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1000T智能座艙評測體系」由車雲研究院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秉承開放性和延續性的原則,從智能表現、易用性、外觀及科技感、可信賴度和創新等幾個維度對車輛的座艙智能化程度進行主觀體驗和評分。其中,
CC:既代表「Car Cloud」車雲,也代表「Compute「計算 + 「Communication」通信;
1000:表示評測體系基礎分為1000分。車雲研究院計劃在2020年內評測各大品牌新上市及暢銷車型超過100款,全面覆蓋中國汽車市場的大部分車型。評測體系未來還將引入客觀評測模型,實現主客觀關聯性分析,讓體系日趨完善。
車雲網希望通過「CC-1000T智能座艙評測體系」的進化升級,推動智能座艙評測體系的突破,為未來移動出行變革的真正實現貢獻出一份力量。
語音交互:騰訊車聯
自動駕駛平臺:ADiGO自動駕駛系統(測試車輛未配備)
1、Aion S魅Evo 530的座艙智能化亮點在於儀錶盤的視覺效果豐富,個性化程度較高,語音識別可以理解一些較為複雜的語意;
2、由於此版本未裝配自動駕駛輔助功能,故智能化表現一般
Aion S作為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動專屬平臺GEP下的首款車型,在上市之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2019年全年32493輛的銷量成績也可以說是非常亮眼。
大家都知道,廣汽新能源的Slogan是「更聰明的陪伴」,暗示其智能化程度很高。那麼,消費者選擇Aion S的原因會不會跟它的智能化程度高有關呢?車雲研究院對此也很好奇,所以近期我們對AionS進行了一次智能座艙評測,看看Aion S是否真的「聰明」。
我們選擇的測試車型是廣汽新能源Aion S魅Evo 530版本,當然,Aion S還有一個 「炫」版本車型,不過這個版本是網約車專供版,並不面對普通消費者。那麼,這款配置相對較低的Aion S車型與同級相比智能化水平如何呢?「諸葛大力」本次的考試成績馬上揭曉。
Aion S魅Evo 530的綜合得分622分,由於缺少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分數,智能表現的評分一般,其他方面評分還是不錯的。
廣汽新能源目前在智能化領域最引以為傲的是其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不過,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目前只完整地應用在Aion LX車型上,Aion S只能選裝ADiGO自動駕駛系統。而遺憾的是,我們本次測試的這款Aion S魅Evo 530車型沒有標配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也沒有選裝尊享智駕包,在硬體上並不支持ADiGO自動駕駛系統。當然,魅Evo 530的基本面尚可,既有功能的使用感受總體來說還不錯,尤其是在語音交互方面顯示出一些過人的亮點。總的來說,對於智能化要求不高的消費者,這算是一款不錯的車型。
語音交互作為目前智能汽車人機互動的一個重要手段,Aion S做得還是不錯的,在語義理解、功能實現、信息查詢上表現都尚可。尤其是導航還可以實現一句話設定目的地和途經點。比如,發出指令「我要回趟家再到清華大學」,可以成功規劃路線,導航會智能地將「家」設為途經點。
大部分車型添加途經點需要在車機屏幕上通過點擊操作,這一功能的實現對於提升使用便利性以及駕駛安全性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在語音交互方面的表現,本次測試的Aion S比我們幾個月之前測試的廣汽新能源旗下的另外一款車Aion LX要好,我們認為這是軟體OTA升級的功勞。
2、語音交互可以自定義喚醒詞
跟大多數車型一樣,車輛的語音喚醒是支持自定義喚醒詞的,可以把喚醒詞設置為自己喜歡的詞語,非常個性化。在我們定義的喚醒詞「諸葛大力」生效的同時,默認喚醒詞「你好,北鼻」依然可以使用。
當然,我們還是要指出一點不足:自定義喚醒詞的設置菜單隱藏得太深,不容易被發現。
3、語音免喚醒功能使用方便,但抗幹擾能力較弱
語音喚醒的成功率在實際使用中感覺有些神經質,時靈時不靈,也許是因為其抗幹擾能力比較弱。
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的感受是副駕駛以及在行駛過程中車內噪聲較大的情況下,喚醒的成功率較低,「諸葛大力」不時還是會讓人抓狂。語音交互比較好的方面在於車輛默認了不少免喚醒的交互場景,一旦熟悉了這些場景的語音用法,會給日常駕車帶來非常大的便利性。
4、車機內容生態豐富程度待完善
相比之下,車機在視頻、新聞資訊、遊戲類方面的生態集成就比較一般。視頻支持U盤的本地視頻,新聞資訊可以用企鵝FM收聽,沒有遊戲類應用。對於車主來說,Aion S可以滿足基本的娛樂需求,但是更高層面的娛樂就無法得到了,不過,過多的娛樂系統也會影響駕駛員的安全。從我們評測過的車型來看,內容生態的相對單一可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各個品牌都有幾個合作緊密的內容供應商,甚至有些是戰略合作夥伴,因此在內容生態上難免會有一些互斥性,很容易造成單一生態捆綁的局面。如果將來車機系統的開放性越來越強,不同系統之間的打通能力以及帳號的通用性得到提升,車機內容生態的構建也許會更為豐富。在以上這些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短期來看,只要未來廣汽新能源繼續增加應用商店內的APP數量,內容生態的構建應該也還有一定的拓展空間。
