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立委」選舉:除了狗和葷段子能選什麼?

2021-01-21 搜狐網

  【作者】胡一淵(臺灣)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有沒有人見過牽著一群狗在街上見到遊行就要參加的「立法委員」?有沒有人見過天天在電視上講葷段子的「立法委員」?有沒有人見過把用緋聞當選綱的「立法委員」?有!臺灣人都見過了,而且可能要在今後的幾年時間裡天天見到。前提是,如果我們把柯賜海、吳宗憲、許純美都選為「立法委員」的話。

  這就是2004年立冬以後的臺灣「立委」選舉。沒有哪次選舉要比本屆「立委」選舉更像是一次糊裡糊塗的大馬戲團演出,或者叫做京劇生旦淨末醜一起登場。不過民進黨一定不願意把他們比作京劇舞臺上的角色。按照阿扁的理解,這個臺灣無父無母,自然也沒有祖宗文化。那個畫著花臉在臺上蹦來蹦去的更不能代表自己了。相對來說,小丑所體現的西方文化,還和「總統」的政治理想一致。於是阿扁告訴我們,好吧,臺灣就算是西方的小丑,那也沒所謂。

  其實按照人民的理解,「立委」是臺灣的民意代表,他們代表的是臺灣社群中的各種不同利益團體。「立法院」也是臺灣人反映民意,提升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是「政權」三大主要機構之一。「立法委員」在臺灣,相當於社區代表,他們要把選民的訴求,大到核四、兩岸,小到垃圾場、家庭用電,全部都保護好,且表達出來。但是無論是北市北區,還是北市南區的老百姓,都不會同意他們的社區形象是狗和葷段子。可是,除了狗和葷段子以外,我們選什麼呢?

  臺灣的民主發展到今天,已經不能簡單地用亂象來形容了。一方面,這種民主給每個人說話的機會;另一方面,在紛亂的冬天,政客們求仁得仁,黨魁們求愛得愛。民主對於臺灣政治來說,更像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一個目的。民主所具備的真正價值,對於社會多元化的追求和對於民生的穩定,也成為了各路神仙們當選以後早已忘情的水。

  或許在這種亂象中,臺灣未來8年中最重要的一次「立委」選舉就被傳媒無情地抹成了冬天的灰色。因為,民進黨要利用這個選舉給自己製造行政權和立法權高度一致的未來4年,進而發展下一屆的新生代力量;而國民黨如果不利用這次選舉重新整合泛藍陣營,他們就徹底失去了重新奪回政權的機會;更不要說對於親民黨來說的政黨生死空間之戰。也許8年以後的臺灣「總統」,就會在這次立委選舉中悄悄走上政治舞臺。但是我們這一代臺灣人可能是看不見了。因為直到昨天,宋楚瑜還在高調批小馬;國民黨的74席,還是連仔圖板上的遠景規劃。

  所以許多民眾認為,要選就要選無黨籍的,他們既不認同執政黨越來越綠的帽子,也對泛藍色陣營到今天為止仍然無法統一對外,各方勢力佔據不同山頭的感到失望。當年陳文茜「小妹大」在選民中獲得甚高人氣,也與這種心態是分不開的。因此今年李敖當選,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李敖讓人家選他的目的就是「選我比較爽」——管他什麼黨,我們就要過得爽——其實這也是臺灣島內民眾的真正心態。

