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多要警惕,需要考慮這2種情況

2021-01-15 人民資訊

1、緩解陽虛

緩解陽虛,最重要的是補氣,陽虛自汗是因為體內氣虛不固,固攝汗液的能力下降,汗液就會不由自主的排出。陽氣耗損的越厲害,出汗的情況就更嚴重。對於這種情況的人群,應該多吃一些有助於補氣健脾的食物,臨床上藥食同源的藥材有很多,比如說黃芪、黨參、白扁豆、茯苓等。

2、緩解陰虛

緩解陰虛出汗,就需要滋陰,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陰虛也就是指體內的津液虧虛,虛陽上亢的表現,患者會有臉色潮紅,手心發熱的情況。所以在治療方面,應該注意選擇滋陰生津的食物。用藥方面,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都是比較好的藥物,大家可以試一下。建議大家在治療期間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心情煩躁。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很多疾病會導致多汗的發生,比如說淋巴瘤,結核感染,甲狀腺功能紊亂、血糖控制不佳、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想要解決出汗的問題,就需要從改善這些原發疾病入手。所以大家如果在出汗的同時還伴有其它不適的話,應當警惕是否是疾病的徵兆。

無論是自汗還是盜汗,都是身體亞健康的表現,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狀。所以大家如果出汗情況比較嚴重的話,不妨先去醫院看一下,明確病因。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需要注意調理體質,避免體內陰陽失調。

