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液態硬碟:小身材,大容量

2021-02-13 固態硬碟SSD社區

來自密西根大學和紐約大學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一種利用懸浮在液體中的團狀納米顆粒進行信息存儲的技術。這些團狀顆粒能比傳統硬碟存儲更多的數據。與只有「0」和「1」兩種狀態的二進位數存儲系統不同,液態存儲系統的工作方式有點像魔方,利用不同的組合來代表不同的存儲狀態:由1個中心球體和周圍12個顆粒構成的存儲團組成的結構就能有近800萬個不同狀態,相當於2.86位元組(Byte)的數據。

這個系統利用與中心球體相連的納米顆粒進行數據存儲。當中心球體較小時,外圍顆粒能夠穩定的排列,存儲數據;當中心球體變大時,顆粒就可以重新排列,存儲不同的信息。研究團隊利用聚合物材料製造了一個包含1個中心球體和4個納米顆粒的集群。當液體被加熱時,中心球體膨脹,顆粒隨之進行可預測的重排。雖然4個納米顆粒只有兩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和比特一樣),但研究者們計劃用更多的顆粒來製造存儲團。

實驗中製造的包含4個納米顆粒的存儲結構。左右分別為兩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中間為默認的未激發態。圖片來源:extremetech.com

實驗結果顯示,一湯匙(約14.8毫升)含有3%的12顆粒存儲團的溶液可以存儲1TB的數據。而用普通硬碟存儲等量數據,則需要智慧型手機大小的硬碟才可以。參與研究的博士後卡羅萊·菲利普斯(Carolyn Phillips)把這些存儲團比作魔方,她說:「你完全可以用描述魔方的數學原理來展示存儲團的每一種排列方式。」

為了讓液態硬碟成為現實,研究團隊需要找到一種能夠在擴大液體體積的情況下保持存儲團形狀的方法,以及方便的讀取方式。目前研究團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來計算存儲量。

這種液態硬碟可以用於檢測水中的汙染物,或是在人體內進行醫學信息處理。存儲團還可以代替硬質晶片用於軟體機器人(soft robot)的感應和控制。不過在這之前,液態硬碟更可能加入到液態原料中作為識別標誌,用來追蹤管制液體,比如燃油、易爆物以及用於製造非法藥品的化學物質。

