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議今日舉行,華春瑩:將就經濟復甦和密切...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6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7月1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中國+中亞五國」外長視頻會議將於7月16日舉行,會議將由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主持。

華春瑩表示,中國與中亞國家山水相連,友好關係綿延千載,人民友誼源遠流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和中亞國家同舟共濟、守望相助,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抗疫合作,生動詮釋了雙方高水平戰略夥伴關係的核心要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將與中亞五國外長圍繞加強抗疫合作、推動經濟復甦、維護地區安全和密切國際協作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我們相信此次會議將有助於中國同中亞五國關係進一步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智見:中國與中亞五國的新能源合作前景與方向
    中國政府重視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並將其作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有效措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新能源合作也上升到中國與中亞五國合作的戰略高度。隨著中亞五國在新能源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基礎完善,中國與這些國家在該領域合作的前景與方向已明朗。中亞五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動因可再生能源相對於傳統能源有優勢。
  • 烏外長卡米洛夫參加「歐盟―中亞」第16次部長級會晤
    烏茲別克斯坦「Kun」網17日消息,中亞五國外長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17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歐盟―中亞」第16次部長級會晤,討論在各領域進一步加強跨區域合作事宜。  烏外長卡米洛夫在會議發言中表示,需採取協調行動,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加強中亞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 中亞五國概況(圖)
    中亞五國概況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初的規定,中亞的範圍西起裏海,東到大興安嶺;北自阿爾泰山、薩彥嶺,南至喜馬拉雅山。全部或部分屬於中亞地區的國家有7個,即:阿富汗(北部)、中國(新疆、西藏、青海、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內蒙古)、印度(西北部)、伊朗(北部)、蒙古國、巴基斯坦(北部)和原蘇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外長阿布德爾達耶夫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舉行
    攝影 袁源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4月24日,吉爾吉斯斯坦外長阿布德爾達耶夫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暨演講會在中國人民大學世紀館舉行。 吉爾吉斯斯坦外長阿布德爾達耶夫在演講中高度評價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稱其「令世界嘆為觀止」,40年來的發展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了世界工業強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與全球外匯儲備量最大的國家,中國是世界經濟與人文發展的最主要的穩定器與推動力。中國承擔著全球和平保障的重要作用,支持著國際秩序的穩定。
  • 中國和三個鄰國開會應對疫情 印度為何突然急眼了?
    7月27日,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四國外長舉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視頻會議。這次會議是由中方首先倡議,得到了三國積極響應和支持後才召開的。會議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主持,阿富汗代理外長阿特馬爾、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和經濟事務部長巴赫蒂亞爾、尼泊爾外長賈瓦利出席。
  • 中亞五國的「5·9」情結
    5月9日對中亞五國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45年的這一天德國法西斯正式投降,蘇聯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作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亞五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70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中亞五國約有400萬人應徵奔赴前線參戰,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參戰將士陣亡。
  • 土耳其與中亞國家關係的現狀及前景
    本文在介紹土耳其與中亞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外交基礎上,探析了其未來發展,認為土耳其與中亞國家20年雙邊關係的起伏使土耳其明白,歷史並不代表未來,理想終需面對現實,國家實力與外交定位必須統一,未來與中亞各國保持務實合作是土耳其的唯一選擇。一1991年,蘇聯解體,歐亞大陸地緣板塊發生巨變,中亞地區各國紛紛獨立。面對新獨立的中亞五國,國際社會各方反應不一。
  • 「內亞」和「中亞」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相比之下,「內亞」出現和流行的時間都比較短,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學術場合使用。而「中亞」則不僅在學術界流通,也為社會大眾所熟知。那麼這兩個詞有區別嗎?有怎樣的區別呢?在中國語境中,「中亞」指的就是蘇聯解體之後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獨立出來的中亞五國。
  • 地區極性、現狀偏好與中國對中亞的外交哲學
    但是,地區研究在學界並不均衡,北美、西歐和東亞因其經濟發展較快及與大國(尤其是美國)的安全利益密切相關而被廣泛關注。相比之下,有關中亞地區的研究卻十分薄弱,需要在減少莫衷一是的研究局面上做更多工作,為此亟待進一步提高對中亞地區的學理研究。
  • 2020年10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華春瑩:美方罔顧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及國際法準則,動輒對其他國家採取經濟封鎖、金融制裁等單邊強制措施,強烈衝擊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嚴重損害受制裁國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能力,對許多無辜民眾,包括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基本人權都造成不容忽視的影響。
  • 德國外長迎接黃之鋒竄訪,華春瑩怒批3個詞
    德外長馬斯不僅對其表示「歡迎」並與之見面。今天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公開回應此事,質問馬斯「意欲何為」,並用上述3個詞語批評個別德國媒體和政客的做法極其錯誤,宣布已向德方提出嚴正交涉。德國外長馬斯與黃之鋒見面長安街知事此前報導,上周日(8日)早上,處於保釋期間「港獨」頭目黃之鋒,在香港機場二次被抓。時隔一天(9日),法官第二次釋放了黃之鋒,並準許其繼續保釋。而當晚黃之鋒就到了德國,並與德國外長馬斯會面。
  • 2020年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中方願意繼續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疫情防控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助力復工復產,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推動改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類似危機。你剛才提到,全球疫情將迎來「寒冷冬天」,我想講的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 華春瑩火速發聲,信號強烈
    在過去的這一年裡,中國成功控制這場疫情後,也給世界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如今2021年剛剛開始,我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就展開了極為重要的出訪行動,這六天註定不同尋常。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月4日起到1月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應邀對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坦尚尼亞、塞席爾進行正式訪問。
  • 五國被指責瓜分北極大陸架(圖)
    拉夫羅夫在會見默勒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說,俄羅斯對北極沒有領土要求。新華社/法新  北極地區周邊5國部長級會議28日在格陵蘭島結束,與會各國承諾將協調各自立場,共同保護北極地區環境。  五國稱要加強科研合作  據法國媒體報導,五國在聲明中說:「我們將根據國際法採取行動……確保保護和保存北冰洋脆弱的環境。
  • 首屆中俄中亞造山帶學術研討會舉行
    首屆中俄中亞造山帶學術研討會舉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8 11:14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9月24日在北京舉行首屆中俄中亞造山帶學術研討會,來自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法國、蒙古、澳大利亞以及香港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對這一跨越國境的複雜造山帶開展學術交流。
  • 世界銀行預測:中亞國家經濟今年將整體衰退
    中新社努爾蘇丹6月12日電 (記者 文龍傑)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對世界經濟進行了預測。關於中亞地區,報告認為,2020年該地區國家將面臨整體衰退。報告對包括俄羅斯、中亞和南高加索地區等26個經濟體的年度經濟走勢進行了預測。預測指出,歐洲中亞地區(ECA)經濟增速今年將下滑至-4.7%,其中,克羅埃西亞(-9.2%)、保加利亞(-6.2%)、俄羅斯(-6%)三國較不樂觀。
  • 美方一份報告呼籲美國繼續要求中國為企業和媒體提供平等準入機會...
    中方願意繼續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疫情防控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助力復工復產,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積極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推動改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類似危機。你剛才提到,全球疫情將迎來「寒冷冬天」,我想講的是,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2020年,全球經濟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如何推動全球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發展,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甦以及該地區未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