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紅蛋,傳統文化中的滿月還有這麼多習俗,真的漲姿勢了

2021-01-20 映雪麻麻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風俗文化,也隨著科技的進步,慢慢消失殆盡。我和弟弟是在農村長大的,記著弟弟出生的時候,染了紅雞蛋,然後分給鄰居吃,就是為了圖個好兆頭。後來我兒子出生的時候,並沒有送紅雞蛋,因為住在高樓大廈裡,街坊鄰居的都不認識。所以還是小時候好一些。那麼除了送紅蛋,大家還知道寶寶滿月有什麼習俗嗎?

1.報喜

一般情況下,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爸爸就要去嶽父嶽母家報喜訊。然後要祭拜祖先,同時放鞭炮祝賀母子平安,這就是報喜。

2.送祝米

這個是娘家的習俗。在看到女兒和小外孫母子平安的時候,孩子的外婆就要開始釀米酒了。同時娘家也要給孩子準備嬰兒用品,在孩子滿月那天帶著米酒一起去看望新生兒。

3.送紅蛋

滿月的時候,爺爺奶奶和爸爸都會提前給白色的雞蛋染成紅色,然後在滿月酒上送給到來祝福的客人。同時也會給街坊鄰居都送一些。到了現在這個習俗漸漸的都沒落了,但是有些婚慶公司在承包新生兒酒席的時候,也會提前準備好紅色的滷蛋,送給到來的賓客。

4.滿月頭

胎兒從出生開始,就有毛髮。古人認為胎毛會有汙穢之物,但是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又必須祭祖,帶著汙穢的毛髮是不可以面見祖先的,。所以在滿月的時候給孩子剃頭,再去拜祭祖先,這樣才能表示對祖先的尊敬。現在這個習俗依然存在,很多寶媽都會給孩子剪胎毛,然後做成各種各樣的紀念品。

5.滿月照

滿月照是在現代才有的習俗,在滿月的當天,媽媽們會帶著孩子照一張光屁股的單人照。我弟弟小時候,我爸爸也帶著去照了滿月照。後來弟弟長大了,又一次翻到這張照片,看的自己小時候光屁股的樣子,感覺特別羞恥。所以我不建議寶媽們給孩子排光屁股照。

6.出窩

都知道中國女人的傳統就是坐月子,月子坐夠一個月,孩子也剛好滿月。這時候媽媽們要帶著孩子回娘家,這就叫「出窩」。外婆看到自己的胖外孫,一般情況都會給掛上銀制長命鎖,祝福外孫長命百歲。

