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打今年為別人組裝了幾臺ITX小尺寸機箱之後,本人開始對充分榨乾機箱內空間的緊湊型A4結構格外喜歡。小小的身材竟能吞進旗艦級RTX 3080不禁令人拍案叫絕,有了它組建一臺比肩全尺寸ATX的性能小鋼炮輕而易舉。到了年底也該犒勞下自己,正好趁著雙11配件降價,入了臺喬思伯的A4 Ver1.1機箱。
【裝機思路】
雖然今年Q4的CPU市場是AMD一家獨大的局面,但真香優勢已經遠去。此時千元級市場INTEL平臺性能逼平ZEN3架構銳龍處理器的同時,價格卻要低得多,尤其是i5-10600KF僅要1200元便可以入手盒裝。
與之配套的可超頻Z490ITX主板價格要比AMD平臺高不少,經過對比發現微星Z490i Unify最高支持11代酷睿和PCI-E4.0,並且還自帶雷電3接口,這麼想一下性價比也是很高的。
雖然酷睿對內存的需求不像銳龍那麼大,但超下內存能有效提高遊戲幀數,因此選擇價格實惠量又足的七彩虹CVN DDR4-3200內存。
由於ITX機箱內部空間小散熱是個大問題,所以搭配性能秒殺上代旗艦RTX 2080而發熱不大的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3070 Advanced OC 8GB GDDR6顯卡。
雙11花的太狠,SSD部分的預算僅夠一塊512GB的大華C900Pro。價格雖然低,性能卻一點也不低。微星Z490i Unify主板有兩個M.2接口,以後再慢慢升級吧。
電源和散熱也是ITX裝機要格外注意的,在經歷翻車全漢之後,諮詢很多人後最終下單價格較高的海盜船S750白金和H100i RGB Pro XT一體水。為了更好的優化A4機箱風道,依然使用先馬冰鑽風量扇為機箱底部進氣。
【配件介紹】
「喬思伯A4機箱」
喬思伯A4是一款量產版A4結構機箱,售價比客制化產品低得多。採用下進風、上出風的垂直風道結構,通過頂部能夠一眼望穿,在細節上相對小作坊的好上不少。
機箱提供的附件很全面,不僅有一張頂部防塵網和四個磁吸式支腳,還有一個ADT顯卡延長線,單買這條線都需要接近200塊。
將兩側的玻璃側板和頂蓋去掉之後,可以看到機箱的整體結構非常合理緊湊,頂部支持安裝240MM水冷散熱器。困擾ITX機箱長久的散熱問題,得到很好解決。
喬思伯A4機箱採用陽極氧化噴砂的外部鋁合金面板,手感細膩,彎角處理也很到位,沒有看到任何摺痕。接口區域位於前面板左下側,有USB3.0、USB Type-C和電源按鍵。
機箱後部,顯卡與主板接口背靠背設計,電源延長線接口位於角落。值得一提的是,喬思伯為這款機箱的顯卡使用了鋁製壓塊設計,讓顯卡固定的更加牢靠。
機箱底部同樣是鋁合金材質,風扇部分搭配防塵網。如果不安裝底部風扇,還可固定兩塊3.5英寸的機械硬碟。
「微星Z490i Unify主板」
盒裝的酷睿i5 10600KF現在的價格僅要1200元就可以入手盒裝,六核心十二線程的規格加上不鎖頻讓性價比顯得非常高。
各家ITX尺寸Z490主板價格都非常昂貴,而微星Z490i Unify可以說是裡面最能打的一款。好在是雙11期間入手,優惠幅度大的驚人。
微星Z490i Unify主板為8相直出供電設計,每相理論承受90A電流,即便是頂級的10900K也有不錯的超頻體驗,更不用說搭配10600KF了,對於11代的酷睿也能完美支持,而且這塊主板還是目前內存超頻記錄的保持者。
目前各家的Z490ITX主板受限於空間原因,都為三明治式的散熱結構,M.2 SSD和PCH晶片處於一種疊羅漢的狀態。主板背面還有額外的M.2接口,能夠同時使用兩塊滿血速度的M.2規格SSD。
微星Z490i Unify主板值得一提的是擁有滿血雷電3接口,同價位段的技嘉和華碩產品不具備。
