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染病或導致智商下降

2020-10-31 樹海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10月21日發表的一份研究稱,某些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康復的人出現智力受損的情況,科學家相信,對大腦造成損害可能是新冠肺炎對人體的其中一個影響。

研究團隊分析來自84,285人的認知測試結果發現,受影響最嚴重的患者,其智商會下降8.5個百分點,這相當於大腦老化10年。須被送進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的患者康復後出現更嚴重的精神問題。

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腦科學系研究員漢普希爾(Adam Hampshire)領導進行的一個研究結果21日在預印期刊網站medRxiv發表成果。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及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亦有研究稱不少病人在康復後數周甚至數月出現的腦霧(Brain Fog)現象,這可能是往後出現更嚴重認知問題的徵狀。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對康復者腦部損害的程度各有不同,以及取決於此前病情的嚴重性。

漢普希爾表示結果「令人震驚」,且不單針對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研究亦顯示,部分在家自行康復的人也出現智商下降4個百分點或大腦老化5歲的情況。他說從實際上而言,這個分別大得足以讓人察覺到,患過病對自己應付正常工作及生活能力的影響。


相關焦點

  • 新冠導致智商下降8點,英國疫苗接種須知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使感染者的大腦衰老十年或導致智商下降至少8點。8分:研究表明,病毒會導致「腦霧」,從而造成類似於精神衰老的精神損害。研究人員警告說,最嚴重的新冠康復者可能會遭受持續的精神損害,相當於智商下降8.5點或大腦衰老十年。
  •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會導致大腦智商下降,約等於老化10年
    近日,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對84285名新冠康復者進行了研究測試,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會對大腦產生損害,在這些人中,最嚴重的患者智商直降8.5,相當於大腦老化10年。不僅是入院治療的新冠患者,症狀輕微的患者智商也平均下降了4個點,相對於大腦老化5年。
  • 研究稱年輕人智商得分下降
    參考消息網6月24日報導英媒稱,21世紀科技飛速發展然而人類的智商卻出現下降,尤其是1975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智商(IQ)平均得分比其父輩低。這似乎表明,人類變得越來越笨。真是這樣嗎?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1日報導,這是在丹麥、英國、法國、荷蘭以及芬蘭這幾個西方國家進行的調查和研究得出的結果。據信這是對此現象首個比較權威的研究。
  • PNAS揭示:從1975年開始,人類的智商在不斷下降
    2018年6月26日,挪威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Flynn effect and its reversal are both environmentally cause》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環境原因導致了弗林效應及其逆轉》。
  • PNAS揭示:從1975年開始,人類的智商在不斷下降
    2018年6月26日,挪威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Flynn effect and its reversal are both environmentally cause》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環境原因導致了弗林效應及其逆轉》。研究人員發現,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類的智商測試成績一直在緩慢下降。
  • 「戀愛腦」會導致智商下降?真相恰好相反
    我們說戀愛會是一個人變得幸福而愚蠢,智商不斷的下降甚至為負數,但是戀愛是否真的會讓人智商下降,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戀愛腦真的存在嗎?科學家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對戀愛者的大腦進行研究發現:戀愛主要激活人腦的獎賞環路,尤其是腹側被蓋區和尾狀核。
  • 倫敦國王學院:調查顯示全球人類智商IQ不斷上升 但英國人在下降
    據調查,全世界許多地方人的智商IQ都在上升。那麼什麼是人類智商改善的原因?這一現象是不是意味著人類正在變得比他們的父輩更聰明呢?父母誇自己的孩子比他們聰明是很常見的事,通常都會認為這是做父母的喜愛自己孩子的表現。
  • 英國研究:人工色素讓兒童智商下降5分,堪比含鉛汽油
    但有些色素是人工合成的,對身體的影響很大,今天提供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1)影響智力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一項研究(受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
