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2020-05-13 中信出版集團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5月還沒過幾天,有關太空的大新聞就一爆接著一爆:

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告捷,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5月8日下午13時49分,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圖:微博@人民畫報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試飛了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國人離建立「天宮空間站」、實現載人月球探測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與此同時,5月6日,美國公布了一份將中俄排除在外的月球開採協議,其中規定,美國及盟友有權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止競爭對手的幹擾破壞,並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據路透社報導,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5日表示:NASA是一種外交工具,能否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取決於各國是否遵守「美方希望看到的行為準則」。圖:NASA


緊接著,5月8日,日本宣布成立「宇宙作戰隊」,初期任務是監視隕石、人造衛星和太空垃圾,「今後會繼續增加任務範圍」……

一場21世紀的太空競賽2.0版本似乎正在形成,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So……相比於上個世紀在美蘇之間展開的那場太空競賽1.0,除了民族情感和獲得壓制對方的戰略威懾力之外,大國之間,這次又在battle啥?

更重要的是,「新太空競賽」和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日常,有干係嘛?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沒有太空優勢,就帶不好隊伍


21世紀,太空優勢將成為強國的關鍵

這可不是阿信張口胡說的,是美國空軍少將詹姆斯·阿莫給出的著名「論斷」。

簡單點說就是,如果你想生活在一個和平舒心的環境裡,每天該吃瓜吃瓜,該種花種花,不用總是為了跨國口水仗勞心費力,保持太空優勢,就是頭等重要的一步大棋。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通過高精度的衛星,美國得以監測到全球的一舉一動,比如2016年伊拉克油田的火災。圖:NASA


於是美國一直在積極踐行這個「太空制霸」策略。

依靠著在太空領域壓倒性的絕對優勢,美國得以享受全球霸權帶來的榮耀。比如,2003年,正是憑藉衛星通信、成像和定位技術,美國才得以對伊拉克實施有效的軍事手段。

另外,根據《當今世界太空戰最新發展》一文的披露,當前,美軍95%的偵察情報、90%的軍事通信、100%的導航定位和100%的氣象信息均來自太空信息系統。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冷戰時期,間諜衛星對中東地區進行了細緻的監控。圖:國家地理


美國通過維持自己在地球軌道上先進的衛星星座,得以在全世界範圍內部署軍事力量,保持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的穩定。

但另一個事實是,隨著蘇聯解體,那種不計代價和成本的太空競賽思路也被美國徹底拋棄,進入21世紀後,美國砍掉了火箭在內的很多航天項目,把所有的雞蛋都投入到了太空梭項目上,一切都以省錢為目標。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則成為了壓垮美國太空進取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3年,隨著哥倫比亞太空梭爆炸,美國如夢方醒:原來太空梭可靠性太差,基本就是條死胡同。

而此時的美國,早已自斷了唯一的「後路」:他們早就放棄了大推力火箭的研發,此時的美國,甚至可以說已經喪失了進入地球軌道的能力。偏偏,這又是「老冤家」俄羅斯的長處。

於是,在21世紀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一向對俄羅斯步步緊逼的美國,反倒在太空領域被戰鬥民族敲起了竹槓,而且毫無還手之力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2011年隸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梭全線退役後,聯盟號飛船成為了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唯一運輸工具。


根據相關統計,俄羅斯&34;號飛船每個座位的費用連年漲價,2007年的單價只要2180萬美元,而到了2018年座位的單價就漲到了將近4倍,達8110萬美元。在這十多年裡,NASA為了購買聯盟飛船的座位花費了39億美元。

美國不是不想硬,為此還組建了火箭產業的超級航母——ULA,希望通過強強聯合的方式,攻克美國的火箭難題。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ULA(聯合發射聯盟),由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的發射部門合併成立。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國產」大推力火箭的研發過程中,ULA採用了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最難、最核心的部件:發動機,直接向俄羅斯悄摸摸地買就好了。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至今也沒有一家西方製造商生產的發動機能夠達到 RD-180 型發動機的簡便性和高性能。