  小時候家裡的老嬤嬤教我一句歇後語:「立秋後的螞蚱——長不了」。只是不知道立冬以後的「立委」,在臺灣人心中還能不能長久得了。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複雜詭譎
    李雯心臺灣地區2020年「二合一」選舉進入衝刺階段,除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競爭激烈外,各黨也在努力爭取「立委」席次最大化。目前,各政黨區域「立委」的參選人選及不分區「立委」的名單逐步底定,選情已快速升溫。
  • 臺灣2020年「立委」選舉 鬱慕明力促統派合作
    臺灣2020年「立委」員選舉制度自2008年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且總席次減半後,小黨想取得「立委」席次難上加難。對此,新黨主席鬱慕明昨表示,將在2020年「大選」中力促統派政黨大結盟,爭取讓統派政黨在「立法院」擁有席次。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1月11日晚,2020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連任,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
  • 郭臺銘柯文哲已就臺灣2020「立委」選舉合作提名達成共識
    郭臺銘、柯文哲中國臺灣網9月25日訊 在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放棄聯署參選2020後,外界高度關注郭與臺北市長柯文哲合作關係。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郭臺銘幕僚、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25日下午表示,郭跟柯方面保持密切聯繫,在「立委」選舉方面互相討論,其中「區域立委」選舉達成默契,如果郭陣營有不錯的人選,臺灣民眾黨經評估後將不會在那個選區提名。 對於郭柯合作,蔡沁瑜表示,在郭宣布不選後,郭陣營一直與臺北市府保持密切聯繫,甚至跟臺北市府顧問蔡壁如也經常在溝通。
  • 臺灣2020「立委」選戰大戲:有美女,有套路,有奇招……
    熙熙攘攘中,臺灣2020「立委」選舉候選人登記昨日截止。在登記過程中,一向喧鬧的臺灣選舉再次奉上「佳片」級表演,各路人馬花式上陣,今日就讓我們盤點看看都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精彩!出美女 一見鍾情選舉看什麼,當然是看名氣和顏值了。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投票選民多達1930萬人,40歲—49歲年齡層人數最多,有約374萬人;今年的「首投族」(須年滿20歲)約有118萬人。日前藍綠兩大陣營都將目光鎖定青年族群選票,呼籲這些年輕人返鄉投票。 外界普遍認為宋楚瑜勝選機會微乎其微,因此這場選戰基本仍是傳統的「藍綠對決」。
  • 臺媒:2020年臺灣選舉「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選會」今(18)日上午進行2020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抽籤,國民黨抽中9號、民進黨抽中14號、親民黨3號、民眾黨15號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報導,本次抽籤,民進黨由副秘書長林飛帆代表,國民黨由「立委」曾銘宗代表,「時代力量」由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顯智代表,親民黨由「立委」李鴻鈞與組織部主任張碩文代表,臺灣民眾黨則是由秘書長張哲揚代表。在此前的12月9日,臺灣「中選會」曾舉行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號次抽籤,親民黨抽中1號,國民黨抽中2號,民進黨抽中3號。
  • 臺「總統」綁「立委」選舉? 藍綠陣營各有考量
    本月12日,臺灣「中選會」將開會討論2016年「總統」與「立委」選舉是否合併舉行。事實上,這個話題外界已經早早在討論了。2012年,為節省資源,臺灣首度將「總統」「立委」並選,大概節省了4.6億元(新臺幣,下同)的經費。
  • 凸造型搞噱頭 臺灣「立委」選戰26黨花招百出
    原標題:凸造型搞噱頭 臺灣「立委」選戰26黨花招百出   臺灣2016選戰新興小黨林立,這次有26個政黨共379位候選人,爭取73席區域、6席原住民、34席比例代表制(不分區)席次。但分析指出,小黨要跨過門檻並不容易,兩黨獨大的局面仍難以打破。
  • 臺灣地區2020年選舉 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
    原標題:臺灣地區2020年選舉 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臺「中選會」進行政黨號次抽籤,國民黨由黨團總召曾銘宗代表。(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2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中選會」18日舉行政黨不分區號次抽籤。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但高雄市的選情出乎意料地成了整個「九合一」選舉的鯰魚和導火索,攪動全臺的投票熱情,讓各種「討厭民進黨」的聲音匯聚成了風暴,卻是不爭的事實。高雄市是臺灣南部的大城市,「六都」之一,民進黨執政超過20年,向來是綠色大本營,民進黨的根基所在。歷來民進黨候選人出戰高雄市,一貫躺著選就贏。然而這一次,高雄翻轉,國民黨的韓國瑜大勝15萬票。有些人可能對韓國瑜不熟。
