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2020-05-13 中信出版集團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5月還沒過幾天,有關太空的大新聞就一爆接著一爆: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告捷,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5月8日下午13時49分,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圖:微博@人民畫報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試飛了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國人離建立「天宮空間站」、實現載人月球探測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與此同時,5月6日,美國公布了一份將中俄排除在外的月球開採協議,其中規定,美國及盟友有權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止競爭對手的幹擾破壞,並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據路透社報導,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5日表示:NASA是一種外交工具,能否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取決於各國是否遵守「美方希望看到的行為準則」。圖:NASA


緊接著,5月8日,日本宣布成立「宇宙作戰隊」,初期任務是監視隕石、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今後會繼續增加任務範圍」……

一場21世紀的太空競賽2.0版本似乎正在形成,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So……相比於上個世紀在美蘇之間展開的那場太空競賽1.0,除了民族情感和獲得壓制對方的戰略威懾力之外,大國之間,這次又在battle啥?

更重要的是,「新太空競賽」和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日常,有干係嘛?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沒有太空優勢,就帶不好隊伍


21世紀,太空優勢將成為強國的關鍵

這可不是阿信張口胡說的,是美國空軍少將詹姆斯·阿莫給出的著名「論斷」。

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想生活在一個和平舒心的環境裡,每天該吃瓜吃瓜,該種花種花,不用總是為了跨國口水仗勞心費力,保持太空優勢,就是頭等重要的一步大棋。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通過高精度的衛星,美國得以監測到全球的一舉一動,比如2016年伊拉克油田的火災。圖:NASA


於是美國一直在積極踐行這個「太空制霸」策略。

依靠著在太空領域壓倒性的絕對優勢,美國得以享受全球霸權帶來的榮耀。比如,2003年,正是憑藉衛星通信、成像和定位技術,美國才得以對伊拉克實施有效的軍事手段。

另外,根據《當今世界太空戰最新發展》一文的披露,當前,美軍95%的偵察情報、90%的軍事通信、100%的導航定位和100%的氣象信息均來自太空信息系統。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冷戰時期,間諜衛星對中東地區進行了細緻的監控。圖:國家地理


美國通過維持自己在地球軌道上先進的衛星星座,得以在全世界範圍內部署軍事力量,保持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的穩定。

但另一個事實是,隨著蘇聯解體,那種不計代價和成本的太空競賽思路也被美國徹底拋棄,進入21世紀後,美國砍掉了火箭在內的很多航天項目,把所有的雞蛋都投入到了太空梭項目上,一切都以省錢為目標。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則成為了壓垮美國太空進取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3年,隨著哥倫比亞太空梭爆炸,美國如夢方醒:原來太空梭可靠性太差,基本就是條死胡同。

而此時的美國,早已自斷了唯一的「後路」:他們早就放棄了大推力火箭的研發,此時的美國,甚至可以說已經喪失了進入地球軌道的能力。偏偏,這又是「老冤家」俄羅斯的長處。

於是,在21世紀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一向對俄羅斯步步緊逼的美國,反倒在太空領域被戰鬥民族敲起了竹槓,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2011年隸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梭全線退役後,聯盟號飛船成為了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運輸工具。


根據相關統計,俄羅斯&34;號飛船每個座位的費用連年漲價,2007年的單價只要2180萬美元,而到了2018年座位的單價就漲到了將近4倍,達8110萬美元。在這十多年裡,NASA為了購買聯盟飛船的座位花費了39億美元。

美國不是不想硬,為此還組建了火箭產業的超級航母——ULA,希望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攻克美國的火箭難題。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ULA(聯合發射聯盟),由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的發射部門合併成立。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國產」大推力火箭的研發過程中,ULA採用了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最難、最核心的部件:發動機,直接向俄羅斯悄摸摸地買就好了。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至今也沒有一家西方製造商生產的發動機能夠達到 RD-180 型發動機的簡便性和高性能。


2014 年,克裡米亞問題爆發後,美俄關係惡化,即便滑頭如ULA ,也無法證明向俄羅斯國防業繼續注資數億美元的正當性了,國會的鷹派議員甚至想以此為藉口發起制裁。

然而俄羅斯直接威脅,要停止向美國出口發動機,相關官員甚至嘲笑到:美國將不得不用蹦蹦床把太空人送入軌道。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ULA與俄羅斯的生意之所以會被擺上檯面,其實與馬斯克的SpaceX希望打破壟斷有關。圖為,2015年,馬斯克在參議員接受詢問時的照片。


一場口水戰,就這麼被俄羅斯人硬生生給按了回去。

逐漸喪失太空領導權的美國,突然發現,原先整整齊齊的隊伍,突然間就不好帶了。從杜拜到華盛頓,從東京到莫斯科,歐洲、中國、日本、印度等國都開始積極爭奪登陸月球和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項目主管格斯滕邁爾(Bill Gerstenmaier)說:

