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臺灣人應該了解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

   資深媒體人楊艾俐撰文說,所謂天才,就是比任何人都能抵擋痛苦的經驗本領 英作家卡萊爾。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正在「立法院」轟轟烈烈審查。聰明的臺灣人應該了解臺灣與大陸的不可分,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是70%,未來增加的可能性更高。不管喜歡、畏懼、討厭大陸的人都應該有大陸經驗。

  臺灣年輕人最好出路是大學畢業能夠出國讀書,英文頂刮刮,申請在外商大公司就業,一段時間後派回亞洲,到中國大陸或其它亞洲國家工作。因為臺灣年輕人的創意和語文能力,可以比得上大多數中國大陸年輕人,但是優勢也不能持續太久,必須要不斷進步。

  次佳是為臺灣企業工作,但要外派到亞洲或歐美國家服務,獲取國際經驗,然後派到中國大陸工作。這樣的優勢也不能持久,必須先佔先贏,很多要打內銷市場的臺商,業務方面都請大陸幹部,管理職或業務督導才請臺灣幹部,不只因為大陸幹部人面熟,容易跑,也因為他們珍惜工作機會,願意受教,願意接受磨練。

  在陸企工作,根據這幾年觀察,大陸年輕人的幹勁,機巧,接受新信息的程度,臺灣年輕人不是對手,只能短期學個經驗,很難競爭得過他們。

  至於已工作的職場人,也應有打大陸市場或與大陸客戶打交道的經驗。家人更要鼓勵職場人擁有大陸經驗,我認識有位電子工程師,每次公司派他去大陸,他願意去,但太太堅決反對,先生無可奈何,只有不斷辭職,另找工作,或者接受公司資遣。

  中國大陸經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大陸人多地大,各地民風相異,人員三教九流,和他們打交道,見識多,胸襟寬,也學會什麼人要防,什麼人可交朋友。去除排斥心理,也可交到好朋友,好同事。初到異地,挫折難免,但可增長經驗,經驗能豐富智慧。沒有失敗經驗的人,不可能成功。

