(國內供應商)作為整車零件拼接的最前序,為了保證首車,要提前一個多月就要開始生產下部,也就是春節過後開始生產。由於沒有單獨的停產時間,只能頂著項目PVS質量優化的壓力下進行穿插融入。為了保證兩款車同步推進,焊裝規劃員王志與VSC部門共同制定夾具優化計劃,9條生產線按照每條線一周改造時間安排,如後縱梁本輪經過VSC優化後立刻斷電停線,開始第二款車安裝設備,鋪設線槽電纜等改造工作。規劃員與供應商不分晝夜,連續奮戰一個月,為首個下部誕生提供了關鍵保障。

主焊線體是國外供應商,由於歐洲疫情原因,康採恩框架改造專家無法按計劃入境。佛山產地總負責人李森與MEB項目負責人吳正洋第一時間聯繫佛山政府、廣東省政府、外交部及德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其以特殊技術人才繼續辦理入境。經過多次面對面、電話溝通,最終德國專家於04月10啟程入境,促成了5月2日順利實現首個車身框架下線。

▲四門規劃員王宇揚現場組織抓手調試工作

四門線體由於首款車型承擔巨大的降分壓力,此刻正是最緊要的階段,考驗規劃員的不僅僅是精確到每個工作組的施工計劃部署,更是衝焊形成合力,協調各部門明確職責消除質量問題。焊裝規劃員王宇揚作為四門線負責人,在人手極缺的情況下,將現場施工人員分出壓合組專攻首車質量;其餘全部參加設備安裝和第二款車的首件製造,僅用三周時間,就實現了提前一周複線,黑車降分300餘,車型首臺份白車門提前兩周出件的雙線勝利!

▲郭景亮在廣州屹豐現場確定著色提升方案

衝壓單件是車身保障的第一步,疫情對VFF衝壓首件是巨大的考驗。在疫情剛剛解封,衝壓人就奔向全國各地的模具廠,到達一線進行首件保障措施的制定,加速方案的跟蹤。以佛山產地主管郭景亮為例, 2月20號就從長春飛往廣州,前往屹豐現場指導發罩內外板的調試優化,消除了發罩內板的持續開裂問題,OP20著色率從50%提升到75%,順利完成了發罩內外板的首輪供件。

衝壓首件驗收

2020年3月,衝壓模具迎來了首件驗收的關鍵節點,而此時也是衝壓規劃項目負責人聶雙喜孩子誕生的關鍵時刻。面對6個分布在南到廣州北至長春的衝壓廠家,作為熟知此項目模具狀態和驗收標準的聶雙喜當仁不讓,只能為了保住項目進度不拖期而奔波各地,直到今天,他也沒有休過一天陪產假,項目提前成為了他最大的慰藉。

衝壓自製件的順利供應同樣離不開衝壓項目團隊所有人員的付出。離不開前期圖紙會籤有效安排,衝壓規劃同以高級技師戴長徵為首的衝壓車間團隊,通過遠程Skype聯線模具廠,對設計圖紙會籤採用遠程會籤的方式縮短會籤、溝通時間約4周;離不開衝壓規劃工藝規劃組的同事,如畢麗娟、沈明浩、張延等一次一次奔赴模具廠現場,將模具的實際出件狀態和理論狀態進行結合分析,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從而加速指導零件的首次供件。

▲首個白車身下線儀式項目團隊合影

喜迎首臺白車身提前下線之際,MEB第三款和第四款車的前期規劃也悄然啟動……

每個規劃人將繼續奮進拼搏,為公司項目順利實施,公司戰略布局實現,綿綿發力,久久為功,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相關焦點

