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R&B的傑出代表!七位樂評人鑑賞孫盛希《出沒地帶》

2021-01-08 滾石唱片

孫盛希

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

孫盛希2020年底發行全新專輯《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在這張完整度極高的最新作品中,孫盛希從心靈深處將內在的奔放釋放開來。

金曲30後的孫盛希,音樂事業扶搖直上,經過多年淬鍊終於「破繭成蝶」,憑藉了得唱功與多張優質專輯在華語樂壇備受關注。

孫盛希從前面幾張作品便累積出一種特殊且內斂的個人創作觀點:「用簡單的日常觀察角度切入人性哲學課題」,如專輯之名《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座落在希希真實生活圈裡一個個的固定去處,分別承載著內心不同的深層情緒、記憶與欲望,就像每一個人都擁有不同面向,因這些面向構成一個完整的「我」。

從看似重複固定的日常行徑反推至潛意識人格的自我對話,十首歌化成九宮格,用音樂思辨轉譯心中虛實相交的區塊場景,剩下那一個光也逃不出來的「無限循環的黑洞」,是發生在現實,還是想像?那些尚未被定義完全的心理狀態、無法被獨立解讀的人性矛盾,驅使生命繼續前進。專輯英文名《Where is SHI?》,留下了想像伏筆,也是正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一邊也向聽眾丟出思考,「我是誰,我正在哪裡?」

《出沒地帶Where is SHI?》一連串聲音、場域與記憶的釋放,從女人情感受傷、撿拾情緒、重新振作,轉而往內探索延伸對事業的不滿足、欲望的釋放,原來的自溺惆悵到有所領悟斷舍離,最後開啟了自我對話與療愈重整,療傷好了,新的自己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的試煉。

12月18日專輯一上線便引發圈內樂評人關注。

以下是業內知名樂評人對孫盛希專輯《出沒地帶Where is SHI?》的評價(排名不分先後)

呆若木一

孫盛希在《希遊記》的高度之後,《出沒地帶Where is SHI?》難免承受過高的期待壓力。聽了幾天以後,我依然認為這是一張品質優秀的作品,在編曲製作和嗓音表達中都找到了一個足夠舒服的立足點。

孫盛希擅長用生活化的筆觸去寫日常情感,前半段慵懶氛圍化,後半段逐漸透出了熟悉的銳氣,這正應了專輯書寫名利光芒背後逐漸從迷茫走向自我肯定的內心成長路程。

整張從遊移不定走到一點點確證自己的情緒合理性,聽完專輯就像陪著她從迷霧裡一點點走到了暫時的出口,在特定曲風框架內維持了完整的情感線條,在驚豔和攻擊性之外更難得的是對陰霾情緒的揭示與探索,她最終在零碎的思緒裡擁抱了自己的脆弱。

流水紀

2018年的專輯《希遊記》獲得滿堂彩,更一舉奪下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項,讓更多人真正認識了孫盛希——這個突破了臺灣固化抒情女歌手模式,和一幫夥伴以樂隊形式玩出了好音樂,足夠特別的華語新生代唱作女歌手。

如果說《希遊記》是張揚的,肆意的,充滿荷爾蒙能量宣洩的「釋放」,那麼時隔兩年之後帶來的《出沒地帶Where is SHI?》,就像封面那個白與藍之間,黑髮紅衣的女子,充滿一種冷豔的、內斂的,自省般的「思考」,我們一首首聽下去,會發現專輯10首歌本身的自我張力,以及彼此之間關聯所帶來的想像空間,絕對強大。

這張專輯充滿了破碎的迷離意象,像覆蓋肉體上有所掩飾的衣服,在孫盛希的歌聲裡一層層剝落下來,露出純白而無辜,陰鬱而曖昧的靈魂——關於個體面對群體生活所碰觸出的孤獨,關於情感關係裡進退攻守的現實,關於欲望亟待發洩的瘋狂……專輯自《深夜電影》開始,前五首都很清冷,好像送走白日喧囂之後,努力收拾心情,面對真實的自我,過程中與sunkis合唱《不要讓我後悔》,與呂士軒合唱《那我先》,男聲分別以「前男友」和「男閨蜜」的方式,突出現代人渴望擁有的愛情裡,那種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角度有趣,語氣輕鬆,但聽過以後,是會心一笑的無奈。