2014 年,克裡米亞問題爆發後,美俄關係惡化,即便滑頭如ULA ,也無法證明向俄羅斯國防業繼續注資數億美元的正當性了,國會的鷹派議員甚至想以此為藉口發起制裁。

然而俄羅斯直接威脅,要停止向美國出口發動機,相關官員甚至嘲笑到:美國將不得不用蹦蹦床把太空人送入軌道。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ULA與俄羅斯的生意之所以會被擺上檯面,其實與馬斯克的SpaceX希望打破壟斷有關。圖為,2015年,馬斯克在參議員接受詢問時的照片。


一場口水戰,就這麼被俄羅斯人硬生生給按了回去。

逐漸喪失太空領導權的美國,突然發現,原先整整齊齊的隊伍,突然間就不好帶了。從杜拜到華盛頓,從東京到莫斯科,歐洲、中國、日本、印度等國都開始積極爭奪登陸月球和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項目主管格斯滕邁爾(Bill Gerstenmaier)說:

「美國深空探測方向多次發生改變,導致在探月上已經落後於中國;如果在探測方向上再次改變,美國必然失去太空優勢。」

所以歸根到底一句話:無論當下的現實還是未來的發展,太空無疑是軍事鬥爭的新高地和戰略制衡的新籌碼。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新太空競賽裡,藏著兩個金礦


除了宏觀層面的國家安全,這一輪太空競賽之所以讓人感覺來勢兇猛,還有更現實的原因——有大把大把的錢賺。

先說第一個金礦:商業火箭發射市場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預測,未來十年的商業火箭發射市場超過 250 億美元。據北方天空研究(NSR)的預測,未來十年裡,全球衛星訂單將達到 1955 顆,發射數達到 2356 顆。

看起來,市場也沒有特別大對不對?

關鍵是,商業火箭發射利潤豐厚,只要幹成一次發射任務,就能輕鬆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

更重要的是,這是個資金和技術準入門檻都非常高的行業,就美國來說,除了幾個在消費科技領域有所成就的大佬以外,幾乎沒人玩得起,這價值就是一片「藍海」。其中頂級玩家就是埃隆·馬斯克、傑夫·貝佐斯。

除了利潤豐厚的火箭發射業務,太空領域更大的金礦則集中在衛星業務上,特別是低軌衛星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根據 2018 年 6 月 13 日權威機構美國衛星工業協會(SIA)發布的《2018 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顯示,2017 年全球航天產業總產值為 3480 億美元,其中衛星產業總收入佔比98%,而吸睛無數的火箭發射業務只佔2%。圖:SIA


低軌衛星離地高度約為高軌衛星高度的1/30,大多可以實現50毫秒以內的延時,接近地面光纖網絡速度。

這種吸引力對於積極向奔向5G時代的巨頭來說,攸關生死。問題是,由於5G地面基站建設易受海洋、沙漠、雪山等獨特地形制約,荒野偏僻地區仍將是信號的盲區。

於是,包括谷歌、亞馬遜、三星、SpaceX、波音、騰訊在內的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望向了頭頂的那片星空,並發布了進軍低軌衛星通信領域的計劃。

其中的明星方案,當然就是屢屢佔據熱搜榜的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從2019年開始,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每到夜晚,都能觀測到新的天文景觀「星鏈」。


StarLink(星鏈計劃)作為馬斯克控股的又一科技公司SpaceX旗下的業務,通過發射低軌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星鏈計劃在2019-2024年間,將4425顆衛星送上軌道。

一旦將這些低軌衛星都送上軌道後,SpaceX將向全球提供最高1Gbps的寬帶服務。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2020年3月18日,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60顆Starlink星鏈網際網路衛星送入軌道,使得星鏈網際網路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量達到360顆。圖:環球網


更重要的是,低軌衛星的軌道,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必須要在距離地球500-2000公裡的範圍內運行。

並且根據馬斯克的最新計劃,「星鏈計劃」還將在1.2萬顆衛星的最終目標上再追加3萬顆衛星,使衛星總量達到約4.2萬顆。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星鏈計劃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衛星聯網就已經很密密麻麻了。


一旦像「星鏈計劃」這樣的低軌衛星組網計劃越來越多,後來者的衛星連有個插針的地兒都難。

誰能率先完成低軌衛星的組網,誰就能率先搶奪優勢軌位和頻段,進而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

而且對於遊輪、飛機乘客,還有金融機構,星鏈提供的專屬高速衛星服務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在一個越來越離不開行動網路的時代裡,試問,誰願意自己的網絡卡的要死,流量費還賊貴?

