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概況(圖)

2020-12-05 搜狐網
  中亞五國概況(圖)

  2002年10月11日06:08  人民網


中亞地區圖 航空知識網站資料圖 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亞」一詞所指的範圍,學者們歷來都有不同的看法。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初的規定,中亞的範圍西起裏海,東到大興安嶺;北自阿爾泰山、薩彥嶺,南至喜馬拉雅山。全部或部分屬於中亞地區的國家有7個,即:阿富汗(北部)、中國(新疆、西藏、青海、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內蒙古)、印度(西北部)、伊朗(北部)、蒙古國、巴基斯坦(北部)和原蘇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蘇聯解體後,關於「中亞」所指的範圍仍引起廣泛爭論。一些學者提出將中亞地區分為廣義的中亞和狹義的中亞。

  廣義的中亞是「東到蒙古國東境和內蒙古東部;南始伊朗和阿富汗的北部,印度、巴基斯坦西北,包括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等中國西北地區;西起裏海,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北達西伯利亞南部米努辛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帶。」

  狹義的中亞以阿姆河和錫爾河西河流域為中心,蘇聯解體後,這一區域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政權已形成一個比較共同的政治文化區域,因而,狹義中亞一般來說是指中亞五國。

  對廣義的中亞和狹義的中亞範圍的界定既反映出歷史上各個時期、各種不同的民族在該地區活動的範圍,也反映出今天這裡出現的新的政治格局。

  中亞五國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在民族分布上,中亞有著明顯的「巴爾幹化」色彩。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居住在這裡,錯綜複雜、彼此滲透,衝突與融合併舉,合作和危機同在。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10月11日第八版)(責任編輯:劉宜燁)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中亞五國的「5·9」情結
    5月9日對中亞五國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45年的這一天德國法西斯正式投降,蘇聯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亞五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70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中亞五國約有400萬人應徵奔赴前線參戰,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參戰將士陣亡。
  • 智見:中國與中亞五國的新能源合作前景與方向
    中亞五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追溯到1913年土庫曼斯坦唯一水電站的投入使用。各國首先利用的是水利,近年來在世界潮流推動下中亞五國也都開始開發和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資源。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新能源合作也上升到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的戰略高度。隨著中亞五國在新能源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基礎完善,中國與這些國家在該領域合作的前景與方向已明朗。中亞五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動因可再生能源相對於傳統能源有優勢。
  • 「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議今日舉行,華春瑩:將就經濟復甦和密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6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7月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中國+中亞五國」外長視頻會議將於7月16日舉行,會議將由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主持。
  • 「內亞」和「中亞」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顧名思義,「內亞」是「內陸亞洲」的簡稱,與之類似的是「中亞」,即亞州中部。相比之下,「內亞」出現和流行的時間都比較短,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學術場合使用。而「中亞」則不僅在學術界流通,也為社會大眾所熟知。那麼這兩個詞有區別嗎?有怎樣的區別呢?
  • 中亞五國最窮,連年動蕩男少女多美女愁嫁,你考慮去看看嗎?
    不過,大叔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中亞國家,同樣美女如雲。不但多,而且嫁不出去。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之間,是中亞五國主體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國家,也是中亞五國中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雖然也叫「斯坦」,但相比其他的中亞幾個「斯坦」,塔吉克可以說可能是地理角度上亞洲地區最悲慘的一個國家。
  • 中亞地區有5個國家,有3個與中國新疆相鄰,我們有必要初步了解一下...
    2019-12-16 19:54:07 來源: 世界聽平說 舉報   中亞五國是我們的近鄰
  • 首屆中俄中亞造山帶學術研討會舉行
    首屆中俄中亞造山帶學術研討會舉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8 11:14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9月24日在北京舉行首屆中俄中亞造山帶學術研討會,來自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法國、蒙古、澳大利亞以及香港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對這一跨越國境的複雜造山帶開展學術交流。
  • 河南同中亞國家農業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這場說明...
    周辰良表示,隨著網上、空中、海上三條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立體服務體系的快速發展,河南與中亞五國距離日益拉近。「河南農業大學、黃泛區實業集團、貴友集團、萬邦國際集團等多家涉農單位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別克斯等國共建現代農牧學院、現代農業示範園、農業產業合作區,河南農業已經開始走向中亞五國。」
