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 2019年FDA審批的13款醫療AI產品:以色列公司成最大贏家,胸部...

2020-12-01 雷鋒網

雷鋒網2019年3月,FDA前任局長Scott Gottlieb博士宣布離職。隨後,國家癌症研究所所長Sharpless擔任代理局長。但直到2019年11月2日,史蒂芬·哈恩(Stephen Hahn)正式成為FDA新局長,「掌舵人」一世才最終塵埃落定。

儘管人事上經歷了一番小的變動,但是就醫療AI產品而言,FDA監管層面的態度依舊堅定,利好消息不斷釋放。一部分頒布的法案,也為醫療AI的獲批提供了更多充足的動力。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2018年12月,FDA頒布「醫療器械安全計劃」(Medical Device Safety Action Plan)鼓勵在安全性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首次進行安全創新的設備儘早進入市場。2019年9月,FDA又頒布了「針對應用人工智慧(AI)及移動數字醫療軟體或產品的監管和審批規定。」

2019年,FDA的AI成果也比較豐富,審批通過了關於心血管、乳腺、肝臟一系列AI產品,在醫療的不同流程與環節中均有涉及。

本文對2019年獲批的幾款AI產品進行了梳理,期望2020年醫療AI產品能夠在一個溫度適宜的環境下,都能夠「百花齊放」。

巨頭髮力

GE醫療:Edison平臺

2019年1月,GE醫療正式推出了「Edison」(愛迪生)計劃。GE醫療副總裁表示:「該計劃旨在完善通用電氣醫療( GE Healthcare )的產品線,在更多數字產品中利用人工智慧。」

2019年9月,GE醫療和UCSF(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開發的X射線掃描AI平臺獲得了FDA的認證。

Edison平臺人工智慧數據處理模塊可以對檢測數據採集進行錯誤提醒,意味著將標記圖像提供給技師檢查,從而允許進行校正(例如拒絕或重新處理),然後再提交給放射科醫生進行檢查。

X射線掃描AI平臺在限制假陽的前提下,可以檢測到大部分大型氣胸(靈敏度為96%),並且識別75%的小型氣胸。此外,該平臺還可以對PACS工作清單進行優先級排序,並向技術人員提供設備上的通知,大幅度減少核查時間。

西門子醫療:胸部CT模塊

2019年9月,FDA批准通過了西門子醫療的胸部CT AI-Rad Companion。這是一個基於雲的解決方案,經過了西門子、GE和飛利浦CT測試和驗證。

AI-Rad先對胸部CT圖像區域的不同結構(包括肺、心臟和主動脈)進行區分,再分別突出、標記和測量潛在的異常。

AI-Rad Companion Chest具有包括:病變的自動檢測、異常定位和肺部病變的測量;肺葉衰減實質的量化;肺部病變的增強顯示;肺葉的自動分割和增強顯示;胸主動脈的最大直徑的分割和測量;冠狀動脈鈣化積分的量化;以及由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確定的九個解剖標誌的檢測的多種功能。

AI-Rad胸部CT還可以自動生成DICOM格式的半結構化報告,放射科醫生可以在臨床工作中通過PACS訪問這些報告。

佳能醫療:CT圖像重建

2019年10月,佳能醫療宣布,其最新的高級智能Clear-IQ引擎(AICE)已被FDA批准用於該公司的「超高解析度」Aquilion Precision CT系統。使用Aice深度卷積神經網絡進行圖像重建,以及Aquilion Precision比常規CT高約兩倍的解析度的能力,可以讓臨床醫生根據比以前更小的解剖結構診斷疾病,發現此前難以發現的病變。

AICE軟體依賴於深度學習算法來分離CT成像數據中的信號和噪聲,有效地提高了圖像的保真度,在不增加輻射劑量和阻礙工作流程的前提下,減少噪音和人為因素對空間解析度的影響。

AI重建技術在Aquilion Precision和Aquilion ONE / GENESS EditionTM高端CT上均有應用。

美國佳能醫療公司CT業務部董事 TimNicholson 表示:「佳能醫療致力於開發幫助醫院生成更清晰、更全面的圖像智能解決方案。」

Omega:減少X光輻射

Omega與IKOMED合作開發基於人工智慧的區域照射輻射減少解決方案FluoroShield獲得了FDA的批准,這是同類型產品的首次獲批。

FluoroShield是基於AI的、減少區域輻射的解決方案,只能在Omega的cs系列平板探測器上使用。FluoroShield幫助臨床醫生在介入治療時,將暴露輻射劑量降低到原先的84%。

