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位於Q1區!中國首份SCI收錄藥劑學期刊,影響因子已超5分

2021-01-10 中國教育那些事

Asian J Pharm Sci是由瀋陽藥科大學主辦,無涯創新學院何仲貴教授擔任主編,趙春傑教授擔任期刊編輯部主任,Elsevier出版的全英文雙月刊。Asian J Pharm Sci先後被Scopus, EBSCOhost, EMbase, CA, Google Scholar, Web of Science等多個資料庫收錄。Asian J Pharm Sci是中國第一個SCI收錄的藥劑學期刊,連續三年位於JCR Q1區,目前的即時影響因子已達到5.4。

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中,期刊入選"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是唯一入選的遼寧省高校期刊,位列37種高校入選期刊的第12位。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中各有175種期刊入選"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2020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高校作為第一主辦單位的科技期刊共有66種入選榜單,其中,37種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9種入選"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此外,期刊還入選了"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類項目"。

在過去的2020年,Asian J Pharm Sci致力於發表更多全球優秀的藥劑學科研成果、一批高國際影響力的優秀論文脫穎而出,AJPS副主編高建青教授撰寫的有關藥物穿透血腦屏障納米系統研究進展的綜述文章發表之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地關注,截止2020年12月在Scopus資料庫上被引用27次,WOS資料庫上被引用22次,施引文章的作者分布於美國、中國、印度、義大利、韓國和巴西等18個國家,國際引用率達到86.3%,國際下載也超過80%。

期刊在2020年第2期推出了關於"Emerging Role of Membrane Transporters in Drug Interaction and Delivery"轉運體專刊。由學校孫進教授、何仲貴教授,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育英兒童醫院寇龍發博士共同擔任客座主編,邀請全球範圍內在藥物轉運體領域具有豐富研究經驗的專家撰稿,此藥物轉運體專刊將進一步開拓圍繞藥物轉運體的藥學研究及藥物開發領域範圍。

疫情沒有阻擋學術交流的腳步,2020年12月12日,由Asian J Pharm Sci (AJPS)和國際計算藥學協會主辦的第一期亞洲藥劑學雲論壇成功召開。論壇以"計算藥劑學"為主題,邀請美英中三地藥劑學領域專家共聚直播間,對該方面進行了深入地講解和探討,來自國內外近500位學者觀看了此次直播。

由無涯創新學院何仲貴教授擔任主編的期刊Asian J Pharm Sci不斷提升國內外影響力,致力於發表更多全球優秀的藥劑學科研成果,深入貫徹"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等一系列指示精神,在中國科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的引領下,以創辦"世界一流藥學期刊,服務雙一流建設"為目標,打造"一刊三平臺",為中國優秀的藥劑學科研成果提供國際化交流平臺。

延伸閱讀

何仲貴,教授,博士生導師,藥劑學科學術帶頭人,亞洲藥劑學雜誌《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主編,國家特聘教授,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獲得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Adv. Sci》、《Nano Letters》、《ACS Nano》、《J. Control. Rel.》等期刊,累計發表高水平論文300餘篇,H指數為37,累計被引近5000次;主持課題獲新藥證書8項,臨床批件6項。

期刊影響因子Asian J Pharm Sci目前即時影響因子5.4,2019年影響因子為3.968,處於Q1區。AJPS自2017年6月被SCIE收錄,收錄內容從2015年第1期開始。2017、2018年影響因子分別為4.56,4.016,三年平均影響因子4.18,持續位於JCR Q1區。

投稿經驗和審稿周期

Asian J Pharm Sci偏重收錄以下研究方向:藥理學、生物藥劑學、藥物代謝與轉運、藥動學、藥物等,主要報導藥學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新動向、新技術及藥物在臨床應用與實踐方面的最新動態和成果,與藥學相關的論著、綜述、短篇通訊均可投稿。投稿接受率高達62.5%,自引率僅3%,國人發文佔比約56%。

關於審稿周期,可以跟隨小編來看幾篇已經發表的文獻。

篇一:A computer-aided chem-photodynamic drugs selfdelivery system for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cancer therapy,2020年2月26日投出去,次月28號返修,4月20日即接收,基本上是一個月一個臺階,5月17號就發表出來了。

篇二:BioPerine Encapsulated Nanoformulation for Overcoming Drug-Resistant Breast Cancers,3月6日投出去,4月18日小修一下,當月21日就接受了,5月17日就在線發表了,前前後後兩個月,速度不可謂不快,並且Asian J Pharm Sci屬於OA期刊,無版面費!