從《啦哩邋遢》開始,專輯的情緒張力開始變得更加強烈,歌詞完全是孫盛希作為「宅女」的自我生活日記,卻是用一種時髦甚至性感的語氣演繹出來,也是讓我忍俊不禁。《還不夠》則是作為「明星」孫盛希的自我懷疑與拉扯,在兩首極其私人化、生活化的作品後,《Give It to Me》和《潛伏期》則是講述面對肉體欲望與靈魂渴望的極致需求,像女孩到女人的蛻變,伴隨著喘息與疼痛,收尾《於是呢》留下「活得再自私一些,離開才不留念,輪迴」,又開啟了一層人生與人性,循環往返的思考。

專輯以R&B為主軸,在律動感十足的節奏氛圍裡,講究整體的氛圍,深入探究每首歌對於情緒「出沒」碎片的捕捉,沒有故作深刻的雞湯,沒有討好耳朵的刻意,後勁兒卻十足。做出這樣一張作品,孫盛希很勇敢,我們可以給女孩一個「我也懂」的擁抱,然後,重複聆聽。

三石一聲

孫盛希的音樂以《希遊記》為分水嶺,之前,她在各種流行及流行以外的多元種類中試煉自我;而後由《希遊記》開始,找到了以藍調、R&B為範本的音樂路子;第五張專輯《出沒地帶Where is SHI?》延續了這種大框架風格之下的10曲不同支流。

聽得出,《出沒地帶Where is SHI?》整體的創作思路更趨向復古到千禧年前後的R&B方向上,以強烈的氛圍營造為主軸,牽引著聽者們能在人聲與配器交織的旋律線中,更依賴著情緒遊走情感。

嚴格來講,這張專輯沒有特別朗朗上口的K歌向作品,卻每一首歌都能在設定豐富的音軌層次之間,讓人深陷在音樂的情境之中。

我會格外推薦《深夜電影》和《潛伏期》兩首歌,前者頗見孫盛希以Vocal塑造氛圍感的能力,後者則是以Vocal音域之間的差異感構建給聽者一種警省般的衝擊力;《邋裡邋遢》和《還不夠》兩首在Groove律動裡埋藏的Swing感,同樣是整個Work Team很有考究的出色操作。

愛地人

從千禧年到現在,二十年過去了,R&B還在流行著,卻早就有了新的進化、新的升級。

不過,在這個融合化的大時代,至少在華語樂壇,R&B更多時候只是被當成一種元素,被很多人拆開來、揉碎了用,但真正深耕其中的歌手,其實並不多。

孫盛希無疑就是深耕R&B的傑出代表,而這次的新專輯《出沒地帶Where is SHI?》,相比上一張Neo-Soul元素突出的《希遊記》,則有著更濃鬱的R&B結構。至少回望整個2020年,這張《出沒地帶Where is SHI?》可以說是華語樂壇最優秀的一張純粹的R&B專輯了。

當然,孫盛希在這張專輯裡,並沒有將R&B曲風固化,在R&B的基調之上,她的音樂世界依然是開放的。因為融合了Neo-Soul、Funk、Jazz、電子等等元素,也讓《出沒地帶Where is SHI?》整體更偏向於PB-R&B,而孫盛希突破旋律框架的情緒化演繹,還讓專輯有著很強的Alternative R&B味道。

作為專輯中第一首完成的作品,《查無此曲》確實可以稱得上整張專輯的起點和支點。「別對我失望」和「懲罰我的遺憾」這樣的糾結,也形成了「無限循環的黑洞」的專輯概念。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糾結、糾纏、對抗、對話,形成了《出沒地帶Where is SHI?》這樣一張屬於內心靈魂大戲的唱片,也讓一張R&B風格的專輯,不因為曲風的框架,從而落入模式化的套路中。

基於布魯斯的《深夜電影》,復古中呈現Chill R&B趣味的《不要讓我後悔》,用Funk的律動與Soul融合而成的Neo-Soul作品《那我先》,有著爵士走向的《查無此曲》,融合EDM元素的《啦哩邋遢》,將Trap與經典R&B和聲,以及吉他音色相結合的《還不夠》,再加上於電音、鋼琴和弦樂之下,將人聲與情緒呈現到極致,猶如R&B音樂劇般的作品《潛伏期》等,《出沒地帶Where is SHI?》整張專輯的每首作品,都有著各異的形態,讓R&B元素髮散著各種可能性。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張以R&B為主體的專輯,孫盛希在《出沒地帶Where is SHI?》裡的人聲,沒有那種標誌性的黑人嗓,也沒有那種科班式的技巧運用。她的演繹有情緒、有溫度,在其中依然可以聽到華語女聲感性的細膩和立體,R&B在孫盛希的歌聲中,也不再僅僅只是一種曲風,而成了情緒的延伸。