「七彩虹CVN DDR4-3200內存」
七彩虹CVN DDR4-3200內存的包裝設計很獨特,一個大紙盒子裡只裝一條內存。在外觀方面非常漂亮,通體銀白色經由紅色線和灰色條點綴,顯得別具一格。最關鍵的是其採用了高品質CJR顆粒,非常能超。
「七彩虹iGame RTX 3070顯卡」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70 Advanced OC 8GB GDDR6顯卡在外觀風格上沿襲Advanced系列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冰海銀鯊散熱器當然不可或缺。標誌性的合金外殼上,紅色能量核心風扇邊框極具視覺衝擊力。為了更好的散熱,整卡厚度更是達到接近3槽水平。
中部紅色能量核心上方依然保留具有科技感的凸起式發光銘牌,通過iGame控制軟體可以變幻多種色彩和發光模式。有意思的是中間風扇在默認呼吸燈下會讓人產生風扇轉速的漸變效果,非常神奇。
散熱背板對於這款PCB背面貼有顯存顆粒的高端顯卡來說必不可少,鋁合金拉絲材質相較普通背板能夠在保證機械強度足夠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輔助散熱性能。為了提升電源兼容性並沒有使用NVIDIA公版的12 PIN供電接口,而是採用傳統2個8 PIN供電接口。
「大華C900Pro SSD」
大華C900Pro是目前市面上性價比很高的一款SSD,官方宣傳讀取速度可達3500MB/S。包裝內還附贈一個厚重的鋁合金散熱片,不過對於大部分帶M.2散熱馬甲的主板來說,會顯得有些多餘。
「海盜船SF750電源」
海盜船SF750電源可以說是市面上最強的SFX小電源,通過了80Plus白金認證,轉換效率達到94%,並且支持低負載下風扇停轉技術。
SF750電源提供ATX轉接板,線材使用較為柔軟的編織線。共1條24PIN,1個條8PIN CPU線,兩條6+2PIN的顯卡線,兩條SATA硬碟線,一條大4PIN線和一條220V輸入線。
輸出規格方面,海盜船SF750電源採用單路12V設計,最大輸出功率可達750W,對於10600KF+ RTX3070的配置來說足夠使用。
為了裝機過程更加輕鬆和效果整潔漂亮,額外購買了定製鍍銀線材,不過到手後才發現手感比海盜船原裝編織線硬不少。
「海盜船H100i RGB PRO XT水冷」
海盜船H100i RGB PRO XT水冷可以通過ICUE軟體進行燈光、轉速等屬性控制,但單獨採用線材與主板連接,容易顯得線路雜亂。目前主流一體式水冷更多應該會考慮走各家板廠的燈效ARGB線路。
包裝內為一體式水冷,兩個ML系列風壓扇和一個料包。冷頭默認安裝的是INTEL扣具,到手後不用再做更換,而且冷頭底部採用預塗矽脂的操作,安裝非常便捷。
「先馬冰鑽風扇」
底部進風扇選擇先馬冰鑽,其在最大轉速1850rpm情況下風量高達73.71CFM、風壓2.07mm H2O,並且採用壽命更長久的雙滾珠軸承,數據很完美。價格僅需要199元就能拿下三把扇子的套裝。
【成品展示】
裝過兩次這個機箱後,已經非常嫻熟,喬思伯A4的雙面側透玻璃非常便於展示內部的硬體,可以輕鬆看到內存、冷頭和顯卡的RGB發光效果。而且為了以後能更好的進行存儲擴展,預先埋好一條SATA硬碟線。
【理論性能測試】
酷睿i5 10600KF這顆六核心十二線程的不鎖頻處理器,雖然體質不如10700K和10900K,但是有不錯的超頻能力,直接將電壓固定至1.34V,倍頻怒拉50,此時達到5GHz的水平,以下所有測試均是使用該頻率進行。
對於傳說中非常能超的七彩虹CVN DDR4-3200內存,經過多次嘗試設置到4000MHz 18-21-21-40@1.4V的規格,此時內存帶寬測試讀取速度達到了52823MB/S、寫入速度55597MB/S、內存複製47025MB/S、內存延遲僅為47.5ns。性能非常出色,充分發揮處理器的性能,為遊戲的幀數表現做最強的保障。