「美國深空探測方向多次發生改變,導致在探月上已經落後於中國;如果在探測方向上再次改變,美國必然失去太空優勢。」

所以歸根到底一句話:無論當下的現實還是未來的發展,太空無疑是軍事鬥爭的新高地和戰略制衡的新籌碼。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新太空競賽裡,藏著兩個金礦


除了宏觀層面的國家安全,這一輪太空競賽之所以讓人感覺來勢兇猛,還有更現實的原因——有大把大把的錢賺。

先說第一個金礦:商業火箭發射市場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預測,未來十年的商業火箭發射市場超過 250 億美元。據北方天空研究(NSR)的預測,未來十年裡,全球衛星訂單將達到 1955 顆,發射數達到 2356 顆。

看起來,市場也沒有特別大對不對?

關鍵是,商業火箭發射利潤豐厚,只要幹成一次發射任務,就能輕鬆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

更重要的是,這是個資金和技術準入門檻都非常高的行業,就美國來說,除了幾個在消費科技領域有所成就的大佬以外,幾乎沒人玩得起,這價值就是一片「藍海」。其中頂級玩家就是埃隆·馬斯克、傑夫·貝佐斯。

除了利潤豐厚的火箭發射業務,太空領域更大的金礦則集中在衛星業務上,特別是低軌衛星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根據 2018 年 6 月 13 日權威機構美國衛星工業協會(SIA)發布的《2018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顯示,2017 年全球航天產業總產值為 3480 億美元,其中衛星產業總收入佔比98%,而吸睛無數的火箭發射業務只佔2%。圖:SIA


低軌衛星離地高度約為高軌衛星高度的1/30,大多可以實現50毫秒以內的延時,接近地面光纖網絡速度。

這種吸引力對於積極向奔向5G時代的巨頭來說,攸關生死。問題是,由於5G地面基站建設易受海洋、沙漠、雪山等獨特地形制約,荒野偏僻地區仍將是信號的盲區。

於是,包括谷歌、亞馬遜、三星、SpaceX、波音、騰訊在內的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望向了頭頂的那片星空,並發布了進軍低軌衛星通信領域的計劃。

其中的明星方案,當然就是屢屢佔據熱搜榜的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從2019年開始,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每到夜晚,都能觀測到新的天文景觀「星鏈」。


StarLink(星鏈計劃)作為馬斯克控股的又一科技公司SpaceX旗下的業務,通過發射低軌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星鏈計劃在2019-2024年間,將4425顆衛星送上軌道。

一旦將這些低軌衛星都送上軌道後,SpaceX將向全球提供最高1Gbps的寬帶服務。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2020年3月18日,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60顆Starlink星鏈網際網路衛星送入軌道,使得星鏈網際網路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量達到360顆。圖:環球網


更重要的是,低軌衛星的軌道,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必須要在距離地球500-2000公裡的範圍內運行。

並且根據馬斯克的最新計劃,「星鏈計劃」還將在1.2萬顆衛星的最終目標上再追加3萬顆衛星,使衛星總量達到約4.2萬顆。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星鏈計劃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衛星聯網就已經很密密麻麻了。


一旦像「星鏈計劃」這樣的低軌衛星組網計劃越來越多,後來者的衛星連有個插針的地兒都難。

誰能率先完成低軌衛星的組網,誰就能率先搶奪優勢軌位和頻段,進而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

而且對於遊輪、飛機乘客,還有金融機構,星鏈提供的專屬高速衛星服務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在一個越來越離不開行動網路的時代裡,試問,誰願意自己的網絡卡的要死,流量費還賊貴?

新太空競賽,已經從國家層面開始下沉到離我們普通生活更近的日常消費領域。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奔向太空,是人類的終極出路


競爭就擺在眼前,動輒成百上千顆的商業衛星組網和發射計劃,和當下高昂的衛星、火箭製作、發射成本,迫使企業找出一條低成本、大批量、低資源消耗的可再利用的方式。

無論如何,最基礎的大推力發射技術都是一個繞不過的門檻。事實上,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昔日太空技術的尖子生,都再也沒有取得過新的技術突破。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蘇聯研製的能源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載重最大的火箭,伴隨著蘇聯解體,能源號火箭停止生產。


但創新有賴於人才。最近,馬斯克和股神巴菲特的隔空互懟,對我們理解航天業對創新的渴求與擔憂,增添了一個有趣的註腳。

首先是在2019年,巴菲特在採訪中表示,馬斯克是個糟糕的管理者,而且直言,不會投資他的企業

也許是被資本的傲慢激怒,今年5月,馬斯克在疫情期間的採訪中,坦白言明,巴菲特只會看公司的年報,局限在那麼一毛三分利扣取那麼一點點利潤,「這很無聊……這樣的工作無趣透了」。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馬斯克認為,有太多聰明的人涉足金融和法律領域,應該讓更多的人從事製造業(造火箭也屬於製造業)。

