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軍新型巡航飛彈啟用光纖陀螺後三發三中
核心提示:中國海軍新型巡航飛彈在使用光纖陀螺後,工業部門按照新的設計方案打了3發試驗彈,發發成功,該型號順利實現定型。11年前,某新型飛彈發射試驗在海軍某試驗基地進行,譚漢清全程參與了該試驗。最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在眾人的歡笑與慶祝聲中,他的目光早已穿越飛彈升空後的巨大煙幕,聚焦於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突遭美飛彈襲擊後的沖天火光。美國「戰斧」巡航飛彈的精確制導能力讓譚漢清意識到:中國戰術飛彈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巨大!次年,他承擔了某新型飛彈研製監造任務。
-
水平井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成功應用
近日,江蘇油田地質測井處應用爬行器配合光纖陀螺儀測井技術圓滿完成了曲1-3HF水平井陀螺測井任務,標誌著該處首次應用此項技術獲得成功。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圖)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圖) 2014-11-06 11:04:52 圖1 某公司光纖陀螺慣導
-
解放軍發射飛彈遭幹擾,果斷採取變軌措施,6發飛彈全部命中
10月13日,《解放軍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的是關於78集團軍某旅,首次使用新型車載反坦克飛彈進行綜合演練實彈射擊當天恰逢細雨連綿的雨霧天氣,飛彈升空後受到了影響無法找到目標;但是經過一系列果斷操作,飛彈擺脫雨霧天氣影響,重新找到目標,回傳視頻發現,6發全部精準命中!
-
高精度陀螺儀衡量標準_幾種高精度陀螺儀的應用和分析
幾種高精度陀螺儀介紹 目前,陀螺儀技術正在由傳統的機械轉子陀螺向以光學陀螺儀為代表的新型陀螺儀轉變,本文便簡要為您介紹幾種處在技術領域前沿的新型陀螺儀技術,希望能夠幫您開闊視野。了解到陀螺儀技術的最新進展。
-
光纖陀螺儀傳感器的原理、分類以及發展方向
光纖陀螺儀是隨著光纖技術的迅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光纖旋轉傳感器。陀螺儀傳感器主要由光源、探測器等有源器件和光纖耦合器、相位調製器等無源器件以及光纖組成。
-
中國高精度雷射陀螺儀實現量產 精度優於歐洲產品
70年代後出現的光纖陀螺儀的成本比環形雷射陀螺儀成本更低,但限於其設計原理,在追求高精度的使用領域仍不如前者。現代的微機電陀螺儀成本非常低廉,精度也可以滿足一般領域的使用需求,而且可集成到微型晶片上,因此成為了當前民用領域的主流陀螺儀。但在軍用領域,雷射陀螺儀和光纖陀螺儀仍是主流產品,尤其在中遠程飛彈制導、航空、航海導航、航天等領域雷射陀螺儀應用仍十分廣泛。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在國防領域中飛彈的精確制導、潛艇長期潛伏在水下的精確導航、行進中的坦克保持火炮和瞄準系統的穩定等都離不開陀螺儀。在國民經濟領域中,大地測量、隧道開鑿、工程測量的精確定位、石油鑽探的精確定向、機器人動作精確控制等都離不開陀螺儀。因此,陀螺儀的應用十分廣泛,並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寶成「科技前沿」:撩開光纖陀螺的神秘面紗
圖2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示意圖圖3採用光源復用技術的三軸光纖陀螺寶成2011年建成光纖陀螺生產線。圖1某公司光纖陀螺慣導SPIRIT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陀螺儀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陀螺儀是一種測量運動載體角度或角速率的傳感器, 它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例如,飛機按照預定航向平穩的飛行是由於陀螺儀構成的航向姿態導航系統,船舶在浩瀚的大海航行而不迷失方向是由於陀螺儀構成的羅盤。在國防領域中飛彈的精確制導、潛艇長期潛伏在水下的精確導航、行進中的坦克保持火炮和瞄準系統的穩定等都離不開陀螺儀。
-
糾纏光子陀螺儀克服了光纖陀螺儀經典極限!