  •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智商在下降,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人類的智商水平確實在下降,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是科學家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以下這個觀點:這是由於環境中的某些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因為出現了更多基因不太穩定的人。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人類的智力水平一直在穩步上升。
  • 愛吃肉真會讓智商下降嗎 三種吃肉方式很傷身
    然而,如果告訴你吃肉會影響智商的話,你究竟是繼續堅持一己之見,還是加入到吃素的大軍中吶?愛吃肉真會讓智商下降嗎有傳言稱,英國科學家在8170名參與實驗對象身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說常吃肉會導致智商下降。這個說法讓很多網友感覺驚奇,一些人提出了疑問,原來自己不夠聰明是因為愛吃肉的緣故?
  • 《每日郵報》:1975年以後出生的人每一代人智商指數下降7%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自二戰以來,年輕人的智商指數先是穩步提升,然後不斷下降。一項權威研究表明,這一下降始於1975年出生的人,相當於每一代人智商指數下降7%。智商指數的下降標誌著弗林效應(Flynn effect)的結束。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科學家們稱這一結果「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令人相當擔憂」。
  • 瑟瑟發抖 新研究稱人類智商在緩慢下跌
    然而,近期的一項新研究卻「潑了冷水」:人類IQ值一直在緩慢下降!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變笨」趨勢或與生活方式有關。6月11日,《PNAS》期刊以「Flynn effect and its reversal are both environmentally caused」為題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來自於挪威Ragnar Frisch經濟研究中心的兩位科學家Bernt Bratsberg和Ole Rogeberg發現:人類的IQ值一直在緩慢下降!
  • 這項研究讓人害怕!數位化時代下的新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據報導,近日,來自法國的神經科學家米歇爾·德米爾熱,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數位化時代中,年輕一代的人類智商,和自己的父輩相比,正在逐漸下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不過,進入到21世紀之後,當科學家們重新進行智商調查的手,卻發現事實上從1975年開始,每一年出生的年輕人,智商都要比上一年下降一些。根據最終數據顯示,每隔10年,新生人群的智商就會下降大約7%左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研究者認為,這或許與人類的生活越來越便捷有關,因為生活開始變得越來越智能,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就越少。
  • 1975年後出生的人類智商逐代下降?
    根據挪威一份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的智商正在逐漸退化,扭轉了自20世紀以來分數不斷上升的「弗林效應」(Flynn effect)。正見報導,人類的智商從1975年起逐漸下降。
  • 較真丨近幾十年人類智商在下降,是因為書讀太少、電子遊戲打太多?
    但到底是哪種環境因素,論文並沒有明確說明,閱讀少和打遊戲多導致智商下降的說法沒有任何證據。 2通過原論文中挪威的數據可以看出,1990年之後,人類平均智商已經出現拐點,呈現出上升的趨勢。所以,研究者所發現的智商變化可能只是一種波動,這種波動對於學術研究本身來說很有意義,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意義不大。
  • PNAS揭示:近幾十年來,人類的智商正在不斷下降!
    謠言文章 PNAS揭示:近幾十年來,人類的智商正在不斷下降!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Follow 1、有網絡文章引用了發表在PNAS上的一篇研究作為論據
  • 美國研究稱人類的智力水平或正不斷下降(全文)
    美研究報告稱人類的智力水平或正不斷下降智力,科學家們還沒有給出一個統一的定義。似乎對智力的研究越深入,爭論也就越來越多。「弗林效應」的提出者詹姆斯·R·弗林(James R.Flynn)在他的新書中依然堅持人類的智力一直在持續上升。
  • 最新報告:疫情導致英國天然氣發電成本下降27%
    根據彭博社新能源財經最新報告透露,自2012年以來,英國的年均天然氣價格在每百萬英國熱量單位5到10英鎊(6-12美元)之間。但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需求已經減少,導致價格在第一季度跌至2.63英鎊。
  • 研究稱多地人類智商上升 人類比祖輩更加聰明?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外媒報導,英國對過去64年智商測試數據的分析顯示,全世界許多地方人的智商(IQ)都在上升。人類是否真的比祖輩更加聰明?  最新一期《智能雜誌》刊登的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許多情況下,子女的確比父母智商更高。  倫敦國王學院的三位研究人員對405項在過去64年中所做的調查進行了分析。
  • 晚上10點孩子還不睡覺,智商水平會緩慢下降,科學研究已經證實
    孩子熬夜學習太刻苦,學習成績卻反下降,老師的一番話解開謎團減負的口號一直在喊,但孩子們的作業還是不少,很多孩子回家後都需要2-3個小時甚至是更多的時間來寫作業。可在最近的幾次考試中,孩子的成績和排名都有所下降,這不僅讓小錢緊張了起來——明明孩子比之前更刻苦了,怎麼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呢?這不是白吃苦了嗎?孩子成績的變化也引起了老師的注意,在和老師的談話中,小錢說出了自己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