新太空競賽,已經從國家層面開始下沉到離我們普通生活更近的日常消費領域。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奔向太空,是人類的終極出路


競爭就擺在眼前,動輒成百上千顆的商業衛星組網和發射計劃,和當下高昂的衛星、火箭製作、發射成本,迫使企業找出一條低成本、大批量、低資源消耗的可再利用的方式。

無論如何,最基礎的大推力發射技術都是一個繞不過的門檻。事實上,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昔日太空技術的尖子生,都再也沒有取得過新的技術突破。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蘇聯研製的能源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載重最大的火箭,伴隨著蘇聯解體,能源號火箭停止生產。


但創新有賴於人才。最近,馬斯克和股神巴菲特的隔空互懟,對我們理解航天業對創新的渴求與擔憂,增添了一個有趣的註腳。

首先是在2019年,巴菲特在採訪中表示,馬斯克是個糟糕的管理者,而且直言,不會投資他的企業

也許是被資本的傲慢激怒,今年5月,馬斯克在疫情期間的採訪中,坦白言明,巴菲特只會看公司的年報,局限在那麼一毛三分利扣取那麼一點點利潤,「這很無聊……這樣的工作無趣透了」。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馬斯克認為,有太多聰明的人涉足金融和法律領域,應該讓更多的人從事製造業(造火箭也屬於製造業)。

除了創新的缺乏,地球的脆弱性,也正在催促著人類把眼光放得更遠。化石燃料正在耗盡,溫室效應正在加劇,海平面上升,各種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糧食減產。

5月4日,一份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到2070年,全球近35億人可能面臨極端高溫。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與此同時,地球物種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各種病毒、細菌也在向人類襲來……人類也終將面對某種類型的滅絕事件,這像物理定律一樣無法逃避。

美國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在《人類的未來》中指出,地球總有一天會不再適宜人類居住,如果人類自始至終都把眼光局限在地球——這粒宇宙中的暗藍色塵埃之上的話,人類的未來,不僅可悲而且註定沒有希望。

成為「多星球物種」才是人類的最終出路。卡爾·薩根說:

「如果我們的長期生存受到威脅,那麼去其他世界冒險,是我們對人類的基本責任。」

如果把視線拉得更現實一點,這一輪的太空競賽,還有一項附贈的特殊福利,立馬就能幫你實現——永生。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早在2018年,曼為科技就通過「DSPACE」宣布其火星移民計劃,並將首個人類太空基因庫一號成功發射升空。


將DNA製成凍乾粉,裝入太空膠囊,用火箭運輸到火星的軌道上,等待著後代有能力之後,再通過相關技術,在火星上把你克隆出來。

這樣,一個原裝的你就可以實現星際重生。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獅子王》的有一句經典臺詞,木法沙對幼年辛巴在夜晚的草原上說到:

美國月球「圈地」,中國「胖五」發射,日本成立「宇宙軍」,新太空競賽誰將勝出?

「我們逝去的祖先在他們死後都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守護和注視著我們。」

對於我們來說,這將不再是一個遙遠的童話。

新太空競賽,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有利可圖的機會,更是一場有關技術和商業競爭與生存的高風險馬拉松,也是人類探索宇宙和未來的光榮與夢想


參考資料:

[1] 人類登月50周年,「太空競賽」2.0白熱化?縱向新聞.2019.7.21.

[2] 新太空競賽:低軌衛星背後的中美大國博弈.遠川科技評論.3.18.

[3] 太空競賽 2.0: 這一次,為了商業,也換了主角|極客視野.極客公園.2020.4.3.

[4] Rocket Lab迎來「商業時刻」!但商業火箭市場到底有多大?DeepTech深科技.2018.11-12.

