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近日,來自法國的神經科學家米歇爾·德米爾熱,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數位化時代中,年輕一代的人類智商,和自己的父輩相比,正在逐漸下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人類的智商正在「退化」?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新生兒似乎越來越聰明了,看起來好像人類仍然在朝著好的方向進化。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類,是在大約200萬年前出現的,當時也是因為腦容量突破了750ml,才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
此後,伴隨著遠古人類的發展,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進入到新石器時代,又從新石器時代迎來了文明時期,一直到經過近萬年的文明史後,最終在200多年前,伴隨著工業革命的啟動,進入到科技大爆炸的新時代,人類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聰明。
當我們翻看很多過去的研究數據是,會發現,人類的智商正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明顯提高,比方說在1983年,來自美國的科學家曾經進行過一項智商調查,發現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年輕人的智商測試指數就越高。
不過,進入到21世紀之後,當科學家們重新進行智商調查的手,卻發現事實上從1975年開始,每一年出生的年輕人,智商都要比上一年下降一些。
根據最終數據顯示,每隔10年,新生人群的智商就會下降大約7%左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研究者認為,這或許與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便捷有關,因為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智能,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就越少。
數位化或是罪魁禍首?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提到過,來自法國的神經科學家米歇爾·德米爾熱認為,人類智商下降,與數位化時代有關,讓我們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
對於90後、00後、10後等來說,這些年輕群體都是伴隨著網際網路出生和成長的一代人,他們從出生開始,就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新世界裡。
舉個例子,倒退20年,智慧型手機還沒有普及,對於80後以前的人群來說,從90後開始,接受信息的方式,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過去的10年時間裡,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普及,讓年輕一代越來越依賴屏幕,比方說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各個學校,甚至幼兒園,都在網絡授課,這在10年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在數位化的時代裡,年輕一代獲取信息的方式,只需要點擊屏幕輕輕一搜就可以了,這對於人類的語言、記憶力、專注力,甚至是文化的傳承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同時,由於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也讓很多人開始選擇長時間獨自一個人和「屏幕」作伴,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能力也都會逐漸喪失,這對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研究者表示,人類的智商是否正在提高,其實除了大腦結構和大腦開發之外,其實也與所處的環境有關,生活經歷、生活方式、心理狀態等,都會對智商有影響,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接受信號,也會做出相應的選擇,比方說如果長時間沉迷於網路遊戲之中,我們的大腦就會出現一個特定的區域,讓人更加離不開遊戲。
在歐洲,神經科學家米歇爾·德米爾熱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最終發現,參與實驗的法國、荷蘭、挪威、丹麥等多個歐洲國家的新一代人,智商和自己的父輩相比,都明顯下降。
來自美國的研究者也證明了神經科學家米歇爾·德米爾熱的觀點,表示通過數據顯示,最年輕的這代人,很可能會成為「最蠢」的一代人。
顯然,這對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那麼,人類應該從現在開始拋棄數位化嗎?顯然,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麼,人類究竟該如何去做呢?研究者表示,對於成年人來說,要控制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同時,對於年青一代,要多溝通、多互動,只有這樣,才會有利於大腦開發,也會讓人類的智商,不會下降得太快。對於這個結果,大家有哪些看法?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感想。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11月3日文章《外媒:數字原生代智商低於父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