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觀測大家第谷

2020-12-05 星趣天文

星 趣 天 文

帶 你 啟 航

青島星趣天文愛好者 | VXID:QDXQTW

文:啟航君 | 圖:baidu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第谷·布拉赫(1546-1601),是丹麥的天文學家、佔星家,出身貴族,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16歲進入大學學習法律,但業餘更加愛好天文觀測。

丹麥國王非常崇拜和信任第谷,1576年授予他一座島嶼興建天文臺。第谷做了大量的觀測記錄,並且記錄非常的詳細精確。

第谷還曾發現並記錄了仙后座的一顆超新星的爆發,這個發現動搖了亞里斯多德的天體不變理論,開闢了天文學發展的新領域。

1573年,第谷發表了《論新星》,書中詳細記錄論證了超新星爆發過程,得出了超越亞里斯多德的理論,雖不是他的本意,但實際成為了「水晶球」理論的掘墓人。

第谷還觀測到了一次彗星,也做了大量的記錄和論證。

第谷根據觀測記錄認識到了亞里斯多德的理論的缺陷,但他又拒絕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理論。

儘管他的觀測記錄實際引向這一理論,他用他那貴族式的作風拒不承認,而是創立了自己的一套折衷理論,太陽圍繞地球轉,水星金星圍繞太陽轉。

可惜,第谷本人數學水平有限,不能提供嚴格的證明,所以當時這套理論影響有限。

第谷去世後,他把一生最為珍貴的紀錄留給了自己的助手克卜勒,可以說沒有第谷的觀測記錄,克卜勒幾乎無法提出「三大定律」。所以說,第谷的觀測推動了伽利略和克卜勒主導的天文學革命走向高潮。

