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無法想像
留學生的英文名
到底有多刺激?
左右滑動,懂的都懂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謝邀,人在國外
想要一鳴驚人
不如一名驚人
01
英文名的沙雕 vs 酷炫,只在一念之間
據不完全統計:留學生的一生,將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
英文名の啟蒙運動
無論你是同桌的Mike,操場的Mary,還是愛聊天的Lucy,小學的英文課本,已經成為留學生的英文名啟蒙圖鑑。
那些大學後還叫John、Sarah、Tom、Susan、Jack的同學,很可能是小時候老師隨便糊弄取的名字懶得改。
而在外國人的眼中,這些名字可能跟王小明、周小紅、李小強一樣,走old school路線。
當然,像Lucky、Sunny、Happy、Honey、Yummy、Kitty這類「傻白甜」類型的英文名,聽起來就感覺好洋氣好夢幻。
但在自我介紹的時候,確實尷尬得腳指頭可以扣出三室一廳一廚一衛
Hi,I'm Honey!Hello,Kitty!(你是誰的Honey?誰又是你的Honey?
#
當英文名步入文藝復興
每當步入追星的年紀後,我們的身邊總會多出一群Jay、Rachel、Kobe、Taylor,Chris。
Of course,他們分別是Jay Zhang、Rachel Hu、Kobe Wang、Taylor Xu和Chris Li……
這些都還可以理解,但你取什麼Thor、Loki、Daenerys、Athena,是想讓別人叫你雷神電母、還是小燕子?
人家是還珠格格
還有些神話名字Zeus、Lucifer、Dionysus,聽起來桀驁不羈、狂拽酷炫。
嗯,翻譯成中文就是「玉皇大帝」、「閻王爺」、「太上老君」,我敬你是條漢子。
#
一代鑑名大師的崛起
當你到達這個階段時,已經成功出師,對下列現象的發生,可能就見怪不怪了。
畢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十個William八個花,還有兩個有點渣。
當然,James、Jason的帳號不會只有一個,就像他們的手機不會只有一臺。
噢,可別忘了魚塘邊的Jessica、Tiffany。
全心全意是她們的招牌,只不過她們每一個都愛。
每周六舞池裡搖擺的,永遠是那幾個叫做Coco、Kiki的固定嘉賓。
而你的ig裡,永遠有一個叫Emily、Blaire、Claire的小甜甜,堪稱人間真實凡爾賽。
*如有冒犯,多多包涵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英文名太普通,叫一聲Lily三個人一起回頭,英文名太小眾吧,就連讀都讀不順溜。
害,取個靠譜的英文名,怎麼就這麼難?
高階玩家修煉手冊
無論你是初入留學圈的Mary、還是老熟人William,要想在社交實戰中更上一層樓,你還需要參透一下
2020年最受歡迎英文名排行
翻字典取名字,不如上下滑動找名字
這次,月亮女神Luna和意為「士兵/仁慈」寓意的Milo榮登榜首,成為2020年最受歡迎的英文名。
排名第二的是:聖經中溫和又富足的Asher和古典優雅的Olivia。
其實,無論是Olivia(女)還是Oliver(男),他們都來源於拉丁語oliva,意為橄欖樹,預示和平與肥沃,同時也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象徵。
請大聲讀出女生組排名第三的英文名,相信我,有驚喜!
沒錯,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個Aurora(歐若拉)!
她是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主管北極光,耳邊怎麼突然響起熟悉的旋律……
暴露年齡系列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不難看出:要想取一個體面的英文名,還是跟著神話、聖經故事這種靠譜(又是一個小細節
當然,從Nameberry的總結髮言中,我們也能悟出一些潮流真理:
以元音字母開頭是當下趨勢:男生中最受歡迎的開頭字母是A,女生是A和E。
雙音節英文名仍是主流,Lu-開頭的英文名都很流行:女生有Lucy,男生有Louis、Luca等。
畢竟,就算不當個弄潮兒,也沒人想跟時代脫節。
02
《英文取名玄學參悟手冊》
有傳聞道:留學生英文名取得好,buff加成少不了,這句話可不是在空穴來風。
原來我貧窮的原因,是我取錯了英文名
事實上,英文名這件事,還可能跟你的薪資相關。
偏偏就是有這麼一群人,憑藉著他們的好名字,直接走上了人生巔峰的康莊大道。
據可靠數據的不完全統計顯示:那些叫Michael、Mark和David的男性,更有可能成為CEO(不是野雞公司
ok,現在讓我們來細品一下:Citi的CEO叫 Michael Corbat,摩根史坦利的CEO是James P. Gorman。
前有蘋果創始人Steve Jobs,後有Facebook機器人Mark Zuckerberg,這調查好像說得在理。
當然,怎麼能忘了我們的DJ D-Sol,全名David Michael Solomon,一人佔倆,高盛可真有你的
同理,那些Mary、Robin和Beth,更有可能成為女性領導者,瀉藥,已在改名途中。
每多一個字母,我就損失2000刀?!
