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衛健委發布了0至6歲兒童眼保健核心知識要點,其中提出,如果該戴眼鏡而不戴,反而會加重近視度數的增長,同時,不恰當的近視矯正行為可能對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王金輝 製圖
至少每年帶幼兒進行一次眼科檢查
國家衛健委稱,0-6歲是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注意觀察兒童眼睛異常情況,定期帶兒童進行眼病篩查,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眼健康習慣。
其中,嬰兒期(0-1歲)家長若發現嬰兒眼睛有膿性分泌物、經常溢淚、雙眼大小明顯不一致或瞳孔區發白等,應及時就診檢查。健康兒童應當在滿月、3、6、8和12月齡進行眼科檢查。早產兒易患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致盲,必須遵醫囑進行眼底檢查。
嬰兒視力發育需要良好的環境亮度,白天要保證室內光線明亮;夜間睡眠應關燈。
在幼兒期(1-3歲),家長若發現幼兒視物距離過近、瞳孔區發白、畏光、眼位偏斜或歪頭視物、眼球震顫等異常表現,要及時就診。家長至少每年帶幼兒進行一次眼病篩查,篩查異常者應遵醫囑進一步檢查確診,及時矯治,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需要注意的是,2歲以下幼兒應避免使用各種電子視頻產品,戶外活動每天不少於2小時。同時,不要讓幼兒玩鉛筆等尖銳物;避免接觸強酸、強鹼等洗滌劑。
對於學齡前期(3-6歲)兒童,家長若發現幼兒視物距離過近或眯眼、頻繁揉眼、眼位偏斜或兒童自己表述眼部不適,應及時就診。家長至少每年要帶幼兒進行一次眼科檢查,兒童雙眼視力3歲0.6,4歲0.8,5歲及以上1.0為基本正常,視力若不能達標,或雙眼視力相差兩行以上,主要是由於遠視、散光、屈光參差、斜視或發育滯後等所致,需進一步檢查確診。
不恰當近視矯正可能造成危害
該核心知識要點稱,目前,散瞳驗光是確定視力異常原因、準確檢查兒童遠視、近視或散光度數的必要步驟,正確使用散瞳藥物對兒童眼睛和身體無傷害。
對於經過散瞳驗光後需要配戴眼鏡的兒童,應當及時戴鏡矯正,幫助兒童解決眼部聚焦的缺陷,使得視網膜成像變得清晰、視力提高。
如果家長不願意接受孩子戴眼鏡矯治,則會延誤治療,嚴重者會影響孩子的視覺發育甚至會留下終生遺憾。
近視發生的先兆表現是看遠處物體比以前模糊,看遠處物體時眯眼、頻繁揉眼。因此,家長一旦發現異常,一定要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醫學驗光,並遵醫囑正確矯正。如果該戴眼鏡而不戴,反而會加重近視度數的增長。
確診近視後應儘可能延緩近視進展,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而出現致盲性併發症。不要寄希望於成年後的雷射近視手術,雷射近視手術不能減少近視併發症。近視無法治癒,不恰當的近視矯正行為可能對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良好用眼習慣謹記「兩減一增」
核心知識要點提出,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要謹記「兩減一增」——
減少電子視頻產品使用時間,每次20分鐘,每天累積不要超過1個小時;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做到保護視力三個「20」法則:20分鐘近距離用眼後遠跳20英尺(約6米)外的景物20秒;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2小時以上「目」浴陽光的室外活動。戶外活動能增加眼內多巴胺釋放,從而抑制眼軸變長,降低近視患病率。
此外,讀寫和握筆姿勢,要做到三個「1」即眼睛距離書本1尺,身體距離桌子邊緣1拳,握筆時手指尖距離筆尖1寸。同時,還要均衡營養,不偏食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吃甜食和零食。
圖片:@健康中國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歡
監製:蘇越
編輯:張楊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