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本報關於野生鳥類地下交易鏈報導,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卡滋(網名)作為濟南為數不多的護鳥志願者之一,看到這組報導後覺得有很多話不吐不快。一年前,她嘗試多種方式尋找濟南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未果,自己組建了一個「濟南野保之家」。此後,她花費半年時間走訪大集,寫出了上萬字的關於獵鳥現象的總結文章。
自發了解鳥市情況 推動聯合執法查處非法交易卡滋是個20多歲的女孩,也是駐濟某高校的大學生,在學校組織了小動物保護協會,讓流浪貓等動物得到照顧。一次機緣巧合下,卡滋加入「讓候鳥飛」的全國性公益組織,成為一名護鳥志願者。之後,濟南有多少鳥市,是否存在非法捕獵現象……一系列問題開始浮現在她腦海中。
2016年6月11日,星期六,英雄山鳥市。卡滋第一次探訪濟南的鳥市。市場上除了交易火爆的觀賞鳥外,還有大量野生鳥交易混雜其間。每逢周末,早上7點至中午12點之間,都會有30多名鳥販子擺攤,出售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甚至私底下買賣貓頭鷹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簡直觸目驚心。」
她當場用手機拍下照片向相關部門反映舉報。「執法人員來到現場後,有的鳥販子就跑了,等執法人員離開,他們再回來。」卡滋有些失望,也很無助。
接下來的時間,卡滋和4名志願者多次前往英雄山鳥市,其中還有一次專門在市場做普法宣傳。因她多次反映英雄山鳥市問題,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去年11月12日,市森林公安聯合城管等多個部門對英雄山鳥市徹底查處,也邀請了她前往現場。
調查鳥市寫萬字總結 給相關部門提供多條意見藍翔路大集、鳳凰山大集、長清大集等集市上,也都有卡滋的身影。城郊地區大集多數開得比較早,而卡滋所在學校宿舍早晨6點才開門。每次周末外出調查,她都提前準備好,「只要樓管阿姨一開門,我第一個跑出去。那時候有的公交車還沒運行,一二十公裡的路只能打車走一段,再步行走一段」。
卡滋剛開始成為護鳥志願者那段時間,對鳥類認識程度還不夠。每次外出前,她都提前做好相關功課。調查完回來後,將不認識的鳥類照片發給其他組織成員,讓他們幫忙認知。她將走訪的大集的地點、現場售賣野鳥種類和數量、撥打相關部門電話記錄、現場拍攝的照片及視頻等,都在當天整理成文字資料。
半年下來,卡滋調查了長清山區山林、南部山區大水庫、黃河溼地附近獵鳥現象,將其總結成文,超過萬字。其中還包括了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和有針對性地提出的相關建議,發布在「自然集結號」,「讓候鳥飛」等微信公號。
根據調查結果,卡滋等人以「濟南護鳥志願者」名義給相關部門寫了一封信,內容大致為濟南鳥市現狀、相關法律及志願者建議等。例如對相關部門進行培訓,講解市場上相關鳥類知識,給捕鳥的村民普法以及聯合執法等,希望能遏制非法捕鳥買鳥現象。
雨中救起折翼「達烏裡寒鴉」 發朋友圈「求治療」「有人知道這是什麼鳥嗎?翅膀斷了需要救助。」「在濟南救助一隻野鳥寒鴉,需要幫手一起參與」……4月4日,卡滋在朋友圈中連發了四五條狀態。
當天下午,天上還下著小雨,一所高校的操場上出現了一隻黑白相間、體型20多釐米長的鳥,右邊翅膀耷拉下來,一動不動。卡滋得知該消息後,趕緊冒雨趕到現場。「這隻鳥右邊翅膀受傷了,但是很有力氣,一直撲騰了半個多小時才捉住它。」卡滋將這隻鳥的照片發到了一個野生動物保護的微信群中,有網友稱這是一隻達烏裡寒鴉。「如果是達烏裡寒鴉,它屬於候鳥,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是否該讓受傷的鳥回歸自然自我療傷?為此,卡滋諮詢了其他護鳥網友,大多數網友都不建議放回自然,因為它受傷了飛不起來,放著不管幾天之內就會死掉。
心急如焚的卡滋只好在朋友圈內求助。最後,有熱心網友幫忙聯繫了濟南野生動物園救助站。4月5日,卡滋將受傷的鳥送去治療。途中,還有熱心市民「贊助」她來回打車費用。
不少城市已組織護鳥行動 眾籌形式組隊拆鳥網卡滋加入「讓候鳥飛」公益組織後,通過網絡等方式尋找濟南本地的護鳥組織,但沒有找到。去年,她自己組建了一個名為「濟南野保之家」的護鳥群,建立了相關微信公眾號及微博。
在卡滋所在的一個公益群組織「華東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裡,網友每天都在積極討論。進入三四月份,大量候鳥往北遷徙,廣東、福建、江蘇、河北等地均有網鳥現象出現,有的地方出現萬米鳥網,更有甚者,竟有人使用電網獵捕野生動物。
在這些地方,不少護鳥志願者組隊前往線人舉報的地方拆除鳥網,卡滋也經常赴外地參與活動。就在一個月前,她前往廣東揭陽拆網。「有的鳥網都是用七八米長的大鐵桿子支撐,上面還帶著滑輪。」目前,一些網友已進一步組建了護鳥隊,沿當地農田林地巡護。「有網友是自費來參與,還有以眾籌形式組隊拆網的。」卡滋說。
(原題為《調查濟南鳥市半年寫出萬字獵鳥調查 在濟女大學生助推英雄山鳥市整治 還專赴廣東拆鳥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