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太空發射4億根銅針,意圖控制全球通訊,蘇聯:玷汙宇宙

2020-08-23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近兩年,我國的「鴻雁星座計劃」和「虹雲計劃」越來越多地曝光在大眾面前,按照我國的航天工程計劃,要不了幾年,在我們的頭頂上就會漂浮著幾千顆衛星,充分滿足我國甚至是世界需要的全球通訊能力。

但在上個世紀60年代,衛星通訊技術還沒有得以妥善的發展和應用,跨大洲的通訊只能依靠海底電纜和地球電離層反射。當時的世界兩極之一的美國率先意識到通訊能力對現代國家的重要性,於是搞出了一個今天看來非常離譜的計劃,到今天依然被歷史學家和科學家們津津樂道。

冷戰開始之後,美蘇雙方都在擔心對方突然發難,毀滅自己,因此都在積極備戰,搞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備競賽。在武器裝備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因軍工研發而觸及的其他領域的科技也在飛速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不停地迭代。

在不斷攀爬武器科技樹的同時,有一天美國科學家突然意識到,再厲害的軍隊,如果失去協同能力,那也是一盤散沙,這樣的話豈不是說誰壟斷了戰場上的通訊能力誰就在戰爭中贏得了先機?

為此,美國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計劃以控制全球通訊能力,這個計劃的名字就叫做「西福特計劃」。

在該計劃中,美國航天局將在數年內向地球太空軌道上部署4億3000萬根銅製偶級天線,初步在地球表面設置一層「天線網」,以讓全球美軍獲得完善的通訊能力。後續再通過不斷增加這些天線的數量,徹底「壟斷」近地軌道。由於這些天線的長度只有2釐米左右,外形酷似一根針,因此「西福特計劃」也被稱之為「針計劃」。

在該計劃被曝光之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紛紛發出質詢,大意基本都是「你小子這是要吃獨食?!」。面對各個國家的質問,美國大使狡辯稱,這些2釐米的「小銅針」將漂浮在離地面3500公裡到3800公裡的高空上,僅僅三年時間就會因為太陽輻射的作用離開近地軌道,它們是無害且安全的。

蘇聯大使當即痛批:「這種行為就是在玷汙宇宙!」後來蘇聯的《真理報》也大篇幅地報導了美國的「邪惡計劃」,同樣使用了「玷汙宇宙」這樣的字眼。

這些「小銅針」真的像美國大使說得那樣無害嗎?事實上,時至今日,依然有相當數量的「小銅針」漂浮在近地軌道上,而距離美國人把它們射出去,已經過了60年。這可當真是「射出去就與我無關」,「你自己擦擦吧」,不負責任的嘴臉幾十年來並沒有什麼變化。

如此數量的「太空垃圾」漂浮在近地軌道上,對全人類的航天事業都是一種阻礙,設想一下這樣一個場景。兩名太空人出艙行走,突然一名太空人發現另一名太空人不動了。飄過去一看,面前的太空人宇航頭盔已經碎裂,太空衣內的人已經變成了一具「凍幹」,而穿爛宇航頭盔的只不過是一根爺爺級的小銅針......