盧世偉

在臺灣新一代的女歌手當中,孫盛希算是難得高產且又高質的一位了,2018年連發兩張專輯《女·人Woman》和《希遊記》,今年年底再次交出一張完整專輯《出沒地帶Where is SHI?》。

一整張專輯聽下來,可以明顯感受到,從音樂性上來看,《出沒地帶Where is SHI?》可以算作時孫盛希從上一張《希遊記》開始確立的fusion道路的延續和升級,沿著這一道路上繼續挺進,再度研發R&B的更多可開發與拓展空間。

專輯中的十首作品,可以看作是一部Alternative R&B的集合,整體都是以R&B為主體,但又各有側重,分別與不同的音樂元素融合,譬如《深夜電影》的blues基調,《不要讓我後悔》的chill路線,《那我先》是funk與soul的融合,《查無此曲》中則聽到大段的爵士,《啦哩邋遢》的EDM趣味,《潛伏期》的音樂劇架構等等。可以聽出,如今的孫盛希正在R&B的道路上沉溺至深,致力於把R&B玩到不拘一格,異彩紛呈,從專輯的創作到製作陣容來看,她也是邀請到了一向與她志同道合的重量級夥伴,採用集體創作的靈魂碰撞方式完成,也讓整張專輯的融合結晶意味就更加濃厚。

但《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又不單單是一張只沉溺於音樂性有企圖的專輯,在內容呈現方面,同樣是一張有著完整敘事邏輯和主題概念的專輯。從第一首歌《深夜電影》開始,一副深陷於失戀黑洞無法走出的女子形象率先躍然而出,《不要讓我後悔》中的糾纏拉扯,《那我先》中迫不及待想要走出,而如此病急亂投醫的結果則在《查無此曲》中迅速敗露,而接下來的《一分之二》中開始從不同角度來探討戀愛關係中男女各自的角度與比例關係,然後放下困頓,回復到《啦哩邋遢》和《還不夠》的自然真實的生活狀態中,但感情怎又會是說放下就能完全放下的呢,曾經的那些刻骨銘心又欲罷不能地回到《Give It to Me》中,於是只能再度沉沒進一段《潛伏期》,將失戀的痛「一天 一天 在我自以為平靜的時候偷偷蔓延/一點 一點 在我自以為安穩的時候漸漸淪陷」。

最後,《於是呢》,逐步釐清「哪些值得紀念」,哪些需要「自私一些離開」。失戀的黑洞就這樣通過十首歌無限循環次第展開,聽著有些慌亂,有些語無倫次,有些故作灑脫堅強,有些無力的迷茫與困頓,有些聽之任之,卻是很多人都曾經歷於陷入失落情感後的真實模樣,也讓這十首歌變成一張可以沉溺其中的專輯。

趙南坊

孫盛希全新專輯《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專輯文案裡一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她講「我在想的是,怎麼樣把流行歌做到極致」,我好奇的點是,這裡所謂的「極致」到底會是什麼樣。

聽完整張專輯,我想我大概理解到了「極致」的內涵。通常,看到「極致」的字眼我們會瞬刻對標到類似「技術層面的精尖」這樣的意思,但在《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裡,孫盛希所做的並不是這般,她沒有落入到盲目追求技術的怪圈中,而是做到了技術與情感的良好平衡。也就是說,在這裡,我們能夠體驗到技術跟情感充分黏合的立體狀態。

而具體解讀「極致」,我得出了以下幾點感受:首先,是極致的純粹。《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裡的音樂風格集中在R&B,並且是非常純粹根源化的R&B,孫盛希顯然不是要給我們奉獻潮流套路下的R&B,而是回歸到根基去探索經典R&B的樣態。所以,專輯中歌曲會散發出濃烈的復古味道。如此做,音樂質感就突出純粹特點。當然,純粹並不就意味著乏味,她是有積極跟新時代對話的意識的,R&B基底之上的Fusion做得非常豐富,邀請來不同音樂人合作,一同製造出囊括Neo-Soul、Alternative R&B、當代電子元素、Jazz、Funk等多樣元素的作品。聽感體驗可謂多元。而無論風格如何變換,主線始終是R&B,尤其注重律動的打造。雖然不訴求特別突顯的記憶點,但幾乎每首歌曲都可以做出出色律動,促使其擁有著易感的感染力。