  • 「五都」是馬英九中期選舉? 藍駁辱臺灣人智慧
    對於美國期中選舉結果,讓民進黨「立委」信心大增,認為「五都」選舉選民會給馬英九教訓。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11月4日消息,在剛剛結束的美國期中選舉中,美國總統歐巴馬所屬的民主黨大慘敗。丟掉了國會眾議院的掌控權。
  • 臺灣新立委「雷人」提議,讓香港人赴臺當兵!張彬:智商有問題
    編輯:王韜審核:馮龍就在前段時間,在臺灣島內大肆煽動「臺獨」氛圍的臺灣新科立委陳柏惟,在質詢臺灣地區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時,語出驚人,竟向蘇貞昌提議應該邀請香港年輕人到臺灣服役當兵,此番言論一出,島內罵聲一片。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有人說,臺灣不是在選舉,就是在選舉的路上,這一點沒誇張。本來以為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臺灣能消停一段時間,起碼在2020年、2021年選舉話題能告一段落,全島上下可以專心拼經濟。
  • 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面對現實 國民黨勿糾結
    50天,「總統」及「立委」候選人陸續登記,選戰開始進入真正的短兵相接階段。本屆選舉,藍綠攻守之勢分明,民進黨看似形勢大好,候選人也一直低調努力,不顯山不露水;國民黨的「總統」及「立委」選情則雙雙走低,難以讓支持者樂觀。朱立倫真的像媒體說的那樣「弱」嗎?綠營「立委」選情又呈什麼走向?本期對話臺灣名嘴,對臺灣選舉政治有著長期、深入關注的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將與讀者分享他對2016選舉的獨特觀察。
  • 臺灣牧師「發功」為蔡英文祈禱勝選:聖光閃現
    雖然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被認為「躺著選」,但選舉依然充滿不確定性。這個時候,超自然的宗教信仰走入視野。蔡英文5日現身全臺基督徒後援會,眾牧師聯手「發功」為她祈禱勝選,甚至有臺灣媒體形容「聖光」閃現。 「聖光」充滿現場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5日到臺中、彰化固樁,民進黨祭出新招數。
  • 臺灣選舉政治自嗨背後的經濟悲哀 誰有解藥?
    目前距離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投票日只剩月餘,藍、綠、橘三陣營的選戰也在一片口水中日漸白熱化。除了各黨派司空見慣的內部博弈、外部糾纏之外,新興政治力量和無黨籍人士的強力加入,讓整個選舉局勢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政治大亂鬥。不過在充斥抹黑、批判和人身攻擊的選戰中,相對於政治的詭譎,臺灣的經濟現狀是更令人憂心的話題。
  • 2020選舉又現變局 郭臺銘願支持藍營"立委"候選人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0月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陣營在兩周後將安排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會面。蔡沁瑜3日表示,對於吳敦義希望郭臺銘可以支持藍營提名「立委」候選人一事,只要理念一致相同,郭臺銘都願意支持。據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陣營在兩周後將安排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會面。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2014年無黨籍人士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柯標榜自己是「白色力量」「無色覺醒」「超越藍綠」,在臺灣政壇掀起「柯文哲現象」。2018年柯連任臺北市長,繼續保持較高知名度和政治熱度。目前看,柯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可能性很大,若此將形成國民黨、民進黨、柯文哲三方競逐的局面,這將增大「總統」選舉博弈縱橫的複雜度,增大選舉結果預測的難度。
  • 吳敦義力拼「立委」過半 為2020「大選」布局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月2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島內第一波「立委」補選(臺北市士林及大同區、臺中市北屯區及北區)補選27日投票結束。自「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取得大勝後,第一波「立委」補選藍綠戰成平手,將決戰3月16日第二波補選。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更大的目標,是在2020年「立委」取得過半優勢,奪回臺「立法院長」位置。兩波「立委」補選更重要的意義,牽動著藍綠兩黨對於2020的布局。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表現如此亮,跌破各界眼鏡,國民黨內部評估選舉結果是超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