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錢德拉於1999年7月23日從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有效載荷艙內發射,這是太空梭有史以來發射的最大的衛星。就在哥倫比亞號到達太空的8個小時後,錢德拉離開了太空梭的遮蔽處,用火箭飛離。控制人員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對錢德拉的軌道做了一些調整。
-
暗物質由迷你黑洞組成?
暗物質是什麼?很多個人、國家以及國際機構對此都有深入研究,或合乎情理或匪夷所思的解釋時有冒出,但終究還是沒有一個真正令人信服的解釋來說明它到底是什麼。不過,最近一種較為新穎的解釋引發廣泛關注:暗物質是由大爆炸誕生原始迷你黑洞組成。
-
絕美太空影像記錄者,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20年最佳宇宙照片
如果哈勃天文望遠鏡制定了使人瞠目結舌的太空照片標準,那麼在20年發射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可以說是更加完美。1999年7月23日,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由哥倫比亞太空梭搭載被放入預定軌道。哈勃望遠鏡主要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線,而錢德拉望遠鏡與其不同,它著重捕獲X射線。
-
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發射20周年,這8張圖片值得一看
20年前的本周推出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就完善了這個標準。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於1999年7月23日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進入軌道。與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光、可見光和近紅外輻射的哈勃望遠鏡不同,錢德拉捕捉到了X射線。太空中的各種物體都可以發出X射線,如星系中心釋放的物質射流,與冷氣、黑洞和中子星相互作用的恆星風,以及超新星的剩餘物。
-
祝賀: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發射成功20周年,與哈勃望遠鏡齊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1999年7月23日,搭載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過去的20年裡,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強大而獨特的x射線眼睛,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帶來了一場革命。
-
理論物理所在原初黑洞暗物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理論物理所在原初黑洞暗物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6-23 理論物理研究所 【字體: 宇宙學和天文學觀測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約佔宇宙全部物質的85%。不同於其他約佔15%的普通物質,暗物質的本質依然是當前基礎物理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儘管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被認為是暗物質的一個重要的候選者,但是大量的實驗觀測都沒有發現它們存在的證據。相反地,它們賴以存在的理論參數空間正在被迅速壓縮。原初黑洞最早由霍金以及卡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提出。
-
科研人員在原初黑洞暗物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慶國等在伴隨原初黑洞形成而產生的誘導引力波的理論研究和觀測數據分析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宇宙學和天文學觀測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約佔宇宙全部物質的85%。不同於其他約佔15%的普通物質,暗物質的本質依然是當前基礎物理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
物理學家在微小的原始黑洞中尋找暗物質
2014年11月23日晚,夏威夷的莫納克亞山(Mauna Kea)上的一臺強大的望遠鏡試圖發現一個黑洞在太空中飛行的神秘運動。在望遠鏡觀測到宇宙的七個小時裡,它可能捕捉到一顆,因為一個大約地球大小的結構使我們最近的銀河系鄰居仙女座的一顆恆星黯然失色,距離地球大約250萬光年。
-
這個孤立的星系中心卻充滿了暗物質!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數據,發現了一個被孤立了數十億年的星系,其核心中包含的暗物質比預期要多。這個星系被稱為Markarian 1216(縮寫為Mrk 1216),包含的恆星年齡在宇宙年齡的10%以內,也就是說,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
-
7月30日丨什麼是你信奉的?
月19日-1995年8月15日),印度裔美國籍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而與另一位美國體物理學家威廉 · 福勒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另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拉·拉曼的親戚。
-
銀河系中心是個巨型黑洞,還有幾千個小黑洞,為什麼還那麼亮?
銀河系中心遠不止一個黑洞,根據錢德拉硬X射線望遠鏡觀測,銀心附近存在數千個疑似黑洞的X射線源,這也許給了大家一個錯覺,黑洞都是黑乎乎的,要不然就沒有這響亮的名號了!但恰恰相反銀心卻是銀河系中最明亮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
-
暗物質是由迷你原始黑洞組成?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暗物質是一種我們看不見的物質,目前人類還沒有真正在宇宙中找到暗物質,但科學家相信,暗物質是一定存在的。那暗物質是如何形成的?有科學家認為,暗物質是由宇宙大爆炸誕生的原始迷你黑洞組成。目前,依據最新研究理論表示,這些微型迷你黑洞的誕生可能與希格斯玻格色子有關。
-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現黑洞CTA 102伽馬射線爆發
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攝 本報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姚雪青)記者29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近兩個月內頻繁記錄到超大質量黑洞CTA 102的伽馬射線爆發,光學觀測發現CTA 102開始處於新一輪活躍狀態。這是暗物質衛星科研團隊自衛星於去年發射後首次發布觀測成果。據悉,這一觀測結果已在《天文學家電報》上發布。
-
原始黑洞可能是暗物質?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過一個觀點:看不見的「原始」黑洞可能是隱藏的暗物質。因此,2015年9月,當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探測器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時,的的確確給物理學界帶來了驚喜。
-
Ia型超新星擁有的特點和錢德拉塞卡質量極限是有關的
描述宇宙的演化可以用一個方程來表達,這個方程就是Ωm+Ω∧+Ωk=1,Ωm和Ω∧分別代表的是宇宙裡面物質的密度和暗能量的密度,Ωk反映的是宇宙的位形,目前關於宇宙有非常有利的證據來表明宇宙是平直的,所以Ωk非常接近於0,如果Ω∧也是0的話,那麼就意味著宇宙裡面只有正常物質和暗物質
-
暗物質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3月2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原始黑洞是由在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的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產生的。暗物質是什麼?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種可能性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
暗物質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3月23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原始黑洞是由在大強子對撞機(LHC)中發現的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產生的。暗物質是什麼?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種可能性是由大爆炸的微型黑洞組成。
-
宇宙黑洞十大不可思議事件:超級黑洞電子流
12月6日消息,在普通人的眼中,宇宙是靜止不動的。
-
原始黑洞是否可能是暗物質?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過一個觀點:看不見的「原始」黑洞可能是隱藏的暗物質。這一理論已經失寵了幾十年,但一系列新的研究顯示,這一理論或許可以解釋許多東西。 黑洞是一種優雅、簡潔的天體,但在大眾的想像中,它們有時會顯得十分可怕。在許多方面,它們就像一個理想的黑體(能吸收全部外來電磁輻射,沒有任何反射和透射的物體),使得我們很難估計宇宙中存在多少黑洞,以及它們的大小。因此,2015年9月,當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探測器第一次探測到引力波時,的的確確給物理學界帶來了驚喜。
-
天文名詞:暗物質
2015年11月,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蓋瑞普裡茲奧(Gary Prézeau)以ΛCDM模型模擬銀河系內暗物質流過地球與木星等行星的情形,發現這會使該暗物質流的密度明顯上升(地球:10^{7}倍、木星: 10^{8}倍),並呈現毛髮狀的向外輻射分布結構[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