相關焦點

  • 中國「胖五」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太空競賽開始了?
    5月還沒過幾天,有關太空的大新聞就一爆接著一爆: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告捷,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5月8日下午13時49分,飛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
  • 中國「胖五」剛發射成功,美國就在月球「圈地」,萬億級太空競賽開始了?
    海南文昌發射基地,「胖五」點火瞬間。圖:微博@人民畫報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成功試飛了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國人離建立「天宮空間站」、實現載人月球探測的夢想又近了一步。與此同時,5月6日,美國公布了一份將中俄排除在外的月球開採協議,其中規定,美國及盟友有權在未來的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止競爭對手的幹擾破壞,並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
  • 聯手行星防禦是假,太空圈地是真!美國佔領太空與月球的野心暴露
    編者按: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太空部隊在前幾天聯手,兩者之間達成了諒解備忘錄。這個操作的目的在於美國宇航局接下來需要在月球上搶佔水源地,建造月球空間站等平臺,繼續拉攏合作夥伴,而中國的強勢崛起有可能與美國在近地軌道、月球方向產生摩擦,太空軍的介入保障才是美國宇航局的定心丸。
  • 美國在太空瘋狂圈地,俄羅斯宣布:將與中國一起建設月球
    隨著老對手美國發起所謂的「太空圈地」計劃所給予的壓力,俄羅斯也開始重新發展航天,與中國成為了新的合作夥伴,並表示「將乘坐中國的飛船前往太空,與中國一起建設月球」。然而太空競賽帶來的經濟壓力,也一定程度在後來促成了蘇聯的解體,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工業、經濟愈發衰弱,時至今日再無蘇聯時期航天大國的半分風採,而美國也在蘇聯解體後失去了競爭對手,也逐漸停止了那些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航天行動,不再去搞「阿波羅登月計劃」這樣的航天行動。
  • 中國嫦五發射在即,美國擔憂影響太空圈地,考慮將在月球建核電站
    本周二準備執行中國第六次探月工程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成總裝測試工作,並順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相關報導顯示本次探月發射任務將在11月下旬擇機實施,「嫦五」探測器則計劃實現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的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 美太空軍成立部隊負責太空「軌道戰」,太空軍備競賽悄然開始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1日消息,據美國媒體報導,為了不斷強化太空實戰的能力,近期,美國太空軍成立了一支專門負責太空「軌道戰」的部隊,命名為「太空三角洲9隊」。而且在未來,美軍的X-37B空天飛機項目也將納入其指揮體系中。究竟這支「軌道戰」部隊是負責執行什麼樣的任務?它的存在又會對世界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美國登陸月球「圈地」能成功嗎
    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在推特上寫道,該機構「將通過商業公司購買月球土壤!現在是時候建立監管確定性來開採和交易太空資源了」。NASA預計為50至500克原料支付1.5萬至2.5萬美元,但不支付企業抵達月球的費用。其實,在推動公司和國家開採佔有太空資源方面,美國一直在行動。2015年,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明晰太空資源的私有財產權,鼓勵美國公司開發小行星資源。
  • 登陸月球「圈地」,美國能成功嗎?
    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在推特上寫道,該機構「將通過商業公司購買月球土壤!現在是時候建立監管確定性來開採和交易太空資源了」。NASA預計為50至500克原料支付1.5萬至2.5萬美元,但不支付企業抵達月球的費用。其實,在推動公司和國家開採佔有太空資源方面,美國一直在行動。2015年,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明晰太空資源的私有財產權,鼓勵美國公司開發小行星資源。
  • 「深度」美專家:太空競賽,中國資金投入超過美國!登月成關鍵
    他說,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太空競賽正在加劇,「美國的優勢是商業太空業,美國應繼續為美國的企業家和創新者提供支持,以免錯失機會進而在競爭中落敗」。他說的顯然是以馬斯克為代表的,美國新一代航天創新企業。在美國人看來,全球太空經濟迅速增長,其中超過80%是商業性的。商業太空業在2020年打破記錄,將1000多艘太空飛行器送入軌道。
  • 太空軍新武器連續曝光,美國已經準備好獨佔月球、殖民太空?
    ▲美國太空軍標誌太空競賽,要正式拉開帷幕?1 不是說著玩美國成立太空軍早就是必然的結果。根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的統計,截至2019年9月,全球在軌衛星共2218顆,其中美國1007顆、中國323顆、俄羅斯164顆,其他的一共724顆。1月9日,太空軍利用「天基紅外系統」的飛彈預警衛星監測到伊朗向伊拉克境內美軍基地發射彈道飛彈,為美軍地面部隊提供了預警,成為太空軍組建後的首次作戰行動。
