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為DNA病毒?缺乏科學素養的應該是媒體吧

2020-09-03 江閣

我們缺乏科學素養是實實在在的,看看中國青年網等媒體,硬生生將新冠病毒說成了DNA病毒。媒體記者請專業點好不好?


相關焦點

  • 外媒:科學素養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1月24日發表一篇題為《科學素養是如何幫助人們抗擊新冠病毒的》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專家布魯斯·米勒日前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周刊上發表的文章中一針見血地指出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 缺乏科學依據
    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來看下銀離子抗菌液是怎麼殺滅病毒的。  接觸殺菌是銀離子主要的消毒方式。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其無法生長繁殖,進而死亡。
  • 銀離子抗菌液能殺滅新冠病毒?缺乏科學依據
    其中,有一類產品名為「銀離子抗菌液」,商家聲稱將其噴在口罩上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來看下銀離子抗菌液是怎麼殺滅病毒的。接觸殺菌是銀離子主要的消毒方式。接觸殺菌是指銀離子與細胞接觸發生反應,造成細菌固有成分被破壞或產生功能障礙,導致其無法生長繁殖,進而死亡。
  • 找到新冠病毒死穴,快速戰勝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會給人類製造多少災難和傷害,眾說紛紜。自始至今,新冠病毒四處遊蕩,飄忽不定,時強時弱,時緊時松,善於製造拉鋸戰。在人類發展史上,人類曾經戰勝許多極其狡猾的病毒和細菌。所以,人類實現戰勝新冠病毒目標,或者讓先行動者先戰勝,完全有可能。
  • 新冠病毒到底從哪來?我梳理了一大堆證據
    尋找SARS「元兇」歷經多年,同樣,科學家目前也難以確切判斷新冠病毒宿主,只能說根據現有證據,蝙蝠、穿山甲都攜帶冠狀病毒,一些樣本與新型冠狀病毒較為接近。現在仍難以證明蝙蝠、穿山甲與人類之間的傳播關係,直接與「吃蝙蝠」相聯繫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從SARS和MERS的歷史經驗看,蝙蝠到人之間,有中間宿主是大概率事件。
  • 俄專家:新冠病毒突變情況支持病毒為自然起源
    俄羅斯科研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分析了新冠病毒的突變情況,結果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觀點。資料圖 方非 攝據塔斯社日前報導,俄羅斯科學院信息傳輸問題研究所的亞歷山大·潘欽等人在美國《同行評議科學雜誌》上撰文說,他們分析了不同國家對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所得的1000多套數據,發現了1251處鹼基突變,其中許多地方的鳥嘌呤被替換為尿嘧啶。潘欽在媒體上表示,如果蝙蝠是新冠病毒的自然界宿主,那麼蝙蝠細胞和新冠病毒能「和平共處」,病毒在蝙蝠體內突變較少。
  • 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洩漏?新謠言錯在哪裡?
    撰文 | 李晶編輯 | 陳曉雪在經歷了「新冠病毒是插入了HIV基因的人造病毒」謠言風波之後,「新冠病毒是國內科學家製造並洩漏出來的這提示蝙蝠攜帶的各種冠狀病毒依然是潛在的威脅,它們可通過積累突變逐漸演化,達到像SARS病毒那樣的感染能力。顯而易見,這項研究是通過減弱一個自然界存在的病毒株來研究其功能。這和一些媒體所宣稱的「中美科學家製造轉基因病毒,促使新病毒可以感染人類」之類缺乏基本依據的謠言相距甚遠。很多人擔心,既然科學家可以通過改造減弱病毒的能力,是否也能做類似的實驗來增強病毒的毒力?
  •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弄清楚新冠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對於當前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對於防止同類疾病再次發生意義重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科學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展病毒溯源等相關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和一定共識,為早日找到新冠病毒源頭、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工作,奠定了科學基礎。
  • 以營養學抵禦新冠病毒入侵,新冠病毒症狀自查表單
    抵禦新冠病毒,至少還可以做些什麼?(一) 作為一種回到未來的預防策略:如果我們終究無法阻擋新冠感染發生,有沒有可能最大化無症狀感染者?除了可能會在半年後失效的疫苗方案,還有沒有人類第二重防線? 如何布置對抗病毒的三級預防?
  • 新冠病毒變異?論文通訊作者等解讀《國家科學評論》相關論文
    其來源是3月3日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的論文《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但是,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組剛剛給出了新冠病毒未發生明顯變異的結論。《自然—微生物學》也發表了耶魯大學流行病學專家Nathan D. Grubaugh等人的評論文章,指出病毒突變符合正常流行病學規律,沒必要引起恐慌。那麼,上述論文應該如何解讀?