FluoroShield是Omega醫學影像公司與加拿大溫哥華 IKOMED公司共同研發的解決方案。Omega是美國一家醫學影像設備公司,KOMED是基於AI技術開發解決方案的醫療公司。

創新公司

Aidoc:頸椎骨折和肺栓塞

2019年6月,Aidoc的頸椎骨折和肺栓塞人工智慧產品,分別獲得了 FDA的批准,這已經是Aidoc第三次獲得FDA的批准。

臨床中頸椎損傷的遲發性或漏診發生率在5%到20%之間,頸椎骨折產品可以幫助醫生優化工作流,讓臨床醫生優先診斷高風險的患者。

肺栓塞被認為是一種無聲殺手,美國每年有多達20萬人死於肺栓塞。肺栓塞人工智慧產品主要用於輔助臨床醫生診斷病人肺栓塞,並實現根據患者的危重性排序分類。

Aidoc公司位於以色列,成立於2016年,共融資4000萬美元。 Aidoc公司執行長Elan Walach表示:「Aidoc還有8個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公司的總體目標是計劃兩年內實現適合多種場景的完整醫療AI產品,並實現落地500家醫院。」

HeartVista:心血管MRI

2019年10月,HeartVista用於心臟檢查MRI成像軟體通過了FDA 的審批。HeartVista產品主要利用AI在短時間內生成高質量的MRI圖像。

HeartVista 在掃描協議中加入了一種獨特的人工智慧神經網絡,以識別並區分低於標準閾值的圖像。

HeartVista利用AI幫助技師優化質量不高的心肌延遲增強圖像。此外,獲批的該款軟體還提供左心室的射血分數、容積和質量初步測量功能,10秒鐘就可獲取患者自由呼吸標準心臟視圖。

HeartVista可以降低心臟MRI檢查的諸多門檻:減少屏氣時間使患者更舒適長時間檢查不舒服和其他健康限制的患者實現更友好的檢查。而臨床醫生可以實時遠程監控和指導,獲得質量更高的掃描結果。

HeartVista公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斯阿爾託斯市,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 NIH )和Khosla Ventures資助,產品起源於史丹福大學的磁共振系統研究實驗室( MRSRL )。

Biofourmis:心臟ECG

2019年5月,Biofourmis旗下基於雲技術的RhythmAnalytics獲得了FDA的批准。

RhythmAnalytics主要用於檢測心律失常,可檢測分析包括心律失常、室性異位搏動、心房顫動在內的15種疾病。

在提交給FDA的一項臨床試驗中,該平臺最初接受了超過30萬例心律不齊患者的心電圖訓練,並與兩個類似的深度學習系統和一組心臟病專家進行了對比,在所有這些方面均表現出色:敏感性為90.8%,特異性為98.2%,F1總體得分為0.834。

Biofourmis臨床諮詢委員會成員Maulik Majmudar博士表示,「傳統方法分析動態心電圖需要耗費大量醫療資源,並且還有很高的誤診率。RhythmAnalytics為醫生和護理人員提供了一種快速、自動化、高精度的設備來診斷心律失常。」

Biofourmis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新加坡,致力於利用患者自身醫療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可穿戴設備、醫院資料庫、個人實驗室報告等)研發人工智慧雲產品。

eMurmur:心臟雜音檢測

2019年5月,eMurmur的旗艦產品eMurmur ID已獲FDA批准。eMurmur ID是一種與電子聽診器配合使用的移動雲解決方案。

eMurmur ID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區分病理性心臟雜音,以及S1及S2心音等情況。在5項超過1000名患者的單多中心試驗結果顯示,eMurmur ID的準確性良好(超過85%)。

eMurmur總部位於奧地利,創建於2012年,是自動化心臟雜音檢測技術的領導者之一,已完成該領域的多項前瞻性臨床研究。

此外,該公司還擁有一個1000多個心臟記錄的專有資料庫,以及相應的標準超聲心動圖診和心臟病專家診斷評估數據。

Zebra Medical Vision:腦卒中和氣胸

Zebra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醫療AI領域產品商業化的排頭兵。

2019年6月,Zebra公司有兩款產品獲得了FDA的批准,分別是頭部CT顱內出血AI產品和胸部X射線氣胸( PNX )AI產品,這已經是Zebra第三次獲得批准。