除了創新的缺乏,地球的脆弱性,也正在催促著人類把眼光放得更遠。化石燃料正在耗盡,溫室效應正在加劇,海平面上升,各種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糧食減產。

5月4日,一份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近35億人可能面臨極端高溫。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與此同時,地球物種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各種病毒、細菌也在向人類襲來……人類也終將面對某種類型的滅絕事件,這像物理定律一樣無法逃避。

美國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在《人類的未來》中指出,地球總有一天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如果人類自始至終都把眼光局限在地球——這粒宇宙中的暗藍色塵埃之上的話,人類的未來,不僅可悲而且註定沒有希望。

成為「多星球物種」才是人類的最終出路。卡爾·薩根說:

「如果我們的長期生存受到威脅,那麼去其他世界冒險,是我們對人類的基本責任。」

如果把視線拉得更現實一點,這一輪的太空競賽,還有一項附贈的特殊福利,立馬就能幫你實現——永生。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早在2018年,曼為科技就通過「DSPACE」宣布其火星移民計劃,並將首個人類太空基因庫一號成功發射升空。


將DNA製成凍乾粉,裝入太空膠囊,用火箭運輸到火星的軌道上,等待著後代有能力之後,再通過相關技術,在火星上把你克隆出來。

這樣,一個原裝的你就可以實現星際重生。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獅子王》的有一句經典臺詞,木法沙對幼年辛巴在夜晚的草原上說到: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我們逝去的祖先在他們死後都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守護和注視著我們。」

對於我們來說,這將不再是一個遙遠的童話。

新太空競賽,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有利可圖的機會,更是一場有關技術和商業競爭與生存的高風險馬拉松,也是人類探索宇宙和未來的光榮與夢想


參考資料:

[1] 人類登月50周年,「太空競賽」2.0白熱化?縱向新聞.2019.7.21.

[2] 新太空競賽:低軌衛星背後的中美大國博弈.遠川科技評論.3.18.

[3] 太空競賽 2.0: 這一次,為了商業,也換了主角|極客視野.極客公園.2020.4.3.

[4] Rocket Lab迎來「商業時刻」!但商業火箭市場到底有多大?DeepTech深科技.2018.11-12.

