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斯基摩人繪製的海港圖到今天的衛星地圖,從哥倫布勇闖新大陸的粗糙航海圖到今天人們出門精確到米的手機地圖,幾千年來地圖伴隨著人類文明進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航海圖
二十年前出門在外,紙質地圖還是必備的物品,旅遊景點裡隨處可見旅遊圖、路線圖,遊客們在地圖上摸索前進路線。跑運輸的卡車司機、戶外探險徒步、地質勘探人員,這些人都會用到紙質地圖,在一張張地圖指引下走南闖北、勘探探險。
到如今,隨著當今時代快速進步,道路交通網絡隔幾個月就會更新一次,手機地圖導航早已取代紙質地圖,成為人們出門首選。應用商城裡手機地圖導航軟體很多,基本定位、導航、公交查詢功能大同小異,但在細節體驗方面差距不小,哪款地圖軟體路線靠譜,哪款地圖能夠功能最齊全,漸漸成為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 手機地圖導航取代紙質地圖
口頭上爭個高低沒有意義,親自試試才是硬道理。從知名度、使用人數等角度考量,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以及蘋果地圖使用率較高,所以今天小黑就來實際測評一下這四款主流手機地圖APP ,從 多個角度綜合對比分析。
UI界面對比
蘋果自帶地圖UI設計簡簡單單,頁面主體顯示用戶所在區域地圖,正下方為搜索欄,輸入信息可以查找地名或地址,右下角顯示所在區域氣溫,除此之外別無他物。點擊搜索欄,還可以選擇搜索附近「加油站、美食、購物、咖啡廳」等......
▲ 蘋果地圖UI界面
高德地圖主體界面與蘋果地圖類似,都是以用戶所在區域周圍的地圖,道路、小區、學校、交通樞紐標記一清二楚。搜索欄也在正下方,不過高德地圖功能豐富許多,可以選擇駕車、公交地鐵、實時公交、打車等多種形式;附近一欄中亦可搜索美食、酒店等上百項品類,其中美食就分為快餐、火鍋、茶餐廳等十幾項。主界面右上角,點擊「層疊」狀按鈕,還能調整公交地圖與衛星地圖以及充電站地圖、地震地圖等額外附加功能。
▲ 高德地圖UI界面
再看百度地圖,它的UI設計完全不同,搜索欄在正上方,正下方是路線、出行助手與發現周邊。主要功能上跟高德地圖大同小異,只不過細節多有不同。比如地圖類型多了3D俯視圖與全景地圖,生活便民地圖上多了內部全景地圖,點開地圖上部分酒店、餐廳,可以直接欣賞內部全景。
▲ 百度地圖UI界面
騰訊地圖的UI設計更像百度地圖,無論是正上方的搜索欄與右側邊圖層、路況、事實公交,幾乎與百度地圖如出一轍。在特色地圖中,街景、3D俯瞰圖與衛星圖都有配備,額外還多了景區地圖與積水地圖。或許最近南方暴雨,多處發生洪澇災害,騰訊臨時新增積水地圖,以便車輛行人及時避開。
▲ 騰訊地圖UI界面
單比UI界面設計,百度地圖功能最全,便民化措施較多,蘋果地圖功能最簡單,除了2D平面地圖之外,幾乎沒什麼特別之處。日常使用起來,小黑覺得蘋果地圖適合極簡主義者,稍稍有些額外需求的用戶,都會選擇百度、高德或者騰訊地圖。此外,如果出門之前就想做足攻略,了解各地道路信息,百度地圖與騰訊的街景地圖特別適用。稍稍令小黑感到意外的是,號稱國內用戶量最多的高德地圖並沒有街景地圖,這一點頗為遺憾。
路況導航及信號能力測試
小黑身邊,地圖導航用的最頻繁的莫過於有車一族。對於駕駛員來說,導航功能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駕駛員開車在路上,最關心的就是路況導航與導航信號穩定性。於是小黑來到上海西站地鐵站,在手機信號弱的地下,測試信號能力與路況導航。
首先測試的依舊是蘋果地圖。本以為功能簡單的蘋果地圖,導航反應時間肯定不慢。誰知道,當小黑輸入「人民廣場」之後,頁面卡住不動,正在載入的提示整整轉動了五分多鐘,才顯示出路況信息。給出的路線有三條,擁擠路段以紅色線條表示,最快路線需要37分鐘。駕駛偏好只有避開高速公路與收費站兩個選項,整體上來看,蘋果地圖還是與之前一樣,過於簡單。
▲ 蘋果地圖顯示路況
比起蘋果地圖,高德地圖簡直反應神速,雖然右上方一直顯示信號弱,但依舊可以秒開頁面,立馬顯示出導航路線。路況顯示清晰,路線精確,導航設置裡還可以選擇躲避擁擠、大路優先、速度最快等設置。小黑選擇躲避擁擠後,成功找到交通路—南北高架路的路線,一路過去只要29分鐘。
此外,高德地圖還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導航語音包。在導航設置裡可以選擇林志玲、李佳琦、郭德綱等人的特色語音包。小黑作為高德地圖用戶,經常在各種語音包中切換,時而在志玲姐姐悅耳動聽的指令下行駛,時而在郭老師詼諧幽默的語氣下行駛。伴隨著風格各異的導航語音包,枯燥的駕駛時間也變得有趣起來。
