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小瓜蟲很容易搞定,可在我的魚缸裡,為何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2020-11-30 譁仔說魚

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今天有魚友問了譁仔一個很經典的養魚問題:都說小瓜蟲很容易搞定,可在我的魚缸裡,為何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說實話,遭遇這種尷尬的觀賞魚新手玩家實在太多了,很多人都對觀賞魚身上那密密麻麻的白點點無可奈何。

所以譁仔今天打算為大家解開這個謎團,讓大家真正理解了小瓜蟲病的本質,然後做出最正確的滅殺選擇方案。

哪些錯誤養魚動作會誘發小瓜蟲?

高錳酸鉀可以殺死小瓜蟲嗎?

為什麼你下的藥殺不死小瓜蟲?

同學們請坐好,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家裡有魚缸的觀賞魚玩家,也適合觀賞魚已經被小瓜蟲盯上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媒體、公司和個人的轉載,不管你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

小瓜蟲的真面目

小瓜蟲屬於纖毛蟲,纖毛蟲屬於原生蟲。原生蟲基本都是一群肉眼看不見的小傢伙。

可是,小瓜蟲偏偏就是肉眼可見的兩種原生蟲之一。

我們常說的「小瓜蟲」其實是指小瓜蟲屬,我們常見的小瓜蟲是「小瓜蟲屬」旗下的多子小瓜蟲

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傢伙是個超生遊擊隊。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小瓜蟲的生活史分為三個階段:滋養體期、包囊期、幼蟲期。

換成大家熟悉的說法,其實就是:寄生時期的蟲、發育時期的蟲和尋找寄主時期的蟲。

不論你願意不願意,你的魚缸裡永遠都少不了小瓜蟲,只不過,大部分時候它們可能只是以包囊期的摸樣悄悄躲在魚缸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盯著你的觀賞魚,在這個時期,人家也不閒著,而是一直用二分類法繁殖,一隻包囊期的多子小瓜蟲可以變成幾百隻幼蟲。

當外界環境變得適宜小瓜蟲發作,它們的幼蟲就會從魚缸底部起飛,就像是在航母上起飛的戰鬥機,到處尋找觀賞魚的體表作為自己新的停機坪。一旦著陸,它們就會賴著不走,用嘴巴上那個像蚊子嘴一樣的東西插進魚體,它們就算正式開始寄生了。這個小瓜蟲起飛的階段被譁仔稱作A期。

幼蟲一旦完成寄生,就會在體表長出一層白色的保護層。直到現在,你才能真正看到它們那張迷人的白色笑臉。這是時期的幼蟲其實就是一個蛋,你看到的是蛋殼,幼蟲在蛋殼裡繼續繁殖,一個幼蟲會變成8個,營養足夠的時候,也會變成16個。

寄生階段的小瓜蟲會慢慢變成成蟲,成蟲會破殼而出離開魚體。成蟲階段的小瓜蟲是不會寄生任何觀賞魚的,它們會躲在魚缸的某個角落裡,然後再給自己披上一層透明的包囊,這個包囊你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從小瓜蟲離開魚體前的兩天到它長出包囊的這段時期被譁仔稱作小瓜蟲的B期。

注意!要想殺死小瓜蟲,你要麼選擇A期,要麼選擇B期,其它任何時間都不行。這不是譁仔定的,而是老天爺他老人家定的,改不了的。

為何你殺不死小瓜蟲?

為什麼你總是殺不死小瓜蟲呢?

根據譁仔為魚友解答問題的經歷和自己玩魚的經歷,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

第一,你下藥的時期既不是A期,也不是B期。

如果你的肉眼已經看到你的觀賞魚身上有很多的白點點,恭喜你,你幾乎是放什麼藥也殺不死它們了。除非你有能力判斷的生長史是不是已經進行到了滋養體的最後兩天。注意,這很難!

第二,你選的魚藥很不靠譜。

不論你是翻書,還是上網,你會發現很多魚藥都被所謂的養魚大神拿來推薦,比如福馬林、比如高錳酸鉀、比如孔雀石綠,甚至還有你家做飯的鹽。

注意,以上提到的這些魚藥,有些是曾經有用,有些是乾脆胡說八道。在某些老玩家眼中,寄生蟲似乎是沒有抗藥性的。唐朝的魚藥也敢拿來用在今天的魚缸裡,真逗!

第三,你忽視了水溫對小瓜蟲的巨大影響。

有三種原生蟲喜歡在低水溫時期發作,小瓜蟲就是其中之一。

在小瓜蟲的寄生階段,體表會出現一個大大的白色的蛋殼,這個蛋殼有個特性,水溫越低,蛋殼越結實,蛋殼存在的時間也越長,如果水溫低於20度,這些蛋殼可以持續一個月以上。只要有這些蛋殼存在,你的魚藥就基本沒用。

可如果我們反過來考慮問題呢?

