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今天有魚友問了譁仔一個很經典的養魚問題:都說小瓜蟲很容易搞定,可在我的魚缸裡,為何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說實話,遭遇這種尷尬的觀賞魚新手玩家實在太多了,很多人都對觀賞魚身上那密密麻麻的白點點無可奈何。
所以譁仔今天打算為大家解開這個謎團,讓大家真正理解了小瓜蟲病的本質,然後做出最正確的滅殺選擇方案。
哪些錯誤養魚動作會誘發小瓜蟲?
高錳酸鉀可以殺死小瓜蟲嗎?
為什麼你下的藥殺不死小瓜蟲?
同學們請坐好,且聽譁仔娓娓道來。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家裡有魚缸的觀賞魚玩家,也適合觀賞魚已經被小瓜蟲盯上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媒體、公司和個人的轉載,不管你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
小瓜蟲的真面目
小瓜蟲屬於纖毛蟲,纖毛蟲屬於原生蟲。原生蟲基本都是一群肉眼看不見的小傢伙。
可是,小瓜蟲偏偏就是肉眼可見的兩種原生蟲之一。
我們常說的「小瓜蟲」其實是指小瓜蟲屬,我們常見的小瓜蟲是「小瓜蟲屬」旗下的多子小瓜蟲。
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傢伙是個超生遊擊隊。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小瓜蟲的生活史分為三個階段:滋養體期、包囊期、幼蟲期。
換成大家熟悉的說法,其實就是:寄生時期的蟲、發育時期的蟲和尋找寄主時期的蟲。
不論你願意不願意,你的魚缸裡永遠都少不了小瓜蟲,只不過,大部分時候它們可能只是以包囊期的摸樣悄悄躲在魚缸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盯著你的觀賞魚,在這個時期,人家也不閒著,而是一直用二分類法繁殖,一隻包囊期的多子小瓜蟲可以變成幾百隻幼蟲。
當外界環境變得適宜小瓜蟲發作,它們的幼蟲就會從魚缸底部起飛,就像是在航母上起飛的戰鬥機,到處尋找觀賞魚的體表作為自己新的停機坪。一旦著陸,它們就會賴著不走,用嘴巴上那個像蚊子嘴一樣的東西插進魚體,它們就算正式開始寄生了。這個小瓜蟲起飛的階段被譁仔稱作A期。
幼蟲一旦完成寄生,就會在體表長出一層白色的保護層。直到現在,你才能真正看到它們那張迷人的白色笑臉。這是時期的幼蟲其實就是一個蛋,你看到的是蛋殼,幼蟲在蛋殼裡繼續繁殖,一個幼蟲會變成8個,營養足夠的時候,也會變成16個。
寄生階段的小瓜蟲會慢慢變成成蟲,成蟲會破殼而出離開魚體。成蟲階段的小瓜蟲是不會寄生任何觀賞魚的,它們會躲在魚缸的某個角落裡,然後再給自己披上一層透明的包囊,這個包囊你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從小瓜蟲離開魚體前的兩天到它長出包囊的這段時期被譁仔稱作小瓜蟲的B期。
注意!要想殺死小瓜蟲,你要麼選擇A期,要麼選擇B期,其它任何時間都不行。這不是譁仔定的,而是老天爺他老人家定的,改不了的。
為何你殺不死小瓜蟲?
為什麼你總是殺不死小瓜蟲呢?
根據譁仔為魚友解答問題的經歷和自己玩魚的經歷,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
第一,你下藥的時期既不是A期,也不是B期。
如果你的肉眼已經看到你的觀賞魚身上有很多的白點點,恭喜你,你幾乎是放什麼藥也殺不死它們了。除非你有能力判斷的生長史是不是已經進行到了滋養體的最後兩天。注意,這很難!
第二,你選的魚藥很不靠譜。
不論你是翻書,還是上網,你會發現很多魚藥都被所謂的養魚大神拿來推薦,比如福馬林、比如高錳酸鉀、比如孔雀石綠,甚至還有你家做飯的鹽。
注意,以上提到的這些魚藥,有些是曾經有用,有些是乾脆胡說八道。在某些老玩家眼中,寄生蟲似乎是沒有抗藥性的。唐朝的魚藥也敢拿來用在今天的魚缸裡,真逗!
第三,你忽視了水溫對小瓜蟲的巨大影響。
有三種原生蟲喜歡在低水溫時期發作,小瓜蟲就是其中之一。
在小瓜蟲的寄生階段,體表會出現一個大大的白色的蛋殼,這個蛋殼有個特性,水溫越低,蛋殼越結實,蛋殼存在的時間也越長,如果水溫低於20度,這些蛋殼可以持續一個月以上。只要有這些蛋殼存在,你的魚藥就基本沒用。
可如果我們反過來考慮問題呢?
只要我們把水溫調高,蛋殼會變薄,蛋殼存在的時間也會變短,小瓜蟲離開魚體的速度也會加快。
你是不是秒懂了?
還不懂?
那我們繼續!
你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
要想讓小瓜蟲爆發,太容易了,只需要在魚缸裡產生超過3度的激烈水溫波動即可。這就是你的觀賞魚為什麼總是在大規模換水以後爆發小瓜蟲的原因,同時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春季很容易爆發小瓜蟲的現象。
可要想把已經出現的小瓜蟲趕走,就有點難了!
說實話,譁仔覺得,使用殺蟲藥解決小瓜蟲問題是所有辦法中的下下之策。
一方面,你基本沒有能力判斷A期和B期,完全找不準施藥的機會,另一方面,殺蟲藥是毒藥,一不留神就能欣賞到觀賞魚團滅的精彩大片兒。
既然殺不死它們,那不如直接採取升溫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請注意!升溫不是為了殺蟲,而是為了讓小瓜蟲快點從魚體滾蛋!
升溫可以縮短小瓜蟲的寄生期。在水溫23度的時候,你至少有三周時間可以看見那些可愛的白點點,如果你把水溫調到30度,最多一周,小瓜蟲自己就打包滾蛋了。
對於已經脫離魚體的成蟲,其實你也完全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因為你根本就無法徹底剿滅它們。你必須大度一些,學會與它們共享生活,只要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即使它們的幼蟲再次起飛,它們也對你的觀賞魚形不成任何傷害。
看透養魚的本質,即使魚缸出了小問題,咱也不慌,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魚友關注譁仔說魚的真正原因。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