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環形山甚至可能是一個幾十釐米的坑洞。直徑不小於1000米的大約有33000個,佔月面表面積的 7-10%。環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學家或其他學者的名字命名, 月球背面有4座環形山,分別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石申、張衡、祖衝之、郭守敬命名。
月面上山嶺起伏,峰巒密布。此外,還有洋、海、灣、湖等各種特徵名稱。其實,月面上並沒有水。只是早年觀測者憑藉想像,借用地球上的名稱而已,最多不過有某些形態上的相似罷了。
月面的地形主要有:
1、環形山:
這個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顯著特徵,通常指碗狀凹坑結構,幾乎布滿了整個月面。 最大的環形山是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295千米,比海南(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島還大一點。許多環形山的中心區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達2.5公裡。小的環形山甚至可能是一個幾十釐米的坑洞。直徑不小於1000米的大約有33000個,佔月面表面積的 7-10%。環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學家或其他學者的名字命名, 月球背面有4座環形山,分別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石申、張衡、祖衝之、郭守敬命名。另外,還有為紀念一位傳說為嘗試飛向天空而獻身的中國明代人萬戶而命名的萬戶環形山。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環形山以中國現代天文學家高平子命名的,它位於月球正面東經87度、南緯6度。
月球正面:點擊打開大圖
2、月海:
肉眼所見月面上的陰暗部分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廣闊平原。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這個名不副實的名稱保留到了現在。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月球正面。背面有3,4個在邊緣地區。在正面的月海面積略大於50%,其中最大的「風暴洋」 面積約五百萬平方公裡。大多數月海大致呈圓形,橢圓形,且四周多為一些山脈封閉住,但也有一些海是連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還有五個地形與之類似的「湖」——夢湖、死湖、夏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還大。月海伸向陸地的部分稱為「灣」和「沼」,都分布在正面,灣有五個:露灣、暑 灣、中央灣、虹灣、眉月灣;沼有腐沼、疫沼、夢沼三個,其實沼和灣沒什麼區別。
3、月陸和山脈: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區稱為月陸,它一般比月海水準面高2-3千米,月陸主要由淺色的斜長巖組成,由於它返照率高,因而看來比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要比月海大得多。月陸形成的年代經同位素年齡測定為46億年,比月海要早。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眾多環形山外,也存在著一些與地球上相似的山脈。月球上的山脈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脈名,如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等。現在認為大多數山峰高度與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極附近)也不過9000米和8000米。其中最長的山脈為亞平寧山脈,綿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過比月海水準面高三、四千米。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個,5000-6000米20個,4000-5000米則有80個,1000米以 上的有200個。
4. 月面輻射紋:
月面上還有一個主要特徵是一些較「年輕」的環形山常帶有美麗的「輻射紋」,這是一種以環形山為輻射點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帶,它幾乎以筆直的方向穿過山系、月海和環形山。 輻射文長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環形山的輻射紋,最長的一條長1800千米,滿月時尤為壯觀。其次,哥白尼和克卜勒兩個環形山也有相當美麗的輻射 紋。據統計,具有輻射紋的環形山有50個。其成因尚無定論:有人說是火山爆發形成的;也有人認為是隕石轟擊月面造成的。
月球正面:點擊打開大圖
5. 月谷(月隙):
地球上有著許多著名的裂谷,如東非大裂谷。月面上那些看來彎彎曲曲的黑色大裂縫即是月谷,它們有的綿延幾百到上千千米,寬度從幾千米到幾十千米不等。較寬的月谷大多出現在月陸上較平坦地區,而那些較窄、較小的月谷(有時又稱為月溪)則到處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圖環形山的東南連結雨海和冷海的阿爾卑斯大月谷,它把月面上的阿爾卑斯山攔腰截斷,很是壯觀。從太空拍得的照片估計,它長達130千米,寬10-12千米。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