只要我們把水溫調高,蛋殼會變薄,蛋殼存在的時間也會變短,小瓜蟲離開魚體的速度也會加快。

你是不是秒懂了?

還不懂?

那我們繼續!

你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

要想讓小瓜蟲爆發,太容易了,只需要在魚缸裡產生超過3度的激烈水溫波動即可。這就是你的觀賞魚為什麼總是在大規模換水以後爆發小瓜蟲的原因,同時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春季很容易爆發小瓜蟲的現象。

可要想把已經出現的小瓜蟲趕走,就有點難了!

說實話,譁仔覺得,使用殺蟲藥解決小瓜蟲問題是所有辦法中的下下之策。

一方面,你基本沒有能力判斷A期和B期,完全找不準施藥的機會,另一方面,殺蟲藥是毒藥,一不留神就能欣賞到觀賞魚團滅的精彩大片兒。

既然殺不死它們,那不如直接採取升溫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請注意!升溫不是為了殺蟲,而是為了讓小瓜蟲快點從魚體滾蛋!

升溫可以縮短小瓜蟲的寄生期。在水溫23度的時候,你至少有三周時間可以看見那些可愛的白點點,如果你把水溫調到30度,最多一周,小瓜蟲自己就打包滾蛋了。

對於已經脫離魚體的成蟲,其實你也完全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你根本就無法徹底剿滅它們。你必須大度一些,學會與它們共享生活,只要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即使它們的幼蟲再次起飛,它們也對你的觀賞魚形不成任何傷害。

看透養魚的本質,即使魚缸出了小問題,咱也不慌,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魚友關注譁仔說魚的真正原因。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相關焦點

