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飛彈設計師為錢叛逃,帶走大量圖紙,八個月後暴屍街頭

2021-01-08 天下將令

時間的流逝讓人們逐漸遺忘掉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這個靠著二戰興起的霸主,可是曾一度硬抗美帝的存在,在上世紀兩國的軍備競賽中,蘇聯憑藉著手裡強大的軍工業,在很多領域曾一度壓著美國打。德國戰敗後整個國家的科研力量就被蘇美瓜分,蘇聯手裡就拿到了不少機密資料,其中就包括了先進的飛彈技術,儘管在經濟上逐漸被美國拖垮,但是在飛彈領域卻是一直領先著美國,這就給美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美國為了改變這樣的局勢,採用了金錢誘惑的方式,試圖從蘇聯飛彈專家手裡獲取飛彈技術,而蘇聯還真有一個飛彈總設計師為錢叛逃,並且帶走了大量機密圖紙,只不過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八個月後就被人發現已經暴屍街頭。

當時蘇聯的經濟已經十分拮据,但蘇聯也不是一個輕易認慫的國家,只能減少科研團隊的工資,以此來緩衝一部分的經濟壓力。美國也是知道蘇聯這樣的窘境,於是才對症下藥的誘惑蘇聯飛彈專家,導致很多人都被收買。

其中就有一個叫安德烈的專家,他為了從美國手裡賺到更多的錢,帶著大量飛彈的機密圖紙就叛逃到了美國。安德烈幾乎經手了蘇聯飛彈研製的所有研製計劃,他手裡掌握的資料才是最大財富,美國當然很歡迎他的到來。

當安德烈將這些資料交給美國之後,美國轉手就支付了他8000萬美金,並且給他提供了庇護所。安德烈也知道一輩子都沒機會回國,於是安心的在美國住了下來,準備餘生好好享受一下生活,這筆錢足夠他揮霍了。

可惜安德烈的美夢破碎了,在離開蘇聯短短的八個月,安德烈就被人發現暴屍在街頭,而且遭受了最嚴酷的斬首,這就是赤裸裸的報復行為,全世界也清楚誰在幕後主使,這些就是蘇聯間諜的傑作。

因為本身美國就有派人保護安德烈,所以蘇聯可是犧牲了很多間諜,才終於完成了這次任務。安德烈從作出叛逃蘇聯的準備的時候,其實應該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只能說是自作自受吧,畢竟任何一個國家的叛徒都會遭萬人唾棄。