相關焦點

  • 大緩存就是爽!市售大容量大緩存硬碟推薦
    硬碟容量達到1TB,緩存為32M。而這款西數綠盤採用了單碟500G的碟片和32M大緩存,對數據拷貝的性能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也是目前價格最便宜的1TB硬碟之一,性價比不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硬碟在XP下作系統盤的話,需要安裝WD ALIGN驅動(可去西數官網下載)。  編輯點評:雖然不少測試已經驗證,過高的緩存在處理零碎文件的時候有所區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區別不大,但當64MB緩存和32MB緩存硬碟同價的時候,顯然64MB緩存的更值得選購,近期入手大容量硬碟的用戶不妨關注一下。
  • 大容量存儲高效率傳輸,5款高速移動固態硬碟精選
    如今移動硬碟已經成為不少辦公用戶標配的物品。而縱觀整個移動硬碟市場,其主流可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兩種類型,前者容量大,價格親民。而後者具備了無噪音、耐振動不怕搖、同時省電輕薄、發熱小,讀寫存儲快等特點。不少追求高效率的用戶,在挑選硬碟的過程中,也將目光逐漸由傳統的機械硬碟轉到了固態硬碟上來。
  • 人的大腦相當於多大容量的硬碟?看完你就明白了!小青娃愛科普 | 未來·電臺
    打個比方,一部藍光電影大約十幾個G的容量,雖然說人類的大腦是生物器官,不能用電腦的儲存單位來衡量,但是硬要推算一下。那麼人類大腦,相當於多少個G的容量呢?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說,人的大腦容量那麼大,為啥老師講的功課,我今天就記不住了呢!
  • 小巧便攜大容量存儲,高速快傳移動硬碟選購指南
    而這種情況下,一款移動硬碟顯得非常關鍵了。移動硬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儲存產品,大容量、快速傳輸、便攜是它的諸多優勢。所以它的存在,能夠保證數據安全。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小巧表現,高速快傳的大容量移動硬碟,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需求的款式吧。
  • 單盤20TB容量蛻變 揭秘硬碟性能大提速
    單盤20TB容量蛻變 揭秘硬碟性能大提速      如果一塊硬碟有20TB容量,事情好辦多了硬碟廠家在悄聲無息之間完成技術革命,打破瓶頸限制,擴大硬碟容量。本文將為網友們揭開20TB硬碟的來龍去脈,存儲廠商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它們遇到的問題。
  • 全球最大容量固態硬碟問世 最大容量100TB
    固態硬碟因為讀寫速度遠超機械硬碟的特點,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裝機配置單中,但是由於價格昂貴,一般DIYer通常會選擇120GB或者240GB容量的固態硬碟,也有很多發燒級遊戲主機採用更大容量如1T或2T的固態硬碟來滿足發燒級玩家的需求。
  • 全球最大固態硬碟誕生:容量達100TB!
    IT之家3月20日消息 固態硬碟容量再次迎來新紀錄,高達100TB。這款固態硬碟是Nimbus Data ExaDrive DC100,是一款全新的大容量硬碟,目前正在與部分客戶進行測試,並將於今年夏季面市。
  • 硬碟發展的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1978-1980年, Shugart Assaciates、Micropolis、priam和昆騰這些老牌硬碟廠商,推出了更小的8英寸HDD,不過容量僅為10M、20M、30M以及40M,相比14英寸硬碟而言要小了很多。然而8英寸的HDD因為容量小,並不受工業領域重視,於是8英寸HDD進入了民用市場。
  • 別惹小三:主流3TB容量硬碟橫向測試
    威騰電子的綠盤主打的市場階層是低功耗大容量。綠盤在存取速度方面拼不過希捷酷魚XT,但是功耗方面會有更加的表現。  威騰電子的3TB綠盤,採用的是單碟750GB容量的磁碟片,整塊硬碟僅僅使用了4碟裝的設計就達成了3TB容量。由此它目前也可以稱之為3.5英寸臺式機硬碟中,存儲密度最高的裝置了。    主軸轉速是西數的3TB硬碟與希捷3TB硬碟的另一個明顯的差異。
  • 希捷表示2030年機械硬碟容量將達到100TB
    在大家都看衰機械硬碟的時候,固態硬碟市場逆市漲價,以往能夠買到256GB的錢,現在只能買到120GB左右的固態硬碟,這給機械硬碟以喘息的機會。現在機械硬碟在容量方面一路狂奔,甚至以及發布了高達14TB的機械硬碟。  作為機械硬碟的大廠,希捷在機械硬碟的容量方面也是頻頻發力。