  • 做好三個小細節,讓你的魚缸遠離寄生蟲的騷擾
    答:都是母的心狠手辣。咬你的都是母蚊子,欺負觀賞魚的都是母的錨頭蚤。在看鱗鱗的文章之前,你一定不知道吧?哈哈!記得關注譁仔說魚哦,我會陸續教你魚病知識的。在魚缸裡,我們最適當的做法是用乾淨的鑷子直接把蟲子拔掉,然後在傷口處擦一次碘伏即可。從治療難易度上來說,是所有魚類寄生蟲種最容易的。預防錨頭蚤的小細節:每次買回新魚,對魚體進行一次檢查。有蟲就拔了它,特別注意與的口腔裡面,這是很容易忽略的細節。
  • 小米有品新款懶人魚缸:自動換水,魚植兩用,再懶也可以放心養魚
    【不滿格評測·原創】養魚這件事很奇怪,對於有些人來說每天給魚餵食,打理魚缸,這是一種情調。但是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反而就成了一件麻煩事,此前我的幾次養魚經歷都以失敗告終了。這個小花盆可是一個"黑科技",它的盆底有虹吸孔,是通過虹吸原理把魚缸裡的水輸送到頂部的"小花盆"的,花盆裡的水面和過濾倉的水面齊平。只要魚缸裡有水,就一直不用給花澆水了,非常適合我這個懶人。我覺得這款魚缸的顏值相當nice,我自己非常喜歡,這應該是我買過的最好看的魚缸了。同時它既可以養魚,又可以種小植物,擺在家裡感覺是很漂亮的,這次我不會新鮮幾天就膩了!
  • 時務學堂裡的大躍進,終究以失敗而告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湖南新政為當時時務學堂裡的大躍進活動,但這場大躍進結局以失敗而告終。到底大躍進失敗的原因又是什麼?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受甲午的刺激,1896年,冬天,一群傾向於革新政治的帝國官員機緣巧合聚集到湖南準備變革。一時風雲際會,湖南的條件實在是好。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我這裡指的都是開缸初期的一個月左右,我們魚缸水質根本沒有徹底穩定的這個時期。真正的魚缸水質穩定是不需要再去每次換水額外添加硝化細菌的,之所以我們每次都是需要添加了之後,水質才會清澈,我就不必多解釋了,哪怕就是硝化細菌再起作用,那也證明之前的水質未穩,難道不是嗎?
  • 養魚的魚缸裡褐藻很少,沒有魚的魚缸裡褐藻遍地,這是為何?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今天養魚老道繼續關注我家裡所有魚缸的褐藻情況,竟然有了一個非常令我驚奇的發現:所有飼養有觀賞魚的魚缸裡,只要是水質清澈的、飼養密度低的魚缸,根本看不到褐藻的身影,而所有沒有飼養觀賞魚的魚缸裡,有一個算一個,全部都是魚缸底部褐藻叢生,這不是太奇怪了嗎?
  • 魚缸裡種什麼種類的水草最容易打理?我來幫你!
    讓我談談我個人種植的水生植物,我認為它們較容易生長,看起來較好的。一、彩虹圓葉/小圓葉,某種宮廷草。牛逼水生植物,特別是茂密的草,原來是圓柱燈的特定產品。這是廣西和廣東交界城區的主要水生植物之一。這是一種皇家草,陽性草。它極其有營養。每三個月修剪一次。
  • 為什麼在一個小魚缸裡養上幾種小型熱帶魚,幾乎都養不長久?
    二、混養中的交叉感染才是最厲害的1、很多小型熱帶魚別看它們個頭小,其實它們的毛病可不少,由於大多數魚友都不喜歡單獨飼養一種小型魚,基本上都會選擇把幾個品種混養在一起,所以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它們之間交叉感染的概率。2、像比較皮實的藍曼龍、虎皮魚、紅十字、迷你鸚鵡等,它們的嘴巴一般都比較的賤,雖然飼養難度極低,但是很少能夠和其他小型觀賞魚混養。
  • 都說魚缸水流大,觀賞魚很容易患病,主要關注哪幾點問題?
    至少,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關注魚缸水流過大的關鍵點,只有以下幾點:一、較強水流衝擊水面不是不可以,要看水體的大小和水面泡沫的多少首先來講,並不是說,水流大它就一定是壞事,這個也要看水流過大的程度吧?
  • 塑料瓶可製作魚缸清潔神器 行家:常清潔魚缸魚兒養得更好
    對於很多養魚的人來說,清理魚缸是一件頭疼又麻煩的事,如果家中放置的又是那種豪華大魚缸,把一缸水倒掉再換新水可真是勞師動眾。近日,有網友吐槽,稱用一隻塑料瓶就能輕鬆搞定大魚缸的清潔問題,將「魚粑粑」清理得乾乾淨淨,很多市民不禁發問,有這種可能嗎?今天,實驗室就帶您一起試一試,到底一個小小的塑料瓶能否完成清潔魚缸的「大任務」。
  • 小魚缸裡不慎爆發了大量絲藻,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逐一處理
    雖然說最近養魚老道飼養的觀賞魚不多了,很多小魚都送人了或者送給老鄒大叔了,但是依然還是遇到了一些煩心事,最近比較討厭的就是迷你鸚鵡魚缸裡的絲藻。這個絲藻本來在這個魚缸裡它是不可能泛濫的,甚至於根本就沒有,關鍵的問題是這個東西是我一開始引的種,那時候覺得很好玩,就從室外找到了一些絲藻扔到了魚缸裡。
  • 普通家養小魚缸,養金魚應該注意什麼?
    想要在家裡養好金魚,就要做到細心、耐心、用心。家養金魚,看起來貌似挺容易,但其實想要把小寵物養好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回答提問者的這個問題。一、金魚的習性金魚生活在水裡,有強烈的地盤意識,這一點很容易被人忽略。通常,體長超過10公分的金魚,都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和佔有欲,當然,這種攻擊性只對同類才有。當然,金魚間的這種行為,跟自身習性有關,也跟魚缸的大小有關。
