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現黑洞CTA 102伽馬射線爆發

2020-11-27 人民網

原標題:「悟空」首擒「小妖」

  中科院暗物質與空間天文重點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在監控大廳監測衛星的位置移動情況(資料圖片)。

  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攝

  本報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姚雪青)記者29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近兩個月內頻繁記錄到超大質量黑洞CTA 102的伽馬射線爆發,光學觀測發現CTA 102開始處於新一輪活躍狀態。這是暗物質衛星科研團隊自衛星於去年發射後首次發布觀測成果。據悉,這一觀測結果已在《天文學家電報》上發布。

  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暗物質衛星項目團隊成員徐遵磊介紹,宇宙中廣泛存在著一類稱作超大質量黑洞的天體,幾乎在每個大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至少一個這樣的黑洞,包括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也同樣如此。它們的質量大到數百億倍太陽質量,小的也有數十萬倍太陽質量。特別是有些巨型黑洞在宇宙極早期就已經存在了。它們如何形成,如何隨著宇宙演變,如何反作用於星系演化等問題都是未解之謎。這些黑洞是不折不扣的宇宙「妖怪」。其中有一類這樣的黑洞在大量地「吞噬」著其周圍物質,「吞噬」過程中物質聚集形成吸積盤並且產生強有力的噴流,使其表現得異常明亮。這一類天體稱作活動星系核,它們佔所有星系的比例不到10%。

  CTA 102便是這樣一個活動星系核,距離太陽系大約80億光年,黑洞質量約8.5億倍太陽質量。關於CTA 102,歷史上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1963年CTA 102第一次在無線電波段被發現時,人們曾經一度認為這就是外星文明發出的信號。甚至當後來看到變化的無線電信號時,還有人認為是高級智慧文明在作祟。進一步的觀測發現它其實是一個活躍的黑洞,在吸積物質的時候形成巨大的噴流,產生相對論性粒子並輻射出從無線電直至伽馬射線波段的電磁波。CTA 102上一次比較劇烈的活動發生在2012年。

  我國於2015年底發射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主要目標就是通過空間觀測宇宙射線和伽馬射線來探索宇宙暗物質和類似黑洞這樣的宇宙「妖怪」。自今年10月份以來「悟空」頻繁地捕捉到來自CTA 102的伽馬射線輻射,特別是自11月23日開始「悟空」記錄到明顯增強的伽馬射線爆發現象,在12月16日達到峰值。目前記錄到的最高光子能量為約620億電子伏特,相當於靜止質子等效能量的66倍。根據「悟空」此前記錄的數據,天文學家還發現,在今年4月至6月,當CTA 102第一次進入「悟空」視場時就已經有較低水平的輻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1米近地天體巡天望遠鏡,也觀測到CTA 102的此輪爆發,亮度持續增強。

  徐遵磊告訴記者:「CTA 102是『悟空』捕獲的第一個『小妖』。藉助其火眼金睛,我們相信在未來它必將抓獲更多的各色宇宙『妖怪』,為我們認識宇宙萬象提供有力的幫助。」

(責編:熊旭、林露)

推薦閱讀

我國首顆碳衛星發射: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的「中國擔當」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極端天氣、霧霾……大氣中溫室氣體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12月22日3時2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詳細】

「長徵五號」為什麼重要?有你不知道的神秘意義!「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並不僅僅是一個型號。」「長徵五號代表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中國航天在今後半個世紀內都要靠『長五』奠基。」「長五敲開航天強國俱樂部之門」……【詳細】