  •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
    世衛組織呼籲勿將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政治化,而是基於科學展開研究,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對此,在11月30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世衛組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病毒在何時、何地打破物種界限等問題目前尚未破解。世衛組織密切關注各類科學線索,以科學態度推動病毒溯源和國際合作。一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出現。
  •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為城市居民敲響了警鐘
    特別是多次病毒性疾病的流行讓全世界出現了恐懼,例如目前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讓全世界陷入恐慌。但是2003年的SARS病毒流行和本次新冠病毒的流行,絕大多數人面對殘酷的現實,並沒有認識到為什麼會這樣?究竟應該怎樣預防?一、SARS病毒偏愛大城市的事實?
  • 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另一場「大考」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說,「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具有必要性、迫切性。」1 科學素養是戰勝危機的利器所謂科學素養,通常是指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資訊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概念迭代日新月異。當新冠疫情暴發後,有關病毒傳播、預防診療措施等打著「科學」幌子的謠言屢見不鮮。
  • 新冠病毒源頭找到了?
    在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抗體並不代表這些樣本提供者曾經感染新冠病毒;感染過其他冠狀病毒的人也有可能產生類似的抗體。她認為,959人的樣本規模依然太小,並且建議應該同樣檢測2017年、2018年的樣本作對比。11月16日世衛組織表示,正在對這樣的研究結果進行核查尋求辯證,並將與該論文的作者聯繫,「以討論和安排對可用樣品的進一步分析並驗證中和結果」。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圖片說明:美國《科學日報》撰文《COVID-19病毒的自然起源》另據美國《科學日報》近期報導,一項對新型冠狀病毒及相關病毒的公共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毒是實驗室製造、或以其他人為方式設計的。
  • 尋找新冠病毒死穴,讓先行動者先戰勝新冠病毒
    生物圈中的空氣、水、日光、土壤和巖石為生命活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條件。人類和新冠病毒,是地球生物圈裡的兩種生命。最近一年多,二者產生了密切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可以說,隨著新冠病毒跟人類交往越來越多,新冠病毒的真相,將會被看得越來越清楚。新冠病毒被看清,就會被戰勝。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三亞 科學家如何看待新冠病毒的來龍去脈
    弄清楚新冠病毒源頭和傳播途徑,對於當前打贏全球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對於防止同類疾病再次發生意義重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科學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展病毒溯源等相關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和一定共識,為早日找到新冠病毒源頭、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工作,奠定了科學基礎。
  • 深網觀察 第112期|「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防控疫情系列評論之三十九深網評論員濟愚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3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講稿被記者拍下,照片顯示,稿件中的「新冠病毒」一詞被劃掉,改為了手寫的「中國病毒」。這已不是川普第一次公開稱呼「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
  • 以色列爆料病毒為美國製造,如果屬實聯合國是否應該調查?
    提要:以色列爆料新冠病毒為美國製造,聯合國能去美國進行調查嗎?最近有媒體曝出以色列方面曝出了新冠病毒實際上是美國製造的,根據網上的消息,以色列如此判斷的原因是,在去年11月份美國向自己的盟友警示,要注意中國可能會出現的疾病爆發,從時間點看,當時我國武漢也僅僅只有個例報導,並且沒有引起社會的關注,顯然以色列方面認為美國之所以能夠未卜先知,正是因為他們自己國家製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