▲ 高德地圖實時導航
百度地圖路況導航路線偏好可選項比高德地圖少一點,不過多一個智能推薦,能夠記住車主的駕駛習慣,比如走小路避堵,繞路必讀等等。小黑身邊的朋友Y君喜歡用百度地圖,據他所言百度地圖用起來比較方便,比如他每天開車上班,走同樣的路線,偶爾會抄小路,每當前方有擁堵的時候,百度地圖會自行切換路線。
最後看一下騰訊地圖,路況信息、路線顯示、剩餘裡程等方面騰訊地圖應有盡有,導航路線接近高德地圖。打開速度、實時路況顯示與高德、百度兩大地圖區別不大,導航語音上也有安琪拉、貂蟬等遊戲人物可選,與前面三個地圖都不一樣,騰訊地圖可以切換小地圖與光柱地圖,導航語音可以切換。
總體來看,蘋果地圖差距明顯,其他三大地圖各有特色,其中高德地圖定位與路線推薦稍好一些,在同等條件下高德地圖推薦的路線更加快捷迅速。百度地圖主打智能推薦,隨著用戶使用時間的增長,使用起來會越發得心應手。
公交地鐵路線規劃
除了有車一族,更多上班族還是靠雙腳與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因此地圖的測試自然少不了地鐵公交。小黑與同事A君一起從上海西站出發,前往人民廣場,四大地圖APP給出的路線各有不同。蘋果地圖優先推薦公交方案,時間與地鐵差不多,步行路程還短。只是小黑點開後才發現,蘋果地圖定位位置並不準,路線出發位置已經偏離上海西站。在地鐵方案上居然顯示需要花12分鐘走到地鐵站,而此時小黑明明坐在站內。
▲ 蘋果地圖與百度地圖方案
百度地圖與蘋果地圖類似,優先推薦公交方案,其次是11號線轉10號線再轉8號線。在小黑印象中,這套方案有點繞路,對比高德地圖優先推薦的11號線轉2號線方案,站數多不說還要多換乘一次。最後一個騰訊地圖與高德地圖一樣,也是優先推薦11號線轉2號線方案,雖然不行多了300米,但是整體花費時間與換乘次數都少一點。
▲ 高德地圖與騰訊地圖搜索結果
在路線推薦中,四大APP均有顯示所經站數與時間,其中高德地圖還顯示出地鐵擁擠程度。比如11號線顯示較舒適,2號線顯示人數非常擁擠。在小黑實際乘車體驗中,發現事實果真如此。在江蘇路換乘後,明顯發現2號線車廂人數多於11號線。
▲ 高德地圖顯示出地鐵擁擠程度
當然,這裡小黑還想吐槽一下,小黑乘坐地鐵時常常戴著耳機,聽不到列車員報站聲。打開地圖查看位置,總是會有延遲。此次小黑對地鐵實時位置也做了對比測試,結果大失所望。四大APP中沒有一個及時更新位置,當小黑坐著地鐵達到隆德路時,地圖中的位置還顯示為上海西站。
好在小黑注意到有下車提醒功能,於是在返程路上,小黑依次打開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與騰訊地圖下車導航功能。至於蘋果地圖,毫無疑問又是沒有這功能。在實際測試中,高德地圖率先提醒,其後騰訊地圖、百度地圖依次提醒,總算在到站之前叫醒了沉迷於音樂中的小黑。
地圖資料庫測試
小黑人在上海,無法測試全國各地路況。而一款手機地圖軟體好不好用,地圖資料庫與資料完全度至關重要。所以小黑決定通過搜索充電樁與偏僻的位置來進行數據質量測試。蘋果地圖出現意外,顯示的充電站並不是小黑所在地附近的,直接跑到黃浦江邊去了。騰訊地圖發揮正常,周邊的充電樁都有顯示,而且直接在地圖上顯示充電樁基本信息。
▲ 蘋果地圖與騰訊地圖充電樁搜索結果
百度地圖不愧為便民專用,專業的充電樁地圖。不僅充電樁數量多了幾倍,還根據國家電網、星星充電、特來電等品牌分成不同類別,充電樁電量是否充足、智能找樁、掃碼充電等附加功能。最後高德地圖表現也相當不錯,雖然數量比不上百度,但是快充慢充,充電樁總數量與可充數量標記清楚,非常適合新能源車主。
▲ 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充電樁搜索結果
充電樁只能體現地圖軟體在城市裡的數據量,於是小黑決定搜一下遠在邊界的黑瞎子島。結果顯示高德地圖信息最全,除了黑瞎子島鎮位置,還有基本道路圖。採用高德地圖資源的蘋果地圖以與百度地圖表現稍差,可以顯示出基本信息,而騰訊地圖發揮最差,除了孤零零的黑瞎子島國家森林公園,連條路都沒有。
▲ 高德地圖與採用高德地圖資源的蘋果地圖
▲ 騰訊地圖與百度地圖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從以上對比可以發現,高德地圖還是精度最高、數據最全的地圖APP;百度地圖在街景地圖、實景地圖、充電樁地圖等便民功能上優勢不小;騰訊地圖平平無奇,該有的功能基本都有,突出的地方並不亮眼;而蘋果地圖差距明顯,可以看出蘋果在地圖APP上並未花心思,僅僅拿到高德地圖的數據後,稍稍改動,功能上只能說夠用,拓展附加功能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