   來源:臺海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 現在去臺灣旅遊應該怎麼玩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的朋友像小編一樣,是從這首歌才開始想要了解臺灣,從《忠孝東路走九遍》裡知道有個地方叫臺北。去臺灣旅遊什麼時候比較好?臺灣有什麼好玩的呢?大連旅行社的小編就用我這片面點點的知識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入臺證的辦理:臺灣雖然是我國的一個省,但是目前去臺灣也是需要辦理通行證的。
  • 國臺辦:臺灣當局某些人應該補補地理課知識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劉潔妍 張瑞琦)針對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針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不當言論,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今天上午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時表示,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而一個中國原則為國際社會所普遍承認。
  • 瞄準:最聰明的人,比水母更了解蘇文謙,他們或許會成為好搭檔!
    瞄準:最聰明的人,比水母更了解蘇文謙,他們或許會成為好搭檔! 在海洋裡有一種生物,其性劇毒,學名叫箱型水母。只要被它的觸角輕輕觸碰過的生物,都難免一死,所以在海洋裡所有生物都避它遠遠的。
  • 瞄準:最聰明的人,比水母更了解蘇文謙,他們或許會成為好搭檔
    瞄準:最聰明的人,比水母更了解蘇文謙,他們或許會成為好搭檔!在海洋裡有一種生物,其性劇毒,學名叫箱型水母。只要被它的觸角輕輕觸碰過的生物,都難免一死,所以在海洋裡所有生物都避它遠遠的。只可惜蘇文謙的新搭檔出現了,比水母更了解牧魚,或許他們才是最好的搭檔。
  • 臺灣記者張美雲:讓兩岸觀眾了解彼此 消除隔閡
    女主人名叫張美雲,今年37歲,來自氣候溫潤的寶島臺灣,曾是臺灣東森電視臺的一名記者。這樣兩個生活背景和閱歷完全不同的人組成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家庭。這段奇特的姻緣還要從張美雲來到上海說起。  走進上海 了解大陸  張美雲從小在臺灣出生長大,大學畢業後進入臺中地方有線電視臺擔任新聞召集人。
  • 最新調查:臺灣人平均智商104 名列全球第3名
    ,同下華夏經緯網2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亞洲人真的都比較聰明?或許這不再是個 「迷思」,美國媒體最近透過各種數據,統計出全球10大 「最聰明國家或地區」,沒想到前4名都被亞洲國家或地區拿下,中國臺灣地區更是以平均智商
  • 從地名了解臺灣歷史
    從地名了解臺灣歷史 時間:2002-12-30 15:37   來源:   臺灣有很多「港」字的地名,你們可以猜一猜臺灣的東港、西港、南港、北港、中港、小港、裡港、新港、伸港、楓港,他們究竟在什麼地方。
  • 走進臺灣,讓你了解更多知識
    臺灣地理知識分享,你知道多少大家好,又到了分享知識的時間了,老師已經給你們介紹了澳大利亞、中國等地方的知識,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的地方是臺灣,那臺灣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那接下來就跟老師進入臺灣,了解臺灣吧!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臺灣的地理位置。
  • 大同電鍋,了解臺灣的第一張名片
    依稀記得小時候,余光中的《鄉愁》帶來了關於寶島的淡淡思緒,也是對臺灣的最初記憶,就是海峽的一段。長大後,踏足臺灣本土,穿越大街小巷,去聽市井裡的歌謠,嘗夜市裡的美食,看故宮裡的展品,聽臺灣老人講過去的故事。如此看來,注重傳統文化保留的臺灣的名片也是太多,有人文,有物質,有情懷。
  •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學生的特徵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學生的特徵為什麼物理好的人都聰明呢,物理好的人有什麼特徵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物理好的人有什麼特徵,僅供大家參考。物理好的人都聰明嗎物理好的人是很聰明的,他們的邏輯能力也很強,再加上他們自己的努力,物理成績可能會和別人拉開很大的分數,有很多好的理科專業,要求的物理分數都是非常高的,一些研究型人才,他們的物理成績非常高,有些研究室離不開物理的,有很多的發現也都和物理有關。
  • 臺灣紅心芭樂真的好吃嗎?它的作用功效你都了解嗎?
    臺灣紅心芭樂真的好吃嗎?它的作用功效你都了解嗎?很多看過綜藝節目《極限挑戰》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芭樂這種水果特產,小編記得這期節目是在臺灣錄製的,黃磊在節目上向觀眾普及了臺灣的紅心芭樂,於是這個本來知名度比較低的芭樂瞬間搖身一變就成為了「網紅水果」,芭樂能夠走紅的原因除了龐大的網絡力量推動之外,更多的則是芭樂本身的品質能夠贏得食客的心,但是很多沒有吃過芭樂的人都非常好奇,這個果肉看起來就跟沒熟的西瓜一樣的水果真的好吃嗎?
  • 聰明面相:什麼面相的人高智商很聰明?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足夠聰明,但是一遇到事的時候很多人就不知道怎麼處理;我們身邊肯定有那種特別聰明的人,他們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現在的人都喜歡與聰明的人打交道,和聰明人聊天打交道不會累,那麼如何從面相看一個人是否聰明,看一個人是否是高智商呢?
  • 臺灣人說話都一個腔調?很溫柔,好聽
    去到臺灣,你常常不覺得陌生,因為面孔、聲音、食物都依稀熟悉,但你常常還是流連忘返,因為總有未知的巷弄、山水、人情等你去相遇。在臺灣,不論男女,語速都很慢,也很柔,公共場合不太會有人高聲講話,如果特別生氣的時候,也最多會提高一個度,尤其女孩子,頂多會說,你走開,我不想理你。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人眼中的深圳,深圳發展太快了
    中國寶島臺灣,在他們的眼裡深圳到底是個怎樣的城市,發展速度之快,又有哪些領域是臺灣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只要看的範圍是,人工智慧跟機器人,那當初對深圳了解並沒有那麼深,那只是覺得他是座科技的城市,那就很像臺灣的那個新竹,那我們做科技行業的人,這些都很向往來到科技很聚集的地方,深圳的特點就是,速度很快,所以相對臺灣現在來講,我覺得臺灣是比較生活化的一個城市,龜速都沒有那麼快,稍微腳步可以慢一點。
  • 聰明的人要學會保持不確定性
    而聰明的人之所以聰明,就是因為對自己周圍的一切保持了不確定性。對自己的一切都應該保持不確定性。不同的人對於這些不確定的,未知的事情做出的反應給了枯燥的生活莫大的樂趣。 有的人哭天喊地,抱怨世界為何會對他如此不公,那是因為他們太想把一個不確定的世界確定化,把一切事情按照他們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地一個一個地落實。如果把生活每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確定下來,這將會是比地球毀滅更可怕的滅頂之災。
  • 閩南人和臺灣人有很多親戚關係,那麼閩南人是怎麼看臺灣人的?
    閩南人和臺灣人有很多親戚關係,那麼閩南人是怎麼看臺灣人的?其實我本人對臺灣人印象不太好!我1983年出生,老家是漳州東山縣。東山縣跟臺灣島算是很有淵源的兩個地方,從明朝到民國,一直不斷的有東山人遷徙到臺灣,比如著名的謝長廷祖上就是從東山過去的;明末鄭成功從銅山(銅山守御千戶所–東山縣銅陵鎮的古地名)出發去臺灣;施琅從銅山出發打鄭經;清朝時澎湖駐守軍人一半來自是東山;1951年東山保衛戰,敗退的國民黨從東山縣抓走了很多壯丁,我們家就有親人被抓走。
  • 真實了解臺灣普通人的影片——《海角七號》
    《海角七號》較為完美的展現了我國臺灣土著人群的生活狀況,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凝化成對一臺演唱會的成功舉辦上。有血有肉是能夠給這部電影的總體描繪,積極向上是這部電影的基調。不管是男主角的反叛勁,還是思念船上摯愛的老人,亦或者推銷酒品的男人,每個角色的內在都是熱愛著生活,如今社會這是難能可貴的精神食糧。
  • 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
    這次民進黨當局又搞出新花樣,同樣是臺灣人卻遭區別對待,更是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柯文哲暗批民進黨當局雙標民進黨當局想要抱美國的大腿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們希望能夠討好美國以此獲得支持。同時也一直在島內不斷拔高美國的形象,忽悠臺灣民眾美國是會幫臺灣的。近期,臺北市長柯文哲又和民進黨當局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