素材來源:瀋陽藥科大學

相關焦點

  • 期刊新秀,這本Nature旗下新晉SCI首個影響因子達6分!JCR1區
    前幾天給大家推薦了兩本國產新晉SCI期刊(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國貨之光!這本新上國產SCI直逼8分!接收最快只要1天!)。今天小編又挖到一本新晉SCI期刊——Npj Breast Cancer,2016年創刊,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首個影響因子高達6分,JCR分區為1區,是新期刊中的一匹黑馬!
  • 國產期刊JIPB影響因子連續六年穩居Q1區
    2018年6月26日晚,科睿唯安 SCI 期刊引證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JCR) 正式發布!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IPB) (http://www.jipb.net/) 的最新五年影響因子為3.499,連續6年穩居Q1區,在SCI收錄的全球222種植物科學期刊中排名第36位。最新的兩年影響因子為3.129,總被引3660次。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國人發文量位列第一,中國人這三年的發文量高達2383篇,國人佔比33%。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編制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報告年度中,前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總數除以兩年期刊發表的論文總數.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Nature旗下的SCI論文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為5.4分
    去年發布的JCR影響因子3.640,2020年6月29日,最新影響因子5.404。,也是目前園藝領域唯一一本一區中國SCI期刊。2014年1月期刊在Nature官網正式上線發行www.nature.com/hortres,2017年被SCI收錄。2018年5月入選2018年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D類項目,為植物領域唯一入選期刊。2019年11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類期刊項目,是江蘇和​農業高校唯一的領軍類期刊。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這本國產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影響因子即突破5分
    TLCR期刊於 2012 年 3 月創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03影響因子趨勢TLCR期刊2018年才被SCI收錄,短短兩年內影響因子從4分+突破5分,2019年影響因子為5.132,預計2020年影響因子會保持在
  • 中科院32種SCI收錄期刊進入國際同學科排名Q1區—新聞—科學網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影響因子一直穩居13分以上的SCI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期刊封面該刊於2012年3月29日創刊,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2013年10月被國際權威檢索資料庫SCI收錄,2014年7月獲得首個影響因子 8.476。
  • 影響因子進入Q1區的中國科技期刊增至50種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11月19日在京召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今年值得關注的一個變化是,2018年進入本學科世界前列的中國科技期刊數量有明顯增加。據2019《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的影響因子平均值為0.689,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5.8%,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均值為1410次,2001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為11.6%。
  • 這本新晉的SCI期刊今年首個影響因子將超過5分,值得關注
    在高影響因子的SCI期刊上發表論文是眾多學者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這些成名已久的高影響因子期刊往往難度較大。新晉的SCI期刊由於影響力還未傳播,知名度也不高,因此投稿難度相對容易,而且這些新晉的SCI期刊也不乏一些影響因子比較高的期刊,這對於廣大學者來說投中即為賺到。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這本國產SCI期刊,院士主編,免版面費,影響因子已超10分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Protein & Cell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0.164,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7.575,而JCR2017是6.228。& Cell(ISSN: 1674-800X)是一本經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聯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創辦,由Springer負責海外發行,主要報導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熱點,並成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首批梯隊期刊。
  • 去年首個影響因子11分,今年將突破15分,這大概是最物超所值的期刊了
    外泌體是近幾年非常熱門的研究領域,不少專注於外泌體研究的期刊也應運而生。在眾多新創辦的期刊中,有一本期刊可謂一枝獨秀,那就是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這本物超所值的期刊。1.
  • 這本 SCI 期刊影響因子翻了近一倍超 6 分,但還是請慎重選擇
    今天,筆者要說的這本期刊最新影響因子較上一年翻了近一倍,超 6 分,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但筆者還是提醒大家慎重選擇,為什麼呢?我們慢慢往下看。2、影響因子這可能是對 SCI 最關注的問題了,Genomic 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直以來發揮比較穩定,維持在 3 分,2013-2017 年降到 3 分以下,不過後續很快升高,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6 分。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沒有擴刊。
  • 這本Nature旗下期刊剛被SCI收錄,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將超6分
    :npj Breast Cancer,背靠大樹好乘涼,如今該期刊剛被SCI收錄,預計今年第一個影響因子就將超6分!  npj Breast Cancer是一本開放獲取、僅在線出版的跨學科研究期刊,致力於發表有關乳腺癌研究和治療的優質成果。
  • 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
    2016年創刊,2019年被收錄SCI,當年影響因子就超過了5分,今年是雜誌收錄的第二年,影響因子更是達到了13.493分!不愧是我大中華的雜誌!壯哉我大中華!大家都知道,信號轉導與多種學科息息相關,包括分這些都是該雜誌收錄的範圍。
  • 這本SCI 期刊影響因子翻了近一倍超 6 分,但還是請慎重選擇
    今天,筆者要說的這本期刊最新影響因子較上一年翻了近一倍,超 6 分,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但筆者還是提醒大家慎重選擇,為什麼呢?我們慢慢往下看。2、影響因子這可能是對 SCI 最關注的問題了,Genomic 期刊的影響因子一直以來發揮比較穩定,維持在 3 分,2013-2017 年降到 3 分以下,不過後續很快升高,今年達到了驚人的 6 分。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也是比較穩定,沒有擴刊。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