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月24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早盤滬弱深強格局明顯,滬指弱勢盤整,而創業板指在出現跳水後快速拉升,午後創業板指繼續衝高,滬指則維持震蕩格局。
從盤面上來看,超級電容板塊站上投資風口,截止收盤,新築股份、泰爾股份、思源電氣、新宙邦、江海股份等個股掀起漲停潮。
消息面上,據e公司報導,繼特斯拉宣布「無鈷」消息後,就在眾人為「磷酸鐵鋰」而狂歡時,2月21日晚間,特斯拉「潑下冷水」,在抖音表示:「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寧德時代擬供貨的電池,目前只針對上海廠生產的中國版特斯拉(目前只有model3最低配一種車型);特斯拉自主研發和生產的電池未來則會推向全系列。接近特斯拉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自主研發的新電池是乾電極技術+超級電容組合,具體成分預計會在四月的特斯拉電池會議上進行說明。」
天風證券指出,超級電容目前主要應用於商用車與儲能領域,在商用車應用中承擔輔助電源的功能。我們認為超級電容在乘用車上使用存在三個問題:1)壓縮鋰電池使用空間,導致續航裡程下降;2)增加超級電容器這個零部件會增加成本,3)兩套電池系統協同工作較複雜,會導致車輛使用可靠性下降。近期馬斯克在採訪中也表明,目前Tesla的汽車電池已經不需要超級電容,但乾電極技術未來將考慮應用至鋰電池,因此Maxwell的關鍵技術就在於乾電極技術。
乾電極技術是一種無溶劑的生產工藝技術。乾電極技術與傳統溼法電極製造的區別在於,溼法需要使用粘合劑材料的溶劑,主要是NMP,工藝是將負極與正極粉末與溶劑混合,再塗至電極集電體上乾燥,而幹法則不需要溶劑,直接將擠出的電極材料帶層壓到金屬箔集電體上形成成品電極。值得注意的是與溼法技術相比,幹法電極技術主要是電極極片製備方式上的差別,對原有鋰電池體系變化不大。
申港證券表示,基於特斯拉收購的Maxwell手中的乾電極、超級電容兩項技術的特點,以及特斯拉對於自建電池包含無鈷、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特點的要求,認為未來特斯拉自建電池路線會是:乾電極技術將會成為特斯拉與其他電池企業拉開差距的關鍵技術,在自建電池產線中優先推廣,主要為NCA高鎳方向,以及可能會迎來突破的固態電池。基於此技術,特斯拉自產電池能量密度將朝著500Wh/kg方向提升。對於超級電容目前還不具備成為獨立汽車動力源的條件,認為對於超級電容的使用,有可能會和鋰電池搭配,形成「混合動力」。超級電容將作為啟停瞬時功率較大、溫度條件較差時的主供電源,而在正常運行工況下,由鋰電池提供能量。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