相關焦點

  • 美國將4.3億根銅針灑向太空,製造38公裡金屬雲,如今反嘗惡果
    事實上,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還推出過一件更瘋狂的航天計劃,它就是鼎鼎大名的「西福特計劃」,又名「西福特針」,或稱「針計劃」,是標準的冷戰產物。該計劃的基本思路是向太空發射4.3億根銅針,作為美軍的通訊天線,以改善遠距離作戰的通訊條件。
  • 當初美國不聽各國勸阻,執意向太空發射4億根銅針,如今遭到報應
    我們都知道在全球,美國的實力最大。
  • 為什麼美國在1960年代要向太空發射近5億根銅針?
    美國1960年把數億跟鋼針發到太空中,實際上是航空航天史上臭名昭著的西福特計劃。當時美國與蘇聯正處於冷戰過程中,美國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大量的海外部隊,在聯絡這些海外部隊時,需要發送無線電信號,藉助於埋設在海底的通訊電纜以及利用電離層反射無線電來進行聯絡,然而這2種方式存在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 為何美國要向太空發射近5億根「銅針」?
    但是,你能想像到在地球的周圍有近五億根銅針在運動嗎?這些銅針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它們如今已成為了太空垃圾,嚴重威脅著空間站,以及衛星的安全。事實上,發射這些銅針本就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那麼,是哪個國家發射了這些銅針呢?
  • 被全世界譴責都不夠,美國向太空撒出4.3億根銅針,如今後悔莫及
    圖為西福特針計劃的想像圖美國星鏈計劃引發全球關注,只不過這個計劃太過於瘋狂,甚至比載人登月還瘋狂,要向太空發射4.2萬顆衛星,其實,此前還有更瘋狂的事情就是美國還曾向太空撒出4.3億枚根銅針,也就是西福特針,美國試圖建立一個巨大的太空通訊天線
  • 解密美國曾向外太空發射五億銅針
    美國向外太空發射五億銅針,這是為什麼?美國在當時想出了一個想法,向外太空發射五億枚銅針,發射這些銅針的想法就是,想要提高當時的無線電信號。因為在當時的美國,這時候的無線電通訊信號是很不好的,於是美國人就傾儘自己的想法,動用了很多的人員,才想到要向外太空發射五億銅針的計劃,不過這樣的想法是比較天真的想法,一般這樣是不可以實現他們原定的計劃的,所以他們是在異想天開。
  • 當年美國不聽勸阻,執意向太空中發射億根銅針,現在變成怎麼樣了
    而我們所處的地球,在整個浩瀚的宇宙之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於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思維也在隨著慢慢進步,隨著對真相慢慢的揭露,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圓的而不是方的,我們的星星球並不在宇宙的中間,他甚至只是浩渺宇宙之中那一顆微小的星辰,而我們則是更渺小的存在。在探索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無數的錯誤,做出不清晰的判斷,但這就是求知路上必不可少的阻礙。
  • 4.3億枚銅針撒向太空,「星鏈」計劃為地球織網,美國騙了全世界
    其實早在2015年,美國SpaceX公司的CEO馬斯克就曾宣稱,「將用12000顆衛星為全球人類提供顛覆式的網際網路服務」。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後期計劃再發射3萬顆衛星,屆時這一「星鏈」網上的衛星將達到4.2萬顆。
  • 3.5億根銅針從天而降,美國玩嗨了,中國什麼態度?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探索能力的增強,太空領域也成為各國爭相研究的對象。隨著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升空,人類正式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客觀來看,太空探索確實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不過與此同時也埋下了安全隱患,如何處理太空垃圾成為各國頭疼的事。
  • 衛星已經失聯50年,卻向地球發射信號,有人懷疑是外星人操控!
    衛星已經失聯50年,卻向地球發射信號,有人懷疑是外星人操控!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顆衛星,要從50年前美國的一項計劃開始說起,這項計劃叫做西福特計劃,目的是為了方便美國進行通訊。當時正值美蘇冷戰時期,而北美大陸想要和自己的友軍取得聯繫,必須要跨越大西洋,這時美國就必須要尋求更為高效的通訊方式,還要保證整個通訊過程不被蘇聯攔截和摧毀,所以只能夠繞開有線的通訊方式使用無線通訊。
  • 美稱中國撞壞俄衛星 太空垃圾大王緣何指摘別國
    比如,2008年2月,美國在一次飛彈摧毀一顆報廢間諜衛星試驗中就產生了不計其數的大大小小太空垃圾。更有甚者,冷戰期間,美國為確保戰爭情況下在全球範圍內穩定進行無線電通訊,啟動了在太空散布數億根銅針,形成一個8公裡寬,38公裡長雲環的「西福特計劃」,這些銅針中的相當一部分最終成為了太空垃圾。
  • 談美國星鏈計劃不為人知的一面
    星鏈計劃是什麼星鏈,是美國SpaceX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4.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
  • 失聯46年的衛星,再次向地球發送信號,人們卻高興不起來
    從地球到外太空都有他們的身影,這段時期被稱為「原子能時代」和「太空時代」。50年代末的時候,當時由於航天技術才剛剛起步,蘇聯才剛發射了第一個人造衛星,衛星通訊技術還沒有得到發展。所以無線電通訊就相對的安全一些,不過天空中又沒有衛星,當時人們只能依靠地球大氣的電離層反射高頻無線電波來實現遠距離的洲際通訊。也就是無線電波從電離層(高層大氣的帶電層)反射或折射向地面傳播。
  • 蘇聯率先發射載人火箭,美國緊追不捨送黑猩猩上太空
    加加林還在太空裡沒下來的時候,科羅廖夫就提前打報告,請求蘇聯政府公開這次飛行,一般蘇聯政府是不願意提前公布的,但是這次是例外,因為科羅廖夫要做完全的準備,如果不公布,不事先聲明,萬一加加林落在別國的土地上,讓人家當蘇聯特務抓起來怎麼辦呢?所以,蘇聯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了這個消息。大概強調兩件事兒,首先,蘇聯的太空人不是軍事間諜。其次,落到誰家裡,麻煩給予救助。
  •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通過高精度的衛星,美國得以監測到全球的一舉一動,比如2016年伊拉克油田的火災。圖:NASA於是美國一直在積極踐行這個「太空制霸」策略。依靠著在太空領域壓倒性的絕對優勢,美國得以享受全球霸權帶來的榮耀。
  • 中國「胖五」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太空競賽開始了?
    2014 年,克裡米亞問題爆發後,美俄關係惡化,即便滑頭如ULA ,也無法證明向俄羅斯國防業繼續注資數億美元的正當性了,國會的鷹派議員甚至想以此為藉口發起制裁。然而俄羅斯直接威脅,要停止向美國出口發動機,相關官員甚至嘲笑到:美國將不得不用蹦蹦床把太空人送入軌道。
  • 蘇聯探索太空的幾個第一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低調發射了人造衛星,這是第一個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事實上,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直到第二天才宣布這個消息。全球對這一報導的反應從焦慮到高興不一而足。一些人擔心,一個有能力將物體送入太空的世界強國可能也會向外國目標發射飛彈。
  • 俄媒: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 在太空探索領域向美國發出新的挑戰
    該太空飛行器於9月4日從酒泉國際機場領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過程中對可重複使用技術進行了測試。 9月6日,星期日,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蘇聯飛行員兼太空人、第55位蘇聯太空人、蘇聯英雄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中國取得了技術突破,對美國構成了挑戰。他說:「中國人很棒!我祝賀他們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通過高精度的衛星,美國得以監測到全球的一舉一動,比如2016年伊拉克油田的火災。圖:NASA於是美國一直在積極踐行這個「太空制霸」策略。依靠著在太空領域壓倒性的絕對優勢,美國得以享受全球霸權帶來的榮耀。
  • 載人龍飛船推遲發射,聯盟號高速發射在即,美國還要向俄羅斯低頭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太空爭霸」競賽,最終美國依靠阿波羅登月計劃獲得了航天探索霸主的地位。美蘇的「太空爭霸」競賽促進了航天探索的進步,時至今日美國和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還在享受當時競爭的紅利。美國曾經很長時間把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放在了太空梭上,以至於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