當前,除了名字本身所帶來的影響,名字中字母的個數也暗藏玄機。
據相關調查顯示:名字越短,賺得越多。
名字中每多出一個字母,平均薪資就可能減少近$2,000,約合1.3萬元人民幣。
最誇張的是,英文名3個字母的同學,比8個字母的人多了近$11,600,約合7.5萬元人民幣
同時,Linkedin的一項調查也佐證道:縮寫詞/暱稱經常出現在CEO的身上。
這樣一來,英文名的薪資鄙視鏈很可能就變成:
Steve > Stephen Chris > Christopher
Bill > William Sara > Sarah
Mike > Michael Sue > Susan
擁有親和&高薪的雙重buff加成的暱稱,你還不安排一波?
還有那億些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當然,取英文名的講究,遠不止這麼一點點。
總有些英文名,能讓人聯想起特定的工作,畢竟用的人多了,也就自然成了路
預測向 | 上下滑動查看你的相關職業
無論是搞金融的Annie,修bug的Alex,還是當律師的Katherine,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喜好。
看來,在取英文名這件事上,的確是門玄學。
03
我取了一個體面的英文名,然後呢?
擁有一個體面的英文名,只是留學生融入國外的第一步,當然,這是第一步,不會是最後一步
就算你叫著自帶高薪屬性的英文名,沒能把握已經打響的春招、拿下高薪Offer,還是沒地到處亂秀。
@所有留學生:為什麼勸你把握春招?
當下,很多留學生對春招依舊持傳統觀念,認為春招是秋招的補招,「無心春招,只想秋招」已經成為留學圈的常態。
但對於想要回國的同學來說,必須把春招提上日程、重視起來了。
作為國內暑期實習的窗口期,春招的重要程度也直線上升,據悉:
金融:中金的暑期實習生留用比例一般能達到70%以上。諮詢:麥肯錫、貝恩、BCG等會把70%的全職Offer都發給暑期實習生。網際網路:今年,騰訊實習生留用率保持在50%以上。這樣一來,留學生想要回國進入高薪行業,春招就成了你的必經之路。
看到這,可能有很多想在國外找工作的同學直呼上當,心想「區區補錄,不足掛齒」。
眾所周知,在海外求職Networking很重要,但知道重要性還不夠,沒有把握好時機,結果還是白給。
旺季:秋招季,很多大三大四學姐做Networking,低年級同學成功率低。
淡季:春招季,這時學長學姐recruiting結束,Networking成功率高。
換句話說,無論你以後作何打算,衝刺春招都已經刻不容緩。
春招已經打響!還不快衝?
可以看到,在2020年的結尾,已經有多家頂級公司打響了2021春招:
HSBC在12月14日開啟2021暑期實習生招聘;中金在12月28日開啟2021暑期實習招聘;EY安永在12月29開啟2021校園招聘。參考往年的時間線,我們不難預見的是:其他頂級公司也即將加入春招大戰、進入開放倒計時
券商:中信證券在2月10日開啟暑期實習招聘;諮詢:頂級諮詢麥肯錫在2020年1月17日開啟暑期實習,3天後BCG也開啟春招;四大:德勤去年春招1月18日開始。我們知道,春招的高峰期將在2~3月集中發布崗位,而這個時間點,很多同學已經開學快一個月了。
也就是說,春招全面展開後,你很難集中精力準備求職,而當下,就成了你準備春招的最好時機!
春招已至!
想知道如何抓住春招最後上岸的機會?
簡歷、網申、筆試、面試如何提前準備?
最後的衝刺環節
我們幫你迅速提升個人競爭力
助攻各位拿到高薪off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