頭部CT顱內出血AI產品 ,旨在識別顱內出血及體積變化。另外,對於較小的出血點也同樣敏感;胸部X射線氣胸( PNX )AI 產品則主要是針對「 stat 」發現的AI警報,是世界上第一種胸部X射線細分AI產品。

Zebra越來越多的AI產品獲得的FDA批准,將會幫助其繼續擴大美國市場。Zebra今年通過的兩款產品都是其未來「全能AI」計劃的一部分。

Zebra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以色列,已融資超過5000萬美元,被評為排名前五的快速成長人工智慧公司,其冠脈鈣化積分AI產品於2018年7月獲得FDA批准。Zebra以固定的年度收費模式和一致的服務為醫院提供人工智慧產品。

Qlarity Imaging:首例乳腺AI產品

2019年7月,Qlarity Imaging的乳腺人工智慧產品QuantX通過了FDA的認證,這是FDA首例通過認證的乳腺產品。

QuantX最初是基於芝加哥大學Maryelen L.Giger博士的研究開發的。

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將圖像特徵合成為一個評分,參考已知異常金標準資料庫進行判斷。

在臨床試驗中,Quantx已經被證實在幫助放射科醫生解釋癌性和非癌性乳腺病變方面的有效性,其能夠減少39%的乳腺癌漏診率,同時可以改善20%的診斷結果。

Qlarity Imaging是在芝加哥大學波爾斯基創業與創新中心支持下創立的,現已經被Paragon Biosciences 收購。Paragon Biosciences承諾投資5億美元幫助其開發創新療法和診斷工具。

「突破性設備」計劃

2019年除了以上通過FDA的醫療AI產品,FDA還認定了多家醫療AI企業為「突破性設備」(breakthrough device)。

FDA的突破性設備計劃是針對某些醫療器械和器械主導的聯合產品的自願計劃,目標是為患者和醫療保健提供者提供及時進入這些醫療設備的途徑,加快他們的發展,評估和審查。同時保留法定標準的上市前批准、510( k )批准、和 DeNovo 營銷授權,符合工程處保護和促進公共衛生的使命。

RenalytixAI:腎臟II型糖尿病

Renalytix AI是一家腎臟疾病AI診斷公司,旨在開發基於人工智慧的腎臟疾病臨床診斷技術。該公司近日宣布,其診斷產品KidneyIntelX已獲FDA突破性設備認定。

這也是首家在AI腎臟疾病診斷領域獲得FDA突破性設備認定的公司。

KidneyIntelX使用基於機器學習算法預測評估包括sTNFR1、 sTNFR2和KIM1在內的血液標記物,並結合電子健康記錄信息,進行識別腎臟疾病。

RenalytixA是IKidneyIntelX與西奈山衛生系統合作開發的。西奈山醫院成為IKidneyIntelX公司股東,並在融資中對其進行了股權投資。

Exact Sciences:肝癌檢測

2019年11月,Exact Sciences獲得了FDA頒發的「突破性設備」(breakthrough device)認定。Exact Sciences 開發的基於DNA甲基化的液體活檢產品主要根據血液篩查早期肝癌患者。

Exact Sciences 在巴塞隆納臨床試驗中試驗表明,對於早期HCC(肝細胞癌)的敏感性為71%。AFP試驗在Exact Sciences的研究中對早期HCC的敏感性為62%。

今年11月份,Exact Sciences收購了基因檢測公司Genomic Health,並加快癌症診斷產品的開發推出。

Paige.AI:病理學檢驗

2019年3月,Paige.AI獲得了FDA頒發的「突破性設備」認定。Paige.AI利用AI技術輔助病理學檢驗,提高癌症患者確診的速度和準確性。

通過與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獨家合作,Paige.AI利用該癌症中心大量的癌症病理學數據用於AI系統的研發。Paige.AI還正在為該中心超過四百萬份的病理學檔案進行數位化處理,將病理學數據記錄到電子病歷系統、實現基因組和臨床數據相整合。

Paige.AI於2018年初創立,擁有專業的病理學研究團隊。Paige.AI將病理學、臨床實踐、人工智慧三者有機結合,用深度學習來進行臨床病理學研究。在2019年年初,Paige.AI入選由CB Insight評選的AI 100榜單。雷鋒網

展望

總的來說,AI在醫療領域已經充分證明自身的價值,FDA在審批流程上的經驗,也勢必會加速AI產品的認證與落地。在這個方面,國內的醫療監管機構似乎更為謹慎。

如果從全球視角來看,許多輔助診斷場景化下的產品介紹中更多強調AI的「預警」功能,而非「診斷」功能。這也為國內的醫療AI產品提供了更好的定位和思路:不要試圖取代醫生,而是專心做好醫生手邊的「好幫手」。