  • 郭曉兵 | 當前太空競賽呈現多極化戰場化產業化三大新特點
    太空能力是國之重器,關乎一國安全、發展乃至國際地位。近來,太空領域風起雲湧。美國、法國、日本成立太空部隊,「龍」飛船實現首次載人飛行,中國、美國先後發射火星探測器。有人說,太空競爭已捲土重來。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認為,與冷戰期間的美蘇太空競賽相比,當前太空競賽呈現多極化、戰場化、產業化三大新特點。一、國際太空格局多極化。美國及其盟國仍在太空領域佔據優勢,但新興經濟體發展迅速,新型航天私企異軍突起,太空發展的主體日益多元。二、太空戰場化趨勢明顯。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行星探測」時代。在航天領域,運載火箭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運載火箭的能力決定了探索太空的步伐和在全球「太空俱樂部」中的會員等級。在運載能力為王的太空時代,誰擁有更強的火箭,誰就掌握更大的主動權。那這次成功執行任務的火箭有何特別?
  • 「胖五」升空的那一刻,我又看到了星辰大海!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於海南島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發射。雖然在發射過程中二級故障提前關機,但上面級仍通過延長燃燒時間的方式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胖五」首發成功!但是在2017年7月2日第二次發射中,火箭飛行至346秒時突發故障,最後長徵5號墜毀……而昨晚的發射,「胖五」王者歸來,又一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能將2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使中國的火箭運載能力再次躋身世界前列。「胖五」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 「胖五」成功發射創下一項新的裡程碑,英國人:中國正邁出一大步
    >近日,「胖五」運載火箭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送入了太空,這次發射是中國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次發射。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不久前中國航天連續兩次發射失利等多重困難的影響下,「胖五」家族的新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此次發射一飛沖天,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老話:事不過三。1992年,中國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踏實穩健的發展戰略。
  • 亞洲第一支太空軍終於成立,目標瞄準死敵衛星,俄軍卻發出警報
    ,又一亞洲國家宣布成立了太空軍,代表著亞洲的第一支太空部隊終於成立了,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雖然日本公布這支部隊主要將從事監視太空垃圾和隕石碎塊的任務,但這支部隊卻將目標直接瞄準鄰國衛星,這表示一個比美國更危險的國家出現了,對此俄軍發出警告,向日本這種將目標瞄準死敵衛星的行為,已經表明日本在太空武器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 中國嫦娥五號出徵,將打破美國對月球圈地運動
    按照計劃中國於2020年11月24凌晨在海南文昌航空航天發射中心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而這次發射也是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在嫦娥一號到四號的任務裡,我國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月面著路和釋放月兔月球車任務。
  • 太空競賽 中國對美國構成挑戰
    美中太空競賽的結果將會對人類會產生重大影響,在太空領域中國對美國構成有力競爭。7月5日金裡奇在福克斯雜誌上發文說,對於太空探索來說,2020年5月30日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那一天,SpaceX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太空。
  • 中國發射火星與美國進行太空競賽
    兩國正處於一個有利的時期,地球和火星在短途旅行中處於有利位置,美國太空飛行器將於7月30日升空。中國宣教團被命名為「天問一號」(Tianwen-1),這是對一首經典詩的致敬,這首詩帶有關於宇宙的詩句。工程師和其他員工在海南南部島嶼的發射場上歡呼雀躍,這是中國最大的太空火箭-長徵3月5日登上藍天。
  • 緊跟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日本投入巨資展開研究,暴露背後隱藏實力
    美國在冷戰期間通過載人登月項目的實現,從而成為了美蘇「太空爭霸」競賽的王者,當時為阿波羅計劃研製的土星5號巨型運載火箭,其運載能力的紀錄至今都沒有被打破。在美國實現了阿波羅計劃之後,又有了太空梭這款空天運輸工具,讓美國的宇宙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阿波羅計劃是一個讓美國投入巨資與蘇聯展開競爭的「面子工程」的項目,目前美國執行的是更為經濟的重返月球的計劃。
  • 美國成立專門部隊,負責太空「軌道戰」
    據美國媒體報導,為了不斷強化太空實戰的能力,近期,美國太空軍成立了一支專門負責太空「軌道戰」的部隊,命名為「太空三角洲9隊」。而且在未來,美軍的X-37B空天飛機項目也將納入其指揮體系中。究竟這支「軌道戰」部隊是負責執行什麼樣的任務?它的存在又會對世界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