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月球表面的地形

2020-11-26 搜狐網

  月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環形山、月海、月陸和山脈、月球表面輻射紋、月谷(月隙)。

  1.環形山

  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徵,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表面。環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於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環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有些環形山的周圍,向外輻射出許多明亮的條紋。月球上的環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哥白尼、克卜勒、牛頓、柏拉圖、第谷、祖衝之、張衡等環形山。

  在月球上環形山的數量非常多,總數達5萬多個。環形山的大小差別很大。較大的環形山直徑達100千米以上,小的直徑則在1千米以下。在月球的正面,直徑超過1千米的環形山,就有33000個以上。其中,直徑超過100千米的約有40個。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千米,比海南島還大一點,是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月球正面的第谷、哥白尼、克卜勒等環形山,周圍都有很明顯的輻射條紋。特別是位於南半球的第谷環形山,周圍的輻射條紋最為壯觀,數量多達100多條。其中最長的一條長達1800千米,一直延伸到北半球的澄海。在地球上,即使用最普通的望遠鏡,也能清晰地觀察到那些較大的輻射條紋。  

2.月海

  月球表面那些相對平坦的陰暗區稱為月海,共有22個。雖然稱為「海」,但裡面一滴水沒有,真是名不副實。絕大多數分布在月球正面,約佔整個半球面積的一半,且在北半球特別顯著。月海都有命名。最大的一個月海稱為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是九個法國面積的總和;其次是雨海,面積88萬平方千米。月球背面月海很少,僅有莫斯科海、東海和智海等。但是,月球背面有一些直徑為50千米左右的巨大圓形凹地,其形狀和大小可以與月海相比,與月海不同的是,其寬闊坑底沒有黑色的熔巖物質充填,這種凹地稱為類月海。

  大多數月海呈圓形或橢圓形,且四周多為一些山脈封閉住,但也有一些海是連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還有「湖」,地形與海類似。月海伸向陸地的部分稱為「灣」和「沼」,都分布在正面。沼和灣其實沒什麼區別。月海的地勢一般較低,類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準面低1~2千米,個別比較低的海(如雨海),東南部甚至比周圍低6000米。月海反射太陽光的返照率也比較低,因而看起來顯得比較暗。  

3.月陸和山脈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它一般比月海水準面高2~3千米,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要比月海大得多。根據同位素測定,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徵。

  在月球上除環形山外,還有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月球上的山脈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脈名,如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等,其中最長的山脈是亞平寧山脈,綿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過比月海水準面高三四千米。月球上也有些峻岭山峰,高度與地球山峰相仿,最高的山峰也不過9000米。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個,5000~6000米20個,4000~5000米則有80個,1000米以上的有200個。月球上的山脈有一普遍特徵:兩邊的坡度很不對稱,向海的一邊坡度甚大,有時為斷崖狀,另一側則相當平緩。

  除了山脈外,月面上還有四座長達數百千米的峭壁懸崖。其中三座在月海中,這種峭壁也稱為「月塹」。  

4.月面輻射紋

  月面上的環形山常帶有美麗的「輻射紋」,這是一種以環形山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亮帶,亮帶可以直穿月球上的山脈、月海或環形山。輻射紋長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最長的一條長1800千米,滿月時尤為壯觀。其次是哥白尼環形山和克卜勒環形山。具有輻射紋的環形山約有50個。  

5.月谷

  月面上一些彎彎曲曲的黑色大裂縫稱為月谷,它們中有的綿延幾百米到上千千米,寬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寬大的月谷主要在月陸上比較平坦的地區,窄小的月谷(又稱為月溪)到處都有。最大的月谷是在柏拉圖環形山的東南連結雨海和冷海的阿爾卑斯大月谷,長130千米,寬10~12千米,它把月面上的阿爾卑斯山攔腰截斷,很是壯觀。

