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前的旅行者還在飛行,並發現離奇現象,令科學家大跌眼鏡

2020-10-31 宇宙談

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得非常迅速,也正是因為如此,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所以我們對於地球以及宇宙的研究一直在繼續,科學家甚至希望能夠研究出地球以及宇宙的奧秘。比如在上世紀發射的旅行者號探測器就一直還在飛行,那麼它飛行了這麼多年,又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有許多的星球存在,除了這些星球似乎都是一片荒蕪,並沒有任何東西。但是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太空中並非是沒有東西存在的,比如在太空中存在的一些粒子,而這些也被我們發射的探測器所檢測出來了。但是前一段時間美國宇航局40多年前發射的旅行者號傳回來一些數據,讓科學家大跌眼鏡,那麼這些數據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來上個世紀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飛船,已經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而似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內並不算空曠,外太空才更加的空曠。並且外太空空間的物質也肯定比太陽系內的低,畢竟太陽系在宇宙中算是一個比較小的組合了。而科學家通過旅行者號傳回來的數據,發現他們檢測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然有科學家就提出了猜測,認為很可能星際風帶來了一些物質,在到達日球頂層的時候,由於一些原因擁堵在 這片區域所以才會檢測的數據比太陽系內要大。當然也並不能排除這種情況,但是對於實際原因,科學家到現在也無法解釋清楚。只能等待著旅行者號在未來傳回來更多的數據慢慢的揭開這個謎題。


而對於這些宇宙中的物質,相信大家都無法具體的想像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那麼我們來舉一個例子,相信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保溫瓶,它的粒子數達到了每立方釐米上萬億顆。而我們所認為的宇宙中的真空環境,每立方釐米仍有0.1個粒子。這就相當於我們人體大小的空間就有數千個粒子的存在。當然令很多人吃驚的不止這一點,還有就是40多年前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到目前為止依然能用,並且還能夠明確的探測出空間的粒子成分,不由得讓我們驚嘆,人類的科學技術實在太偉大了。