  • 蓬佩奧將同中亞國家討論新疆問題 耿爽:不得人心 註定失敗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宣布,國務卿蓬佩奧將於下月初訪問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並赴塔什幹出席「中亞五國+美國」(C5+1)外長會唔。美國務院官員稱,蓬佩奧將在雙邊會談和「C5+1」會議中討論新疆問題,美方沒有看到新疆局勢出現任何明顯改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耿爽表示,中國和中亞國家是友好鄰邦和戰略夥伴,雙方唇齒相依、安危與共。
  • 世界銀行預測:中亞國家經濟今年將整體衰退
    關於中亞地區,報告認為,2020年該地區國家將面臨整體衰退。報告對包括俄羅斯、中亞和南高加索地區等26個經濟體的年度經濟走勢進行了預測。預測指出,歐洲中亞地區(ECA)經濟增速今年將下滑至-4.7%,其中,克羅埃西亞(-9.2%)、保加利亞(-6.2%)、俄羅斯(-6%)三國較不樂觀。
  • 疫情折射水靜流深的特殊關係:中亞兩大國為何率先與德國復航
    疫情暴發後,眾多國家開始採取限制入境、中斷交通等方式嚴防輸入性病例,中亞五國亦復如是。8月開始,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中亞兩個地區大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開始放開與外部的隔離,目前已同多個國家恢復航班。有意思的是,哈烏兩國的復航名單透露了在疫情暴發前某個歐洲國家與這兩個中亞大國之間鮮為人知的密切關係。
  • 地區極性、現狀偏好與中國對中亞的外交哲學
    從新中國建立至中亞五國獨立之前,中國的中亞外交實際上被涵蓋在對蘇聯政策之中。在兩極格局下,中國對蘇聯政策經歷了友好合作、分道揚鑣、聯美反蘇、雙邊關係正常化等階段。蘇聯解體後,國際體系從兩極轉變成單極,中國與獨立後的中亞五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隨著國際環境和大國關係的變化,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不斷發展,都建立了不同水平的戰略夥伴關係,中國的中亞外交哲學取向也出現了變化。
  • 一帶一路,中亞五國,治安最好的國家
    烏茲別克斯坦整體社會治安較好,是中亞幾個國家形勢最好的一個了,當地人的宗教信仰也不極端,自從04年以來好像幾乎沒有發生恐怖事件。因為這個國家是高度集中制國家,權力集中在總統手上,經過幾年打壓,所以反對勢力幾乎力量很小,不成氣候,不過2014年底到2015年初要進行議會和總統大選,是容易出現社會騷亂的一個時期。
  • 中亞黃皮書:中亞國家發展報告(2016)
    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威脅雖然嚴重但無法撼動中亞國家安全與穩定的根基。中亞國家為發展經濟,戰勝困難出臺的各種措施正在逐步產生效果。我們有理由對2016年中亞形勢發展持樂觀態度。2016年,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框架下項目建設全面展開,中國與中亞各國戰略對接有條不紊繼續推進,「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開始啟動。這將為中亞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 土耳其與中亞國家關係的現狀及前景
    本文在介紹土耳其與中亞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外交基礎上,探析了其未來發展,認為土耳其與中亞國家20年雙邊關係的起伏使土耳其明白,歷史並不代表未來,理想終需面對現實,國家實力與外交定位必須統一,未來與中亞各國保持務實合作是土耳其的唯一選擇。一1991年,蘇聯解體,歐亞大陸地緣板塊發生巨變,中亞地區各國紛紛獨立。面對新獨立的中亞五國,國際社會各方反應不一。
  • 在亞洲中亞地區的五個國家中,哪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最高?
    中亞地區位於亞歐大陸中部,總面積約為400萬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五個國家。中亞地區由於距海十分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多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氣候較為乾旱,地表植被以草原和荒漠植被為主。
  • 五國被指責瓜分北極大陸架(圖)
    五國稱要加強科研合作  據法國媒體報導,五國在聲明中說:「我們將根據國際法採取行動……確保保護和保存北冰洋脆弱的環境。我們計劃一道努力,包括通過國際海洋組織,加強現有措施,並且推出新的措施,改進海上航行安全,預防和減少船隻在北冰洋上造成的汙染。
  • 新疆生地所定量評價中亞地區生態安全及可持續發展潛力
    中亞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且位於歐亞大陸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定量評價中亞地區的生態安全,不僅有利於中亞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也為其合作國家提供良好的發展保障。  為了更好地評價中亞地區的生態安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陳亞寧團隊基於傳統的生態足跡模型,結合能值理論,採用改進後的能值生態足跡模型定量研究了1992-2014年中亞地區的生態足跡及承載力變化,並對中亞地區生態安全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趨勢預測與評價。  研究結果表明,中亞地區的人均生態足跡在1999年之後增長迅速。
  •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
    7月25日,為進一步加強中哈雙方在農業、生態與環境領域的實質性合作,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農業創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陳曦、哈薩克斯坦農科院院長、農業科學院院士卡裡耶夫、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農業創新集團公司主席薩提包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中亞國家經濟受疫情衝擊明顯 吉爾吉斯斯坦或再現負增長
    (抗擊新冠肺炎)中亞國家經濟受疫情衝擊明顯 吉爾吉斯斯坦或再現負增長中新社努爾蘇丹4月3日電 (記者 文龍傑)進入第二季度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亞國家經濟的影響逐漸明顯。為對衝疫情影響,中亞國家紛紛採取應對舉措,力保國內經濟形勢穩定。哈薩克斯坦政府撥款4.7萬億堅戈(約合747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疫情期間各行業發展。吉爾吉斯斯坦則主要向國際組織尋求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決定向吉提供1.2億美元援助,用於穩定其國內經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