  科學家認為,塑造月球表面形態的主要因素是:小型宇宙天體物質(如小行星、彗星、流星等)衝擊、熔巖噴發,以及劇烈的溫度變化、太陽風的不斷衝擊等。月球誕生的時間與地球一樣,大約在46億年前。月球誕生後,由於小行星轟擊月面,形成了月海。而大量隕星對月面的撞擊,形成了數量繁多的環形山。 (來源:中國公眾科技網)

(責任編輯:楊建)

相關焦點

  • 月球表面的地形
    月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環形山、月海、月陸和山脈、月球表面輻射紋、月谷(月隙)。  1.環形山  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徵,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表面。環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於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環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
  • 日本月亮女神繪首幅高精度月球全球地形(圖)
    資料圖片:日本「月亮女神」繞月衛星。根據「月亮女神」的觀測數據,月球的赤道半徑為1738.64公裡,通過南北兩極的極半徑為1735.66公裡,比赤道半徑短將近3公裡。由此可見,月球也是中間稍鼓的球體。不過,在表示赤道到底鼓出多少的扁平率上,月球要小於地球,這表明月球更接近一個球體。
  • 月球或升級為行星冥王星的日落:表面地形與地球十分相似
    網絡配圖月球或升級為行星引關注!據悉,此次即將回歸的不僅僅是月球還有冥王星,太陽系內100多個衛星也有望升格做行星。報導稱,在新標準下,圍繞其他行星的星體也可視作為行星,地球和月球將成雙行星系。若星體有足夠引力,能令自身從混雜的石塊中成形,也應被視為行星。
  • 首份月球地質綜合圖「出爐」
    來自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的科學家攜手合作,首次完整繪製出了這份整個月球表面的地質圖並進行了統一分類。新月球圖名為「月球統一地質圖」,以1∶5000000的比例顯示了月球的地質情況,是迄今月球表面地質情況的最終藍圖。
  • 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紗
    我們大多數人永遠無法接觸到月球的外殼,但是桌面空間公司的一個新項目讓人們假裝他們把覆蓋隕石坑的衛星的一小部分放在桌子上或掛在牆上。根據美國宇航局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的數據設計,月球表面是一塊方形的波特蘭混凝土,它是天然的氣泡,形成脊狀和凹陷,模仿隕石造成的裂縫。
  • 微景觀地形_2020年微景觀地形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微景觀地形專題為您提供微景觀地形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微景觀地形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包括沙丘上的微弱起伏或波紋。
  • 中國月球車在神秘的月球遠地表面的探測
    這兩個太陽能探測器一年多以來,一直用各種科學設備測量他們奇異的環境,給我們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月球遠地表面景象。(月背三維地形示意圖)現在這些景色延伸至地面下的部分早期的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月球上巨大的斑點是水體。)
  • NASA全地形月球車大秀舞姿
    出自NASA官方之手,他們為正在進行測試的全地形月球車ATHLETE製作了一段宣傳視頻,將測試時的動作進行編輯,形成ATHLETE翩翩起舞的效果。ATHLETE是NASA正在準備的一輛月球車,將用於月球或者火星地面的探索、長途行進、運送貨物等任務,其名字來自於「All-Terrain(全地形)、Hex-Limbed(六支架)、Extra-Terrestrial Explorer(外星球探索)」。這款月球車最多可以搭載660磅的貨物在月球或者火星進行移動。當然,跳舞並不是ATHLETE的一項任務。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起飛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揭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新的月球圖是月球表面最全面的地質圖。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表面特徵,例如月球高地(暗色)和古老的熔巖流(紅色和紫色)。這讓月球看起來就像在玩彩彈遊戲。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例如,地質學家詹姆斯·斯金納在弗拉格斯塔夫的美國地質調查局負責監督太陽能標準化地圖的製作,他說:「這些高地類型的地形是深色和更多的土黃色,而火山巖和熔巖流中的物質更多是紅色和紫色」。
  • 「玉兔」所拍月球表面真彩照公布(圖)
    資料圖片  這些圖像是由「嫦娥-3號」著陸器以及「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表面拍攝的上一次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還是1976年著陸月面的蘇聯「月球-24號」(Luna 24)。  英媒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一系列到現在為止最高清的月球表面圖像。  這些圖像由「玉兔」月球車拍攝。作為「嫦娥三號」探月任務的一部分,「玉兔」於2013年12月在月球著陸。
