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你們的嘟嘟姐又來了!今天嘟嘟要給大家講的是流星雨,如果你們有哪些感興趣的話題就在評論下方留言吧!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天都有,我們一起去發現。其實流星雨它應該算得上是最常見的天象之一,為什麼它值得說呢?因為流星雨絕對是人見人愛,就算沒有真的用眼睛欣賞過,那一定也從各種各樣的媒體或者是言情小說當中聽說過。
流星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天文當中佔著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今天嘟嘟就把流星雨的成因、它的一些特點包括觀測方法都給大家來捋一下。首先還是和大家先來說一說流星它到底是什麼?流星它是一種現象而不是一種東西,因為很多人好像會認為流星無非就分它掉沒掉落到地面嗎?如果說在大氣當中燒掉了,那我們就看不到了,掉到地上了它就是隕石,是這樣的嗎?
地球周圍有一些非常小的這種顆粒物,它被吸引就會掉落到大氣層當中,然後會燃燒發光,這樣的一種現象就被稱之為流星,而形成流星現象的這種小顆粒物質應該就叫做流星體,流星體也是可大可小的,我們說在這個尺寸上並沒有非常嚴格的界定,一般就是說直徑介於100微米到十米之間這樣一些固體顆粒都可以稱之為流星體,那超過十米呢?那可能就叫做近地小行星了。所以大家看這個跨度是非常大的,100微米到十米這個中間差了好幾個數量級,再小的話可能就是那種太空的粉塵。
也有人認為直徑十米甚至50米這樣一種所謂的小行星其實也是一種不規則的大石頭,你也可以把它稱之為流星,因為它也會掉落到大氣層裡面,也會燃燒成為流星。不是所有漂在太空當中的小石頭、冰塊它都能叫做小行星又或者說它都能定義成是流星體的,它還是有一個界限的,但是有的時候的確是非常難界定。為什麼說流星它很難去觀測?實際上就是因為它都是一些規模很大的散兵。
大多數的流星在大氣層當中都被燒掉了,即便是沒有燒完,大部分也會掉落到海洋沙漠當中,其實每年墜入大氣層的石頭大約是20噸左右,但是能夠砸到花花草草也就是落到地面,甚至說被我們發現的就是少之又少了,關鍵是這個塊頭還得起碼能看得見,那麼個頭多大的流星體才會掉到地面?流星體進入大氣層會有各種角度、速度,可能都是有關係的,還有就是流星體本身的材質也是有關係的。
流星之所以發光,我們並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摩擦,我們知道摩擦會產生熱量,但是僅僅是摩擦可能不足以產生那麼明亮的光亮,在高速運動的過程當中,這些流星體會和大氣劇烈的摩擦,流星體會被蒸發而它表面以及它內部的這些原子和大氣層內的原子或者離子會發生碰撞,電子就會使釋放能量從而發光,流星體原子就會被電離,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流星不完全是流星體本身,從這點我們也能看到流星和流星體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以上就是嘟嘟為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嘟嘟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科學小知識的,喜歡科學的朋友就關注嘟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