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中國狩獵」直接點關注,
更多狩獵文化戶外文化資訊
1898年,肯亞的察沃河(Tsavo)上要建一座鐵路橋。為了建橋,呼啦啦來了大概3000名工人。這些工人很快發現,最大的麻煩不是工作,而是一對獅子。
那對獅子吃掉了許多人。它們因此被稱為「察沃河食人獅」。英國上校John Henry Patterson在1898年12月射殺了它們。一度傳言被吃掉的人有135人之多。不過後來研究顯示,兩隻獅子吃掉的真實的人數大概在35人左右。
第一隻被幹掉的察沃河食人獅,雖然沒有鬃毛但其實是雄獅。這個地區的雄獅基本沒有鬃毛↓↓↓
第二隻被幹掉的察沃河食人獅↓↓↓
兩隻食人獅都被做成標本,放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趴著的那隻標本號FMNH 23970,估計它吃了24人。站著的那隻標本號FMNH 23969,估計它吃了11人。↓↓↓
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Bruce Patterson是食人獅研究專家(←是的確實有這種專家)。他多年來一直在研究這些行為異常的大貓——獅子通常不吃人,我們骨頭多肉少,不夠好吃。吃人的獅子一般都有點問題,那麼,百年前的食人獅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Patterson認為,問題可能出在,牙痛……
正常情況下,獅子捕殺大型動物,比如角馬、野牛,用尖銳的牙齒迅速撕開獵物的氣管。然而,當獅子牙痛時,捕獵時牙齒上的壓力就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楚。
而那些大型獵物是很危險的,如果獅子不能迅速殺死它們,那麼它們完全有能力反過來殺死獅子。
但人類不一樣,我們太弱小了。赤手空拳的人類即使反抗,也不足為懼。
結果,對於牙痛的大貓來說,人類就成了雖不好吃但勉強可吃的選擇。
Patterson等人仔細檢查了察沃河食人獅的頭骨和牙齒,在下牙處確實發現了膿腫的痕跡。他的論文剛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不過也有人不太贊同牙痛說。明尼蘇達大學的獅子研究中心主任Craig Packer就認為,很多其他食人獅並沒有明顯的牙齒問題。察沃河食人獅殺人最多的時期,正是牛瘟病毒爆發的時期。病毒很可能殺死了獅子平常吃的許多獵物。食人獅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因為太餓了。
牛瘟病毒爆發起來是這樣↓↓↓
還有一些其他理論,比如「單純遭遇說」。畢竟我們人類一直在不斷蠶食獅子的領地。Patterson就認為,現在每隻非洲的獅子每周甚至每天都會遇到人。遇得多了,出事的機會就大了,到最後肯定是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倖免。察沃河可不是唯一一個出食人獅的地方。1991年,尚比亞的Mfuwe鎮也出過一隻吃了六個人的獅子。
Mfuwe的食人獅,它被射殺後製成標本,現在也收藏在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說到底,當一隻野生動物誤入一個城市,有很大機率它也會被人吃掉(當然豐衣足食後不該這樣做)。當一個人誤入獅子的領地,獅子又餓……怎麼說呢,獅子也不知道來的是不是外賣啊……
更多狩獵文化戶外文化資訊,
長按關注「中國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