相關焦點

  • 身體最全出汗健康對照表,這9種出汗要警惕
    夏天不僅有西瓜,還有,隨時光顧的汗液。有人喜歡出汗,覺得汗是脂肪的眼淚(千萬別信);有人討厭出汗,因為汗液黏在身上不舒服。但不管喜歡或是討厭,都必須重視出汗這件事,因為你的身體可能會藉助出汗傳遞一些信息,這期,黃老師就來教你如何讀懂這些信息?
  • 腋下出汗有異味 腋下出汗有異味怎麼辦
    現在是夏天了,天氣會越來越熱,人的身體也會越來越熱的,這就會有出汗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部位,比如腋下,那您知道腋下出汗有異味的願意是什麼嗎?您知道腋下有異味怎麼辦嗎?夏天想要保持身體沒有異味的話,就要學會止汗,那就來看看腋下出汗多怎麼辦的知識。
  • 夏季孕期媽媽愛出汗,為什麼唯獨肚子摸著涼,這幾種情況不要怕
    夏天比較熱,出汗是人體散熱的表現,不管不大人小孩,孕婦產婦都比較容易出汗。但是每一個人出來的情況卻有不同,有許多人人體出汗,但是卻會感覺到身體比較涼,尤其是肚子。因此受到壓迫的肚子部分的血管,無法為孕婦提供持續的熱量,所以肚子部分的溫度要比其他部位涼。2)水分不斷流失的原因孕婦在出汗的過程中,肚皮部分的水分流失會加量也會加快。而且,孕婦的肚皮會隨著水分的流失而使得溫度降低。因此出汗導致的水分流失,會引起肚皮部分溫度降低,孕婦就會感覺到肚子發涼。
  • 夏天出汗多,一定得多喝這湯,補充電解質,做法簡單,2步就搞定
    炎熱的夏天已經來了,最近天天都是30度以上的天氣,每次出去轉一圈都是滿頭大汗,喝的不能行。出汗太多就意味著體內的電解質分和水分的流失,水分還好補,因為大家在這種天氣下會不停地喝水,但可不要忘了電解質也得補。雖然並不需要太多,但是如果少了對身體可十分不好。其實大家也不必太過於擔心,只要在吃飯的時候,來一碗鹹味的湯就足夠了,比如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紫菜蛋花湯。
  • 夏天總是氣虛易出汗?除了多喝黃芪水,這三招也是不錯的辦法
    隨著夏天的到來,天氣在一天天變得炎熱,人們在平時也發現身體有出汗的情況。其實適度的出汗,能夠促進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多餘的毒素和垃圾,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運轉是有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在平時,沒有運動只是坐著就感覺心煩意亂,身體也在不停的出汗,這是怎麼回事呢?
  • 總是出汗可能並非好事?注意:7種異常出汗,多是疾病的徵兆
    中醫中就講述了身體幾種病理性的出汗,有以下幾種情況的患者應該加以重視。一、盜汗盜汗指的是入睡之後則開始大量出汗,醒來時卻立刻止汗的情況。這種情況是由腎陰虛引起的,由於腎陰不足,腎陽偏盛,導致虛熱內生,陰氣空虛,睡覺時候陽氣就會乘虛陷入陰中,肌表不密,就會表現為汗液外洩。出現這種病情的患者需要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或者藥材,儘量少吃辛辣食品。
  • 異常出汗和排洩,是神經病變表現,需要檢查血糖水平
    糖尿病,病程漫長,糖友們,除了加強監測並控制血糖水平外,還要時刻保持警惕,及時發現高血糖帶來的傷害。據統計,有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神經病變。神經病變表現從裡到外,各種各樣。咱們現在就來舉例解析。糖尿病神經病變中,較常見的1種表現是出汗異常。
  • 愛出汗和甲狀腺有關?這4個部位若經常出汗,可能是疾病徵兆
    一般情況下,劇烈鍛鍊身體產生熱量,或者到了炎熱的夏季外界溫度高,在這種環境中就容易出汗,是身體進行體溫調節會有的表現,汗液分泌出來之後蒸發可以帶走體表的溫度,維持體溫的正常。然而,很多人動不動就大量出汗,如果身體的出汗量多,不要誤以為是在排洩毒素,還可能是出現了健康問題。
  • 種種不正常的出汗預示身體可能出現問題 需要對症作些中醫調理
    夏天出汗很常規,但是如果出汗過多,或者只有局部出汗,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這可能是身體在報警,需要進行調理。盜汗:補當歸六黃湯有不少人在夜晚睡覺時會動不動就大汗淋漓,醒來被褥都是澀漉漉的。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副主任醫師董峰:盜汗的根本病機,是陰虛證,中老年人腎陰虛者多,所以會出現盜汗。此外,過度疲勞也可能導致陰精虧虛、虛火內生。
  • 男人為什麼晚上睡覺愛出汗?專家說,這是健康出了問題,別忽視
    男人為什麼晚上睡覺愛出汗?專家說,這是「腎」出了問題,別忽視!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男人晚上睡覺時身體愛出汗,夏天溫度高,晚上睡覺出汗是很正常的,可是秋冬季節,溫度降低,晚上睡覺還是大汗淋漓,甚至還把褥子都浸溼,這就值得重視了。
  • 闢謠:夏天寶寶長痱子用痱子粉?2個方法預防應對
    夏天寶寶出汗多,容易長痱子,這個時候,我們家長應該做好2件事:1 室內溫度研究表明,如果適度降低室內的溫度,大部分寶寶痱子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遠離高溫,高溼度的環境,那麼寶寶出汗就會減少,同時毛孔堵塞也會改善,那麼孩子的痱子就會慢慢消失。
  • 出現這3種味道,需要警惕
    當天氣炎熱或情緒緊張時,我們就會有出汗的表現。其實出汗本身是人體的保護機制,通過汗液排出來調節體溫,而分泌汗液的汗腺分布在我們腋窩、額頭、腳底、手心等多個部位。如果你有勇氣嘗一嘗的話,你就會發現汗液是鹹鹹的味道,這正是因為汗液並非是單純的水分!
  • 晚上睡覺時,這3種現象證明肝受損,快來自檢自查,肝會感謝你
    肝臟對人體承擔解毒代謝等重要任務,肝臟有異常的話,身體也會產生一些反常的現象,特別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有幾種顯著的現象大家要當心,這或許就是肝臟在向你求救,告訴你它有危險了。那今天就來帶著大家來看看晚上睡覺時候哪三個現象會證明肝受損,就算只佔一個也應當提高警惕。
  • 愛出汗的女生,特別是夏天,適合用香水嗎?
    其實這問題就很怪,假如愛出汗但是味道不大,用不用什麼香水都沒關係,找一些柑橘香調系的香水,花香調系的香水,東方花香調系的香水等,都可以的,比較應景。但是假如愛出汗且有味道的,而且還想噴香水,建議選一款止汗露,香味和使用的香水貼近一些,比如說要用花香調的,就選花香味的。但說實話,沒法當面採購的話還是就買止汗露吧,不然香水和止汗露的味道一混可能就沒什麼感覺了。所以說愛出汗的女生,特別是夏天,主要看個人體制,你是哪一種呢?
  • 內褲上的分泌物,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出現這四種情況要警惕
    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結構,經常會有白帶等分泌物流出私密處,留在內褲上,很多女性覺得很髒,其實不然,內褲上的這些分泌物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根據這些分泌物的性狀,可以判斷一些疾病,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時,女性朋友應警惕。
  • 孩子多飲多尿 需要警惕3種可能
    專家提醒,孩子每天喝水量應該在2L以下,如果喝水喝太多,並且經常上廁所,就要警惕可能是以下幾種疾病所引起的: ■新快報記者 林恆華 通訊員 林惠芳 可能1 糖尿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謝丹宇指出,兒童糖尿病一般有兩種。
  • 夏天到了,腋下出汗有「味」怎麼辦?4個妙招,或能幫你消除異味
    腋下汗腺分布比較密集,運動之後或者是到了夏天,腋窩就容易出汗,稍不注意腋窩就有可能散發出一陣異味,而腋下有異味,讓人尷尬不已,在社交場合上都不好意思靠近別人,生怕給別人留下不講衛生的印象。尤其是汗腺比較發達的朋友,如果個人衛生情況不好的話容易導致身上的味道比較濃烈,讓別人敬而遠之,這部分朋友更需要注意保持身體乾爽、潔淨。
  • 別先著急吃藥,要警惕這3種特殊情況
    今天一個網友諮詢我:1年前偶然的一次體檢,醫生說有些高血壓,就給開了降血壓的藥物,吃了大概半年多,停用了。最近幾天測血壓,上午收縮壓120左右,舒張壓70左右,下午收縮壓100左右,低壓60左右。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高血壓這件事?
  • 夏天雖熱,這一類孩子也要穿襪子,不然會導致孩子免疫力下降
    雖然說夏天很熱,但是還是穿著襪子好。2.孩子穿上襪子比較安全,畢竟地上會有什麼東西,我們誰也不知道,不穿襪子有可能會損傷到孩子嬌嫩的皮膚。3.孩子不穿襪子免疫力會下降,都知道外界的細菌比較多,不穿襪子的話,這些細菌有可能通過腳傳到身體的內部。時間久了,免疫力就會下降。
  • 夏天佩戴這幾種寶石的一定要看!
    夏天到了,又到了女性朋友展現魅力的時候,靚麗和多樣的服飾,讓人眼花繚亂。最重要的是很多珠寶佩飾,冬天衣服太厚往往沒法佩戴,而夏天才是它們暫露頭腳的時候。不過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夏天人們往往高溫高出汗,珠寶也不例外,在高溫預警下的珠寶,怎樣才能依舊散發迷人光彩呢?今天君佩珠寶就來給大家介紹夏天佩戴的這幾種寶石時的保養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