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本科生一作發PNAS,直博北京大學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7月11日一大早,穿著白大褂的田廣梅就在北京大學的實驗室裡開始了當天的RNA提取實驗,她熟練地將組織塊放入研缽中,加入少量的液氮後再迅速研磨,重複三次後,將組織樣品放入試劑中,用電動勻漿機充分均漿……

田廣梅

這個熱愛科研的女生從大二開始,便在江漢大學參與到科研中,在衣藻纖毛基因的研究上取得了裡程碑式的突破,以共同第一作者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研究論文,參與申請了8項專利,獲得了免試推薦攻讀北京大學博士生的資格。自上月底在江漢大學參加完畢業典禮後,田廣梅就一頭扎進了北大的實驗室裡。

本科生被免試推薦直博北大

「衣藻是單細胞真核生物,纖毛是突出於細胞表面的細胞器,存在於人體的大部分細胞中。纖毛缺失可能引發人體一些疾病如多囊腎病、不孕不育症等。」田廣梅是江漢大學2015級生命科學學院園藝專業學生,從大二起就在學校的系統生物學研究院,跟著胡長峰老師課題組研究起了衣藻纖毛。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轉錄調控對纖毛的組裝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轉錄調控纖毛組裝的作用機理一直困擾著大家。田廣梅所在的課題組以衣藻為模式生物進行了研究,去年4月,在世界四大名刊之一的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雜誌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第一次報導單細胞真核生物中轉錄調控纖毛相關基因表達的分子機理,還定義了一類全新的轉錄因子,解決了困擾本領域近半個世紀的科學問題

在這篇論文中,胡長峰老師為通訊作者,田廣梅作為本科生,與其他兩位老師一起成為該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外,她還就此研究,參與申請了8項專利。由於在本科期間的突出科研成績,在江漢大學系統生物學研究院王衛華等老師推薦、指導下,田廣梅獲得了直接攻讀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錄取資格。事實上,江漢大學暫無保送資格,她的直博北大則開啟了先河。

每天呆在實驗室14小時以上

自從初中接觸到生物學以後,田廣梅便被各種形態各異的細胞生物所吸引,萌生了想要深入了解這些生物的想法,大學更是毫不猶豫地走進了實驗室。3年來,她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天除了上課和睡覺,其餘時間都待在實驗室。她幾乎沒有周末和寒暑假,經常早上6點多便去到實驗室,晚上11點多才離開,平均每天在實驗室呆14個小時以上。

為了篩到想要的突變體,田廣梅連續幾個月,每天從早上一直篩到晚上。大二時,有十幾個同年級同學和她一起在實驗室。漸漸的有人放棄了退出了,到了大三還剩下4位同學。到了大四就只剩下她一人。看到同學們紛紛離去,她也曾動搖過,但想起自己的理想,還是選擇了堅持。

在田廣梅看來,做科研就像挖寶藏一樣,可能你走了很久還是一無所獲,但當你成功的那一瞬間是很激動的。「當我做一個實驗失敗了七次時,我也想過放棄,也感到深深地無助。」她坦言,每一次發現一個問題並改正,當完善了所有的細節時,第八次實驗成功後的喜悅,讓她領略到了科研無法言說的美妙。

做一個質樸而有用的人

「她很勤奮刻苦,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總呆在實驗室裡,每天一直呆在最後,很沉著地不停地做著實驗。」江漢大學教授胡長峰是田廣梅的導師,一路見證了她的所有付出。

可能女孩子做科研會很辛苦,但只要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再枯燥也覺得有意思。」選擇科研,是跟從田廣梅的內心,她始終保持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爭取把課堂效率提到最高。她認為,只有腳踏實地地努力,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儘量把效率提高,才能省下更多的時間用到有價值的事情上。在感到疲憊枯燥是,學會調節是很重要的。她經常在出去散心、聽聽音樂來緩解內心的苦悶。

