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7月19日消息:在3.6億年前,新疆準噶爾盆地西緣地區曾經生長著一種個頭超級矮小的植被,最粗的枝葉不足兩毫米,模樣和今天的植被差別極大,有點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植物「怪物」。
近日,記者致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了解到,這種個頭微小的真葉植物化石,是徐洪河等科研人員最近在新疆準噶爾盆地西緣地區泥盆紀地層剖面發現的,「該植物莖幹纖細,最粗的莖幹寬度還不足兩毫米,繁殖部分短枝全部位於繁殖枝的一側,繁殖小枝末端還生有1至4對長紡錘形的孢子囊」,他說,這種個頭微小的真葉植物被定名為光滑竇氏蕨,它的屬名來自於20世紀70至80年代在新疆從事地質調查工作的竇亞偉先生。
徐洪河說,竇氏蕨雖然植株微小,但其具有獨特的三維分枝系統,這種三維分枝體系在前裸子植物中較為多見,它體現了泥盆紀植物不同性狀特徵的鑲嵌式演化,可能也代表了原始的真葉植物與前裸子植物之間的某種過渡類型。
根據徐洪河等人研究,新疆北部,尤其是在準噶爾盆地西緣一代,在泥盆紀時期位於赤道附近,由一系列相對獨立的、較大的火山島弧構成,島嶼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獨特的植物。當時的新疆氣候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和保存,所以在新疆能發現大量的植物類化石。
推薦閱讀:
新疆中泥盆世發現獨特的微小真葉植物
(來源:新疆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