CPUZ自帶的Benchmark測試中,5GHz的10600KF單核心得分為596分,多核心4566分,雖然比不上ZEN3處理器,但對於玩遊戲來說並不會有差別。
再來看負載更高的CineBench R20,單線程為519分,多線程3933分,差一點就突破4000分大關,超頻後的10600KF性能值得肯定。
在能代表主流2K DX12遊戲性能的TimeSpy項目中,總分為12501分,其中圖形分數為13524分,處理器分數為8752分。既然選擇了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3070 Advanced OC 8GB GDDR6顯卡就一定要測主打的實時光線追蹤項目,PortRoyal項目得分8297,可以流暢運行像《男朋友5》這種遊戲了。
RTX顯卡不僅可進行硬體實時光線追蹤,還具有大力水手(DLSS2.0)這個黑科技,通過3DMark自帶的DLSS測試,幀數由38.45FPS提升到了92.42FPS!
娛樂大師總分為718108,其中處理器性能137219分、顯卡性能505301分、內存性能11628分、磁碟性能63960分、順利的擊敗了全國99%的電腦。
【遊戲和實際使用】
作為主流硬核MOBA遊戲的《DOTA2》,升級為DX11的起源2引擎後遊戲畫面效果得到很大提升。測試開啟全部特效,並在啟動項通過加入「+FPS_MAX 1000」解鎖幀數限制。解析度設置為2K,平局幀數達到206FPS,對於一款MOBA遊戲來說綽綽有餘。
《Control》是EPIC的一款3A級大作,並且完整支持RTX實時光追和DLSS2.0黑科技。2K解析度全高特效下開啟實時光線追蹤後,相同的測試場景,幀數僅有56FPS,對於一款動作射擊遊戲來說稍顯吃力。
接下來打開DLSS2.0簡直就像是開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幀數由56FPS一下子暴漲到117FPS,翻了不止一倍!
《1917》規格為4K,HDR,X265編碼,10bit,播放器選擇Potplayer,開啟硬體解碼同時視頻渲染器使用MadVR。通過播放器自帶的監控面板可以看出,播放幀率非常穩定,顏色鮮豔且過渡自然。因為開啟了畫面強無敵的MadVR視頻渲染器的原因,GPU佔用率達到31%。
安培架構顯卡據稱還升級了第七代NVNEC視頻編碼器,在保障高質量畫面的情況下提供出色的轉碼性能。測試軟體使用Mediacoder,版本為0.8.61。測試文件為X265編碼的《1917》,碼率20Mbps,手動選擇使用GPU編碼,設置輸出碼率5000Kbps,其他設置默認。經過十幾分鐘的等待後,轉碼完成,編碼倍率為5.2X,成功將原本18GB的視頻壓縮到4.5GB。
【溫度測試】
AIDA64 FPU+Furmark雙烤下的溫度表現超出了預期,烤機時間為8分鐘,顯卡溫度穩定在67度,頻率1995MHz。CPU溫度隨著風扇的起飛穩定在94度,雖然有點高但是考慮到祖傳的14nm工藝和10600KF體質,也就這樣了,日常使用還是要稍微降壓降頻的。
【全文總結】
自此,本人終於不再是工具人,也有了屬於自己的ITX主機。一定會有很多人問為什麼不用ZEN3處理器。其實這一臺,雖然在性能上不是特別出色,作為日常遊戲使用的主力機器還是很夠用的。而且微星的Z490i Unify完美支持第11代的酷睿處理器,到時如果CPU性能出色再進行升級。最最最重要的是ZEN3的平臺也是有的,只是用在了不一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