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病學時間」第四期神經肌病時間學術會議在滬成功舉辦
」第四期神經肌病時間學術會議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學術報告廳如期開幕。會議在秉承「前沿、實用、開放、平等」原則下,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與學者總結各自領域的前沿進展,共同探索研究方向,會議影響力逐年擴大,參會人數逐年增多,目前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學術品牌。本次會議包含講座與病例討論,通過現場同聲傳譯與運用丁香園直播平臺——丁香播咖進行全程實時線上直播!
-
研發中心學術交流研討會順利召開
2017年11月14日,吉林特研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中心學術交流研討會在公司二樓會議室順利召開。研發中心任飛主任主持召開本次會議,重點針對近期的各項學習培訓展開學術交流研討,同時研發人員對細菌、病毒的分離鑑定操作流程做了詳細解讀。
-
百度推「一次包會」模型:「一次性」教會智能體認知新事物
在雷鋒網旗下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的資料庫項目「AI影響因子」中,憑藉百度 PaddlePaddle 開源平臺負責人王益專訪、百度數據可視化實驗室的成立及NLP 團隊在微軟 MARCO 閱讀理解數據集上的突出表現、被ACL 2018 接收的論文「Interactive Language Acquisition with One-shot Visual Concept Learning
-
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原標題:學術論文要不要免費開放?中國的回答是「YES」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在本周於德國召開的 Open Access(開放獲取)2020 會議上,來自中國的圖書管理中心及學術研究資助機構明確表示,正在考慮支持讓公共資助的研究成果在出版後能立即免費閱讀。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 12 月 16 日,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中國計算機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鵬城實驗室舉辦的「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於廣東省深圳市鵬城實驗室召開。
-
「一個城市,一個大夫」神經肌病學院全國巡講(福州站)暨福建省運動...
七月盛夏,美麗榕城,學術大咖再聚首,相約「有福之地」。7 月 6 日「一個城市,一個大夫」神經肌病學院全國巡講(福州站)暨福建省運動神經元疾病規範化診療學習班會議成功召開。本次巡講「福州站」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科學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丁香園聯合主辦。 「一個城市 一個大夫」項目的核心初衷是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以區域為中心的醫生和患者服務模式,通過以高水平專家為代表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來實現對醫患的有效賦能。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當人生產出「複製人」的時候,人是「複製人」的上帝,「複製人」必須忠誠於、服務於自己的上帝——「人」。當複製人擁有生育能力之後,人就從「神」的高處跌落,複製人不再是被創造者,他們開始擁有了與「人」同等的地位,他們成為自己的上帝,無需成為人的奴僕。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
-
艾倫研究所艾倫·瓊斯將卸任,曾領導繪製最完整「人腦基因圖譜」
2003年,微軟合夥合夥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在故鄉西雅圖成立了「非盈利」機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個人捐資1億美元作為啟動資金。Allan博士作為創始人員加入並並著手進行大腦基因譜圖的繪製工作。2006年,在Allan博士的推動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公布了實驗鼠的大腦基因圖譜,為開啟人類大腦之謎邁出了重要一步。
-
尋找賽鴿導航腦部DNA基因奧秘祖源
《周禮註疏》卷四載:「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漢人鄭玄註:「六禽:雁、鶉、鴳、雉、鳩、鴿。」說明中國在西周時期,王侯之家已飼養包括鴿子在內的「六禽」作為美味佳餚享用。戰國時期的《越絕書》載:「蜀有花鴿,狀如春花。」首次用形象的語言描述鴿子的形象。
-
2020內蒙古植物生理學會學術交流會議暨植物基因編輯與應用專題...