相關焦點

  • 中國「胖五」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太空競賽開始了?
    5月還沒過幾天,有關太空的大新聞就一爆接著一爆: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告捷,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5月8日下午13時49分,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
  •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圖:微博@人民畫報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試飛了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國人離建立「天宮空間站」、實現載人月球探測的夢想又近了一步。與此同時,5月6日,美國公布了一份將中俄排除在外的月球開採協議,其中規定,美國及盟友有權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止競爭對手的幹擾破壞,並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 中國嫦五發射在即,美國擔憂影響太空圈地,考慮將在月球建核電站
    本周二準備執行中國第六次探月工程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成總裝測試工作,並順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相關報導顯示本次探月發射任務將在11月下旬擇機實施,「嫦五」探測器則計劃實現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的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 美國登陸月球「圈地」能成功嗎
    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在推特上寫道,該機構「將通過商業公司購買月球土壤!現在是時候建立監管確定性來開採和交易太空資源了」。NASA預計為50至500克原料支付1.5萬至2.5萬美元,但不支付企業抵達月球的費用。其實,在推動公司和國家開採佔有太空資源方面,美國一直在行動。2015年,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明晰太空資源的私有財產權,鼓勵美國公司開發小行星資源。
  • 登陸月球「圈地」,美國能成功嗎?
    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在推特上寫道,該機構「將通過商業公司購買月球土壤!現在是時候建立監管確定性來開採和交易太空資源了」。NASA預計為50至500克原料支付1.5萬至2.5萬美元,但不支付企業抵達月球的費用。其實,在推動公司和國家開採佔有太空資源方面,美國一直在行動。2015年,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明晰太空資源的私有財產權,鼓勵美國公司開發小行星資源。
  • 美國在太空瘋狂圈地,俄羅斯宣布:將與中國一起建設月球
    隨著老對手美國發起所謂的「太空圈地」計劃所給予的壓力,俄羅斯也開始重新發展航天,與中國成為了新的合作夥伴,並表示「將乘坐中國的飛船前往太空,與中國一起建設月球」。前蘇聯的解體,造成其太空計劃的大量流產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開展了一場龐大的太空競賽,蘇聯實現人類第一次載人航天美國就報以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將建10萬億級太空經濟區,或將徵服太空
    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此前的消息顯示,中國還計劃將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根據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這意味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可再生新能源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
  • 「深度」美專家:太空競賽,中國資金投入超過美國!登月成關鍵
    作者:石江月嫦五返回器順利返回地面,而且狀態完好。取得這樣一個成功非常不容易,對於我們的探月工程來說,這也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勝利。必須要為我們的航天人探月人點讚,豎大拇指。然而也要看到,這只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性勝利,接下來我們面臨的挑戰一點也不比現在小。因為對於這次中國的「月球挖土」工程,美國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胖五」成功發射創下一項新的裡程碑,英國人:中國正邁出一大步
    >近日,「胖五」運載火箭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送入了太空,這次發射是中國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次發射。在他們看來,阻擋中國航天技術進步其實是美國太幼稚的片面想法,與其排斥在航天科技上已經開始一騎絕塵的中國,美國倒不如主動伸手與中國加強合作。然而美軍卻不是這樣想的,美軍的潛意識當中早就將霸權意識延伸到太空領域。中國航天事業每前進一步,就像在美軍脆弱的心頭又打下一把鋼錐,而且鋼錐打下的頻率如今開始進入加速度。「美國正在太空領域被中國擊敗,而國會對此一無所知。」
  • 長五B首飛成功後,西方國家開始著急了,美聯手歐洲制定月球新規
    隨著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也正式拉開了大幕,同時也讓我們向「星辰大海」這個宏大的目標踏出了微小但卻無比堅實的一步。在太空領域除了載人航天以外,此前我們還成功地實現了首次月球背面的著陸和探索,在完成了高難度著陸任務的同時,也為下一步探索月球夯實了基礎。可以說在人類探索月球的部分工作中,我們已經毫無懸念的走在了各國的前面,成為了毋庸置疑的領頭羊。
  • 胖五發射成功,中國新版「太空梭」問世,比美國SPACEX的性能強
    為什麼這次長徵5號B發射萬眾矚目,這是因為它承擔的責任和意義太過重大了。就在前不久,也就是3月16日21時34分,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因此,這次發射能不能成功,說實話,大家都在背後捏著一把汗,如果胖五再發射失敗,中國航天史就將迎來至暗時刻,後果不堪設想,可想而知,這次胖五B發生,是承載了多大的壓力。
  • 聯手行星防禦是假,太空圈地是真!美國佔領太空與月球的野心暴露
    編者按: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太空部隊在前幾天聯手,兩者之間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個操作的目的在於美國宇航局接下來需要在月球上搶佔水源地,建造月球空間站等平臺,繼續拉攏合作夥伴,而中國的強勢崛起有可能與美國在近地軌道、月球方向產生摩擦,太空軍的介入保障才是美國宇航局的定心丸。
  • 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五成功發射
    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繞 :2004年~2007年(一期)研製和發射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實施繞月探測。落:2013年前後(二期)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回:2020年前(三期)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如今,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邁出了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長徵五號剛發射成功,俄羅斯就找中國要土,美國也要求分享數據
    11月24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搭載「嫦娥五號」順利飛天,執行月面探測任務。在發射成功後,美俄兩國先後表達了對月球土壤的濃厚興趣,NASA航天局發文表示,希望中國將月面探測的數據向全世界分享;俄羅斯月球研究所主任也是迫不及待地表示,希望獲得中國取回的月球土壤樣本。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行星探測」時代。在航天領域,運載火箭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運載火箭的能力決定了探索太空的步伐和在全球「太空俱樂部」中的會員等級。在運載能力為王的太空時代,誰擁有更強的火箭,誰就掌握更大的主動權。那這次成功執行任務的火箭有何特別?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
  • 「胖五」升空的那一刻,我又看到了星辰大海!
    「胖五」發射現場就像升起了一顆太陽至此,闊別公眾視野近30個月之久、中國現役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復飛成功!在在「胖五」成功發射之後,文昌發射基地測發大廳的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胖五」(長徵五號)再出發
    三年後,「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真正落實了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由此正式拉開了中國探月之旅的序幕。「嫦娥五號」送上天空的「胖五」就是近年來我國運載火箭技術發展的重大成果。新火箭的研發任務從2001年開始預研,2006年進入研製階段,在2016年迎來首飛,直到去年底才實現圓滿成功。中國大火箭經歷了快20年的科研進展。
  • 「胖五」發射「嫦五」,為何選在凌晨?
    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
  • 胖五發射成功 太空逐夢 VR體驗館航天航空主題引熱議
    胖五發射成功 太空逐夢 VR體驗館航天航空主題引熱議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立項於2006年10月。歷經十年攻關,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首飛,但首秀之旅磕磕絆絆,點火發射多次推遲,不過最終還是成功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