相關焦點

  • 「悟空」首擒「小妖」:發現黑洞伽馬射線爆發—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攝 本報南京12月29日電 (記者姚雪青)記者29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近兩個月內頻繁記錄到超大質量黑洞CTA 102的伽馬射線爆發,光學觀測發現CTA 102開始處於新一輪活躍狀態。這是暗物質衛星科研團隊自衛星於去年發射後首次發布觀測成果。據悉,這一觀測結果已在《天文學家電報》上發布。
  •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將延長工作2年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的研製團隊17日宣布,鑑於衛星目前運行狀態依然良好、關鍵科學數據仍在累積,衛星科研團隊已與各保障部門商定,讓「悟空」延長兩年工作時間。  暗物質衛星「悟空」是我國首顆天文衛星。到12月17日,衛星發射已滿3年,達到預期使用壽命。
  • 「悟空號」成功發射,我國首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縮寫:DAMPE)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立項研製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是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之一。
  • 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被命名為「悟空」
    原標題:這顆衛星名叫「悟空」 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16日下午在發射升空前得到了一個中國風的名字「悟空」。 「Yeah!是我最喜歡的這個名字!我愛那隻著名的猴子是因為他深入險境的勇氣,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在它的微博上說,「總之,他是一隻孤獨的理想主義猴子。」
  • 悟空衛星重大發現:師傅,我們找到暗物質粒子了
    在中國科學院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首席科學家常進對外宣布了這一重大消息。對於公眾普遍關心的暗物質探測話題,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根據人們已知的物理規律,來自宇宙空間的粒子能譜(能譜指的是粒子數目隨能量的變化情況)有其特定的分布,一般是隨著能量升高其數目逐漸下降。如果能譜出現異常,便意味著可能有新的物理原因。
  • 暗物質會不會和伽馬射線暴有關?答案超乎想像!
    這些異常高能的輻射爆發來自超新星爆炸以及中子星碰撞的火花,甚至從最飢餓的黑洞中噴湧而出。天空中充滿了爆炸的、看不見的伽馬射線。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其中一些射線可能是暗物質的產物。原來當天文學家用伽馬射線望遠鏡捕捉到伽馬射線時,這些看不見的光指向宇宙中一些最具爆炸性的結構。現在,該研究小組認為這些強大的射線也能導致更奇怪和更難以捉摸的東西,那就是暗物質。
  • 宇宙中部分伽馬射線可能由暗物質產生
    超新星爆發、中子星相撞、以及飢腸轆轆的黑洞都會在瞬間爆發出能量極高的伽馬射線輻射。被天文學家用伽馬射線望遠鏡捕捉到的伽馬射線全都來自於宇宙中最「易燃易爆炸」的天體。但一支國際研究人員團隊希望,這些強大的射線還能指向一種更奇特、更神秘的物質——即所謂的「暗物質」。
  • 中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取經」記
    兩年前,同樣是在一個冬天,作為我國第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成功飛天,踏上了 「取經」之路。如今科學家發布的,正是它在太空遨遊530天的結果,按照3年的設計壽命,悟空號的太空之旅已經過半。留給悟空號的時間不多了,人類的腳步可能需要更快些。悟空號衛星示意圖。
  • 暗物質或能像放射性原子核一樣衰變 讓整個天空充滿伽馬射線
    根據一項新研究,其中一些射線可能是暗物質的產物。伽瑪射線——宇宙中最明亮、最強大的光——划過天空而人類肉眼看不見。這些異常高能的輻射爆發來自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碰撞出火花,從最飢餓的黑洞中噴湧而出。當天文學家用伽馬射線望遠鏡捕捉到它們時,這些看不見的煙火指向宇宙中一些最具爆炸性的結構。
  • 研究表明,具有自毀性的暗物質或許正發出伽馬射線充斥天空
    這些由超新星爆炸而產生的極為高能的輻射爆發,從碰撞的中子星中迸發,又從最深處的黑洞中湧出。 當天文學家們用伽馬射線望遠鏡捕捉到它們時,發現這些不可見的閃光直指宇宙中一些最具爆破性的結構。目前,一支國際研究者小組希望,這些強大的射線同樣能夠引至另一種更為陌生、難以捕捉到的東西——也就是無形的暗物質。
  • 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為什麼要到天上去