  • 汽車白車身指什麼?白車身概念科普
    汽車白車身指什麼?白車身概念科普前段時間鬧得紛紛揚揚恆大和賈躍亭時間,已經讓FF的汽車命運置於了生死邊緣。不說這件事情爭權奪利的狗血部分,就汽車生產製造的的工程技術來說,FF的的汽車量產計劃已經過了白車身後的部分,據量產也只差兩個重要步驟了。
  • 15天交付1305臺,理想ONE6月銷量有望突破3000臺
    剎車失靈、街頭燃燒、高速路上斷軸,車輛事故接二連三,理想汽車經歷了5月的種種艱難後,終於在6月份迎來了首個好消息。根據理想官方和乘聯會的銷量數據,理想ONE從去年12月4日到今年5月31日的交付量為8695臺。由此,第一電動網計算得知,截至6月16日,理想ONE半個月的交付量是1305臺。理想向第一電動網表示,所有的交付數據都是指交付手中的數據。理想採取的是直營店的運營模式,沒有中間銷售公司,因此,交付數據不是指批發量,而是實實在在交給用戶的數據。
  • 三一重工「民參軍」戰略落地 首臺軍車交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中國證券網訊 時隔十五個月之後,三一重工「民參軍」的戰略開始正式交付產品。  三一重工5月31日正式對外界披露, 由三一軍工自主研製的首臺系留艇錨泊車近日成功交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某基地,這也是三一重工首臺軍品實現交付。
  • 上市7天交付7348臺,2.88萬,夠廉價
    就比如年初疫情爆發期,我們自主品牌沒有一家車企像某奔一樣哀嚎「一天虧四億」,反而是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跨界做起了口罩並發放給奮戰在一線的朋友。這其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五菱牌」口罩,外包裝上印有「人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的字眼。從「神車」五菱宏光到口罩再到「五菱地攤車」,可以看見的是五菱的確是從人民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去滿足用戶的需求。
  • 國內首臺GT-R50實車現身!全碳纖維車身+720馬力,比布加迪還罕見
    在2018年的時候,尼桑在GT-R35的基礎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車——GT-R50,而這款車在今年的5月份終於實現量產並逐漸開始交付給全球用戶。而就在近日,國內首臺GT-R50的實車現身北京,同時這臺車很快也成為了車迷圈裡熱議的焦點。為什麼一臺尼桑跑車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呢?
  • 重齒公司交付中國海裝首臺6.2MW齒輪箱!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日前從德感工業園發展中心傳出喜訊由中國船舶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重齒公司」)自主研製的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樣機順利完成交付!中國海裝首臺6.2兆瓦齒輪箱用途何在?6.2兆瓦齒輪箱的用途何在?
  • 雷射焊接技術在一汽-大眾白車身焊接中的應用
    關鍵詞:雷射焊接;雷射釺焊;質量檢測;白車身雷射焊接   前言   至從1960年美國人發明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以來,在近幾十年的時間裡,雷射應用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 國內首臺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成功交付
    國內首臺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成功交付。紅網時刻6月10日訊(通訊員 韓暉)近日,國內首臺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在湘電股份低壓電機事業部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交付儀式,標誌著由湘電股份自主研發的空冷島永磁直驅電機正式投放市場。
  • 華中科大交付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來源標題:華中科大交付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新華社武漢1月3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3日宣布,團隊歷經15年潛心研究,在量子重力儀研發方面取得突破,近期成功研製並交付有關行業部門首臺高精度絕對重力儀。
  • 國儀量子首臺掃描電鏡交付客戶
    近日,國儀量子首臺全數位化掃描電鏡SEM3000從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發往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交付客戶使用。這標誌著我公司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掃描電鏡產品正式叩開了國內市場的大門。國儀量子總經理賀羽籤署產品出廠證明這次交付的SEM3000型電鏡作為首臺出廠電鏡被授予了001號的產品編號,它象徵著國儀量子電鏡產品在市場的首次亮相。
  • 坐標南昌,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建成
    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日前基本建成,並具備了相應功能。據悉,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是江西省2020年重點工程之一,位於南昌航空城核心區域,規劃總佔地面積24.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交付中心、完工中心等16個建築單體及可停放11個機位的停機坪、景觀綠化、道路等工程。
  • 小螞蟻,大內涵丨全球首臺全鋁車身骨架新能源汽車是這樣「盤」出來的
    後者發揮了其自身在鋁合金產品設計、製造方面的優勢,經過100%自動化率的KUKA機器人和福尼斯焊機的相互配合,在複雜斷面設計、高強度鋁合金擠壓成型、3D空間精密彎曲、雷射組合焊接等技術後,全球⾸臺全鋁車身骨架新能源汽車——小螞蟻的車身骨架就此成型。
  • 永濟電機公司 首臺6.0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順利下線並交付發運
    4月11日 永濟電機公司 首臺6.0MW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 順利下線並交付發運 進一步豐富了風電產品譜系 提升了公司海上大功率 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的交付能力 聚焦市場 潛精研思
  • 我國首臺500千瓦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
    在建黨99周年來臨之際,自然資源部海洋可再生能源項目「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正式交付。
  • 湖北首現「美國白蛾」疫情 所到之處樹葉被吃光
    7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獲悉,截至目前,武漢未發現美國白蛾,相關部門正密切關注白蛾疫情動向,做好應對措施。  長江日報記者從國家林業部門官方網站獲悉,美國白蛾今年首次在湖北境內被發現,目前已陸續有4個地市發現美國白蛾疫情,包括襄陽市的襄州區、棗陽、宜城,孝感市的大悟、安陸,隨州市的廣水,潛江市等地,且疫區範圍仍在不斷擴大。
  • 全國首個新標準液化烴專用泊位提前建成啟用
    7月15日,天航局煙臺公司承建的盤錦港榮興港區西作業區333號液體化工碼頭迎來首艘外籍LPG船舶——裝載4.6萬噸液化石油氣的「丁香」輪順利靠泊,標誌著全國首個按照最新標準建成的液化烴專用泊位提前獲批啟用。
  • 我國首臺! 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
    我國首臺!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 經濟日報 | 2020-07-02 16:31:51 自然資源部支持的「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首臺500千瓦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6月30日正式交付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並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http://bucket-cb-yunhaigaoyuan.oss-cn-beijing-xhcloud-d01-a.xhcloud.news.cn/xhnews-new/audio/20210113/aab008c4-6eb2-4134-9963-37d3507b7d55.mp3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並交付使用首臺高精度量子重力儀
  • 國內首臺 重慶造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機組成功交付
    重慶日報消息,記者昨(9)日從江津區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6兆瓦超臨界二氧化碳透平壓縮發電機組完成機械運轉試驗,機組運行情況良好,達到設計要求,順利出廠交付用戶,這對於推動我國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商業化具有裡程碑意義。
  • NVH|如何進行白車身自由模態分析
    5、求解完成後,就涉及到下面對結果的一些分析,使用後處理軟體打開結果,每一階模態都會對應有一個模態頻率,在對應的模態頻率下會有對應的模態振型。在車身模態中,最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就是車身一階彎曲模態頻率與一階扭轉模態頻率,如下圖所示。上圖模態分析中,為白車身一階扭轉與一階彎曲的位移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