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關係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莫舉行
3月14日,由人民網與俄羅斯戰略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後金融危機時代中俄關係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莫斯科舉行。在新形勢下,對中俄關係的未來走向進行討論是此次研討會的核心議題和目的。 研討會上,中俄兩國學者就經濟危機後的世界形勢、中俄關係的現狀與未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與討論。
-
細數中亞造山帶,這些大作
中亞造山帶位於東歐、西伯利亞、卡拉庫姆、塔裡木和華北克拉通之間,是全球最大、最複雜且持續時間最長的增生型造山帶。
-
地質地球所建立中亞造山帶大陸地殼生長的兩階段模型
位於西伯利亞、卡拉庫姆-塔裡木板塊、華北板塊和東歐板塊之間的中亞造山帶(或阿爾泰拼貼體)不同於環太平洋俯衝型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碰撞型造山帶,是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帶,也是全球顯生宙大陸地殼生長最顯著的地區。
-
首屆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青年學術論壇在雲南大學舉辦
3月24日-28日,由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雲南大學聯合舉辦的首屆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青年學術論壇在雲南大學舉行。 3月24日-28日,由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雲南大學聯合舉辦的首屆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青年學術論壇在雲南大學舉行。
-
【新華網】新疆加快中亞造山帶成礦域「探礦」步伐
為加速查明新疆礦產資源分布與儲量,早日建立中亞金屬礦床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啟動「造山帶大陸動力學與增生成礦作用」研究項目,確定7大找礦區域。中國新疆及中亞鄰區在地質上同屬中亞成礦域,是全球礦產資源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新疆及中亞跨境成礦帶擁有豐富的銅、金、鉛、鋅等優勢資源,銅儲量在百萬噸以上的大型銅礦10餘處,新疆境外幾十公裡已發現多處大型-超大型斑巖銅礦床。
-
新疆生地所中亞造山帶南部增生造山過程研究取得進展
增生型造山帶是近二十年研究揭示的一種新型的造山帶。不同於以巨量的地殼縮短和加厚為特徵的經典的陸-陸碰撞型造山帶,增生型造山帶是在大洋地殼持續俯衝過程中不同性質的地體不斷拼貼增生形成,以顯著的地殼垂向生長和水平側向增生為特徵。中亞造山帶是顯生宙以來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帶之一,位於西伯利亞克拉通和華北-塔裡木克拉通之間的廣袤地區。
-
中亞造山帶弧—弧碰撞拼貼動力學過程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生胡萬萬、導師李鵬飛研究員與國內外合作者,揭示了中亞造山帶弧—弧碰撞拼貼動力學過程。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構造地質學雜誌》。增生型造山帶的形成機制與造山模式一直以來是地球科學的熱門研究課題。
-
【網媒看黑河】黑河冬泳首屆開冰節在中俄界江黑龍江上舉行
【網媒看黑河】黑河冬泳首屆開冰節在中俄界江黑龍江上舉行 2020-11-15 10: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亞造山帶弧—弧碰撞拼貼動力學過程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生胡萬萬、導師李鵬飛研究員與國內外合作者,揭示了中亞造山帶弧—弧碰撞拼貼動力學過程。
-
第六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昨日在長春開幕
為進一步交流構造地質學及相關領域最新學術成果,總結我國構造地質學的發展經驗,探索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有效途徑,促進我國構造地質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第六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4月13日上午在長春開幕。
-
大別造山帶內混合巖化作用時代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別造山帶中的北大別超高壓變質帶是研究秦嶺-大別-蘇魯造山帶古老基底演化過程的關鍵區域,其內廣泛發育的混合巖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記錄了區域上複雜地質演化歷史的地質體。大陸地殼的早期形成和演化過程一直都是國際地學界關注的熱點和前沿。了解和認識古老陸塊大陸巖石圈的早期形成特徵,有助於理解大陸地殼增生歷史和地殼生長過程。
-
紀念滕大春誕辰 110 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河北大學舉行—新聞—科學網
10月12日,紀念滕大春先生誕辰 110 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滕大春文集》首發式在河北大學舉行。 滕大春是新中國「外國教育史」學科主要奠基人之一,當代著名外國教育史學家和比較教育學家。1909年生於北京通縣,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教育系,其後曾在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安徽省教育廳和四川國立編譯館任職。1947年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留學,1950年回國後長期擔任河北大學教授,1986年起任我國首個外國教育史博士點博士生導師直至2002年病逝。
-
「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學術評價」研討會在京舉行
「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學術評價」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7年06月09日 20: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禧玉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禧玉)2017年
-
2019金牛傳媒首屆廣電+產業服務平臺模式研討會舉行
君盛投資旗下基金已投企業--金牛傳媒主辦的2019金牛傳媒首屆廣電+產業服務平臺模式研討會」在長沙舉行,君盛投資創始合伙人、董事長廖梓君女士出席該研討會。 由深圳市金牛傳媒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金牛傳媒首屆廣電+產業服務平臺模式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一百多個省會臺、地市臺的兩百多名廣電經營者,就城市臺經營由廣告平臺向產業服務平臺轉變,進行了熱烈地探討。
-
JGR:彩色寶石揭秘造山帶的脫碳方式和過程
郭順等-JGR:彩色寶石揭秘造山帶的脫碳方式和過程碳吸收過程主要涉及大陸地殼的風化和海相碳酸鹽巖沉積/風化作用等;脫碳過程則主要包括洋中脊火山活動、裂谷去氣和島弧環境的變質-巖漿活動以及碰撞造山帶的變質作用。近年來,造山帶的碳釋放和遷移過程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最新的估算表明碰撞造山過程中的脫碳通量接近甚至高于洋中脊和島弧的脫碳通量,說明造山過程中變質脫碳是進行地球碳源—碳匯平衡估算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
「江蘇文學的異質性書寫」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師大舉行
「江蘇文學的異質性書寫」學術研討會在江蘇師大舉行 2017年04月20日 11:25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4月13日上午, 「江蘇文學的異質性書寫」學術研討會在徐州舉行。
-
首屆全國經管類本科生論文研討會將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召開
【MBA中國網訊】首屆全國經管類本科生論文研討會將於2019年11月29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舉行。研討會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學季刊》主辦,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會計與資本運營中心、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公司財務與金融科技平臺承辦,以及得到來自《金融學季刊》、《中國會計學刊》、《南方經濟》、《會計與經濟研究》、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期刊的支持。研討會旨在為全國經管本科學子提供前沿學術討論和科研成果展示的平臺。
-
植物抗病性與作物病害控制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9月18日至19日, 2010年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抗病育種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植物抗病性與作物病害控制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我校師生300餘人參加了會議。 此次學術活動是紀念我國小麥條銹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李振岐院士逝世三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主要圍繞國內外近年來在植物抗病性與作物病害控制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探討交流。會議吸引了海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
-
四川大學歐亞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世界·歐亞·中國」學術研討會...
人民網成都11月12日電(記者宋豪新)11月7日,四川大學歐亞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暨「世界·歐亞·中國」學術研討會在成都祥宇賓館順利舉行。本次會議由國家民委四川大學歐亞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主辦。國家民委教科司二級巡視員王宏曉特邀出席本次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四川大學等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
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在哈舉行
中宏網8月28日訊 據新西部網消息,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環境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主辦的第二十二次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於8月12日至15日在哈爾濱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