談及到本科生做科研早不早時,她表示,學習知識不存在早晚,本科生開始做科研,一點也不早。「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直到她從江漢大學畢業的前夕,依舊在抽空繼續研究。目前已經在北京大學呆了近一個月,依舊是三點一線,教室,寢室,實驗室,日復一日。「做一個質樸但對社會和國家有作用的人。」她表示,希望自己能夠繼續保持一顆平常心,堅定信念,繼續走好科研之路。

來源:楚天都市報

相關焦點

  • 【2018未名軍號】北京大學2017級本科生軍訓團結業典禮舉行
    值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北京大學2017級本科生軍訓團正式揚帆起航!軍事訓練是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形式,塑造了北大學子愛國進步、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北京大學2017級本科生軍訓將於8月16日至28日在懷柔學生軍訓基地進行,為期13天。在此期間,參訓的北大學子將通過學習軍事技能和國防知識,在體魄的磨練和心智的砥礪中銘記歷史、走向未來。
  • 【「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7」候選人】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張鉞
    「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17」候選人數學科學學院2014級本科生張鉞張鉞,男,漢族,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2017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高年級組一等獎(全國第一名)、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幾何個人賽銀牌和團體賽金牌、2016-2017學年度國家獎學金、2016-2017學年度北京大學創新獎(學術類)、2016-2017學年度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2017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H獎。張鉞對數學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高三時就獲得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
  • 88名本科生發表32篇高水平論文,我電的這個學霸年級厲害了!
    學院2018屆畢業生繼續深造比例達93%,其中23%的學生直博,20.5%的學生出國(境)深造,72.7%的學生國內深造。學院本科生獲得多媒體領域頂級會議ACMMM最佳論文獎;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期刊ICLR上發表論文,均實現了我校本科學子在這一領域的首次突破。 在畢業季,88名學生中有22位同學獲得優秀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佔比達25%。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師生赴香港中文大學參加第九屆本科生學術論壇
    2016年5月26日至2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伯強教授、肖雲峰教授帶領7名本科生,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參加為期一天的「第九屆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生物理學學術論壇」。香港中文大學是北大物理學院的重點合作姐妹院校之一,雙方在師生交流、學術合作等方面均有密切合作。
  • 南科大2019本科生就業質量報告:八成就業者選擇粵港澳大灣區!
    1-直博比例高近六成畢業生繼續升學深造,在出國出境留學的本科畢業生中,有42%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直博144人,佔全體畢業生18%,佔升學深造的31%。其中出境深造直博的124人,佔出境升學的42%。其中,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升學的畢業生共計13人,7人攻讀碩士學位,6人攻讀博士學位。2-創新能力強2019屆共311人選擇就業,包括就業和創業兩種類型,分別佔就業總人數的99.04%和0.96%。
  • 真的好厲害:南昌大學本科生,在頂級期刊《JACS》發表論文!
    作為國際頂級期刊,在《JACS》上發paper是很多化學人的夢想之一,不僅很多博士、教授都很難在上面發一篇文章,而最近,南昌大學的本科生們卻在該期刊發表了論文,厲害不厲害!近日,南昌大學本科生在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以「Directional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for Precise Molecular Design of a High-Tc Multiaxial Molecular Ferroelectric」(通過分子間作用導向實現高溫多軸分子鐵電體的精準設計
  • 北京大學數學學碩停招,碩士階段面向就業,基礎學科靠博士?
    在北京大學公布的2021年研究生招生目錄之中,作為國內數學專業最強的數學科學學院碩士招生目錄之中,已經停止了傳統的譬如基礎數學、應用數學等學術學位碩士招生了。僅剩的全日制專業為金融碩士,而另一個應用統計碩士則為非全日制,這意味著北大數學專業的學碩正式停招!