蘇美冷戰明面是在和平的軍事競賽,實則暗地也做了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因為兩個國家都被霸權主義衝昏了頭腦,所以他們不管做出什麼,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雖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如果連自己的國家都能背叛,這樣的人不管去哪都不會被真誠對待,永遠只能成為別人手裡的棋子,而且一輩子都不再有落葉歸根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飛彈工程師為了8000萬叛逃美國,帶走機密圖紙,8個月後暴屍街頭
    在上個世紀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還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格局,像英法這樣的老牌強國在戰爭中隕落,新興的世界霸主悄然崛起,那就是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在二戰後開始了數十年的爭霸。
  • 飛彈工程師為8000萬美金叛逃美國,拿走機密圖紙,8月後暴屍街頭
    實際上冷戰的時候,美國並沒有在軍事科技方面領先蘇聯,只能說是互有優劣,其中蘇聯的飛彈事業就是美國所不能比的,特別是蘇聯發明出來的洲際飛彈,讓美國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直接追趕上蘇聯的可能性並不大,於是善於搞歪門邪道的美國就想辦法去賄賂蘇聯的飛彈專家,想要讓這些參與研發的飛彈專家給美國提供資料,以此在飛彈發展領域追上蘇聯。
  • 為8000萬美金叛逃,飛彈工程師帶走機密圖紙,8個月後暴屍街頭
    眾所周知,在二戰結束後世界並沒有因此而太平,而是很快就開始了冷戰時期,當時的世界主要分為兩大派,一邊是以蘇聯為首成立的華約組織,而另一邊就是以美國為首成立的北約組織,那個時候蘇聯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和美國抗衡的國家,特別是研製飛彈的技術在美國之上。
  • 飛彈工程師為8000萬美金叛逃美國,帶走機密圖紙,8月後暴屍大街
    就比如說蘇聯,在蘇聯還沒解體的時候,靠著一手鋼鐵洪流和大量的核武器能讓整個歐洲抱在一起瑟瑟發抖,北約當年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就是那些歐洲國家為了抱團取暖抵抗蘇聯。但是不管什麼時候,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叛徒。即使是如此強大的蘇聯,當年也出過這樣的事情:蘇聯的飛彈總設計工程師為了8000萬美金叛逃美國,拿走大量的機密圖紙,但只是在8個月後就暴屍街頭了。
  • 頂級專家被千萬美元誘惑,數月後暴屍街頭
    雖說蘇聯非常強大,但蘇聯只有在重工業方面優於美國,其他領域蘇聯都不如美國,甚至蘇聯自己穿的皮鞋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從總體軍事力量上看,美蘇兩國不相上下,但蘇聯的常規武器比美國更優秀。蘇聯在常規武器方面頗有造詣,飛彈技術更是遙遙領先。面對蘇聯在飛彈領域一家獨大,美國不甘心,萌生出挖牆腳的想法。
  • 飛彈總師被策反叛逃,國家被迫銷毀飛彈,上百名科學家被牽連
    當年蘇聯雖然在軍工業上可以和美國一較高下,甚至有著超過美國的勢頭。但是在經濟方面的發展卻要落後許多,這也就導致當時蘇聯專家的報酬也和自身的工作不匹配。所以當年美國依靠著豐厚的報酬,吸引了很多蘇聯的科學家,只不過很多專家在投誠美國之後就遭到了蘇聯的瘋狂報復,少有善終的。今天要說的就是當年蘇聯蘇聯飛彈總師庫裡諾夫被策反叛逃的事情,當時庫裡諾夫正在主導蘇聯一項飛彈的研發工作。
  • 史上最慘烈火箭事故:蘇聯元帥當場犧牲 全國一半飛彈專家被炸死
    利刃/月影同一戰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有很多新型武器出現在戰場上,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要數飛彈的問世了,德國首先開發出了V1/2型彈道飛彈,此後更是搞出了無線電制導炸彈。1957年,前蘇聯試射了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彈道飛彈-SS-6,這種看起來更像是一枚運載火箭的洲際彈道飛彈長30米、直徑4.5米、重達254噸,由於它體積實在太,發射成本很高而且發射準備時間很長,戰術意義非常有限,前蘇聯在試射了28次之後就選擇了放棄,轉而開發第二代洲際彈道飛彈- SS-7,而在這款飛彈的開發中,卻發生了一起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火箭事故。
  •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1960年12月24日,前蘇聯發生了一起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導致在場的蘇聯飛彈部隊司令員米·伊·涅傑林當場被大火吞噬,發射臺上的數百名蘇聯科學家全部喪生,現場淪為一片火海,所有生物銷聲匿跡,只留下了硬幣和鑰匙。
  • 中國唯一用戰利品研製的飛彈:因爭奪響尾蛇與蘇聯鬧翻!
    這枚飛彈是西方國家產量最大、使用最廣泛的空空格鬥彈,有多種改進型,大概先後生產了11萬枚,其中只有百分之一得以發射,擊落過數百個空中目標。中國在取得響尾蛇飛彈殘骸後,立即開始進行仿製。這枚飛彈被運到北京後,有關部門決定解剖分析和仿製「響尾蛇」飛彈。1958年10月3日正式開始解剖分析及仿製「響尾蛇」飛彈的任務,定名為「55號」任務,要求到當年11月25日前複製出一枚試驗彈。
  • 二戰中美國到底從納粹德國帶走了多少黑科技?
