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洩漏事故還歷歷在目,日本卻沒有吸取教訓,面對核電站新現的41條裂縫,居然還想繼續隱瞞。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為了緩解能源壓力,日本一直在核能源領域發力,從而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然而2011年的一次特大地震,讓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洩漏到空氣的核輻射令周邊幾國人民產生恐慌。但是,日本政府對此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甚至可以說是毫不在意。
核電站驚現41條裂縫
此前,有韓國媒體報導稱,日本第一核電站的汙水防洩露保護層出現41條裂縫,對於核電站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參照此前的福島核電站事故,這些核汙水很有可能會洩漏到海洋中,並隨著洋流蔓延,會對周邊海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核汙染。
然而日本政府的態度卻讓外界十分憤怒,其在媒體報導後 的第一時間就對外表示,這41條裂縫的危害很小,不會影響核電站的正常運行,也不會造成任何事故。對此,俄羅斯媒體發文指責道:「難道日本還想像上次一樣坑害全球嗎?」
為何會出現裂縫?
日本核電站之所以會頻繁發生洩漏事故,專家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而且正處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由於板塊運動,這裡常常爆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而這些災害在帶來直接經濟損失的同時,也會給核電站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
至於第二個原因則是人為可以避免的。據調查顯示,當初核電站建造商為了省錢,在施工時偷工減料,而核電站的運營商也對設備的管理不夠嚴謹,經常疏忽大意。因此,在這些因素的疊加下,才會出現這41條裂縫。
坑害全球已不是第一次?
事實上,日本如此「坑害」全球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此前,日本為了節省資源,經常將很多有害垃圾直接傾倒進海裡,這些垃圾隨著洋流在大洋中四散開來,令韓國漁業遭受了重大打擊,對美國海鮮市場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還經常偽造數據,對外宣稱福島核洩漏已經解決,這樣不負責任的態度引起了很多國家的唾棄。
由此不難看出,日本不負責任的態度與它在國際社會上所表現出的「乾淨和負責任」相去甚遠,而一旦發生核事故,不僅是日本,連周邊國家也會有危險,希望日本還是不要重蹈覆轍的好。