5、選裝包缺失是魅Aion S魅 EVO 530智能化不高的重要原因
魅Evo 530可以選擇愜意駕乘、智酷科技和泊車無憂三個選裝套裝,這些內容基本都是與智能座艙相關的一些功能。如果這款車加上這幾個選裝包,智能化評分會提升不少。尊享智駕選裝包,也就是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選裝,魅EVO530是不支持的。
1、座艙易學習易理解,上手簡便快捷
Aion S的座艙內各項功能的使用總體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大部分功能都一目了然,上手難度不高。駕駛員可視區域的按鍵圖示標識清晰易懂,沒有什麼讓人難以理解的圖標。只要具備一些基本的駕駛知識,都可以很快弄懂各項功能。車機除了極個別功能隱藏較深之外(比如前面提到的「設置自定義喚醒詞」),大部分常用功能都可以快速獲取。此外,車機和儀錶盤的可視性也非常不錯,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有強烈的反光,駕駛員可以毫無障礙地掌握其上顯示的各類信息。
2、內置電子手冊,方便用戶查閱
如果確實對部分功能有疑惑,車機內還內置了一本電子手冊,在用戶需要幫助時可以隨時查閱。電子手冊有圖文顯示,便於用戶理解。當然,一些過於細節的操作還是不能從手冊中查到,算是一本中規中矩的幫助文檔。
在座艙外觀和科技豪華感方面,Aion S的得分差不多是一個中上等分數。座艙整體的風格性並不是特別突出,也沒有超大屏幕或是其他特別增強科技感的配備。不過,也有不少小亮點。
1、儀錶盤視覺效果佳,具備較高的個性化色彩
儀錶盤的各項功能非常易於理解,稍加學習就能熟練操作。
儀錶盤採用ADiGO-Pilot增強現實設計,整體易用性、科技感、美觀度大幅提升,領先於大多數車企,包括一些豪華品牌的儀錶盤設計,整體得分在所有已測試車型中名列前茅,僅次於Aion LX和寶馬3系。 可以看出,廣汽研究院在智能網聯和人機互動領域整體進步明顯。目前,廣汽研究院在智能網聯方面單獨成立了副院級的中心,現在已經有500名工程師在智能網聯中心工作,並且設計中心還有一支30多人的人機互動設計團隊。
2、車機造型簡約,不浮誇
車機的屏幕不大,設計風格和配色比較順眼,但主基調已成熟大氣為主,可定製的內容不多,廣汽新能源的出發點還是首先保證實用度,而不是追求花哨的附加功能。
3、內飾偏實用性和家庭感,比較傳統
內飾配色也非常傳統,暗色調還是偏實用性和家庭感。在其他細節上也是類似,追求點到為止的風格,讓用戶在使用時並不會被吸引太多注意力,這雖然讓車輛顯得不夠「炫酷」,不過卻潛在地滿足了用戶的用車訴求,比較符合Aion S的車型定位。我認為Aion S的內飾更偏向於傳統車型的豪華感,並沒有太多創新、科技和未來的風格在其中。但這未嘗不是好事,與同級別競品相比,這種傳統的審美也許恰恰是Aion S脫穎而出的關鍵點。
整個評測過程中,雖然我們感到有些功能不夠完善,但並沒有遇到什麼軟體的BUG,偏重實用的座艙風格也沒有太多會讓駕駛者分心的地方。也就是說,只要你坐進Aion S車中,就可以專注於駕駛本身。而涉及到車輛駕駛的一些異常狀態,儀錶盤和車機上都會及時的進行提醒,杜絕了可能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的隱患。車輛還配備了一鍵呼叫道路救援及緊急情況下的援助功能,兩個按鍵就在車頂閱讀燈位置,駕駛員可以很方便地觸摸到。在安全方面扣分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車輛的配置較低,沒有自動駕駛輔助相關的提示及預警類功能,而這是由車輛的硬體配置決定的,對這方面比較在意的消費者還是建議選擇高配車型。
如果將我們的評分體系轉化為按照座艙功能項評分的結果,會更加符合用戶的習慣,但同樣可以得出Aion S魅Evo 530智能化比較不錯的結論。「諸葛大力」的這次考試還是有些「偏科」的,其「座艙智控」項目(除儀表與車機之外的智能車控能力)的得分率為48%,還算可以。而儀錶盤的得分率高達78%,也說明研究人員對於Aion S的儀表印象確實很好。
從車輛的配置和價格其實很容易可以看出,如果是因為智能化而購買Aion S,那麼完全可以選擇購買低配車型,加裝對自己有用的選裝包。
作為全系的次低配車型,廣汽新能源Aion S魅Evo 530的智能座艙還是達到了中上等的水平,尤其是它的語音交互功能較強,跟同級別大多數車型相比,佔有一定優勢,在之後的測試中,我們也將儘可能選擇高配版車型進行測試,以體現出各品牌智能化的真正水平。
即便如此,Aion S的智能化水平依然比同級的大多數車型強,尤其是與合資品牌車型相比,中國品牌的智能化水平還是走在了前列。如果未來廣汽能夠充分將現有資源都整合到智能座艙上,包括:GS4上的微信泛社交功能、AION系列的儀錶盤設計、AION LX的車控能力以及騰訊的移動網際網路生態等,加強車機與手機的融合設計及語音交互能力,相信廣汽在持續的OTA升級後,下一代AION S的智能體驗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