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概況(圖)

2021-02-08 網易新聞

2007-10-16 13:59:57 來源: 中國探月網

舉報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一直圍繞著地球運動。因為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軌道不是圓,而是橢圓,它離地球最遠時有406699千米之遙,最近時約356399千米,平均距離約為384403千米,相當於地球赤道長度的10倍左右。 

  現在我們知道,月球基本上是一個圓球體,南北極處稍扁,赤道處略有膨脹,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3000米。月球的平均直徑為3475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27%。月球的質量為7.35×1022千克,約為地球質量的1/ 81。月球的體積只有地球體積的1/49。月球的表面積為3800萬平方千米,只有地球表面積的1/14,相當於中國面積的4倍,僅與亞洲的面積相近。月球的平均密度為3.34克/立方釐米,比地球的平均密度(5.52克/立方釐米)小得多。月球表面的重力也只有地球表面的1/6。

    

月球數據

平均直徑

3476 千米

近地點距離

363300千米

遠地點距離

405500千米

質量

7.35×1022 千克

表面積

3800萬平方千米

平均密度

3.34克/立方釐米

重力加速度

1.62米/秒2

恆星月

27.3217天

朔望月

29.5306天

平均軌道速度

1.0230千米/秒

離開地球的速度

3.8 釐米/年

月球逃逸速度

2.38 千米/秒

 

