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預告」DCL學術會議資訊|量化社會科學——教學與科研網絡研討會

2020-11-06 黃日涵副教授

DCL學術會議資訊|量化社會科學——教學與科研網絡研討會

來源:國際關係數據與計算實驗室

微信平臺編輯:周悅

學術會議資訊

01. 會議詳情:

量化社會科學——教學與科研網絡研討會

會議主題:在《量化社會科學導論》中文版出版之際,作者、譯者和幾位相關領域學者共聚一堂,探討量化社會科學的教學、學習和應用。學者們從研究生涯的不同階段、不同教育經歷和工作背景、不同研究議題關注點等,分享多樣化的經歷與經驗,共同探討如何使用量化方法推動社會科學創新。

時間:北京時間11月14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美國東部時間11月13日(星期五)晚20:00-21:30

地點:線上

工作語言:英語

02. 參會人員介紹:

特邀嘉賓:

Kosuke Imai 今井耕介,《量化社會科學導論》作者,哈佛大學政府系和統計學系教授。今井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5年,並擔任統計和機器學習項目主任,直到2018年加入哈佛大學。他深耕於開發以及運用統計方法、通過實驗和觀測數據進行因果推斷。他在政治方法論方面的其他研究領域包括調查方法和大數據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算法。今井教授在2017年到2019年擔任美國政治學方法論學會主席。

主持人:

徐軼青,史丹福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量化社會科學導論》中文版譯者

參會嘉賓:

龐珣,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

蘇毓淞,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Molly Roberts,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科學系副教授

席天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

何晴倩,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

祖梓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學系博士生候選人,《量化社會科學導論》中文版譯者

英璐薇,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政治學系博士生候選人

03. 報名方式: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註冊參與,報名連結:http://t.cn/A6GUXqM7,也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註冊界面。