    常進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以下內容為常進演講實錄:我叫常進,目前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空間探測暗物質粒子的一些情況。從太陽系的邊緣看地球,地球就像一顆太陽裡的浮塵。銀河系裡大概包含了一千億個這樣的太陽,當我們從銀河系裡看太陽的時候,它根本連浮塵都算不上,是一個點。
  • 原始黑洞或能揭示暗物質本質,暗物質的物理性質是什麼?
    >我叫常進,目前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在加速器上探測。加速器上通過高溫粒子碰撞模擬宇宙大爆炸,將暗物質粒子碰撞出來探測到它。目前最大的加速器,也就是發現上帝粒子的LEP強子對撞機,對撞能量目前已經到了13個TeV(1000GeV),實際是14個TeV。可惜四五年下來了,暗物質粒子探測方面沒有取得什麼成果。
  • 地球探測到1054年前蟹狀星雲爆發出的伽馬射線!
    蟹狀星雲在無線電、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中可見。蟹狀脈衝星發射出一股流出的相對論風,產生同步輻射。當輻射擊中周圍星雲中的物質時,會產生強大的伽馬射線輻射。威斯康星州大學副教授賈斯汀·范登布魯克說:「蟹狀星雲是天空中最明亮的穩定的TeV或非常高能伽馬射線源,因此探測它是證明pSCT技術的一個極好的方法。
  • 首席科學家詳解暗物質衛星「悟空」
    暗物質衛星「悟空」已經發射升空,作為我國首顆專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衛星,即將展開科學任務。圖片來源:dpnc.unige.ch12月17日,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在酒泉發射升空。不論是伽馬射線,還是普通的反物質粒子,都是可以直接探測到的。如果科學家在暗物質集中的地方探測到了過量的伽馬射線,或者在宇宙中探測到了來源不明的高能反物質粒子,它們就有可能來源於反物質粒子的湮滅,從而給反物質的存在提供間接的證據。不過,由於這些信號無法很好地穿透地球大氣層,用這種方法來間接尋找暗物質的探測器,必須被發射到地球以外才能夠發揮作用。
  • 科學家發現了暗物質粒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暗物質可能是新型粒子的觀點被逐步接受,科學界存在兩種關於暗物質粒子候選者的主流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暗物質是一種被稱為軸子的極輕粒子;另一種觀點來自一大類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暗物質是一類可以參與弱相互作用,靜止質量超過1GeV的大質量粒子。WIMP理論受物理學家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很好地解釋觀測到的暗物質密度。為了搜尋這類粒子,各國物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嘗試。例如,中國的「悟空」號暗物質衛星,正是在超過10GeV的能段上尋找異常的伽馬射線信號——這樣的信號,可能來自WIMP之間的碰撞。
  • 「旅行者1號」再立新功 或排除暗物質是微型黑洞假說
    近日,在太空遊蕩了41年的「旅行者1號」無意之中動搖了一個暗物質理論的大膽猜想,其是小型黑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我從沒想過我們能夠以任何方式為研究暗物質作出貢獻,」自1973年起就一直參與「旅行者1號」項目的加州理工學院太空科學家Alan Cummings表示,「能有這樣的發現真是太好了。」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
  • 領跑太空暗物質探測,「悟空」貢獻中國智慧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喻菲 屈婷)中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以其完美表現,證明了它是目前人類已發射到太空中的最強高能電子、伽馬射線探測器,能量分辨和粒子鑑別本領達世界最高水平,尤其適合探尋來自暗物質湮滅的蛛絲馬跡。
  • 暗物質是否是銀河系中心的伽馬射線源之一?
    伽馬射線源和暗物質的存在有何關聯伽馬射線又被稱為γ粒子流,從電磁波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一種波長比0.01埃更短的電磁波類型,這種射線一般會在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的時候釋放出來。換而言之,在銀河系中心觀測到的伽馬射線,其中除了來自於脈衝星、類星體和磁星所發射出的部分之外,應該還存在著一種神秘物質在發射伽馬射線,而這一隱藏在背後沒被人類發現的物質則很可能就是暗物質。
  • 揭秘暗物質衛星「悟空」背後的「師傅」
    這個不起眼的房間,正是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在地面的數據處理中樞——暗物質與空間天文實驗室。「悟空」捕捉的每一點信息,都傳回這裡校準、分析。  忙碌在這個實驗室中的科學家,都是「悟空」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