光纖陀螺儀測量飛機和其他運動物體的旋轉和方向,在使用普通的經典光時,其精度受到固有的限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物理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明,使用糾纏光子克服了這個經典極限,即所謂的「發射噪聲極限」,並達到了經典光無法達到的精確度。
-
基於FPGA的數字閉環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設計
光纖陀螺儀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伺服於表頭的調製解調電路根據輸入的電信號,經過相應的變換後形成反饋信號送至表頭的相位調製器中。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相應的調製解調電路應該根據溫度、振動等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陀螺的精度要求。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測試系統,模擬光纖陀螺儀的表頭,並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
-
陀螺儀的作用
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陀螺儀分為,壓電陀螺儀,微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和雷射陀螺儀,它們都是電子式的,並且它們可以和加速度計,磁阻晶片,GPS,做成慣性導航控制系統。,那麼陀螺儀就可環繞平面兩軸作自由運動;然後,在內環架外加上一外環架;這個陀螺儀有兩個平衡環,可以環繞平面[2] 三軸作自由運動,就是一個完整的太空陀螺儀(space gyro)。
-
讀懂陀螺儀傳感器:導航、無人機以及永不會跌倒的車都離不開它!
1976年等提出了現代光纖陀螺儀的基本設想,到八十年代以後,現代光纖陀螺儀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與此同時雷射諧振陀螺儀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光纖陀螺儀具有結構緊湊,靈敏度高,工作可靠等等優點,所以目前光纖陀螺儀在很多的領域已經完全取代了機械式的傳統的陀螺儀,成為現代導航儀器中的關鍵部件。同時,雷射陀螺儀也有突破,它通過光程差來測量旋轉角速度,優點和光纖陀螺儀差不多,但成本高一些。
-
國家授時中心光纖陀螺儀成功監測漢中寧強地震
09月12日19時06分34秒,漢中寧強發生芮氏5.3級地震,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陀螺儀站於震後85秒成功監測到此次地震,這也是該站自9月初正式運行以來首次檢測到地球地質活動數據信息。
-
ADI 推出戰術級 MEMS 陀螺儀,性能匹敵光纖陀螺儀
(ADI),全球領先的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最近正式全面推出 ADIS16136戰術級 iSensor®數字 MEMS 陀螺儀 ( http://www.analog.com/zh/pr1109/adis16136 ),其典型零偏穩定度為3.5°/小時,採用火柴盒大小的模塊封裝,功耗低於1 W,重量僅
-
新型慣性技術的發展 測控論文 自動化論文 測控技術文庫-CK365測控網
摘要:敘述了航天新型慣性技術的發展,重點討論航天慣性技術在實施精確打擊中的特殊地位,飛彈武器精確制導對慣性技術的要求;簡要介紹雷射陀螺儀、光纖陀螺儀
-
在那個沒有衛星的時代飛彈怎麼定位制導?原來是靠小小的陀螺儀
飛彈是德國人發明的,最早的飛航飛彈是德國的V-1飛彈,而最早的彈道飛彈是德國的V-2。這兩款飛彈在當時都算是天頂星科技,不過卻因為技術不夠成熟,再加上當時的德國敗局已定,所以並沒有能夠給希特勒的納粹政權帶來實質性的延長。反而因為德國的技術突破,讓當年的幾個勝利國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早就二戰後飛彈發展的百花齊放!
-
光纖陀螺儀測試方法的國家標準的詳細資料免費下載
本標準規定了作為姿態控制系統角位移測量系統和角速度測量系統中敏感器使用的單軸幹涉型光纖陀螺儀(以下簡稱光纖陀螺儀)的性能的測試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陸、海、空及航天等領域中各類運載體上所用的光纖陀媒儀的性能測試。其它類型的光纖陀螺儀性能的測試,亦可參照使用。
-
從高爾夫球到米粒大小,世界最小光纖陀螺儀或將被應用於行動裝置
《自然》雜誌近日刊發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在光纖陀螺儀領域的最新進展。如下圖所示,該陀螺儀體積與米粒相仿,是當前體積最小的光纖陀螺儀的1/500。 從航海時代演變而來的陀螺儀如今被用在汽車、無人機、便攜設備以及可穿戴設備中,在三維空間指引方向,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KVH高精度光纖陀螺儀產品採用光子晶片技術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KVH Industries於近日宣布,公司將光子晶片(photonic chip)技術整合到高精度光纖陀螺儀(fiber optic gyro)產品中,並於去年12月末向選定用戶交付新款光子陀螺儀慣性測量裝置(Photonic Gyro IMU)的原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