數字經濟智庫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相關焦點

  • 周濟部長在200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7月7日《教育部通報》第16期  2003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教材體系建設。
  • 會議通知|第三屆"城市遙感"學術研討會會議通知
    《測繪學報》構建與學術的橋梁 拉近與權威的距離複製連結,關注《測繪學報》抖音!第三屆「城市遙感」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測繪學會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理論與方法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
  • 會議回顧 | 「重訪列斐伏爾:法國理論與中國道路」全國學術研討會...
    2019年6月1日,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哲學系主辦的「重訪列斐伏爾:法國理論與中國道路」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召開。》、《探索與爭鳴》、《江蘇社會科學》、商務印書館等30餘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雜誌社、出版社的近50位專家代表蒞臨與會,還有很多來自不同高等院校的青年學者和高校學生參與了現場會議的問題討論交流。
  •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2018年度全體會議舉行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2018年度全體會議舉行清華新聞網1月21日電(攝影 李派)1月18日上午,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2018年度全體會議在藝術博物館報告廳召開。校長邱勇出席會議。副校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薛其坤主持會議。學術委員會近30位委員出席會議。
  • 《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19》11月第2周會議推薦目錄
    第十一屆全國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學術研討會17.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18. 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二十五次學術會議暨第九屆中國病理年會19.會議簡介:通過會議促進全省數學工作者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加強從事一線教學教師與從事理論研究的教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大學與中學的聯繫溝通, 為全省數學教學改革和發展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 【會議】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順利拉開帷幕
    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研討會是由中國科學院已故姚錱院士與臺灣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吳成文院士於1996年組織發起的雙邊學術會議,會議目的是為了交流兩岸細胞生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生物學科技與教育的合作與發展,採用每兩年在大陸和臺灣輪流召開的方式,迄今為止已舉行了11屆。每屆的演講人由雙方各推舉20人左右組成,均為本領域內作出優秀成績的一線科研人員。
  • 【科研】「學科交叉助力口腔醫學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科研】「學科交叉助力口腔醫學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2020-11-27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 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委員會會議暨「科技創新與運動生理學」學術研討會圓滿召開
    」暨「科技創新與運動生理學學術研討會」在河南師範大學成功舉行。來自全國40多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名教師、科研人員、博士生、碩士生參加了本次會議。廣大運動生理學工作者在科研實踐中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創新成果,促進了運動生理的發展和應用。他強調,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舉辦本次運動生理學學術研討會,旨在探討科技創新對運動生理學的促進作用以及在實踐中取得的創新成果,為廣大體育及健康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的平臺,分享和交流研究心得,分析和把握國際及國內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及方向,促進未來的研究和成效。
  • 「『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
    24屆學術年會 林響/攝6月15日,福建省社會科學界2019年學術年會分論壇「『一帶一路』核心區語言與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在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在大會開幕式致辭中,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秀麗指出,福建省社會科學界2019年學術年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引導和組織我省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
  • 【會議通知】第八屆細胞結構與功能的信號基礎研討會 第二輪會議通知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為推動中國細胞生物學的發展與探索,促進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深入交流最新研究進展,展現國內細胞生物學相關領域的高水平系列代表性成果,推動細胞生物學研究的拓展與範式集成,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細胞信號轉導分會」和「細胞結構與細胞行為分會」
  • ...研討會暨第一屆學術和發展指導委員會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  1月7日上午,安徽應用數學中心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學術和發展指導委員會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活五樓報告廳成功召開。校長包信和、安徽省科技廳副廳長姚群、副校長羅喜勝、安大、合工大、安師大等共建單位代表、中心骨幹成員以及科研部、發展規劃處等相關人員共40餘人出席了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舒其望教授、鄂維南院士、杜強教授通過網絡視頻遠程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副校長羅喜勝主持。  首先,包信和校長代表學校致辭。
  • 紀念「太原會議」四十周年暨當代西方哲學發展新趨勢全國學術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網太原訊(記者 陸航)12月7日,由山西大學、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聯合主辦,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承辦的紀念「太原會議」四十周年暨當代西方哲學發展新趨勢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太原開幕。
  • 國際物理教學學術會議為「物理世界盃」預熱
    圍繞這一話題,11月16日至22日,國際物理教學學術會議在南開大學和天津市部分重點中學同時進行。  在7天的會議中,12位國外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以及我國物理領域專家學者將重點討論:通過舉辦開放性的競賽,促進物理學科進步發展模式的革新,併合理利用這種教學理念,有機地影響中學教育。會議期間,IYPT的6位執行委員將具體考察南開大學承辦工作的準備情況。
  • 第八屆晚清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被捲入世界的晚清中國暨戊戌變法120周年——第八屆晚清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啓超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的底色 黃興濤 強者的特權與弱者的話語
  • 「神經病學時間」第四期神經肌病時間學術會議在滬成功舉辦
    」第四期神經肌病時間學術會議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學術報告廳如期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科學專業委員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與丁香園共同舉辦。會議在秉承「前沿、實用、開放、平等」原則下,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與學者總結各自領域的前沿進展,共同探索研究方向,會議影響力逐年擴大,參會人數逐年增多,目前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學術品牌。本次會議包含講座與病例討論,通過現場同聲傳譯與運用丁香園直播平臺——丁香播咖進行全程實時線上直播!
  • 實驗室停擺、會議取消… 疫情之下,全球科研圈均受影響
    因為新冠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科研界也不例外。近日,《科學》雜誌關注了此次疫情對全球科研圈的影響。 被限制進入實驗室、工作中斷、合作受阻、會議取消…… 疫情影響波及到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他們不得不暫停相關合作,取消或推遲了未來 5 個月的科學會議。
  • 現代農學院舉行2020年教學科研研討會
    2020年1月2—3日,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舉行2020年教學科研研討會會議對學院2019年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系統總結,交流了科研進展與成果,並就下一步教學組織及有關工作的開展進行了交流與研討。
  • 國內學術會議被指漸成雞肋 部分會議變身旅遊-學術會議 雞肋 旅遊...
    近日參加的一次學術會議讓一名年輕的科技記者目瞪口呆。  這是某部委舉行的一次國際學術會議,開幕式上,足足一個多小時,各國代表輪番上陣,大讚頭天的晚宴菜譜,由於完全聽不到與學術相關的內容,許多與會者甚至選擇到外面喝咖啡。  其實,如今的學術會議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嘈雜聲音。
  • 好未來7篇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被四大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近日,好未來AI工程院機器學習團隊的7篇學術論文連續入選國際人工智慧教育大會(AIED 2020)、教育數據挖掘國際會議(EDM 2020)、國際聲學、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ICASSP 2020)、國際網際網路大會(WWW 2020)等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AI+教育的發展潛力
  • 第五屆金屬組學國際研討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西班牙、奧地利、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羅馬尼亞、義大利、波蘭、俄羅斯、中國香港等18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共同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張新榮主持了會議開幕式。會議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柴之芳致開幕詞。「金屬組學」概念提出者、金屬組學研討會發起人、日本名古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