    然而盟軍在戰場上步步緊逼,德國的資源被截斷,很多黑科技只能停留在圖紙上而無法實現,所以無法挽回納粹德國的敗局。1945年4月底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投降。坊間流傳美國搶先蘇聯一步進入柏林,搜羅德國科學家和圖紙,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是蘇聯先進入柏林做這些事。
  • 從西伯利亞挖土豆的勞改犯,到蘇聯宇航火箭之父
    蘇聯的秘密警察只得組織本國專家對德軍遺留的V2飛彈以及工廠進行反向研究。  秘密警察找到蘇聯火箭發動機專家瓦連京·彼得洛維奇·格魯什科,詢問由誰擔當山寨德國V2飛彈的艱巨任務。  美軍最先佔領V2飛彈生產基地,將所有設計圖紙以及組裝完成的V2飛彈運回國,蘇聯只得到一個空殼。剛剛被任命為火箭設計總工程師的科羅廖夫一籌莫展,而秘密警察卻命令他立即恢復生產。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審判期間,所有被告都拒不承認自己有罪,但最終還是被全部判處死刑並被立即槍決,而負責抓捕他們的雅戈達卻也在一個月後被史達林免職一切職務,並最終於1938年3月15日被槍決,罪名是「德國間諜」。除了整頓內部,葉若夫還將矛頭對準了軍隊,結果在他們的操作下,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和一大批高級將領於1937年6月11日被執行槍決,而這種自毀長城的做法也讓蘇聯在後來的蘇德戰爭中吃盡了苦頭。1938年,蘇聯總檢察長維辛斯基指控布哈林和李可夫是帝國主義的間諜,並在沒有證據、只有被告口供的情況下以「叛國罪」判處死刑。
  • 震撼世界的東風飛彈家族,從此發源
    過完1957年新年假期,徐蘭如拿著調令和介紹信來到位於北京西邊的馬神廟,後又和其他幾名來報到的同志乘吉普車前往466醫院所在地……徐蘭如新調入的單位,名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是我國第一個飛彈研究機構。▲ 2017年7月26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東風一號飛彈。(劉淮宇 攝)其實,早在1956年年底,蘇聯曾提供給中國兩發P-1飛彈供教學使用。通過拆裝、測繪和反設計,五院的研製人員初步了解了飛彈的基礎知識,為後續研製工作做了鋪墊。此次蘇聯提供的P-2飛彈是P-1飛彈的改進型,但並非蘇聯手中最先進的型號。
  • 建國後,此人駕機叛逃臺灣,獲賞黃金千兩,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建國後,此人駕機叛逃臺灣,獲賞黃金千兩,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自蔣介石敗退臺灣以後,臺灣和大陸就就陷入了對立關係。由於蔣介石從大陸撤退期間,帶走了大量黃金,這使得臺灣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臺灣人民早就過上了不愁溫飽的小康生活。相比大陸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人民生活十分疾苦。
  • 我某新型飛彈大膽啟用光纖陀螺儀後3發全中
    2009年年初,海軍反艦飛彈武器系統專家會議在北京某研究院舉行,議題為未來飛彈發展方略。會場中,坐的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會議從一開始就展開了激烈爭論,到最後,漸漸形成發展遠程反艦飛彈與中程反艦飛彈兩種意見,僵持不下。這時,主持人發問了:「譚漢清同志,你的意見是什麼?」
  • 中國飛彈科學家犧牲:遺體緊抱住核彈圖紙
    原子彈研製進入關鍵時刻,蘇聯突然撕毀合約,撤走專家、停止援助。西方大國揮舞著「核大棒」,揚言要對新生的中國核研製事業「進行外科手術」。為此,大家立下錚錚誓言:「一定要搞出『爭氣彈』,打破『核壟斷』,給中國人爭光。」  「勒緊褲腰帶搞原子彈」成了當時真正的現實。鄧稼先、王淦昌、朱光亞等一批科學家,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
  • 昔日紅色帝國的重錘--蘇聯早期的彈道飛彈綜述
    R-1 到 R-5  1946年至1953年間蘇聯孕育的蘇聯和德國飛彈設計競爭  1967年,世界上第一個洲際彈道飛彈R-7的真實結構在其首次試驗後的第10年才被披露。同樣,蘇聯的N1探月火箭在1981年也就是其首次發射後第21年才揭開神秘的面紗。而其它的蘇聯彈道飛彈早早地就公布於世了,甚至在它們服役之前就例行公事地接受了世界媒體鏡頭的檢閱。蘇聯領導層對這些Korolev所設計產品過分的敏感的原因可能要歸根於這些設計是源自Groettrup德國火箭工程團隊的事實。  蘇聯官方的記述和歷史記錄掩蓋了德國對蘇聯早期火箭技術做的貢獻。
  • 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需要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談海軍建設:我國驅逐艦護衛艦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或許是遼寧艦總設計師的光環太過耀眼,很多人都不知道,朱英富還是我國052B和052C兩級現代化驅逐艦的總設計師,而052C更廣為人知的名字就是「中華神盾艦」。「我們在研製驅逐艦、護衛艦中積累的經驗,為後來續建遼寧艦積累了許多經驗,特別是在電子電氣設備上。」朱英富說。
  • 飛機失事,英雄為保核武器數據被燒成焦屍,一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三年後,郭永懷考入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畢業後轉入物理學專業。在老師的舉薦下,他進入了北大物理系學習。開玩笑,一個蘇聯就夠頭疼了,再來一個崛起的中國,那資本主義國家還混不混了?美國的燈塔還亮不亮了?科學家想要回國,必須經過重重審查,帶有字的筆記本、資料、教案都不許帶走,錢學森的歸國之旅就是眾多科學家的一個縮影。歷經千難萬險,最終於1956年國慶節前夕,郭永懷動身回國。次年,被選聘為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