當然科學家的敬業精神也不由得讓我們敬佩,通過數據的細微差別能夠分析出很多的原因,雖然沒有精準的答案,但是這足以證明了我們人類正在慢慢的揭開宇宙的奧秘。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飛了40多年,如今怎麼樣了?
    引言:如果要說出人類目前飛行距離最遠的飛行器,那非美國的旅行者一號莫屬。正如其名,這架探測器就像一位「遊客」一樣在宇宙中旅行,而且這一遊就是用了四十年。不僅如此,它未來還會繼續向太陽系外的區域進發,為人類探索更多未知的空間。
  • 旅行者一號飛行40多年,還以為自己飛出太陽系,結果卻非常失望
    由此,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航天局發射了「旅行者一號」這個當時的最高科技產品。發射它的目的,是為了走出太陽系去看到更大的宇宙。而且,這個探測器上還帶有記載了我們的文明的磁帶,這承載了科學家們對於與外星人接觸的願望。
  • 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二號發現了奇怪的現象
    2018年11月5日,旅行者二號也進入了星際空間。在旅行者二號進入星際空間之後,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太陽系的範圍進入星際空間後,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都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之前科學家預測,星際空間中等離子體的密度應該很低,如果僅考慮電子,平均每立方釐米應該只有0.002個電子。然而,旅行者一號2013年測得的密度是0.055,旅行者二號2019年測量結果是0.039。
  • 「旅行者1號」已飛行外太陽系,拍攝是最後一張照片,讓人深思
    到今天,細數兩顆發射到外太空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已經運行了四十二年的時間,旅行者1號的飛行速度達到每秒十七公裡的速度,而旅行者2號比1號少了兩公裡每秒的飛行速度,怕是再也追不上1號的腳步了。而走過了222億公裡的旅行者1號,目前已經飛離了太陽系,而旅行者2號到了大約有185億公裡的地方,兩個人都已經飛出了太陽圈層,進入了全新的星際空間,他們都領略了太空中哪些奇妙的風景呢?
  • 旅行者二號似乎遇到難題,科學家:距離越遠信號越詭異
    美國一直都是航空航天的第一大國,這是自上個世紀就開始積累的結果,當時美國在成功登月之後,並不滿足自己的成果,於是緊接著將自己的目標鎖定了在了更遠的地方,於是美國航天局NASA就發射了一艘深空宇宙飛船,這艘宇宙飛船將載著大量地球的信息,其中包含有地球聲音的唱片,還有地球的準確坐標,前往宇宙深空向未知的文明打招呼,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旅行者一號
  • 旅行者一號或為人類引來災禍?40年前人類的單純舉動或會令人類懊悔不已!
    旅行者一號或為人類引來災禍?40年前人類的單純舉動或會令人類懊悔不已!
  • 230億公裡外,旅行者號探測器重大發現,太陽系外圍的電子爆發
    好在經過了四十多年飛行的兩個來自愛荷華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Don Gurnett表示:衝擊波加速粒子的概念已經不新鮮了,在太陽系日球層以內的太空中,也就是太陽輻射比較強大的區域內,科學家們已經多次觀測到這種粒子。不過,此前還從沒有人見識到它與來自於宇宙的衝擊波出現在一個「全新的未探索介質中」。我們知道,在核心處進行著極其劇烈核聚變的同時,太陽還在表面釋放著非常恐怖的輻射。
  • 意外發現!科學家重溫旅行者2號數據,揭開了天王星奇異斑點之謎
    在旅行者2號的歷史數據中發現了來自天王星的舊氣體團一個動畫顯示了天王星奇怪的磁場。黃色箭頭指向太陽和深藍色箭頭代表行星的軸。美國宇航局標誌性的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30多年前在天王星收集到的數據中,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氣泡的特徵,這個氣泡可能偷走了地球上一團含氣的大氣層。
  • 旅行者2號怎麼了?拒收科學家發出的指令,難道被外星生命劫持了
    宇宙浩瀚無垠,在這茫茫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很多美麗而又神秘的物質或者現象。人類為了能夠探索星空、遨遊宇宙,便向宇宙中發射了許多的探測器。比如在40多年前,美國宇航局便率先發射了旅行者1號以及旅行者2號前往太空去探索宇宙。不得不說,美國在航空領域這一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而且在技術方面也是領先於世界的。
  • 旅行者2號怎麼了?拒收科學家發出的指令,難道被外星生命劫持了
    宇宙浩瀚無垠,在這茫茫的宇宙當中,存在著很多美麗而又神秘的物質或者現象。人類為了能夠探索星空、遨遊宇宙,便向宇宙中發射了許多的探測器。比如在40多年前,美國宇航局便率先發射了旅行者1號以及旅行者2號前往太空去探索宇宙。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真空物質越來越多,究竟怎麼了?
    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但在星際空間中繼續飛行了29億公裡後,旅行者1號發來了令人吃驚的數據,星際介質的密度增加到了0.13個電子/立方釐米;而旅行者2號僅僅多飛了6億公裡,到達185億公裡處,就發現介質密度增加到了0.12個電子/立方釐米。
  • 遨遊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發現了什麼?9月3日,傳回一批新數據
    ,發現了什麼?有專家認為未來50年時間內沒有人造物能超過旅行者1號,就算未來幾年有更先進人造物離開地球飛往太陽系,50年也不可能超過旅行者1號。讓我們十分欽佩的是上個世紀發射的人造物,還在不斷接收地面深空網絡發送過來的控制指令,將四個科學儀器獲取數據傳送回來,宇宙射線強度,太陽風強度,等離子體離子多少。
  • 遨遊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發現了什麼?9月3日,傳回一批新數據
    不過,人類上個世紀發射的人造物已經在多年前就已經遨遊在星際空間中,使用多種科學儀器對周圍環境進行一番探測,發現了什麼?有專家認為未來50年時間內沒有人造物能超過旅行者1號,就算未來幾年有更先進人造物離開地球飛往太陽系,50年也不可能超過旅行者1號。讓我們十分欽佩的是上個世紀發射的人造物,還在不斷接收地面深空網絡發送過來的控制指令,將四個科學儀器獲取數據傳送回來,宇宙射線強度,太陽風強度,等離子體離子多少。
  • 遨遊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發現了什麼?9月3日,送回一批新數據
    ,使用多種科學儀器對周圍環境進行一番探測,發現了什麼?有專家認為未來50年時間內沒有人造物能超過旅行者1號,就算未來幾年有更先進人造物離開地球飛往太陽系,50年也不可能超過旅行者1號。讓我們十分欽佩的是上個世紀發射的人造物,還在不斷接收地面深空網絡發送過來的控制指令,將四個科學儀器獲取數據傳送回來,宇宙射線強度,太陽風強度,等離子體離子多少。
  • 距離224億公裡,最遠探測器曾拍攝一張照片,令科學家沉默?
    目前這五顆星際探測器向著各自的方向飛行,最終的目標都是飛出太陽系。而距離地球最遠的要屬旅行者一號,它1977年發射成功,完成了對木星和土星以及它們衛星的探測,之後繼續向深空飛行,目前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同時它也成為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號發現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究竟怎麼回事?
    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了185億公裡,旅行者2號發現蹊蹺怪事:真空中物質竟越來越密集
    美國宇航局(NASA)上世紀70年代發射的兩艘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都已飛出了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你想的可能是,星際空間應該更空曠,物質密度應該低於太陽系內部,然而這兩艘飛船最新發回的數據卻讓人大跌眼鏡,越往星際空間深處飛,它們測得的物質密度反而越來越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暫時還無法準確解釋。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有216億公裡,它是如何把信號傳回地球的?
    引言: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末發射了一架名為「旅行者一號」的太空探測器,它經過了長達四十幾年的飛行已經快要到達太陽系的邊緣。科學家預測它會突破太陽系的邊界越飛越遠,那麼人類如何接收到它傳輸回來的信號呢?這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