除了今年獲批以及獲得突破性設備計劃的產品,雷鋒網去年盤點中獲得FDA認證的企業,諸如IDx這樣的企業在2019年正在全面市場推廣,像Zebra、Aidoc這樣的公司2019年也豐富了自身產品線。

除此之外,更多的器械場商也加入AI產品的競爭和布局中來,未來行業的競爭格局還未可知。

多位業內人士向雷鋒網表示,隨著各界對於醫療AI產品和需求的理解不斷深入,有理由期待2020年成為醫療AI產品出成果的一年。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FDA近三年批准的121款數字醫療產品盤點,人工智慧類應用排第一
    創新設計、智能研發和臨床驗證都是推出一款醫療產品的關鍵步驟,但如果沒有監管機構的認證,許多創新產品將永遠沒有機會面向患者和消費者。近年來,數字醫療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許多相關產品。在美國,負責監管的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斷推出新計劃、改革現有規定,旨在簡化審批新產品的流程,開拓數字醫療市場。動脈網梳理了FDA對數字醫療產品的監管歷程。
  • 2018上半年FDA通過的30款創新醫療產品:60%以上為慢病監測設備...
    在2018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通過對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資料庫1月-6月獲得510(k)上市前通知的設備的篩選,動脈網整理了30款數字醫療產品。   和此前動脈網報導的2017、2016年的產品盤點無二致,針對糖尿病、心血管、呼吸等慢病的數字產品仍佔主導地位。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放眼全球,醫療器械巨頭無一不是歷經併購,逐步成為行業霸主的,正所謂「無併購、不巨頭」。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發生152起併購案,本文將著重盤點醫療器械海外TOP 15併購案、國內TOP 3併購案。
  • 2018上半年的30款創新醫療產品:「慢病」更需高科技
    目的在於觀察創新產品是否主要由年輕的創業公司研發,這一統計數據雖然僅具有參考意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有46%的產品創立於2010年以後,有36%的產品來自成立於2000~2010期間的企業,僅有18%,也就是5家公司成立於2000年以前,即上世紀90年代,屬於產品和模式較為傳統的醫療設備公司。
  • 幹細胞治療漸凍症上市有望 FDA探討新審批途徑
    近年來,美國FDA對細胞治療產品的前景給予認可,並正在努力為這類創新新藥的發展勾勒一條現代化、有效的道路,他們計劃從加速審批路徑、快速通道資格、增加審評員以及制定新指導文件等方面來推進。2019年初FDA宣布了對未來細胞治療的發展計劃,預測到2025年這一領域每年將有10-20款新藥獲得批准,囊括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
  • 中國醫美器械企業及產品盤點
    由此得出,中國醫美器械市場整體規模將從2019年的530.7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994.5億元。 0202 醫美器械品類眾多 醫美器械,指的是除藥物外應用在醫學美容相關的醫療器械產品。
  • 2016年矽谷科技產品和行業盤點
    來源:矽谷密探(微信號:SVS-007)2016年已經過去,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矽谷密探追蹤報導了海外上百個科技產品。在這裡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和盤點,盤點過去一年的創投熱點,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 盤點: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上市 小分子藥物佔比超70% 成最大贏家
    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批准新藥數量在近10年裡位居第二。  雖然,疫情對各家公司的藥物開發計劃產生較大影響,也對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日常運行造成了衝擊,但是FDA在2020年的藥品審批速度絲毫沒有放緩,小分子新藥更是以38個批准數,成為了「獲批新貴」。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2020年,美國FDA共批准了53款新藥,歐洲EMA共批准了42款新藥,中國NMPA共批准了48款新藥。本文將3個主要監管機構的新藥批准情況作一匯總統計。2020年,有20家企業收穫2項以上的創新藥批准。諾華是最大贏家,共收穫了9項批准。
  • 2020年10月投資以色列盤點|以色列_科技|初創公司|teikametrics|...
    從交易量來看,投資併購Top 10行業依次為軟體、信息技術、數據分析、科學工程、硬體、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服務、隱私及安全、醫療健康、銷售及市場。2020年10月獲得投資的以色列公司/機構更多詳細公司介紹及項目信息,請登陸2020年10月以色列收購事件2020年10月以色列收購項目列表收購事件介紹以色列製藥公司Rafa Laboratories Ltd.
