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谷火山口的直徑約為51英裡長,第谷的中央峰從東南側到西北側也足有9.3英裡之寬 |
![]() |
在中央峰的斜坡上還暴露著許多巖屑以及碎屑 |
![]() |
這是從上而下拍攝到的第谷環形山 |
![]() |
這是第谷環形山中央峰的俯視圖 |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勘測衛星太空飛行器(LRO)在上個月拍到了一張「戲劇性」的照片,照片中月球環形山第谷火山口清晰可見,但具有戲劇性的是,該火山口投射出了一條長長的黑影,讓人感覺十分驚奇。據測量,第谷火山口的直徑約為51英裡長,第谷的中央峰從東南側到西北側也足有9.3英裡之寬,中央峰的最高點距離火山口的最底部有1.24英裡之高,從火山口底部到火山的邊緣也有2.92英裡的距離。美國宇航局的發言人表示,從這次拍攝的圖片中,可清晰的看到中央峰形成速度非常之快。
據悉,第谷環形山是月球表面最著名的環形山之一,是位於月球南半球高地的一個很突出的撞擊坑。向南是一連串的坑組成的坑街。且其表面部門了各種規模的坑穴,不僅有許多重疊著的老坑穴,還有一些較小的坑穴是從第谷環形山濺射出的較大噴出物二度濺射而成的。科學家介紹,陡峭和坡度「急劇」 即為第谷環形山的最大特色,這些特色的形成是由於第谷的火山口只有1.1億年之久,如果以月球標準來計算,算是一個「年輕」的火山口了。但讓人不解的是,中央峰的斜坡上還暴露著許多巖屑以及碎屑。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探索一個問題,即中央峰上這些與眾不同的露出地面的巖層是否為山峰成長時,目標巖石支離破碎和變形的形成結果;抑或是這些巖層代表了那些早先就完整存在於月球地表的巖層。
隨著時間的流逝,微小隕石和其它體積稍大一些的隕石將會把第谷陡峭的斜坡磨碎,最終磨成平滑的山脈。在今年的五月份,月球勘測衛星太空飛行器還拍攝到第谷自頂而下的山峰頂點圖像,它為大家展示出了一個巨大的大圓石,以及圍繞在其周圍的斷裂衝擊融化沉澱物。科學家分析,當衝擊熔化物在衝擊過程中被上下豎直「拋出」時,山峰就這樣形成了,隨之山脈也就立即「成型」了。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當中央峰陡峭的山壁慢慢地被侵蝕,同時出現山體滑坡時,斷裂處也就隨之出現了。最終,山峰將會因被腐蝕而向後縮減,而當山頂那巨大的大圓石向火山口底部下滑1.24英裡時,這個大圓石也會慢慢的消失不見。(尚力)
(責任編輯: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