其次,是極致的自我。這是在說內容層面,也是在說音樂層面。內容層面,《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可以視作是孫盛希內心世界的完滿託出,表達其對於感情關係,對於生活,對於世界的感知。很強烈的私人情緒輸出。音樂層面,孫盛希也選擇了個性的呈現方式。比如,其中很多歌曲都採用到大量真樂器的Live即興錄製方式。由此,相比于格式化鮮明的流行歌曲,《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的歌曲都是建構在真實樂隊互動氛圍內,生動、自由、充滿偶然性。我個人很享受這般Band Sound意味的R&B,它就如同在進行一番現場演出,臨場感與沉浸度都達到最盡。作為歌手的孫盛希,在其中就彰顯出技藝的成熟跟感情的充沛,駕馭音樂的感覺各外顯著。

同樣是在專輯文案裡,孫盛希還講到「我就是喜歡好聽的音樂,期待我做的音樂可以變成流行」,從刻板的行業標準中跳脫出來,獲得音樂創作的自由,這是她在《出沒地帶 Where is SHI?》所嘗試並且做到了的事情,有時候,想法跟意識會決定技術的走向。在我看來,此番的她就是領悟到了「極致」的精髓,才做出了這樣一張充滿個人化風格的專輯。

梁曉輝

孫盛希從樂壇已經固化了的R&B審美範式中出走,打破通常規律化的節奏和編曲,以R&B為軸心,將觸角外延至Soul、Funk、Jazz、Alternative、Electro,製作思維呈現出與人聲特質相併行的狀態,是多點式且發散性的。內在則是對自己個性和生活方式的向內思考,有對欲望成功的冷靜,對自我懷疑的刻畫,對孤獨的咀嚼,對隨性的推崇。《出沒地帶Where is SHI?》既是她在音樂上的創造,更是她日常或好或壞情緒的出口。

