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 3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

2020-11-30 東方網

原標題: 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3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John B. Goodenough, M. Stanley Whittingham and 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 伯恩哈德 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籤署了他最後的遺囑,將財產中的最大一份給了一系列獎項,即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化學是對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Alfred Nobel)而言最重要的一門科學。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他的發明以及他所使用的工業過程大多基於化學知識。化學獎是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的第二個獎項,諾貝爾化學獎由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金額隨著基金收益的變化而變化。

  2001年至2011年的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2012年至2016年獎金下調至800萬瑞典克朗。2017年,獎金改為900萬瑞典克朗。

  諾貝爾化學獎近五年得主

  201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 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 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喬治 保羅 溫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進化」,以及「多肽與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領域的貢獻。

  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雅克·杜波切特,約阿希姆·弗蘭克和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從而可以高倍鏡下確定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讓-皮埃爾 索維奇、英國/美國科學家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和荷蘭科學家伯納德·費林加,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對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的貢獻。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德國科學家斯特凡·W·赫爾,美國科學家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以表彰他們在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

  歷史上的諾貝爾化學獎(1901-2018)

  110次

  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布了110次。期間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共8年沒有頒發。

  180人

  1901年至2018年,共有181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其中弗雷德裡克 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是唯一一位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分別在1958年和1980年。這也意味著,實際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數是180人。

  63次

  在被頒出的110次諾貝爾化學獎中,有63次只頒給了一位獲獎者,23次同時頒給兩人,24次同時頒給三人。

  201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 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美國科學家喬治 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喬治 保羅 溫特(Gregory P. Winter),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進化」,以及「多肽與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領域的貢獻。

  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雅克 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約阿基姆 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察 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以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

  5名女性

  歷史上共有5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

  1911年,瑪麗 居裡獲諾貝爾化學獎。

  1935年,伊雷娜 約裡奧-居裡和丈夫弗雷德裡克 約裡奧-居裡一同獲獎。

  1964年,英國生物化學家多蘿西 瑪麗 霍奇金獲獎。

  2009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達 約納特和另外兩人一同獲獎。

  2018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 阿諾德和另外兩人一同獲獎。

  家族

  居裡夫婦一家是最成功的「諾獎家族」。1903年,瑪麗 居裡和丈夫皮埃爾 居裡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瑪麗 居裡獲諾貝爾化學獎。1935年,瑪麗 居裡的女兒伊雷娜 約裡奧-居裡和丈夫弗雷德裡克 約裡奧-居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35歲

  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的得主是弗雷德裡克 約裡奧-居裡。1935年,他與妻子伊雷娜 約裡奧-居裡一同獲獎,當時他年僅35歲。1934年,弗雷德裡克 約裡奧-居裡和妻子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名為《一種新型放射性元素的人工產生》的論文。憑藉這篇論文,他們夫妻二人榮獲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85歲

  美國化學家約翰 芬恩(1917-2010)於2002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其「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進行確認和結構分析的方法」和「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

相關焦點

  • 化學諾獎花落鋰離子電池:3位美英日科學家獲獎,一位97歲
    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基因剪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諾貝爾獎自然科學類中被譽為「理科綜合獎」的化學獎正式揭曉!10月7日,諾貝爾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史上第一次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女性科學家獲得。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女科學家獲獎
    2009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和另外兩人一同獲獎。 2018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和另外兩人一同獲獎。 21世紀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單: 2000年:艾倫·黑格(美)艾倫·麥克迪爾米德(美/紐西蘭)白川英樹(日)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 杭高特級教師解讀化學諾獎 上過中學的你肯定能看懂
    這次諾獎結果一出來,杭州高級中學的特級教師、全國首屆正高、啟成學校的總校長高樹浪拿起了筆,用中學生看得懂的語言和知識,解讀起這次化學諾貝爾獎。他對記者說,本次化學諾獎的知識是大家熟悉的電池,在小學科學、初中科學都接觸過,高中化學已經介紹其中的化學原理。「說明諾貝爾獎涉及的知識並不是都離我們很遙遠,有時就在身邊。
  • 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貢獻 化學諾獎花落她倆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兩名科學家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
  • 【諾獎頒獎】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獎項於2020年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1]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鋰離子電池|吉野彰|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旭化成
    Stanley Whittingham、77歲)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71歲),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的貢獻。吉野彰在諾貝爾獎獲獎發布會上(圖片取自日本NHK的報導)至此,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人數達到27人(含後加入美國籍的中村修二博士)。
  • CRISPR 斬獲諾貝爾化學獎!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同時,化學領域也是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的第二個獲獎領域。化學諾獎的女性得主迄今為止,在 183 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有 5 位是女性。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John B Goodenough 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 M.stanley Whittlingham 教授和日本化學家 Akira Yoshino ,以表彰其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 英媒:比利時機構研製出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研製出一種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充電兩小時就達到每升200瓦時的能量密度。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4月10日報導,校際微電子中心是世界領先的納電子學、能源和數位技術研究創新中心,同時也是研究機構EnergyVille的合作夥伴。
  • 「重寫生命密碼」:美法兩位女科學家因基因編輯獲化學諾獎
    10月7日,法國科學家沙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生物學家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 因發現新型基因編輯技術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據諾貝爾獎官網介紹,沙彭蒂耶和杜德納發現了基因技術最厲害的工具:新型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基因剪刀。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2020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科學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是在1901年,獲獎者是荷蘭化學家雅各布斯·亨裡克斯·范託夫,表彰其在發現溶液中的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以及對立體化學和化學平衡理論作出的貢獻。截至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最年長的獲獎者是97歲獲獎的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最年輕的則是居裡夫婦的女婿——法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奧·約裡奧,他與夫人一同獲獎,時年35歲。
  • 兩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2015年,《科學》將它評為年度突破;助力這項技術誕生的科學家們也先後獲得了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在分子生物學界影響深遠的「格魯伯遺傳學獎」(Gruber Genetics Prize),以及表彰重大生物醫學突破的「沃倫·阿爾珀特獎」(Warren Alpert Prize)。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從2002年開始對外發布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有360人獲得了引文桂冠獎,其中已經有54人在獲獎之後獲得了諾貝爾,其中29人在兩年內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 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獲獎理由:為他們在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的貢獻進行表彰。加入Binghamton之前,長期在石油公司Exxon工作,從事電池研發。吉野彰 (Akira Yoshino),1948年生於日本。1972年吉野彰畢業於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專業。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旭化成公司研究員,旭化成株式會社吉野研究室室長,還是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專業特命教授。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2017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公布 獎項將花落誰家?
    資料圖: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該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的醫科學院卡羅琳學院負責評選。該獎項至今已頒發107次,由於常有多人共享獎項,因此獲獎者有211人,其中有12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