  • 假如說人腦是一個「超級硬碟」,容量能達到多少TB呢?
    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的儲存設備容量越來越大,體積也越來越小。利用硬碟或者其他介質來儲存文件,大多數的時候都會比人腦直接記憶好得多。但是我們也不能小看人類的大腦,人類的大腦實際上可以記憶的東西非常之多,可以說人腦是一個「超級硬碟」。
  • 16TB超大容量 東芝發布MG08硬碟提升存儲密度
    【PConline 資訊】今年1月,東芝發布了當前容量最大的機械硬碟,歸屬企業級產品的MG08系列,可選16TB。本月,東芝就之前發布的MG08系列在北京召開了一場東芝硬碟媒體交流會。據悉,東芝MG08是業界首款適用於雲和傳統數據中心應用的16TB容量傳統磁記錄(CMR)硬碟,產品採用第八代技術,與MG07(14TB)相比增加了14%的可用容量,因此適用於密集存儲解決方案,並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每TB成本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TCO。
  • 監控專用硬碟參數與所需存儲容量計算的方法(附計算下載)
    監控工程所需存儲容量計算與選取專用硬碟參數的方法這個很重要也很基礎!說到存儲,那肯定要先說說硬碟了。b、功耗與散熱監控硬碟≤8W/盤普通硬碟≥14.5W/盤低功耗不僅對電源的壓力更小了,而且會減少對散熱的壓力。監控盤更易保持「冷靜」工作!
  • 8T硬碟能否力挽狂瀾?硬碟行業何去何從(全文)_硬碟_內存硬碟新聞...
    令人遺憾的是,氦氣充填式硬碟雖然革命性的提高容納碟數至7張,其磁碟仍採用垂直磁記錄技術,容量最多達到6TB,並且它的讀寫速度僅在170-180MB/秒。無論容量還是性能,它的表現並不突出,或者說硬碟廠商們沒有令人信服的突破性技術。
  • 鄰居家都在用的壓縮袋,小身材大容量,防潮防黴,打造高品質生活
    專業家居收納整理,打造高品質生活,優質PA+PE材質健康環保,防潮防黴,防菌防塵,小身材大容量,在這款壓縮袋的高品質裡,它的工藝處理到位,同時也具有省空間裡,在特大號的特點裡,而在防潮防黴裡,防塵墊舒適裡,是你的不可缺,帶來了便捷自在的享受,它能夠輕鬆搞定衣櫃的收納,是你的好搭檔,是你的不二之選,品質十足。
  • 快閃記憶體顆粒大降價 固態硬碟到底該怎麼選?
    早期的SLC(Single-Level Cell)快閃記憶體顆粒架構只有單層,無法做到大容量,但壽命相當可觀,可重複擦寫10萬次。而接下來MLC(Multi-Level Cell)和TLC(Triple-Level Cell)顆粒則是在SLC的1bit單元基礎上,變成2bit和3bit。你可以這麼理解,原來一個房間只需要住1個小姐姐,到了TLC,同一個房間要裝進3個大兄弟。
  • 科學家研製出液態硬碟
    它叫做「溼體計算處理技術」,未來有一天可植入人體大腦,使人們能夠快速計算或者回憶更多信息。美國密西根大學科學家能夠存儲信息在「膠體簇」中,這些微粒放置在液體之中能夠改變狀態。研究人員稱,微粒的狀態變換相當於固體硬碟技術的1和0數據編碼。  研究人員認為,一匙液體包含的納米微粒可存儲1太字節數據,可以存儲2000小時音頻內容。
  • 揭開固態硬碟的神秘面紗,一張圖看懂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說起固態硬碟,懂的人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而不懂的人則是一臉懵逼。其實,固態硬碟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它最大的特點就可以提高電腦的開機速度的運行速度,就是是電腦的「外掛」一樣。1、什麼是固態硬碟在出現固態硬碟之前,所有的電腦都是使用的機械硬碟。它的原理類似於光碟,主要結構是一個高速旋轉的碟片的和在碟片上來回讀寫數據的磁頭。
  • CEBIT首現移動電子硬碟,大小如名片
    今年,採用電子硬碟存儲技術的產品在CeBIT展上大放異彩,大有取代傳統磁碟存儲的趨勢,其中由移動存儲領導品牌愛國者推出的首款採用電子硬碟存儲技術的卡片存儲王,憑藉其64G大容量存儲和3毫米厚度、輕鬆放入錢包中的性感身材,一經亮相就受到全球各地客商與媒體的關注。
  • 西數的大救星:充氦硬碟
    威騰電子已經在消費級硬碟上穩超希捷,但企業級領域還是不如後者,不過市調機構IHS iSuppli預計,憑藉旗下日立的充氦硬碟技術,西數終將在企業級硬碟市場上也滅掉希捷。算上日立,西數2012年第三季度在企業級硬碟市場上的份額已經達到45%,只比希捷少3個百分點,而在引入充氦硬碟上,西數有望到2013年第四季度超越希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