其實這些習俗很多都已經沒有了,所以很多習俗,年輕人都不知道。同樣隨著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很多年輕人現在都不坐月子了。最後希望所有的寶媽和孩子都可以健健康康。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以及海外華人生活地區廣泛流傳,下面我們來看看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一、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 原來白蠟木有這麼多實用的用途,漲姿勢了~
    原來白蠟木有這麼多實用的用途,漲姿勢了~借用網上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現在都9102年了,你還對白蠟木一無所知嗎?白蠟木衣帽架家居生活中衣櫃和衣帽架的組合是最經濟實用的。木質的衣帽架相比金屬或塑料材質的衣帽架而言更重,能更好的起到平衡和支撐作用,外觀上也更有質感,而白蠟木材質的衣帽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白蠟木製作的衣帽架外觀瑰麗,木紋簡潔,自然、具有光澤感,手感順滑。
  • 其實不如過滿月,弊端挺多的
    這是流傳了多年的習俗,在北方,孩子出生後的第12天,叫做「十二晌」,也叫小滿月,很多孩子不但要過十二天,還要過滿月,隆重程度不亞於娶媳婦,在這一天,親戚朋友都要過來慶祝,給孩子買禮物,產婦也要吃餃子、吃麵,給孩子穿上新衣服,迎接大家的祝福。
  • 從新月與滿月看傳統文化與現代佔星學、天文學的聯繫
    天文學中的新月與滿月在佔星學與天文學中,新月與滿月均為月亮周期的一種相位。新月代表開始,又稱「朔」,傳統文化中對應農曆初一,此時月球恰好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等的合相位置。滿月是指月亮和太陽的黃經差達到180度時的瞬間,也稱望月。基本上每次新月後約14天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滿月,因此在傳統文化中對應農曆十五。在佔星學中,滿月往往象徵一種巔峰或結果。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10-03 15:59   來源:名資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y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我想應該有許多人都是混飯圈的,那麼有的時候我們會在網絡上看到有人說你不要再ky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二十四節氣夏至日和端午節的文化習俗,你了解嗎?漢服小姐姐告訴你!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這一時節,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來石景山區圖書館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系列成人活動吃月餅、玩兔兒爺、吃團圓飯……你的中秋節習俗都有哪些呢?石景山區圖書館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為主題,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帶你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中秋節主題講座特別邀請趙傑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節日傳統文化。
  • 漲姿勢了:「哺乳動物」竟然是這麼來的...
    漲姿勢了:「哺乳動物」竟然是這麼來的... 我們知道,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功能行為最為複雜的最高級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但是「哺乳動物」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 原來感恩節除了吃火雞和買買買,還有這麼多傳統
    事實上,感恩節還有不少有意思的習俗和慶祝活動。1.感恩節的傳統日子是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1939年的這一天正好是11月30日。羅斯福當時正在努力讓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由於人們通常會等到感恩節之後才開始為聖誕節採購,他擔心這麼晚過感恩節會讓零售業陷入困境。
  • 不可不知的聖誕節傳統習俗
    來到異國他鄉之後,聖誕節就成了每年必過的節日,我們同外籍同事一樣享受著假期,但從來沒有按照傳統習俗準備過聖誕節,總覺著這是一個宗教節日,既然自己不信教,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效仿西方習俗過聖誕節。今年平安夜無意中看到一部關於聖誕節的片子,才了解到,聖誕節雖然被很多人稱為宗教聖日(Holly day),它實際上不是宗教節日。
  • 中秋飲食習俗知多少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既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又有月圓人圓的美好寓意,還有月餅、秋果等諸多慶祝豐收團圓的美食。除了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飲食習俗?經歷了千年發展之後,哪些習俗穿越古今沿襲完整,哪些習俗在傳承中有所創新?哪些習俗南北都有但存在差異?
  • 春節馬上來臨,看一下除了我們過春節,國外還有哪些國家也過春節
    往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點擊左上角名稱觀看往期精彩文章春節馬上來臨,看一下除了我們過春節,國外還有哪些國家也過春節。一眨眼的功夫,竟然還有這麼幾天就要過年了,除了咱們中國過年,那麼在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會過春節呢?要知道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而這些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比較深遠的亞洲國家。也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節日。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6-24 19:41   來源:咖綠茵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動閃霸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最近小夥伴們在抖音上面應該經常能刷到魔動閃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秋分節氣有啥習俗呢?
    秋分節氣還有哪些習俗呢?農夫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1)俗語「春祭日,秋祭月」,說的是啥意思?到底是哪一天祭月呢?在前不久剛剛過去的中秋節,不少地區依然還有著中秋節祭月的傳統習俗。民間一直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意思是說男人不可以拜月亮,而女人不可以祭灶神。原因是月宮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古時候有「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的說法,所以就有了「男不拜月」的習俗。
  • 今日全宇宙最漲姿勢的十張圖
    今日全宇宙最漲姿勢的十張圖 2020-10-20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用英語介紹小年的來歷和習俗
    【編者按】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不過,問題來了,你知道小年的英語翻譯是什麼嗎?
  •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9-04 16:05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很有精神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很有精神什麼梗?最近B站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梗火起來,前一段時間是歪嘴龍王最強贅婿系列,但是現在取而代之是很有精神這個梗,那麼這個是怎麼來的呢?
  • 看完又漲姿勢了
    看完又漲姿勢了 如今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主要是玻璃管溫度計和指針式溫度計。 除此之外,現在的溫度計,還有壓力式、氣體溫度計、電阻溫度計、溫差電偶溫度計、半導體溫度計、熱電偶溫度計、液晶溫度計等,非常多的種類。 ●   原標題:看看你家的溫度計它哪來的你知道嗎?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7-10 18:4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蛆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漲姿勢 指所有跟你罵起來的人,你都可以給他扣個神蛆帽子,你就贏了梗來源;軍武吧,那年那兔那些事。
  • 宋朝百姓們有著怎樣的節日習俗,對如今的我們有什麼影響?
    除了闢邪之物外,爆竹和煙火也是兩宋百姓在除夕夜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兒,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便是對除夕夜盛景的完美詮釋。而在這些儀式中,還有一種被稱為"乞如願",即百姓們用細線繩拴住一個小人,然後將其投入糞堆,用竹杖痛打,範成大在其詩歌中有"除夜將闌曉星爛,糞埽堆頭打如願。"的描寫,而人們這麼做的原因,則是為了"只要我家常富足",這說明乞如願也是人們祈福的一個重要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