  • 「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獎學金」在北京大學設立
    為促進我國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發展,更好地激勵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和元培學院古生物專業的學生努力學習、健康成長,支持和吸引更多優秀學生選擇中國科學院進行深造,在北京大學教務部特別是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暨元培學院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北京大學正式設立「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獎學金
  • 985學霸大一開啟學術路,論文當作小說看,全獎直博麻省理工
    大一剛進校那會兒,當其他同學還在考慮加入哪個社團、是否要談一場大學戀愛時,王金辰已經開啟了自己的學術路,用同學的話說,「雖然是本科生,但感覺王金辰已經過上的讀研的生活。」憑藉著對學術的興趣和良好的基礎,王金辰大一下學期就被學院推薦到了何松柏教授的教研室,這已經完全是研究生才有的「待遇」。
  • 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直博培優計劃」研究生...
    1月11日,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直博培優計劃」研究生班開班儀式在漢卿會堂蔡冠深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為首期院士「直博培優計劃」研究生班學生頒發證書。「直博培優計劃」依託RAL國家重點實驗室雄厚科研資源,由我國著名鋼鐵材料與加工領域專家王國棟院士領銜指導培養,RAL重點投入優秀師資、科研資源、創新培養機制,為培養高端優秀博士研究生而實施的培養模式。
  • 2020浙大管院「IPhD直博夏令營」報名啟動
    如果你是一名學業突出、熱愛研究、勇於創新的重點高校優秀本科生,那麼千萬別錯過這次入營機會。我覺得浙大管院IPhD直博項目的最大特色是明確的學術導向,以培養未來管理學界的中堅力量為目標。與傳統的碩士加博士階段或碩博連讀不同,直博項目將5年的時間打通,開設的課程更具針對性、設置的培養環節也確保博士生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受到薰陶。從畢業的去向看,我們有同學入職山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這是對IPhD直博項目辦學效果的充分肯定。
  • 重慶交通大學畢業季專訪 王雪:直博同濟的文藝女青年
    這樣一份漂亮的簡歷,組成了我們本次專訪的主人公——2013級道路工程專業本科生——王雪。你必須非常努力 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採訪伊始,王雪就開始分享起她的保研經歷,一開始,她很輕鬆地說:沒什麼特別經歷,我就是參加了同濟大學的夏令營,然後通過了筆試、面試,後來拿到了推免,就這樣被同濟大學錄取了。
  • 山東女學霸直博清華,三年專業第一,本科發表SCI一區論文
    直博清華的她有著"閃閃發光"的榮譽和令人豔羨的前路,但最初的她也是一個滿心羨慕的仰望者。當她堅定信念、放手去做,一步步前行直到頓足於清華園前,發現原來自己也有這樣的能力。張愷寧,1999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專業2017級本科生。
  • 清華學霸直博簡歷火了!CPU、作業系統、編譯器全自主寫,劉知遠點讚
    來源:知乎、blog.miskcoo等  【新智元導讀】清華大學直博面試的一則簡歷上了知乎熱榜:「實現了在自己寫的CPU上運行自己寫的作業系統簡歷主人是清華計算機系本科生周聿浩同學,他順利拿到直博名額,清華劉知遠老師也表示讚賞。  最近,一個來自福州的男生突然火了,原因是知乎上一個熱帖《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的這位同學是什麼水平?》
  • 本科生一作發10篇1區SCI,6篇被選為封面論文!
    來源 | 南方科技大學官網、中外學術情報 編輯 | 學術君 近期,在南方科技大學的「畢業季故事匯」報導中,該校一位被人稱為「胡博士」的本科生
  •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原標題:北大清華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本報訊(記者 任敏)同時求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現在機會來了。北大清華近日發布通告,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今年春季學期起,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門課程,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
  • 8位北大學霸、校友分享:在北京大學物理專業就讀是種什麼體驗?
    我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等你!朱倩澤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畢業於華中師大一附中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過:「數理之學,發達最早,應用亦最宏,有以數學講音樂者,有以物理講社會學者,故謂數學物理為諸科學之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