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沃的食人魔》是一本根據現實編撰的探險圖書,主角為英國工程師帕特森中校。帕特森全名約翰·亨利·帕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出生於1867年,他因為兩件事在世界史留名:
第一個發現、並且成功捕獲了神話傳說中的東非巨羚;長期守株待兔,與兩頭極其兇狠的非洲食人獅鬥智鬥勇,費盡千辛萬苦才將食人獅的危機解決。這裡說的食人獅就是查沃獅,也稱無鬃獅,在肯亞和坦尚尼亞有分布。與一般的獅子不同,查沃獅的雄獅沒有鬃毛,毛是動物的尊嚴(也是人的尊嚴),而查沃獅的進化方向居然朝著「脫毛」走,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這裡面的原因也不複雜,當年殖民者來到非洲後,為了獲取帶鬃毛的獅子頭拿來裝飾房間,開槍打死了一大批查沃雄獅。
僥倖從人類手中逃脫的查沃雄獅,不長鬃毛了。查沃雄獅未必能理解人類對它們鬃毛的執著點,但那時候奴隸貿易盛行,獅子們可以在路上撿到死去的奴隸屍體作為食物,雄獅不需要雌獅配合,鬃毛的重要性隨之降低,但最可怕的是,查沃獅吃慣了這樣撿來的食物後,竟然將食人的習慣傳給了後代!1898年,帕特森負責肯亞查沃河上修鐵路橋的工程,當時一大批印度勞工都在這項工程裡賣人力。誰也沒想到,風景優美的查沃河畔,有兩隻黑夜幽靈悄然出現了,那是兩頭體型巨大的查沃雄獅,它們根本就不去捕獵其他動物,盯上了這些在做工的印度人。
這些印度工人白天工作,晚上睡在帳篷裡,營地周圍也沒什麼防護,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動物這麼大膽,敢將主意打到人類頭上來。但很快,營地裡響起了慘叫聲,兩隻查沃獅身形如同鬼魅,迅速將工人從帳篷裡拖走,其他人驚醒後試圖順著它們離開的路線去救人,卻一無所獲,最後只找到被啃食殆盡的屍骨。無論工人們怎麼建護欄、點火、輪流巡邏,兩頭查沃獅都不把人類放在眼裡,接二連三發動突然襲擊。幾個月過去了,查沃獅已經吃掉近30個工人,剩下的工人再也不敢留在這個地方,紛紛逃跑,帕特森一怒之下決定親自出馬,將兩頭食人獅徹底擊斃。
但是,帕特森設置的常規陷阱、故意放置的有毒食物,對這兩頭查沃獅完全無效。它們好像完全摸清了人類的套路,從不上當。帕特森折騰了很久終於不得不承認,守株待兔也許是最好的辦法。他開始在晚上蹲守崗哨靜靜等待,熬得眼眶乾澀也不敢去睡覺,靜謐夜色中,獅子和人比拼著耐力。這一年12月,帕特森終於發現了一頭雄獅的蹤影,它身長3米,被帕特森打中後腿後依然帶傷猛地撲過來襲擊他,帕特森連續開槍將它徹底擊斃,吩咐工人合力將其抬回去;但另一頭查沃獅卻遲遲沒有出現,帕特森耐心等待了20天時間,才追蹤到它的身影。
剩下這頭查沃獅更兇猛,帕特森一連射出5顆子彈,它還在狂怒咆哮,試圖將帕特森也吞入腹中。帕特森急忙將短槍換成步槍,又補了三顆子彈,這才徹底打死了查沃獅。據帕特森回憶,這兩頭查沃雄獅被擊斃之前,已經吞掉了135個工人(也有人認為是三十多個)。
為什麼查沃雄獅對人類這麼仇恨、對人肉如此執著呢?後世科學家分析認為,應該是這兩頭獅子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以人為食的習慣,而且它們的牙齒有受損,放棄靈巧的動物,轉而攻擊更容易被捕獵、行動更遲緩的人類,是一種更好的選擇。所以說,人類從來都不是無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