2020內蒙古植物生理學會學術交流會議暨植物基因編輯與應用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12-08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晾在日常 健康「智」上」晾霸智能晾衣節啟動會召開,全程雙語直播
輕鬆晾衣」的理念。「為愛減負 輕鬆晾衣」的提出,目的在於喚醒人們對家人長年累月辛勞晾衣的關注,獲得廣泛的共鳴。當時晾霸斥資拍攝的《晾出愛 不等待》走心微電影,點擊量突破200萬,榮獲中國品牌策劃大獎,在行業及社會取得良好的反響。
-
2019量子信息技術學術交流大會在濟南召開
齊魯網5月11日訊 今天上午,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大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學術交流中心、中國電子學會量子信息分會、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濟南電子技術研究院承辦的2019量子信息技術學術交流大會在濟南召開,近600位國內外頂尖學者、專家團隊齊聚一堂,共謀技術創新,共話量子信息技術事業發展。
-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
福建省分子診斷與精準醫學學術會議順利召開
12月26日,首屆福建省分子診斷與精準醫學學術會議暨2020臨床精準用藥研討會在福建福州順利召開!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可知,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高達151.4萬份。此次會議旨在:促進福州區域精準用藥及個體化基因用藥基因檢測的地區交流及臨床應用。
-
四大維度,全方位剖析APP「分享功能」
分享動機、分享場景4個維度來聊聊「社交分享」的那些事兒。得到結果或完成任務時分享在遊戲勝利或闖關成功時,用戶是處於一個比較興奮的狀態,這時候提醒用戶「炫耀」一下,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圖片分享圖片分享時一種很常用的形式,直擊重點,節約閱讀時間,如果圖片設計得好,一圖勝千言。並且由於圖片比文字有了更多的視覺信息,能夠向外傳達一種產品的氣息,俗稱「範兒」,比如「設計範兒」、「科技範兒」和「文藝範兒」,能夠體現產品本身的格調。
-
免費祖源基因檢測培育市場「23魔方」蓄力打造國內最大基因資料庫
目前,「23魔方」的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可以對九大類遺傳指標進行檢測,採集手段主要是通過使用「23魔方」提供的專業唾液採集樣盒,將用戶的唾液樣本回寄到「23魔方」檢測中心,待檢測結果出爐後,用戶只需要登錄「23魔方」的APP就可以拿到自己的基因檢測報告了。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在這一年的年末,極客公園選取了十二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分為人類醫療實踐、動植物基因編輯探索、基因編輯技術進展三大類,與諸位讀者分享。人類醫療實踐新突破基因剪輯給「泡泡男孩」換皮(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給小男孩移植正常的新皮膚 圖|連線)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 (簡稱 SCID) 是一種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由於患此病的多為年幼的男孩,而且他們身上往往會長滿會腐爛的水泡,因此患者又被稱為「泡泡男孩」。
-
【學術會訊】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12月20日-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在廣東大廈順利召開,受邀來自兩岸三地的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以及全國各地400餘位代表共同參與了本屆學術盛會。
-
「同性戀基因」真的存在嗎?一個無聊科學家意外開啟的實驗旅程
「為什麼李文汀如此教人敬畏的遺傳學者,會如此堅定地否認行為可以遺傳?」哈默疑惑,「他不能在實驗室否定行為的遺傳,因此寫了政治文章論戰攻擊?也許這其中有空間,可做真正的科學研究。」哈默打算對性遺傳學做一番速成的了解。他回到實驗室裡探索,但無法由過去學到什麼。哈默搜尋了自1966 年以來所有科學文獻的資料庫,尋找關於「同性戀」和「基因」的文章,找到十四篇,但搜尋「金屬硫蛋白基因」,卻有六百五十四篇。
-
歐盟「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 GDPR 生效;騰訊上線「下飯視頻」;中...
一年前,投資快手後,騰訊的另一款短視頻產品 QIM 傳來在內測的消息,這款產品被定位類似於「美拍」、「快手」,主打拍照、短視頻分享,在廣場可以看到附近的人分享的視頻照片。Facebook 希望通過這種面對面的交流,進一步加強社群黏性,期待碰撞更多創意火花。(來源:36Kr)刷機將成歷史:華為新上市手機將不再提供解鎖碼如果你現在去華為 EMUI 官網申請解鎖碼,會看到一則停止提供解鎖碼服務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