第谷有生當中設計了當時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天文觀測大師,把最顯眼的環形山命名為「第谷」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的土豪之路——第谷
    1546年12月14日,第谷.布拉赫出生。第谷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星學之王",也是最後一位、最偉大的裸眼天文學家和科學觀測的近代天文學奠基人。在那個時代的天文學家中,沒有誰的名氣,可以比得上第谷。他的觀測,推動了克卜勒和伽利略開啟科學革命。那第谷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 克卜勒用了25年的時間研究第谷的觀測結果,發現了克卜勒三大定律
    16世紀的後半期,出現一個叫第谷「布拉赫的人,他是丹麥貴族出身。他在國王的幫助下,建造了一座天文臺。他在那裡一直觀察了20年。由於當時沒有望遠鏡,他想方設法安裝一個特殊裝置,提高了觀測的精確度,準確地記錄了火星等行星的運行和恆星的位置。他是一位傑出的天文觀測家。
  • 光學簡史之三:土豪第谷和他的弟子克卜勒一起推開了光學大門
    第谷卻是不折不扣的土豪,土豪到什麼程度呢?于謙他爹王老爺子是鑲一口金牙,而人家第谷卻有一個金鼻子,因為那時候大家經常一言不合就決鬥,第谷和人決鬥時因為劍術不佳,被人削掉了鼻子,所以第谷就做了一個假鼻子。
  • 瀟灑一生,卻真被尿給憋死的天文學家第谷
    沒有社交互動的在實驗室中花費無休止的時間,也許許多人都是這樣的,但絕不包括第谷。這位十六世紀的學者在發明望遠鏡之前就準確地預測了行星運動並分類了數百顆恆星,他的個人生活也十分的傳奇。他是最後一個用肉眼進行天文觀測和研究的天文學家。
  • 三維數值模擬揭示第谷超新星前身星吸積過程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昆明1月10日電 (記者趙漢斌 通訊員陳豔)第谷超新星是少數肉眼可見的超新星之一。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焦承亮副研究員和廈門大學薛力副教授團隊合作,通過三維數值模擬揭示了第谷超新星前身星的吸積過程。
  • 「金鼻子」第谷死後300年 假鼻完好被發現(圖)
    英國媒體近日披露,第谷曾在一次決鬥中被對手砍掉了鼻子,最後不得不裝了個假鼻子。在他死後三百年,當屍體被挖掘出來時,假鼻子竟然完好無損!  第谷·布拉赫於1546年12月14日生於丹麥斯坎尼亞省基烏德斯特普的一個貴族家庭,那個年代還沒有天文望遠鏡。1572年,26歲的第谷發現了一顆比金星還要明亮的恆星發生了爆炸,後人將這顆恆星命名為「第谷·布拉赫超新星」。
  • 從第谷的金鼻子到剽竊獎
    有時候各樣知識會莫名其妙的糾纏編織在一起,就好比我這兩天剛聽過第谷給自己做了個金鼻子,還沒來得及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又聽到「金鼻子獎」是設計界的剽竊獎。第谷的金鼻子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在望遠鏡被發明前,在天文學觀測中作出了大量卓越的貢獻。
  • 科學家中的土豪之一:沒鼻子的第谷
    第谷第谷是偉大的天文學家,在沒有望遠鏡的年代,裸眼觀測星空,繪製了最詳細的星表。第谷是世襲貴族,在他那個年代,土豪是絕對的貶義詞,只有沒有地位的暴發戶才能被稱為土豪。第谷確實決鬥過,不過不是因為別人叫他土豪,而是因為數學問題。作為一個科學家,劍術自然不咋地,在決鬥中,第谷被削掉了鼻子。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對於一個貴族來說,還不如死了呢。
  • 1572年11月11日 發現第谷超新星
    1572年11月11日夜,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在仙后座觀測發現了一顆明亮的新星,這顆新星最亮時甚至在白天都能看到它,經過一段時期的觀測之後,第谷發表了詳盡的論文
  • 第谷為何由文科轉為天文學,並且成為近代世界天文學的始祖
    這座觀象臺,規模宏大,儀器齊全,其中最大的觀象儀器叫「第谷象限儀」。第谷是丹友的天文學家,他是近代世界天文學的始祖,是他奠定了近代天文學的基礎。第谷出生在丹麥斯坎尼亞省的一個貴族家庭裡。父親是一個律師,伯父是一個很有錢的貴族。第谷從小就過繼給其伯父。他十分聰明,但由於伯父過於溺愛,所以在學校裡不大認真讀書。」那麼第谷為什麼熱愛起天文學來了呢?
  • 天文愛好者觀測拍攝日偏食
    廉江學子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學校供圖)6月21日下午,天文奇觀——「超級日環食」在環食帶上精彩上演。雖然湛江此次不在環食帶上,只能看到日偏食,但仍然有眾多天文愛好者提前準備好瞭望遠鏡、專業相機等設備,興致勃勃地觀測和拍攝日偏食。當天下午,廉江市第三中學校團委組織該校科技小組和攝影社20名學生,到廉江櫻花公園觀測和拍攝日偏食。
  • 中國古代有圭表、渾儀、簡儀,外國古代用什麼研究天文呢?
    這個事發生在公元前200多年(大約是中國的周朝末期到秦朝),古希臘有個天文學家叫做埃拉託斯特尼,他在夏至那天同時在兩地做了一個觀測太陽的實驗。其中一個觀測地點就是在塞恩城(今亞斯文)的一口深井裡,另外一個觀測地點在亞歷山大城。通過測量太陽的天頂角,利用兩城之間的距離求出地球的周長為3.9萬千米。今天我們知道,這個數值是4.0076萬千米。
  • 趣科普|秋冬季星空天文課程,認知星空,星座,星組和月球觀測—我和星空有個約會(12月多期/徐匯/2H)
    可以學習有關天文的專業知識、熟悉天文儀器的操作;還可以傾聽到美麗的星座神話,沉浸在浪漫的傳說故事中。此次活動,我們邀請到專業的觀星團隊和專業的星空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認知星空,了解星空,探索星空。讓我們擁有一雙純真的眼睛,趣。看世界。
  • 無論進行何種天文觀測,一定要記錄觀測的時間
    今天,筆者想和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更好地觀測哈雷彗星。哈雷彗星需要觀測的項目很多,但從天文愛好者的兼料和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有許多項目,如光譜、偏振、虹外、射地、軌道測定等項,天文愛好者是難以進行的。下面舉出的是天文愛好者有條件進行觀測並可望獲得有科學價值的觀測項目。
  • 吉林一號對地觀測衛星眼中的月球
    美國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軌27年,雖然年輕時得了近視眼,但重金治好後,拍攝出了那麼多讓人驚掉下巴的宇宙奇觀,開創了人類天文觀測的新時代。天文粉絲們一定會想,要是咱們也有哈勃該多好。別急,據權威消息,我國研製中的空間站光學艙解析度和哈勃相當,視場也更為寬廣,既能「巡天」,又能「測地」,即將填補我國空間天文觀測的空白。長光衛星的小夥伴們,萌發了利用吉林一號對地觀測衛星,進行天文目標觀測的想法。
  • 國科大學生赴興隆觀測站實地天文觀測
    編者按:為吸引更多學生走近天文科學,感受物理星辰的魅力,天文學院分別於12月5日、12月12日組織國科大本科生及研究生前往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前後共計約110人參與。報名採取抽籤的方式選取參加人員,不限專業年級,為國科大學子們帶來難忘且意義非凡的「觀測之夜」。
  • NASA拍到月球第谷環形山火山口旁現神秘影子
    51英裡長,第谷的中央峰從東南側到西北側也足有9.3英裡之寬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衛星太空飛行器(LRO)在上個月拍到了一張「戲劇性」的照片,照片中月球環形山第谷火山口清晰可見,但具有戲劇性的是,該火山口投射出了一條長長的黑影,讓人感覺十分驚奇。
  • 想預約一次天文觀測?請填一下這份申請
    今天就來和大家講講這個事情。 // 通知裡提到的望遠鏡究竟是哪些? 這裡提到的兩米級光學天文望遠鏡,是指國家天文臺的2.16米望遠鏡(興隆站)和雲南天文臺的2.4米望遠鏡(麗江觀測基地)。這兩臺光學天文望遠鏡是國內最大口徑的通用型光學天文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