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美國大選中拜登最終獲得勝利,而在明年1月他也將和自己的團隊執掌美國,但是由於川普在落選後的一系列言論,屆時新舊政府的交接是否順利還仍舊存疑,而拜登新政府對於各種事件的態度與政策將會如何也引起了外界的重點關注。
但是如今隨著民進黨當局與美國的來往,有部分媒體可以從中看出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彰顯出「臺美關係」與以前已經有所不同,民進黨當局似乎和美國政府有所齟齬,出現了嚴重的步調不一的現象。
在過去,民進黨當局將美國當作是討好的對象,平時媚態盡顯,毫無立場,有的媒體直接將民進黨當局說成是美國的「走狗」、「罪人」;而最近這條「走狗」似乎不太能討主子的歡心,雙方在多個事件上步調不一、說法不一。
例如11月,民進黨當局放出消息,稱將會有美國現役軍人前往臺灣,參與觀摩並指導臺灣軍隊的操演。這一消息得到許多島內媒體的轉發,還有的媒體放出了人證,消息真實應該是確鑿的。但是美國隨即就對相關說法進行否定,並且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些說法不夠準確,狠狠打了民進黨當局的臉。
而根據美國規定,臺灣在和美國沒有「建交」的條件下,將軍事人員派出進行軍事授課是違規的。之後在美國印太情報指揮官史達曼秘密「訪問」臺灣時,有不少臺灣媒體甚至提前知悉的消息,前往專機降落的機場進行等候和報導。對此有觀點認為,臺灣媒體能夠知悉,和民進黨當局必定有關,民進黨當局一反常態,必定會使得美國非常不悅。
然而民進黨為何要這樣大肆宣傳和美國的關係,以至於引起美國的不悅?有分析認為,民進黨當局如今許多政策難以實行,政治上受到的阻力很大,來自民間的反對呼聲也很高,尤其是「萊豬」事件,更是令民眾大為不滿。
此時民進黨當局最想做的就是轉移民眾的矛盾,所以對臺灣美國之間的互動交流多次炒作,從而表現出「萊豬」政策的實施可以從美國得到更多好處,進而宣揚一些政策的合理性,瞞天過海,將政策推行。
但是目前來看,民進黨當局的炒作過了頭,讓美國不悅,反而弄巧成拙。臺灣放出的多個臺美之間的項目與活動都遭到美國的否認,這都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可以看出,臺灣與美國之間已經有微妙的改變,而在拜登上臺之後,類似於這樣的改變還將繼續下去。
編輯丨堅果 審稿丨悠悠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十點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