  • 恆瑞醫藥或成醫保談判最大贏家
    同時,這個領域暫時沒有特別有效的藥物,故恆瑞這款產品一旦上市,給公司帶來50億元營收不是問題。」資料顯示,上述滴眼液是恆瑞醫藥去年年底由德國公司Novaliq GmbH公司(下稱「Novaliq公司」)引進的CyclASol(1%環孢菌素A製劑)。截至目前,該產品的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為5257萬元。
  • FDA清除用於識別壓迫性骨折的Zebra Medical AI解決方案
    這家以色列公司表示,FDA對其椎骨壓縮性骨折(VCF)產品給予了510(k)許可,該產品使臨床醫生能夠將處於骨質疏鬆症風險的患者「置於治療途徑中,以防止可能改變生命的骨折」,Zebra Medical在一份聲明中說。 。該公司稱,該解決方案可用於進行任何臨床指徵的腹部或胸部CT掃描。
  • FDA對篩查類醫療AI產品進行緊急授權
    Clew Medical於2014年在以色列成立,公司開發的系統對醫院重症監護病房收集的醫療信息進行分析,對可能發生危及生命的現象提供早期預警,並為住院病人的護理決策過程提供支持。Clew Medical(圖片來源:Nocamels.com)據該公司介紹,醫護人員可以使用Clew來幫助識別呼吸衰竭或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新冠肺炎常見併發症)的高危患者。
  • 中國醫療AI紛紛出海,騰訊、推想、匯醫慧影、Airdoc等公司都輸出了...
    丁曉偉告訴動脈網,體素科技的發展思路是產品基於中國醫療需求進行設計,如果美國市場有類似需求,反饋調整以後再進入美國市場。除了冠脈增強CT分析產品線,還有幾個其他的主要產品線在走CFDA的審批。 在發展的過程中,丁曉偉明顯感覺到中美兩國所需的產品有共通之處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 年中盤點|2020最炙手可熱的10家AI晶片初創公司
    其中,英偉達推出了足以改變市場遊戲規則的數據中心GPU——A100,而英特爾也正在研究如何在整個產品組合中注入AI能力,同時展開大膽的收購,例如去年斥資20億美元受過了Habana Labs。英特爾收購的Habana Labs,是一家開發用於訓練和推理的高性能晶片的初創公司。
  • 2020年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00家半導體公司:18家中國公司上榜
    該公司致力於物聯網領域專用無線通信晶片的開發與應用,旗下產品主要應用於智能家電、智能家居、醫療監護、視頻監控、行業應用等物聯網領域。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在上海、深圳、西安均設有分部。  www.bitmain.com  13、Boréas Technologies Inc. (加拿大魁北克,布羅蒙特)  Boréas Technologies成立於2016年年中,並於2017年3月完成了種子期股權融資。該公司已開發出其第一款產品BOS1901,這是一款壓電驅動IC,用於可穿戴設備和其他電池供電消費設備中的高清晰度觸覺反饋。
  • AI+醫療「最佳掘金案例」榜單出爐,致敬寒冬中的「持炬者」
    2017年11月,雷鋒網聯合數十家風險投資公司、傳統上市企業、機關單位領導以及海內外高校,啟動了業內首個人工智慧商業案例評選活動:「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單」,從商業維度出發,尋找各個行業用戶/客戶問題解決能力強的最佳產品和解決方案。
  • 醫療AI經典審批案例:糖網AI是如何獲批創新醫療器械的?
    本次會議以「科技創新助力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銘在大會技術法規工作組上,發表主題為《基於人工智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創新醫療器械申報實踐》的演講。2019年5月,國家藥監局公布深圳矽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析軟體」產品獲批創新醫療器械,進入快速審評綠色通道,此舉將進一步加速醫療AI產品的落地商用。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10、H2O.ai H2O.ai 成立於 2011 年,為開發人員和創業公司提供預測分析的深度學習平臺。平臺可用於智能家電、自駕車、智能助手等領域的應用開發,其產品支持理賠處理、信用評分、欺詐檢測、運營智能和預測性維護。
  • FDA終於發布首個醫療AI行動計劃,一切要歸功於這個人
    隨著智能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軟體被開發成健康產品,用於跟蹤、記錄、比較人體健康數據等用途,這些軟體被稱為「醫療設備獨立軟體」(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SAMD),他們與傳統醫療器械中應用軟體不同,他們本身就是獨立的醫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