相關焦點

  • 孫盛希演唱會臺北場完美結束 北上廣演唱會時間介紹
    ­  「看愛慢慢凋謝,像曾盛開的一切,當心不再熱烈,先放手,不代表不痛不寂寞不想念,留時間留空間,卻留成遙遠,把愛乾燥留念,心將開出懷念。」 從女孩畢業,入門心中的理想女人傾聽27歲女人的決心、感性、直覺、情愛、哲學,痛處及自我調適,初學女人的獨特魅力,這是最真實的孫盛希。
  • 金曲天后孫盛希強勢竄起 為多部戲劇獻聲
    金曲天后孫盛希強勢竄起 為多部戲劇獻聲時間:2019-10-17 16: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曲天后孫盛希強勢竄起 為多部戲劇獻聲 以實驗專輯「希遊記」拿下金曲30《 國語專輯獎》 的孫盛希,工作邀約不斷,這段時間獲臺灣不少時尚品牌形象合作,目前也同步緊鑼密鼓進行自己的個人音樂會巡迴演唱
  • 黃河源頭的「危險地帶」,處於盆地土質鬆軟,時常有野獸出沒
    2020-11-22 11:36:04 來源: 豫虞於漁 舉報   黃河源頭的「危險地帶
  • 盤點|9位音樂人和樂評人的年度唱片,以及他們所失望的……
    2017年,不少音樂人和樂評人都沒辦法選出亮耳朵的新唱片。這張榜單包括9位音樂人/樂評人今年聽過的好唱片(不限發布於2017年),有幾位也給出了最失望之作。邱大立 樂評人Neil Young -《The Visitor》在搖滾樂的草原上馳騁,一晃已過半世紀。
  • 行舟樂評:北極熊的災難?邁克《Earth Song》警醒世人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今天行舟樂評來聊幾首歌,主題是關於地球的,也借這幾首歌來審視人為之下全球環境的變化。行舟樂評:已經有文章正本清源,引用權威數據說近年來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並不是幾張照片裡面的那種可憐樣兒,加拿大政府發給因紐特人的北極熊狩獵許可數量也有增加。然而,我們對於全球變暖的問題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很多地域一年比一年熱,大家也感同身受。人類確該深思並積極行動,捍衛我們的生存家園。
  • 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圓的面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圓的面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圓的面積s=π×r×r   其中,π是周圍率,等於3。14   r是圓的半徑。   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為:C=2πR。C代表圓的周長,r代表圓的半徑。圓的面積公式為:S=πR2(R的平方)。
  • 行舟樂評:龍錦——一支極具東方韻味的中式雷鬼樂隊
    並因其懶洋洋的獨特節奏,給人熱情、輕快的感覺,被稱為「屬於夏天的音樂」。雷鬼樂的歌詞強調社會、政治及人文的關懷,它的核心精神是快樂和自由,試圖擺脫一切人為的苦難,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雷鬼樂的代表人物是Bob Marley,正如他所言,「我們應該一起去創造音樂和愛,因為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艱難與貧困。沒有什麼我們不能做的,我們不能呆立著眼看著他們把我們埋葬!」
  • 6月花海神仙出沒 盤點爛漫七大花海
    林芝花海神仙出沒的地方NO.1 林芝花海神仙出沒的地方  推薦理由:六月,林芝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和黃牡丹開始鋪滿山坡,綿延至河谷,在雪山冰川的映襯之下怒放著野性的壯美,說它是仙境,一點也不誇張。扎貢溝:欣賞珍稀的野生黃牡丹野生黃牡丹是瀕危物種,生長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峽谷地帶,目前僅在四川、雲南和西藏東南部有少量分布,然而在西藏林芝地區米林縣扎貢溝內卻生長著大片的野生大花黃牡丹。每年5~6月份,爭奇鬥豔的黃牡丹開遍扎貢溝的山溝河谷,像片片彩霞飄落在美麗的雅魯藏布江河畔,與雪山、森林、藏寨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絕美畫卷。
  • 神秘北緯30度線,雲集神秘的詭異地帶
    在地球北緯30度地帶(上下偏差不會超過5度),有這許多神秘而超越認知的自然現象,如錢塘江大潮 、江西的廬山、四川 的峨眉山、巴比倫的 「空中花園」、約旦的死海 、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 、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加勒比海的
  • 神秘北緯30度線,雲集神秘的詭異地帶
    在地球北緯30度地帶(上下偏差不會超過5度),許多神秘而超越認知的自然現象,如錢塘江大潮 、江西的廬山、四川 的峨眉山、巴比倫的 「空中花園」、約旦的死海 、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 、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加勒比海的百慕達群島和遠古瑪雅文明的遺址……人類文明的母親河,大多都是在北緯30度附近,如中國的長江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行舟樂評:歐美樂壇當紅炸子雞Camila Cabello,你成功的樣子真美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近日,卡妹Camila Cabello冠單《Havana》全球流媒體總量已達34.2億,超過Adele神曲《Hello》的33.3億,升至女歌手單曲流媒體總冠軍!
  • Taylor Swift 被黑粉造謠,挑撥離間她和權威樂評機構的關係
    這張專輯樂評開局便爆炸了,成為個人歷史上第一,新生代五大天后樂評第一,今年樂評成績最好的專輯之一。沒想到在大家都期待滿滿,興高採烈的時候。今天有一個黑粉假冒權威樂評機構Pitchfork,用PS軟體給《folklore》打了個5.3分,而且這個圖傳播廣泛,讓不少外網黴粉一時衝動分不清真偽,在網上罵起Pitchfork譁眾取寵。
  • 中國近現代史上20位傑出女性,她們都是誰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那些歷史上對近現代中國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傑出女性。10、金學曙:首屆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傑出代表金學曙(1922-2014),上海人,生於浙江嘉興海寧。新中國第一代西醫,同時兼修中醫,是新中國首屆"全國三八紅旗手"的傑出代表,被時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鄧拓稱為"新時代的傑出女性"。
  •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牛在哪裡?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牛在哪裡?> 2017年10月12日 14:14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參與互動    有七位諾獎獲得者的貝爾實驗室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
    近代歷史上,我國的許多成就在世界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無論在哪個方向,都是令世人震驚的,小編帶你認識以下,近代歷史上十位傑出的地質學家吧~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 2021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三角函數的恆等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三角函數的恆等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學上,恆等式就是無論其變量如何取值,等式永遠成立的算式。   三角函數的恆等式   任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海倫公式):S^2=p(p-a)(p-b)(p-c),p=(a+b+c)/2,a.b.c為三角形三邊。
  • 「我是樂評人」長沙市音協橘洲音樂論壇等你來發言
    星辰在線1月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實習生 劉佳璐) 為深入探究音樂評論的特徵與規律,更好地發揮音樂評論的積極作用,「我是樂評人」長沙市音協橘洲音樂論壇(第一期)將於1月17舉行,並面向廣大音樂評論家及社會各界音樂人士、愛好者徵集發言稿。
  • 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圓的方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數學知識點:圓的方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圓的標準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O(a,b)為圓心,以r為半徑的圓的標準方程是   (x-a)^2+(y-b)^2=r^2   2。
  • 一個半圓的半徑是r,它的周長是()A.πrB.πr+rC.r(π+2)
    題目一個半圓的半徑是r,它的周長是A.πr B.πr+r C.r(π+2)普通學生思路:半圓的周長公式是:π×直徑÷2+直徑=半圓周長。半徑是r,則直徑是2r,代入公式得:π×2r÷2+2r=πr+2r=r(π+2)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