  • 魚缸要不要做拉筋,養魚小技巧,用過的都說好
    這些玻璃條就叫拉筋為什麼大魚缸要用拉筋:魚缸裡加上水,水會壓迫缸壁向外,如果水的壓力足夠大,魚缸長期受到壓迫,會變形,甚至缸裂。拉筋就是為了避免魚缸變形或碎裂而出現的。攝影丨ts3233320是不是所有的魚缸都可以用拉筋:如果你想,所有的魚缸都可以用拉筋,但小魚缸沒有必要用,除非水體足夠大或者玻璃真心弱得讓心心憂
  • 家庭魚缸養魚都有哪些小技巧
    怎麼養魚不容易死?尤其是在外面經歷人情冷暖,回家後看到可愛的小魚也可以讓自己從死氣沉沉中復甦過來。那麼,家庭魚缸養魚都有哪些小技巧呢? 咱們養魚的水基本都是自來水,所以要困水,因為自來水裡含有大量的(氯) 。這個氯 很厲害,破壞魚的黏膜組織,對魚的傷害極大。新缸注水第三天左有放一些硝化細菌,開動過濾系統,永遠不要停。每天開燈3小時,不開也可以。 2、過濾系統,直接過濾桶簡單粗暴。淘寶,花鳥魚也可以,60cm的缸子買一個80元左右的小過濾桶就可以,桶內全部放上石英球。留一層過濾棉即可。
  • 我被魚缸裡的豬鼻龜鄙視了,可是我此刻很開心!
    歡迎大家再次回到譁仔說魚專欄。對不起,我是譁仔!這一期內容是《譁仔說魚》第一季的倒數第二期內容,心裡有點小激動。今天的主角是豬鼻龜,這也是一個被譁仔拖了半年的主題。豬鼻龜是魚缸裡的常客,魚友可能比龜友還有熟悉它。因為它天生就是魚缸裡的小天使。可是,你知道嗎?豬鼻龜可是常見龜類中最難養的品種之一。好了,大家請坐好,聽譁仔說一說豬鼻龜那些事兒。本文適合喜歡豬鼻龜的朋友,也適合喜歡開心的朋友。
  • 為什麼說直接把濾材放到小魚缸裡並不是明智之舉,會有什麼弊端?
    2、我們比如說在一個較小的魚缸裡,直接把陶瓷環或者細菌屋放置在魚缸底部,由於它們的個體較大,產生的縫隙和孔眼也較大,這樣就很容易沉澱和堆積魚缸裡的各種垃圾,在這种放置形式下,它們和魚缸底部的鵝卵石基本沒有什麼兩樣。3、甚至於它們還趕不上鵝卵石呢,至少鵝卵石表面還是比較光滑的,即使沉澱垃圾也不是太多,也不至於在鵝卵石的表面上就會發生淤堵的現象。
  • 世界上最小的魚缸,都不及手掌大小,養魚只能用鑷子!
    ,魚缸的大小、造型有千萬種選擇,但你見過世界上最小的魚缸嗎?這種魚缸可以放在五六個月大的嬰兒手中,由俄羅斯微景觀藝術家阿納託利·克那恩科設計製作並完成,魚缸的體積長30毫米,寬24毫米,高度僅僅只有14毫米,只能容納十毫升的水,每次換水都需要針筒注射器來完成,魚缸一經面世,就引起許多網友熱烈的討論,有的說,這麼小的魚缸,養什麼魚呢?難道養魚苗嗎?
  • 魚缸裡有這5種小蟲就危險了,特別是第4種和第5種,就直接翻缸吧
    文|大李話魚歡迎點右上方【關注】,查看2000餘篇水族文章及視頻資料,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魚缸就像一個湖泊,通過各種輔助設備盡力創造出了這生態環境三、孑孓孑孓其實就是蚊子的幼蟲,如果魚缸裡有這小蟲,那倒是省下餌料了,因為這可是觀賞魚愛吃的食物,能在魚缸裡繁殖出幼蟲,這蚊子真就成了鮮活的口糧,所以看到它你就不要緊張了,順其自然吧,更何況它對觀賞魚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危害。
  • 魚缸的其他小蟲子都爆缸了,只有觀賞魚不爆缸,如何對付它們?
    一位魚友戲稱說:我這個觀賞魚養的好啊,一缸囊螺或者蛋白蟲永遠清理不掉,觀賞魚卻怎麼也養不活,甚至於連濾棉上的蟲子,我都能把它們養的很好,這些東西都能爆缸,為什麼觀賞魚就不給我來個爆缸呢?或許,我是說或許啊,在某些情況下,正是因為這些小生命的大量繁殖,才導致了我們的觀賞魚無法適應這個水質,因此觀賞魚養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了。
  • 扔進魚缸一把鹽,用嘴一嘗比較鹹,缸裡的觀賞魚可咋辦?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看到這個題目不知道各位魚友會作何感想?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些都是養魚老道的親身經歷。因為往魚缸裡加鹽這個事情,大部分魚友都有做過,養魚老道也常幹,有的時候,確實把握不住用量,或者說自己根本沒有細算過用量,都是隨便一把抓。即使是所謂的千分之三、千分之五的,感覺自己下鹽憑藉經驗就可以,其實呢?等到閒來無事,偶爾嘗嘗魚缸水,完了,那可是絕對鹹了,怪不得觀賞魚的狀態沒有恢復,自己還是加多了,哈哈。
  • 魚缸底部鋪設陶粒,不是所有的魚缸都適用
    今天和大家所聊的就是一種小東西,叫做水族陶粒。為什麼說水族陶粒,我們要和養花的陶粒區別開來,因為那個東西在水中根本不下沉。表面積粗糙、間距較小,鋪設較為平整,易清洗,不易存積大量雜質,又可以少量培菌,但是,這個菌,未必是以硝化細菌居多很多魚友都知道,養魚老道的諸多魚缸內,皆鋪設有陶粒,為了避免大家的誤解,我還發布了一個動態,明確說明了,之所以我的很多魚缸用到陶粒,是因為我買多了,無處安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