  • 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形成了這幅新的地圖新的月球地圖是最全面的月球表面地質圖。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表面特徵,如月球高地(暗土色調)和古老的熔巖流(紅色和紫色)。在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圖上,月球看起來就像在玩彩彈遊戲。每一種飛濺的顏色都代表一個獨立的巖石或沉積物的形成,包括隕石坑、盆地和古代熔巖場。例如,「這些高地類型的地形是深色和更多的土黃色,而火山巖和熔巖流中的物質更多是紅色和紫色」。
  • 資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所謂月球基地就是航天員在月面上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場所,保障航天員在月球惡劣環境中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建造月球基地首先要了解月球,特別是月球表面的環境和地形,否則就不可能為月球基地正確選址,也不可能很好完成基地建設和在月球上的各種任務。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 4個世紀前的測繪月球表面圖原稿面世 看,伽利略手繪的月球圖
    本報綜合報導 據英國《泰晤士報》28日報導,伽利略當年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後繪出的月球表面圖在失蹤4個世紀後首次重見天日。  400年後重現  據報導,這5幅水彩畫出自伽利略本人擁有的一本他自己的著作《星空使者》,在這本書裡他詳細描述了自己的一些重大發現。
  • 長圖預警!月球背面全景圖震撼發布 80張照片拼接360°展示月背全貌
    月球背面全景圖震撼發布 80張照片拼接360°展示月背全貌  黃琨 • 2019-01-11 13:46:01 來源:前瞻網
  • 如果地球表面沒有海水的覆蓋,地表地形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是一個開腦洞的題目,我們假設一個條件,那就是「地球表面沒有海洋的覆蓋」,也就是說把地表海洋中的水都抽到,那這些水放到哪裡呢?要不先交給「月球」保管一下,當地球表面沒有水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地球變成什麼樣子了。很顯然,我們不會再看到那顆藍色的地球了,地球看起來和月球、火星、水星等星球差不多。這個時候,地球表面的所有面積,也就是大約5.1億平方千米的面積都是陸地。
  • 資料:「月亮女神」的14種「武器」(組圖)
    2、伽馬射線分光計:可確定鈾等放射性元素在月球的分布情況。3、多頻帶成像儀:用於研究月球表面巖石的分布。4、光譜剖面儀:可詳細分析出月球表面巖石的種類。5、地形照相機:用來拍攝高解析度的月球表面立體圖像。6、月球雷達測深器:探測月球表層以下2公裡到5公裡的構造。7、雷射高度計:測量月球表面的地形,繪製高精度地圖。
  • 月球高地和月海的圖片合成(圖)
    這兩張圖片是智慧-1號 「先進月球成像實驗」(AMIE)裝置在不同的時間拍攝下來的,可以從近距離上顯示出月球高地和月海的差別。
  • 有史以來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誕生!人類登月開啟倒計時!
    剛剛,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們利用阿波羅計劃的數據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月球地質圖!這份新的月球地圖為人類提供了登陸月球的藍圖,揭示了地球巖石夥伴的真實性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科學家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月球行星研究所(Lunar Planetary Institute)合作,繪製了有史以來第一張完整的月球地質圖。在這張名為「統一月球地質圖」的新數字地圖中,整個月球表面都被完整地繪製出來,所有的特徵都被統一分類。你可以在網上找到這張地圖,它以1:50萬的比例展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細節。
  • 嫦娥三號月面照片 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
    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解析度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首次獲得月球表面的最清晰照片,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真實景象和細節,玉兔月球車行駛留下的車轍痕跡清晰可見,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巖石、撞擊坑的細節展現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