本文來源:中國探月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月球概況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月球(moon)俗稱月亮,也稱太陰。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衛星。月球的年齡大約也是46億年,它與地球形影相隨,關係密切。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裡。月殼下面到1000公裡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
  • 中亞五國概況(圖)
    中亞五國概況(圖)   2002年10月11日06:08  人民網 > 中亞地區圖 航空知識網站資料圖 轉載請註明出處
  • 月球土地的那些事兒:月球地形概況
    環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學家或其他學者的名字命名, 月球背面有4座環形山,分別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石申、張衡、祖衝之、郭守敬命名。環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學家或其他學者的名字命名, 月球背面有4座環形山,分別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石申、張衡、祖衝之、郭守敬命名。另外,還有為紀念一位傳說為嘗試飛向天空而獻身的中國明代人萬戶而命名的萬戶環形山。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環形山以中國現代天文學家高平子命名的,它位於月球正面東經87度、南緯6度。
  • 首份月球地質綜合圖「出爐」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發布了迄今首份月球地質綜合圖。他們表示,這份綜合圖有望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離我們最近的太空鄰居45億年的滄桑歷史,也能為未來的人類探月和登月任務提供參考。
  • 馬斯克發布月球基地概念圖,或即將公布月球計劃
    馬斯克周四在圖片分享網站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張「月球基地阿爾法」(Moonbase Alpha)的圖片。這是一張由電腦製作的月球基地構想渲染圖。在今年7月華盛頓舉行的國際空間站研究和發展大會上,馬斯克首次呼籲建立月球基地。月球基地阿爾法這個名字指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一部科幻電視劇。
  • 迄今最完整的月球地質圖
    月球地質圖。
  • 月球圍繞地球的運動(圖)
    月球從她誕生之日起就永恆地圍繞著地球旋轉,同時地球和月球構成一個行星系統——地月系統,一起圍繞著太陽運動。     仔細觀察,我們很自然地會注意到月球在星座間的移動,我們把它在星空中移動的軌跡稱為「白道」。
  • [44中] 手抄報中探索月球奧秘
    月亮是我們的近鄰,神秘的星球,月球是怎樣形成的?月球表面是什麼樣兒的?月亮為什麼有時圓有時不圓,有時看不見呢?月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帶著無限的疑問與遐想,近日,鄭州44中初一年級組織學生通過手抄報形式,開展了「月球探秘」主題活動。
  • 揭示: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相較於太陽系的其它星球,作為我們的衛星,月球離我們真的要近很多。作為時常出現在夜空中的星球,自古以來,人類就不斷地對其產生著猜想和研究。現如今,人類的研究手段更加多樣了,甚至還登陸了月球。製圖人員甚至將阿波羅時代的地圖和現代的月球觀測合併在一起,製作了新的月球圖形。
  • 月球上有價值連城的鈦礦石(圖)
    月球圖顯示富含鈦的區域  據國外媒體8日報導,一張由科學家製作的現代版「尋寶圖」顯示,月球上有珍貴的金屬寶藏。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圍繞月球飛行的一艘飛船製作出一張月圖,顯示出月球表面富含珍貴鈦礦石的區域。據信,這張月圖可以幫助科學家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發現月球表面以下究竟有什麼。  美國宇航局的月球探測軌道器利用廣角鏡頭,以7個不同的波長掃描月球表面,以高清晰度拍攝了大量照片。
  • 中國正式發布"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圖)
    中國正式發布"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圖) 2008年11月12日 1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北京十一月十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十二日下午在北京舉行繞月探測工程全月球影像圖暨科學數據發布儀式,正式發布依據「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地形地貌數據製作而成的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 月球與月球隕石
    月球的基本概況月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一個衛星,從我們居住的地球上觀察是永遠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的。月球的運轉方向是逆時針從西至東自行運轉,它在圍繞地球公轉時也是逆時針運行。因受「潮汐力的鎖定作用影響,月球自轉一周與公轉一周的周期相等」。
  • 中國科學家正在繪製全月球數字地質圖
    日前國內有媒體消息指出,中科院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們將要細緻描繪月球的地質面貌及其歷史演變圖,該地質地圖有望在2020年與公眾見面,不得不說這又是一項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如果您也是個天文愛好者,相信也曾好奇過月亮整個表面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由於月球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幾乎相同,所以我們肉眼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已。
  • 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質圖
    ,形成了這幅新的地圖新的月球地圖是最全面的月球表面地質圖。在迄今為止最全面的月球地圖上,月球看起來就像在玩彩彈遊戲。每一種飛濺的顏色都代表一個獨立的巖石或沉積物的形成,包括隕石坑、盆地和古代熔巖場。例如,「這些高地類型的地形是深色和更多的土黃色,而火山巖和熔巖流中的物質更多是紅色和紫色」。
  • 月球1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圖)
    1959年新年剛過,1月2日在蘇聯一個秘密的航天發射場,一枚由戰略飛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託舉著蘇聯人的夢想和希望,呼嘯著直上九霄,把一個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隨著火箭拋掉第一級、第二級,人類製造的這個物體首次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
  • 【圖刊】盤點世界各國月球探測車
    【圖刊】盤點世界各國月球探測車 (1/11) "← →"翻頁
  • 4個世紀前的測繪月球表面圖原稿面世 看,伽利略手繪的月球圖
    本報綜合報導 據英國《泰晤士報》28日報導,伽利略當年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後繪出的月球表面圖在失蹤4個世紀後首次重見天日。  400年後重現  據報導,這5幅水彩畫出自伽利略本人擁有的一本他自己的著作《星空使者》,在這本書裡他詳細描述了自己的一些重大發現。
  • 月球北極終年都有日照(圖)
    點擊進入>>> 圖為月球基地想像圖。  本報綜合消息 科學家14日宣布,人類如果想在月球上興建常設基地,供採礦或遠徵其他星球使用,其最適宜地點應該在月球北極區的「皮爾裡環形山(月坑)」北緣地帶,那裡的氣溫是相對宜人的50℃,終年有陽光照耀。  美國總統布希曾指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月球上建立「新立足點,以準備超越地球世界的新旅程」。
  • 嫦娥五號傳回月球著陸區域影像圖
    據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微信公號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圖一: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 科學家們發布了迄今最完整的月球地質圖
    當你從遠處看月球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它身上的黑色斑點,那代表著離我們最近的天體鄰居身上蘊藏的豐富的地質多樣性,科學家們已經繪製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月球巖石成分圖。完成圖不僅令人難以置信,還將作為未來登月任務的藍圖,引導太空人前往合適的著陸點、進入值得進一步進行科學調查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