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一線科普 一線科普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錢老感慨說:「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2018年6月26日,挪威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Flynn effect and its reversal are both environmentally cause》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環境原因導致了弗林效應及其逆轉》。
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類的智商測試成績一直在緩慢下降。
逐漸消逝的弗林效應
歷史研究發現,當一個國家攻克某種疾病時,居民的智力水平就會得到顯著提升,尤其是相對富裕的發達國家。
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弗林效應」,它的發現者叫做:詹姆斯·弗林(James R. Flynn)。
1983年,弗林在《自然》期刊上發表文章稱,「在過去半個世紀裡,所有發達國家的年輕人的IQ 指數(智商測試分數)都出現了持續增長。」
智商增長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富裕國家裡,人們能夠得到更好的食物以及保健服務,也可以獲得更良好的教育。
然而近年來,弗林效應在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出現減弱,甚至逆轉的現象。人們開始猜測弗林效應是否仍然適用於當今社會。
每代人的智商下降7分
研究人員分析了在1970年到2009年期間進入挪威服兵役的年輕人的智商測試結果,總共有73萬多份。
數據結果表明,年輕人的智商分數每代平均下降了7分,可以這麼說,人們的智商回到了70年前的水準,如下圖所示。
此外,家庭群體之間的智商變化存在一些差異,這表明智商的下降可能是由於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如下圖所示。
與上世紀相比,當今社會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兒童的書本閱讀時間減少,反而喜歡上了電子遊戲。
人們在變得越來越笨
這些結果顯示,「弗林效應」可能已經結束,人們非但沒有變得更聰明,反而開始變得更笨拙。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研究也呈現了類似的結果。英國研究團隊最近發現,自二戰結束以來,人們的智商每十年會下降2.5到4.3分。
美國研究小組發現,愛吃魚的孩子往往智商更高,而且他們的睡眠也更好,但是,現代許多國家的兒童很少吃魚。
ps. 很懷念物理上的量子力學時代,那時泡利25歲,海森堡24歲,狄拉克才23歲。
參考文獻
https://doi.org/10.1073/pnas.1718793115
END
原標題:《PNAS揭示:從1975年開始,人類的智商在不斷下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